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抛去虚名入书堂
肥猫江湖2025-07-02 21:254,187

晚间宴会的规模并不大,但气氛不错。刘虞随王烈、卢植、张俭等人前来,面带笑容,见到张胤向他行礼,亦主动还礼。

  刘虞道:“骠骑将军重回幽州,百姓们可是要击掌庆贺了!这弘儒堂的想法可着实不错,难得骠骑将军如此有心。”

  张胤笑道:“儒学为本,法家为用,杂学相辅,是我治理辽西时用的法子,倒也还管用,因此大加推广。这弘儒堂开儒学新章,也不是我一人之力能为。”

  刘虞道:“二十多天,我在弘儒堂中所见所闻皆有所感,恨不能早知有此妙处啊!我舍弃这老脸,有一不情之请,还请骠骑将军允肯。”

  张胤诧道:“有何事需要我做的,太傅尽管说来。”

  刘虞换了一副郑重的面色,说道:“恳请骠骑将军在弘儒堂中给仆也安排个讲学之所。”

  张胤道:“弘儒堂教授之位虽尊,但比三公亦有云泥之别,太傅何来此言?”

  刘虞真情流露,摇头说道:“在我看来,这教授之名甚于太傅远矣!遗学后辈,可传之后世,诚不朽矣!吾心羡焉!”

  张胤道:“既如此,敢不遂太傅之愿?此亦弘儒堂之喜,天下士子之大喜矣!”

  刘虞道:“这大司马的职位太重,我老了,扛不动了,骠骑将军也一并担了吧!”

  当今军职序列,大将军为首,骠骑将军次之,但后者若加大司马衔,则两者并列。刘虞这是要送大礼吗?张胤微怔,猜不准刘虞这么做是因为看清了世事,想卸去一切名头,还是因为要试探他。只是,虽然诏书没送过来,但在一些人心中刘虞已经是太傅,不是大司马了。这个时候他却将大司马的头衔送过来,这名头的真假虚实还真不好说了,也颇为耐人琢磨。

  张胤笑了笑,没直面回答,作势请刘虞入座。

  刘虞也微微一笑,没想追究。

  马勖主动过来拜见刘虞,两人曾是上下级关系,好一阵寒暄。

  待众人落座,张胤举杯邀饮:“现今幽州稳定,百姓富足,士子向学,在座诸位大儒功不可没。我敬诸君,请满饮此杯。”

  张胤回幽州后第一天就宴请弘儒堂群儒,给足了这些宿德大儒的面子,也表明他对士人的重视,可以想见,天下文人士子得知这个消息后必然会群情激动。

  饮尽第一杯酒,卢植笑道:“胤儿,还有一件喜事。”

  张胤讶道:“还有何喜?”

  卢植道:“青州黄巾复起,吾师兄康成来信说他欲往徐州避祸,但徐州亦不安稳,孔文举劝其往幽州来,可惜蛾贼蔽野,道路阻隔。胤儿你既然已经回来,正好解决此事。”

  张胤大喜,急道:“老师何不早说。郑师若能来我幽州是幽州之幸,天下之幸。就算山高水长,又何足为惧?”

  张胤招手让楚鹤过来,吩咐道:“汝骑快马亲往泉州见太史子义,命他率水营往北海迎郑师来蓟城。告诉太史子义,若他接不到郑师,或郑师有半点闪失,让他提头来见!”

  有幽州新式帆船在,走水路相对比陆路还要安全,也更快。往返幽青两地,有十日足矣。

  卢植见张胤安排妥当,心怀大尉,连饮数杯酒。

  若论当今天下儒学泰斗式的人物,唯郑玄、卢植、何休等三五人而已。何休数年前已经病逝。郑玄潜心经学,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弟子常达千人以上。他遍注儒家经典,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毛诗笺》、《尚书五行传注》等著作,前后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时下经学的集大成者。有人赞称郑玄“著书满家,从学数万”,绝非妄言。这等人物若能来幽州,必能引天下瞩目,而带来的人才和影响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张胤喜不自禁,在座众人也都兴奋起来,一时酒宴气氛热烈,个个欢欣。

