第三十一章 新土匪
昭通大洋芋2024-09-13 00:002,981

  (一)

  霍乱之后的鸡公山与阴山

  山依旧是山,巍峨的大山,只是多了些许小土丘,当地人称之为坟山。这里流传着一句俗语:“鸡公山开门见山”,除了荒芜的山丘,便是坟山。如今,坟山旁又增添了荒山。

  土地仍旧是那些土地,却平添了几分凄凉和荒芜。

  河流依旧是那条河流,站在高处俯瞰,河水依旧逆流,河湾依旧弯曲得恰到好处。

  然而,人们却减少了许多,许多人因霍乱而逝,只留下一些青壮年。国清依旧健在,依然是本族的族长;万杰也依然在位,仍旧是阴山的族长。那些曾经德高望重的人物都已离世,现在,除了那个配枪枪的王国卢外,就数他们的权力最大了。

  (二)

  王国卢的部下在霍乱肆虐中失去了一人,灾难平息后的几年,局势动荡不安。他被指派驻守鸡公山和阴山,霍乱已让他焦头烂额。

  霍乱结束一年后的某日,王国卢迎来了一位新部下。此人抵达时,肩上扛着长枪,腰间还别着短枪,仿佛效仿古代中国男子,即便已有一妻,仍要纳妾。次日,王国卢突然召集万杰和国清,命令他们召集全村的青壮年集合,开始训练射击。

  当时,鸡公山和阴山正处于生产恢复的初期,劳动力本就紧缺,却突然召集人们去训练,村民们都不明所以。经过七天的训练,那位携带两支枪的部下宣布,山那边出现了众多土匪,他们与政府为敌,领头的是山外一所学堂的老师和学生,他们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因此必须将他们消灭,他们是我们的敌人。

  就在当天晚上,训练结束后,万杰回家陷入了沉思。天气炎热,饭后在院坝里用餐,饭后国清的两个小儿子收拾完桌子,国清和国慧仍坐在桌旁。小儿子收拾完毕后,递给国清烟锅,他抽了一袋烟后,感慨地说:“这是什么日子啊,灾难刚过,生产尚未恢复,土匪又开始作乱,还与政府对抗,真是无法无天。那场灾难真是劫数,国家要出乱子了,而且是学校老师带头的,这些读书人怎么就变成了土匪呢?真是不像话,也不知孩子们是否参与其中。”

  国慧回应道:“这种年头,饭都吃不饱,读书人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们点子多,头脑灵活,做土匪应该也不差,读过书的人和我们这些老实人不同。”

  “你在说什么,照你这么说,读书有什么用?”国清生气地说。

  正说着,有人敲门了。

  国清的小儿子去开门。

  门开了,是他的大哥正清,身旁还带着一位女子。

  “大哥回来了。”正军问道。

  “回来了。”正清在正军头上轻拍两下,回答道。

  “爹、娘,大哥回来了。”正军向屋里喊道。

  国清和国慧正惊讶,见正清已走进屋内,身旁还带着一位女子,正是吴万杰的次女,小月姑娘。在她未读书之前没有名字,小月是她读书后老师为她取的。

  “你怎么回来了,书不读了吗?还怎么和她在一起,族里的规矩你不是都知道吗?”国清不等正清开口就质问道。

  “爹娘,你们先别这样,我听说我们山里新来了一个官员,召集人马训练,正准备消灭我们,我们……”

  国清没等正清说完,已忍不住怒骂:“原来你成了土匪,我送你去读书,结果你却学成了这样。”

  “爹,你们被他骗了,我们不是土匪,我们是在进行学生运动,宣传新思想,新主义,还要改变我们山里的人。”

  “我们的老师是党派来边教书边领导学生运动的,这次回来是要告诉你们,我们都要去大城市学习革命新思想,开展大型学生运动。情况紧急,我们还要去小月家。”正清说道。

  说完,他急匆匆地走了,出门时还叮嘱:“不能告诉任何人我们回来过。”

  国清和国慧还没反应过来,人已经走了,只听到“要离开一段时间,去大城市”。

  “不能告诉任何人说他们回来过。”正军在旁边补充道。

  当晚,正清和小月也来到万杰家,交代了几句就离开了。

  第二天,国清和万杰各自带着自己的人训练了半天,那位携带两支枪的人说:“大家回去休息吧,明天晚上就要去消灭敌人,消灭土匪,大家一定要养足精神。”

  

  (三)

   

