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夜唱悲歌破郿坞
肥猫江湖2025-07-02 21:523,206

郿县,万岁坞。

  皇甫嵩看着城门紧闭的郿坞若有所思。董卓不可一世又如何?抢尽天下宝物又如何?一朝大意被刺身亡,身前费尽心思争取到的地位、抢来的财宝、美女,哪一样能够带走?但董卓所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必然会在史书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皇甫郦过来说道:“叔父,招降书已经射进去一个多时辰了,还没有任何动静。”

  皇甫嵩回过神来,道:“郿坞中应该还有七千飞熊军,是谁在统领?”

  皇甫郦摇头道:“不清楚。董朔已死,没听说除他以外,董卓还让别的什么人统率过飞熊军。”飞熊军是董卓倚为心腹的战力,其实除了他自己,交给任何人他都不放心,包括董朔,如果要调动飞熊军也需向他请示。

  皇甫嵩再次大量郿坞。这座坞堡太雄伟了,高厚达七丈,占地面积又极大,想靠强攻破城,实在是太难了!

  这次,皇甫嵩带出来的人马只有一万五千人,以三辅郡兵和董卓降卒为主,外加三千皇甫郦率领的北军五校兵。靠这点人,打打目标是县城的攻城战还可以,想攻下郿坞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皇甫郦问道:“叔父,要攻城吗?”

  皇甫嵩道:“攻城死伤必众,需以计取之。”

  皇甫郦道:“董卓余孽知朝廷下旨诛族,必然负隅顽抗,恐怕很难破之。”

  皇甫嵩道:“朝廷要诛董氏,却不是要将郿坞中人屠尽,大难将至,岂不有思变之人?当年高祖与项籍战于亥下,高祖遣人四面尽唱楚歌,扰楚军战心,终获大胜。先将郿坞围住,你再去寻董军降卒千人,分作三班,今晚轮换到城下哭泣,也不需多大声,只要让坞内之人听到即可。”

  皇甫郦已经有点明白皇甫嵩的意思:“叔父是说……”

  皇甫嵩道:“我料三日之内,必定会有人为我们打开坞堡大门。”

  皇甫郦大喜,转身飞奔着去挑选士卒。

  一连两晚,董军降卒在郿坞四面门外彻夜悲鸣,其声凄凉,闻者无不伤心。

  第三晚天近黎明,皇甫嵩彻夜未眠,正借着灯光在帐中看书,皇甫郦突然闯入,叫道:“叔父,叔父,郿坞北门有了动静。”

  “哦?”皇甫嵩掩卷说道,“果然不出所料,三天的功夫没有白费。你快带兵入城,飞熊军若逃,莫要管他,先围捕董卓宗族。”

  “诺!”皇甫郦飞也似的奔出大帐,引兵来到北门外,借微弱的天光瞧见堡门大开,之前他预先备下的一个曲,已经冲了进去,控制了堡门。

  皇甫郦问了问情况,得知是飞熊军中一位守门的司马从内打开的坞堡大门,他来不及见那司马,只让人传话说记下此功,一点都不愿耽搁,纵马绰刀而入。郿坞内早已经乱成了一片,喊杀声此起彼伏,火光处处。

  行不多远,前面主街上汉军正与飞熊军杀得难解难分。皇甫郦挥刀杀入,借战马的冲击之力连斩数人。

  飞熊军士气低落,但装备精良,困兽犹斗,也相当难缠。皇甫郦带人奋力冲杀,好不容易才杀到郿坞的中心建筑万岁殿前。董卓的族人全都躲在这个大殿之中。

  “万岁殿?何不直接叫万岁宫?”皇甫郦吐了口唾沫,命人围住大殿。时下万岁还不是皇帝专用的名词,普通百姓也大可用得,只是对应董卓的身份,若改叫万岁宫的话,显然意义大不同。

  皇甫郦带入郿坞的兵士足有五千,飞熊军虽然有七千人,但分守各处,心思各异,混乱之中根本无法抱成团,万岁殿中的守卫只有一千余人。皇甫郦也不想再进行毫无意义的招降,而是当即命令冲击殿门,遇反抗者杀无赦。

  汉军拆民居取房梁作撞木,撞击殿门,眼看着就要将殿门撞碎,一名军侯突然奔至皇甫郦身边,惊慌地禀报:“中郎,城外……城外突然出现大批敌军。”

  “什么?怎么可能?”皇甫郦急道,“是哪里来的人马?樊稠吗?”

  军侯摇头道:“不知道,骑军数万,樊稠绝没有那么多骑兵。”

  皇甫郦大急,但眼前攻殿正在紧要时刻,他也不敢擅离,但外面若真如军侯所说,可是更要命的事。

  皇甫郦一跺脚,召来司马汤林,嘱咐道:“这里交给你了,攻破殿门,将飞熊军士卒都杀了,董家的人,待我回来再做处置。”

  “诺!”汤林拱手,抬头时,皇甫郦已经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来到万岁坞北门,皇甫郦已经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他并未出城,而是登上城头,举目观瞧。这一瞧不要紧,霎时把他惊出一身冷汗。

  刚刚升起的朝阳,光芒散射开来,大地上,无数骑兵纵马飞驰,冲击着汉军的大营和匆忙列成的大阵,天空中箭矢如蝗,往来飞射,落下时尽是哀嚎。

  皇甫郦看到了至少四面大纛,韩、李、宋、樊,加上骑兵中时不时出现的披头散发的羌兵,他又如何会猜不出这支人马来自何处?