  ******

  张俊今年正好而立,成为两千石渤海太守,也算是能够实现“立身”了。他意气风发地赶到南皮,迅速进入角色,在关羽、辛评、耿武、闵纯、高览、黍谷风等人的辅佐下组建府寺掾属班子,走访各县了解民情。他曾追随蔡邕游荡江海,也曾在幽州任安民都尉,对治国、领军都有了一定的经验,对于治理好渤海很有自信。

  不过还未等他稳定下来,就传来一个令他沮丧的消息——青州黄巾渡过大河攻入渤海郡,进围重合县。

  到这个时候,张俊才意识到与自己的兄长张胤相比,他的眼光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他认为凭借一己之力也能治理渤海,曾经质疑张胤安排荡寇营两万人马护着他进入渤海,原来张胤的本意除了助他稳定渤海局势以外,竟然还有防备青州黄巾的伏招。

  袁绍在渤海为讨董征兵,近一年的时间只募得数千兵马,原因在哪?在于渤海民风朴实,处在相对安稳的环境中不愿意折腾。张角之乱时,渤海郡是天下少有的未受黄巾军大的波及的地区。袁绍虽有渤海文氏、高氏的支持,能够轻松掌控渤海局势,却难以发动渤海百姓去替他讨董。但这几年因为有大量青徐兖等州流民的拥入,渤海郡也比以前动荡了不少,而且因为旱灾的影响,百姓们的生活质量迅速下降,各地都出现了流匪和山贼。张俊原本计划治理渤海分三步走,第一步组建自己的班底;第二步精兵练武,剿灭各地匪患,还百姓们一个安定的环境,收民心;第三步降服豪族,推行屯田、商事,彻底掌控渤海。前两步因为有耿武、闵纯、高览等人的帮助,相对会很容易,最后一步最难,也是必须要做的。青州黄巾军转攻渤海,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不说,还给他制造了极大的危机。如果处理不好这个危机,想在渤海立住脚就难了。袁绍几乎带走了渤海能用的全部之兵,若没有荡寇、敢死二营,他几乎要束手无策。如何击败青州黄巾军呢?张俊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东光县,在清漳水之东十五里,境内地势平坦,但若有人能从绝高处俯瞰,则能看出其境从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缓慢倾斜。

  看着眼前的地势,管亥忍不住对张饶说道:“将军,我们破重合城虽然仅用了五天,但五天时间足够汉军往南皮传递消息两三个来回了,渤海太守张俊必然已经得到了消息。冀州地势平而阔,我军步卒为主,拖家带口地行动又快不起来,须提防敌人骑兵。”

  张饶道:“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也不用太谨小慎微。渤海郡哪还有什么骑兵?连步兵恐怕都没几个。袁绍好大喜功,做了什么天下盟主,率渤海兵去跟董卓打去了,否则我们也不能这么快就破了重合县。”

  管亥道:“但刚才我们从重合县尉的嘴里得知渤海太守换成了张俊,将军可不要掉以轻心。”

  张饶笑道:“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汝又何须如此惧怕?”

  管亥郑重道:“张俊或不足虑,但是他是骠骑将军、幽州牧张胤的弟弟,若他麾下有幽州兵,可决不能小觑。”

  张饶道:“无妨。我十万军马,怕他何来?前方三十里就是东光,你率一万兵为先锋,入夜前把东光给我拿下来。”

  管亥道:“我们不如放弃东光,直接率大军围攻南皮。南皮一破,则其他县必心惊胆寒,破之易也。否则一旦攻东光迁延时日,就可能给汉军更多集结兵力的机会。”

  张饶道:“我们破重合,得粮三十万石,钱财无数。这能养活多少人?东光与修县之富,号称可比南皮,岂能舍弃?”

  管亥正欲再说,却听张饶催促道:“东光必定空虚,你尽管去,我率大军随后接应你,再让徐和率兵往南皮方向探查。”

  管亥无法,招拢兵士,搅起一阵烟尘打马而去。

  到东光城下,天色已近日落。管亥见东光城门大开,不断有百姓拖牛牵羊、赶车挑担蜂拥而出。城上也偃旗息鼓,仅只稀稀拉拉的有着几个兵卒,见他大军杀来,更是四散而逃。

  管亥心头疑窦丛生,不知汉军这闹得是哪样。他招手命一名军侯带兵过去抓了十几名百姓回来,审问之下大喜若狂。这东光县令昨日就已经弃城逃走了,这些百姓们打开了被封闭的府库,哄抢了粮食,也都纷纷奔逃出城。

