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泠引出皇帝这句话,微微舒了一口气,道:“可以想象。所以她的死,怨不得陛下,相信谢衍他也是这样想的,陛下并没有想杀贺兰王妃,是她自己不想活了。”
皇帝好似也得到了安抚和赞同一般,道:“朕的确没打算杀她,朕怎会心胸狭窄到容不下一个女人?”
花泠却是不信的。
如果他真的容得下,贺兰王妃又何必自寻死路呢?
更何况,至今,皇帝都不许人提起贺兰氏和北邙军,对此讳莫如深,还对谢衍诸多提防,都证明,他的确心胸不咋宽广。
毕竟李大福他都容不下,更何况贺兰王妃这样一个经常会出现在他面前的人?
那还不是眼中钉,肉中刺一般的存在吗?
花泠又继续点头,对皇帝深表赞同一般,道:“我相信陛下也是迫于无奈才下的杀手。所以谢衍又有什么理由对陛下心怀不忿呢?我觉得他应该还要感谢陛下,因为陛下是从他那个发了疯的娘手里把他救下来的恩人。”
“相反贺兰王妃所作所为,简直是要把谢衍推入深渊。明明知道贺兰氏已经被定罪,还是灭族之罪,她还希望谢衍能够站在贺兰氏一边,这不是拉自己儿子下水么?”
“身为女人,我想如果我有儿子,我肯定不会这么对他,我只会小心翼翼地保护他。”
花泠在心里对贺兰王妃说了好多对不起。
她的话绝非她的本意。
她也和她一样,是为了保护谢衍。
但愿这些话,谢衍都不要听见才好。
可是花泠并不清楚,谢衍此时,就在一墙之隔的地方,只是不能出声。
所以她的话,字字句句,都清晰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皇帝的目光朝谢衍所在的方向微微瞥去,他似乎有些遗憾,不能看到谢衍此时的反应。
到底花泠所说,谢衍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皇帝不得而知,但是他很喜欢花泠的快人快语。
“如果贺兰氏有你这么理智,也不至于落得那样的下场,谢衍也就不会是没娘的孩子了。”
皇帝微微叹息,好似在同情谢衍,其实是在为自己杀了贺兰王妃推脱责任罢了。
他永远不会承认,自己在这件事上有任何错误。
“人失去理智的时候,什么疯狂的事情都能做出来。”花泠客观地评价了一句,如果她处在贺兰王妃的位置上,恐怕只会更疯狂。
自己的亲人全部被杀了,还很可能是冤杀。
而那个罪魁祸首却是皇帝,自己报仇无门,还可能随时面临被杀的局面,为了保全自己唯一的儿子,她还有别的选择吗?
死,于她而言是解脱,也是救赎。
于谢衍,更是如此。
因为有她这样的母亲在,谢衍未必会活得更好,反而时间一长,皇帝心里始终扎着一根刺,迟早得找由头拔掉这根刺。
现在他对谢衍,不正是如此么?
这还是在贺兰王妃已经死去多年的情况下,如果贺兰王妃没死,那谢衍只会更糟忌惮。
皇帝道:“朕也希望子桓能够和你一样想得通这个道理,而不是对朕心怀怨愤,甚至企图报复朕。”
“啊?”花泠震惊地看着皇帝,“陛下怎么会这样想?谢衍他对陛下忠心得很,如果他试图报复陛下,当初就不会带臣妾进宫,让臣妾救陛下了啊。”
谢衍比任何人都不希望皇帝死,这一点花泠是很清楚的。
但是她现在又有点想不通了,如果谢衍记恨皇帝,为什么还要保护皇帝?
甚至还甘愿加入了那个神隐卫,为皇帝拼命。
难道他正是一点都不怨恨皇帝,甚至对皇帝感恩戴德?
可花泠也觉得谢衍没这么蠢。
实在是矛盾啊。
皇帝道:“要不是念在他这份忠心上,就冲着李大福这件事,朕绝对不能轻饶了他!”
“李大福的事儿,和谢衍有什么关系?”花泠问,“陛下难道真相信秦国公的话,是谢衍指使李大福过来谋害陛下的?”
皇帝道:“他倒未必是想害朕,但帮助李大福逃过侍卫的眼睛,冲到朕面前来,这件事他脱不了干系。”
“就算他无心害朕,但确实让朕也中了疫病,这难道不是万死之罪?”
“朕就算要他的命,他也不冤枉!”
皇帝冷哼一声,怒气不减。
花泠还是一脸惊诧,问:“陛下怎么确定是他帮忙的呢?李大福没说过啊。”
“李大福不说,就是最好的明证。当然了……朕也没有凭借这个就断定是他,还有别的缘故。”皇帝似乎不愿意多说。
花泠却不以为然地道:“我觉得不像,我们家世子可是个病秧子,在襄河就病的快死了,要不是我及时过去,陛下怕是再见不着他了。”
“他都那样了,还能给别人做安排呢?这也不合常理啊。”
“而且,有件事我没跟陛下您说。”
“什么?”皇帝疑惑地看着她。
花泠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道:“我是和他吵了架才跑到藤远找陛下的,他也并不知道我到了哪里,甚至以为我死在襄河了。”
“吵架?”皇帝皱眉。
“是啊,反正就是发生矛盾,吵了一架,我就一气之下走了。当时正好襄河那边发生了火烧几个村庄的事儿,我便马不停蹄赶到藤远,想告诉陛下我已经研制出解药,不用烧村子了,没想到误打误撞救了陛下。”
“如果谢衍他安排李大福过来,肯定不会放我走吧?”
“我想他压根儿就不知道陛下您这边出事了,不然他肯定绑也要把我绑到藤远来,先救陛下啊。”
花泠极力替谢衍解释。
皇帝斟酌了一下,问:“那如果他存心要害朕呢?”
“陛下觉得他要害您吗?那何必要送李大福过来呢?这种病根本不需要人传人,只需要拿病人用过的东西,就能传染了。”
“比送个人过来要容易得多,也隐蔽的多吧?”
皇帝这下没法反驳了,因为他也没有认为谢衍想害他的命。
他推测,谢衍的主要目的,还是让李大福过来,拆穿泗阳大捷的真相以及燕阳关外严重的瘟疫。
他的目的是秦家和秦明。
但皇帝仍旧非常震怒,因为谢衍这样做,无异于把他这个皇帝置身险境,让他险些丢了性命。
这也是罪无可赦的!
花泠道:“陛下,我觉得压根儿就不是谢衍安排李大福过来的,我想这件事背后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