  如此庞大的骑兵,关中不可能出现,唯一的可能就是凉州的叛贼——韩遂,当然一定还有樊稠。

  “樊稠投了韩遂吗?”皇甫郦用脚趾头想也能猜到肯定是这个结果。从陈仓往郿坞即使是大军行进,也用不了两天,而他们在此围攻郿坞已经两天三晚,这说明韩遂和樊稠是计划好的,他们肯定早已经获知了汉军的行动,故意用郿坞为诱饵拖住汉军,在破城的紧要时刻才突然杀出。

  这是一个早就设下的圈套,而他们竟然毫无意外地踩了进去。皇甫郦看到叔父皇甫嵩的大纛处于汉军大阵的正中,六七千人的规模与凉州叛军和樊稠军相比,像极了沧海中的一条独木舟,飘摇激荡,随时都有翻覆的风险。他痛苦地捶着自己的胸口,只觉得气郁胸中,压抑难发。

  皇甫郦拔刀斩在墙垛上,面目狰狞地快步下楼,召来一名已经被吓呆了的汉军士卒,吩咐道:“去告诉汤司马,让他尽快剿灭城中飞熊军,然后派兵把守四门。我去救将军和弟兄们。”

  说完,他也不等那士卒回答,纵马冲出,身后稀稀落落地跟着不足百骑。

  皇甫郦舞动长刀,一往无前地直冲过来。樊雁早就注意到了有一支人马从城中杀出,他潜伏在队伍之中,握着弓箭,死死地盯着皇甫郦,估摸着距离将近,突然命令左右部曲弯弓攒射。

  弓弦响处,汉军骑兵纷纷落马。皇甫郦舞刀拨打,大吼道:“大汉……威武……”眨眼间一头扎入层层叠叠的叛军阵中。

  皇甫郦展臂横斩,干净利落地将一名叛军士卒的脑袋切了下来,随后垂刀自下而上斜斜划过,将迎向他的敌人杀落马下。

  此时,他的刀在头上,正是招式用老的时候,樊雁见机不可失,右手手指一松,一支白羽箭化作一点寒芒激射而出。等皇甫郦发觉,兼已到眼前。皇甫郦情急之下,紧勒缰绳,他坐下战马奔驰中忽然人立而起。

  白羽箭正中马颈,皇甫郦被掀下马来,他先是就地一滚,躲过敌人扬起的马蹄,然后左右连砍数刀,切断了也不知几条马腿。

  待皇甫郦爬起身,一支长矛已经朝着他的胸口搠来。千钧一发之际,也不知他从哪里来的劲力,竟然一个侧身堪堪让过了矛锋。皇甫郦左手一探,抓住长矛,右手刀如影随形而上,将马上的叛军屯将的小腹给划开了。那五颜六色的肠子五脏,像布口袋中的粮食一样流了出来。

  皇甫郦也顾不上腥膻晦气,板着马脖颈一跃上马,往阵中汉军的大纛处猛冲。

  樊雁也是微微一惊,没想到皇甫郦如此勇猛。他嘿嘿一笑,收了弓箭,摘下长矛迎着皇甫郦冲了上去。

  二马相近,樊雁的长矛猛然刺出,矛尖轻颤,呜咽有声。

  皇甫郦看出了这一矛的厉害,可是他后边及左右都是敌人的长矛和环刀,他根本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只能用长刀劈砍,先除掉那些该死的喽啰,然后在横刀格挡。

  “当!”皇甫郦的长刀就像是砍在了一根铁柱上,不仅嘣缺了口,也震得他的手臂发麻。

  “这家伙好膂力!”皇甫郦脑中的想法一闪而过,因为樊雁的第二矛又到了。

  “当!”又是一声巨响,皇甫郦手中的长刀应声而断。

  皇甫郦出身军人世家,自幼跟随族中长辈读书习武,十六岁时进入军中,跟着叔父皇甫嵩南征北战,他杀过的人比很多人一辈子见过的人都多,如果换做别人,在这个裉节上刀断了,就只有引颈就戮了,但,他不会!

  皇甫郦通过手中的感觉就知道自己的刀被樊雁震断了,他顺势侧身,整个人都挂在了马背右侧。后世这个骑术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镫里藏身”,但这个时代汉军骑士的马镫只有一个,皇甫郦做这个动作完全靠得是双腿上的力量,难度极大。

  樊雁击断皇甫郦的刀后,双手借力横扫,想将皇甫郦给拦腰扫下马去,却没想扫了个空。他陡然一怔,二马错身,皇甫郦突然又回到了马背上,断刀轻掠而过,切断了樊雁的哽嗓咽喉。

  一篷血雨,喷涌而出。樊雁丢了长矛,双手捂着喉咙,想说话却已经说不出来一个字了。

  皇甫郦顺手拔出樊雁腰间的佩刀,马不停蹄地继续向前冲杀,根本不管身后慢慢软倒在马背上的樊雁充满仇恨的眼神。

继续阅读:第二百六十五章 皇甫嵩中伏身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