  管亥哈哈一笑,正要派兵进城,又是心下一动。他多了个心眼,决定先派斥候进城查探消息。

  不一会儿,斥候回报:“城中的确无兵,百姓慌乱,拥塞了道路。”

  管亥彻底放下心来,当先带兵冲进城,同时分兵四处抓捕东光百姓。这些老百姓抓了也没有多少价值,但他们抢了府库,那些粮食可原本应是他的囊中之物。

  近万青州黄巾军进了城,留在城中百姓们可算是遭了殃。黄巾军也不讲什么军纪,烧杀抢掠、奸淫行凶之事比比皆是。管亥对此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青州黄巾军诸将中,他带兵算是严厉的,但黄巾军本性如此,有时候他也是无能为力。

  折腾到半夜,管亥入驻县寺,命人将劫掠来的东西也都屯在此地,然后派人分守四座城门,而各营人马自去占据城中富户大家院中过夜。乱哄哄的东光县城也逐渐安静了些,只是火光中隐约中的啼哭声、咒骂声,仍不绝于耳。

  四更时分,一些鬼鬼祟祟的人影蹑手蹑脚地从街道两旁的房舍中闪出,凑到一起,倏而又四散分开,分头往四个城门和县寺的方向奔去。

  片刻后,突然四面都鼓角齐鸣、喊杀大作。黄巾军士卒从睡梦中猛然惊醒。管亥也被吵醒了,正要喊人询问,已有一名亲卫慌慌张张冲进房中,磕磕绊绊地说道:“管……管帅,敌人杀……杀来了!”

  管亥叱道:“慌什么!哪个方向有敌人?”

  亲卫道:“东南西……北,四面都有。城……城门都被人打开了,汉军已经杀进城来了……城里也到处都是汉军……”

  “什么?”管亥大惊失色,四门皆开,那岂不是要被包了圆?谁开的门?难道是……管亥不傻,他瞬间明白过来,自己中计了!这空城是假,不知在哪里潜伏着汉兵士卒,城内城外恐怕都有。这汉军守将也忒狠了,这是拿全城百姓做赌注,诱他上钩。

  四面火光映空,杀声震天,管亥也来不及细想,披了甲胄上马,召集士卒。好在他将最精锐的两千披甲士留在了身边,否则这会更是措手不及。

  他也来不及处理那些抢来的粮食什么的,急忙带兵往南门突击。城中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到处都是喊杀声和火光,黄巾军士卒也看不见敌人在哪里,倒是接连不断有人中箭倒下,虽然数量不多,却惹得人心惶惶。

  刚刚被淫辱了妻女或死了亲人的百姓们也冲了出来,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抓住落单的黄巾军就往死里打。

  管亥带人杀到南门,发现汉军早就冲了进来,正在四处追杀黄巾军。他好不容易杀出城,见城外火光影影绰绰,如繁星落地,遍野都是,鼓号声更是如雷震耳。

  管亥惊惧不已,看着身后尚有两三千兵跟着,正犹豫是战是逃时,一支人马从北边鼓噪杀来,黑暗中也不知敌人多少,他见士卒已无战心,只得往张饶的大军来处夺路而走。

  行不及数里,密林中一阵梆子响,两侧杀出无数汉军,大叫着“捉拿匪首”,管亥心惊胆战,因为他听出了这些汉军是幽州口音。果不出所料,幽州兵跟在张俊身边,难怪战力这么强。

  管亥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单刀匹马落荒而逃。这次,他不敢再往东边走,而是选择了往修县方向逃。虽然他很想去给张饶报信,但他知道那条路必定还有埋伏,走不通。

  东光城中,黍谷风、黍谷云等都长出了一口气,相视一笑。侥幸胜了,靠着这两千人马竟然击败了青州黄巾军的一万先锋,只是损失也是不小,城中处处是火光和废墟……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抓捕逃卒,看看能不能把消息压制住,拖得越晚越好。”黍谷风抹了一把脸,对黍谷云道,“紫烟,你去帮霆飞(黍谷雷)和光耀(黍谷电)吧!”

  黍谷云点点头,急行而去。

继续阅读:第二百四十三章 关云长以少胜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