  在讨论土匪事宜时,训练队伍中有一人始终沉溺于土匪的念头,他所思并非如何消灭土匪,而是自己渴望成为土匪。其他人成为土匪往往是出于无奈,而他却一直怀揣着这个念头。

  这位男子,童年时因火炮事故受伤,他的姐姐与牛家男子一同被族人杀害,父亲亦被万杰所害。之后,他随母亲嫁给了万杰的舅父,尽管他本姓吴,但跟随母亲改嫁后仍旧保留了吴姓,改姓的是他的继父。他名叫吴世军。

  世军自幼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不难想象他心中充满了仇恨。一个人生活在仇恨之中,心中所想的唯有复仇。尽管世军年幼时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但长期的仇恨阴影使他比其他孩子更加机智。在那些放牛的孩童中,他俨然是个领袖,受到他们的钦佩。他敢于带领他人偷掰玉米烤食,挖土豆烧吃,甚至戏弄小姑娘。与他玩得最好的自然是牛正国的两个兄弟,仇恨将他们三人的命运紧紧相连,尽管他们复仇的决心不如世军强烈。鸡公山和阴山的祖训禁止两族男女交往和通婚,但并未禁止男子间的交往。

  霍乱过后,世军的母亲和继父在疫情中去世,他也长大成人。在那些较为富裕的家庭,男子早已结婚生子,而正文和正武也已长大,他们还有一个父亲健在。

  这次打击土匪的行动,让三人实现了成为土匪的梦想。他们参加了训练,学习使用枪械。世军尤其专注,第一天训练就打定主意要弄到枪。特别是那位官员腰间的短枪,世军在路旁草丛中拉稀时,就已注意到那人携带的两支枪。

  训练第八天,王国卢和他的手下外出勘察路线归来,途中还在讨论如何与山那边的人合作,以捉拿领导学生运动的那个人。两人赶路时,突然听到前方河中有人呼救。他们跑过去一看,发现有人悬挂在悬崖边,仅抓住一根树枝。两人迅速上前,准备救人,却未料到背后有人猛推一把,他们本想救人,却自己坠入山谷。枪支,一支在手,一支留在地上。

  这两人正是正文和世军。他们拿到枪后,直接返回山上,收拾了王国卢的手下。

  王国卢的家人听到敲门声,以为是王国卢归来,开门后却发现门上有个洞。两人冲进屋内,早已埋伏在外的正文带着儿时的放牛伙伴们冲了进来,抢夺了屋内的枪支和人质,抓走了王国卢的女人,前往鸡公山。在鸡公山后面那座险峻的山上,他们住进了那个大山洞,建立了第一个根据地。当晚,他们分配了枪支,剩余的则上山寻找儿时的伙伴们加入。

  加入的大多数人都是在霍乱中失去亲人的孤儿或寡妇。

  当晚,万杰和国清召集人手上山,发现人和枪都不见了,在旁边的沟里发现了一具尸体。两人虽未言明,心中却暗自高兴,毕竟要对付的是自己的孩子。

  第三天,世军已经开始带领人们行动,队伍扩展到了三十三人,世军成为首领,外号“豹子头”。正文和正武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主要目标是山外的大户人家。

  王国卢的家人被抓后一直被囚禁在山洞里,直到第四天世军和正文抢夺粮食和财物回来。正武面对这些人却不知如何是好,直到大伙回来,第五天,他们搬进了山后的寨子里。这里地势险要,山路崎岖,易守难攻。他们将寨子里的人全部拉拢入伙,寨子里的老弱妇孺都被留下,即便是土匪也需要女人。所有人在几天前还是农民,而几天后就成了土匪。

  成为土匪有何不好?有饭吃,有枪用,有女人,土匪生活也挺好过。山里有句俗语说,如果不能当官,那就去当土匪。后来,这还被编成了歌,一时之间成为流行的土匪歌。

  (四)

  国敏,即王国卢的妻子,也被带入了寨子。正武守护了她四天,随后世军便将国敏交给了正武。

  国敏再次莫名其妙地跟随了另一个男人,这个男人比她年轻七八岁。然而,在外表上,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仿佛她才是年幼的那个。第二天,正武向世军和正文提及了这件事,世军半信半疑地评论道:“真是奇怪,她竟然还会流血。”正文在旁边补充说:“早知道我就要了,真是便宜了你。”他们三人相视而笑。

  笑声在寨子中回荡,久久不散。

  

继续阅读:第32章 十年后的鸡公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乌蒙山剿匪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