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心寂寥 笛无音
肥猫江湖2025-07-02 21:273,099

袁绍和许攸离去时已经是月至中天,张胤邀二人同塌而眠被袁绍婉言拒绝。

  看着许攸像块烂泥一样被下人塞进车里,袁绍微一摇手登车离去,张胤的心中莫名地痛了一下,他觉得马车离去像是他与袁绍、许攸之间的交情也跟着没了。这种感觉很不好受,他很不喜欢。

  踱步进院,张胤让典韦等人都去歇息,一个人来到走廊外凉亭中坐下,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在洛阳无名酒肆与袁绍、许攸、王越等好友一同畅饮,讥笑朝廷失败的对付鲜卑人的军事行动;想起在大将军何进府中与袁绍、边让等人讨论治国之术;想起与袁绍、张邈等人出城射猎,于山中烧烤野味,抚琴吹笛;想起洛阳城外他不告而别,袁绍、许攸、何顒等人快马追来相送……这些历历如昨、想起了如品醇酒的事,也许以后在他的生活中就再也不会有了。

  张胤取柯亭笛放在嘴边吹了几个音,又慢慢放下。没有了当初的心情,这竖笛音也没那么美妙了。

  “怎么?睡不着?是不是有些失落?”

  身后传来樊秀温柔的声音,张胤头也不回,在月色中轻声长叹。

  樊秀做到张胤身边,抬头看着天中明月,没有说话,任时光慢慢流淌。

  “当年在温余水畔的小院中,我也曾迷茫、消沉,那段时间好长,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思。虽然与你现在遇到的事情不同,但也差不多少。”樊秀带着笑意,柔声说道,“我很了解你现在的心情。”

  温余水畔,正是自己击败盖家叛军的时候,张胤想起来他当时好像为了调查叛军背后的原因,将樊秀软禁在了一个民居之中。那个时候樊秀被夫君赵典抛弃,也是意志消沉的时候。

  “我每日里都在一个人发呆,想着他为什么要抛弃我。你与袁绍、许攸交情再好,也抵不住这世事和利益的变换。”

  “不,你错了。我与大兄之间不是因为利益产生隔阂,而是各自的抱负不同。”

  樊秀点点头:“你们俩一样心怀天下,说是抱负也行,说是野心也罢,我都很欣赏。但你们之间毕竟有很大的不同。”

  张胤看着樊秀绝美的脸庞上满是真挚的表情,忍不住问道:“有什么不同?”

  樊秀道:“袁绍想争天下,是因为他觉得他受了太多的不公,吃了太多的苦,他觉得他生来就应该居于庙堂,掌生杀大权,因党锢之祸,他却只能忍,只能在失去爱妻的悲痛中忍着。他设计除阉是为了心中的仇恨,趁天下大乱想争鼎中原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你不同,你更怜悯世人,争那个位置更多的是想让这个世道变好,让百姓们生活的更好一些。”

  张胤憨憨一笑,不置可否。要说他一点私欲没有,那肯定是假话,至少他想借机壮大家族。

  樊秀的眸子在月光之下清澈如水,闪动着晶莹的光芒。他只觉得心中一暖,没想到这个女人竟然是他的知音,了解他心中所想。

  “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写那封信吗?”见张胤摇头,樊秀解释道,“如果你见到那封信后没有反应,我也许就跟着爱儿姊去做方士,寻仙问道去了,虽然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幸好你派了人来。”樊秀拍着自己高耸的胸脯,一脸庆幸。

  “这是为何?”张胤颇有些不解。

  “我在那小院中见到了你写的书,从爱儿姊口中得知了更多的关于你的事,我猜你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我见到了你发明的那个印刷术,那可是件了不得的神技,一旦推广实施起来,对士族的冲击绝对是无法想象的。回想到你在辽西和幽州的种种作为……以五方社笼络豪族,以人口普查打压豪族;开四海堂和正业堂,推贸易、兴杂学,可收匠人和商贾之心;建讲武堂,练兵精武,将校皆为汝之学生,可收士卒之心;设弘儒堂,治书论学,可收士人之心;提归化之法,恩威并行,可收胡人之心;屯田和义学,利国、利军、利民……凡此种种,若推而广之,以致诸州,则天下尽入郎君彀中。我只看出一二,就已心惊不已。那一刻,我忽然忘记了被……他抛弃的痛苦,提笔给郎君写了那封信。”

  张胤看着眼前这个绝美不可方物的女子,感叹她智谋如妖,心计似海,竟然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推测出他的想法,而且大致不错。

  樊秀道:“这次董卓设下的二虎相争之计在你的生命中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坎儿,我知道你一定能迈过去。”

  沉默了半晌,樊秀突然说道:“那些女人你要都收了吗?”

  “收了?”张胤愕然,俄而摇头。

  樊秀道:“那可都是沉鱼落雁的美人,你不想留着自己享用?”

  张胤又摇摇头。

  “你若不想要,若舍得的话,可以赏赐给诸将。”

  张胤再次摇头。

  “你既不自己要,又不想赏赐给别人,那你要怎么处置她们?”

  张胤道:“我还没有想好。”其实没有多少人能明白他的想法,他来自后世,从来没有想过要把女人当做货物买来卖去,也没想过当做礼物赏赐给谁,他更没想过要都收在自己房中,这些胡人美女虽美,却也未必能强过他的几名妻子。若是麾下有人愿意取这些胡女为妻,他倒是愿意牵线,但可能性不大,在汉人眼中这些胡女为妾为婢是异族风情,娶为妻子就是有失体统了。

  樊秀笑道:“那你也别费那个脑筋了,都交给我吧!”

  “给你?”张胤道,“你要她们做什么?”

  樊秀道:“那你不用管,反正我不会把她们当做牛马一样的牲口对待。”

  见张胤点头,樊秀以手支颐,看着他说道:“吹支曲子吧!我很想听。”

  张胤笑了笑,取笛就唇,呜呜吹奏起《平沙落雁》。这一次,曲音顺滑,优美动听,再不似之前的滞涩。

  ******

  冬至节,有一故人携宗族来冀州避难,张胤亲自出城十里相迎。

  来人是荀谌的族弟荀彧。

  荀彧被阴修举为孝廉后,在朝中任守宫令,也就是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的官。董卓强迁朝廷入长安,他选择了弃官归乡。

  跟着董卓走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颍川与洛阳近在咫尺,极有可能受到池鱼之灾,荀彧对此看的很清楚。因此,他考虑带领族人择一安全之处避难,正巧邺城令、好友辛评受韩馥指示邀他往冀州。

  荀彧召集宗族父老,说道:“颖川,四战之地也,今天下有变,必为兵冲,宜亟去之,不能久留。韩使君亦是颍川人,今邀我北上,友若族兄亦在彼处任职,诸位不如随我往冀州避难。”

  颍川荀氏支脉众多,荀彧年纪既轻,又不是家主,旁人自是不屑相随。他也无法可施,只得带领本支宗族独自来到冀州。他也没想到,半路上朝廷竟然下旨以张胤代替韩馥为冀州牧,一下子让他没了相投之人。但峰回路转的是,得知他北上消息的张胤也是极力相邀。

  张胤出城十里相迎,荀彧大感受宠若惊,他与张胤只有一面之缘,但那次颍阴酒肆偶遇,他与张胤极为惺惺相惜,还曾定下再会之约,没想到再见之时竟是今日情景。张胤早已贵为骠骑将军、渔阳侯、冀州牧,天下人皆颂其“扶危济难悯农郎君”、“驱除胡虏燕北长城”,二人间的地位已有高下之别。他倒不会自卑,这正好可以说明他眼光好,交友的质量极高。

  “文若何来迟也?我等你有日矣!”待荀彧下车,张胤上前拉住他的手说道,“文若来了,我终能食可下咽了,哈哈……”

  荀彧也是一怔,没想到张胤为了他竟然吃不下东西了……

  “颍川荀彧见过骠骑将军……”荀彧要下拜行礼,被张胤一把扯住。

  张胤笑道:“免礼。文若可像当初一样呼我……来来来,文若,我来为你介绍。此是吾之长史子鱼先生,此是吾府中司马巨野李伯阳,此是吾之从事中郎、王师高徒刘仲理,此是吾之监军沮公与,此是吾之师友沮公祖,此是文威(耿武)、伯典(闵纯)、元皓(田丰)、正南(审配),此是吾弟云长、翼德,此是吾妻弟子谨(卢慎)、子厚(卢重)、世节(卞秉),此是典令明,此是子龙,此是乌桓勇士乌延,他们是我的学生尾敦、敖山、楚鹤、马骏、马童……”

  张胤点到名的人都向荀彧行礼,荀彧也不敢怠慢,一一还礼。

  “我大兄也来迎你了……”

  袁绍微笑上前道:“熏香荀君风采绝伦,果然名不虚传。”

  许攸、逢纪、郭图、陈琳、高干等也微笑致意。辛评与荀彧少小相识,交情莫逆,只交流了一个眼神算是打过招呼。

  寒暄了一会儿,荀彧才向荀谌见礼,道:“愧对四兄,宗族中人不愿与我同来。”

  荀谌点头苦笑,安慰他道:“罢了,这不是你的错。”即便是荀家这等能人辈出的家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透世事的变化。这本就是无可奈何的事,各人有各人的天命,想强求也不可得。

继续阅读:第二百四十章 联榻拥衾议国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