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皇甫嵩计退董军
肥猫江湖2025-07-02 21:502,989

吕布在答应加入之余,却不合时宜地提出要兵权,士孙瑞、杨瓒、王宏、宋翼等人都觉得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恶心到不行。

  王允却不以为意,笑道:“正该应当,正该应当。”

  吕布道:“敢问司徒,可有详细计划?”

  王允道:“我等早已计划妥当,其余诸事不需奉先费心,汝只需精选仔细又忠心之猛士,与李都尉在未央宫宫门处守卫,待董卓车到,出其不意杀出。董卓死后,董璜闻讯必从宫内来救,届时难免一战,奉先需坚持到皇甫中丞率兵赶来。”

  皇甫嵩道:“奉先勇猛无敌,善战无前,必能击杀董卓。”

  吕布傲然道:“凭我掌中一杆大戟,任谁也无生还之机!”

  士孙瑞突然想起一事,问王允道:“王司徒,你当真有把握说服董卓前来长安?”

  王允道:“至今两年,我与董卓虚与委蛇,曲意逢迎,在此事上他必不会怀疑我,君荣大可放心。”

  杨瓒也问道:“既然有吕中郎加入,可否想办法诱董旻一同入宫,将他兄弟二人一起杀了,到时候董卓军群魔无首,降之易也。”

  皇甫嵩摇头道:“这种可能不大。董卓虽肥,但却不蠢,实乃狡猾多诈之人,他又久在军中,深知兵力不可用尽之法,他既入宫,就绝不可能再让董旻入宫。只要董旻在城郊大营掌握兵权,他认为就没有人敢动他。”

  杨瓒道:“可惜,可惜。如此,想要收服董卓麾下之兵就难了。”

  黄琬也问道:“义真,你在董卓军中旧部不少,可有能招降之人?我说的是可靠之人。”

  皇甫嵩道:“董卓掌握兵权后,着力打压非凉州系的人,我的老部下皆不掌大权,董卓若死,我能召其等对抗董卓嫡系,但在此之前,召之无用,且人多口杂,徒生变数。”

  种辑道:“凉州武将中就无一二心向汉室之人吗?”

  皇甫嵩道:“董卓待凉州诸将一向不薄,但有所请,无不允之,赏赐亦厚,虽说以利维系不能长久,然而利不尽则势不散。我觉得若董卓死,其等必散乱,此时招诱为我所用却是不能。”

  杨瓒道:“是不是应该通知并州牧张晟?张晟乃是骠骑将军的族弟,曾经马踏弹汗山,为人忠勇,若其能屯重兵于河东,必能震慑董卓军,未央宫中得了手以后,董卓军也会因此慑威降服,免生乱子。”

  士孙瑞道:“不可。召外将进京早有前车之鉴,不妥,不妥。”

  杨瓒道:“不需让张晟进京,只需在河东造成进兵之势即可。”

  种辑连连摇头道:“君不见董卓当年驻兵河东,窥视京洛之旧事乎?就怕是驱了狼,却招来了虎。”

  皇甫嵩突然道:“我倒觉得可以一试。”

  皇甫嵩久历沙场,思虑周全,特别是对应对军伍之事极有心得,他突然插话,肯定是想到了什么。众人都看向他,等着他的下文。

  皇甫嵩道:“而今,奉先加入了我们,只要董卓进入未央宫,肯定就插翅难逃了。杨尚书说得对,后面我们要解决的是董卓的手下人。那些忠于董卓的心腹,各掌兵权,得知董卓死后能做出什么事来,实在难以预料,我们必须提前做好计划,否则一定会被反噬。”

  这段话,提醒了王允和士孙瑞等人。董卓军其实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长安董军,包括由董旻、董璜率领的拱卫长安的京兵和守卫皇宫连带着监视天子的禁军,其中董旻麾下以原大将军何进的部属和北军五校诸营为主,董璜的禁军除原大汉羽林、虎贲以外,还有不少是跟随董卓多年的西凉边军精锐;另一部分则是分布在长安周围各地、旨在防守关东群雄和凉州人的董军。

  北邙山败给张胤后,董卓退往关中长安,做了极为周密的防御布置,防守关东和凉州的董军主要有四路,都由董卓的心腹部将率领。第一路,黾池、陕县、华阴一线,这三个地方都是关东进攻长安的必经之路,由东中郎将董越屯黾池,监视函谷关;牛辅屯陕县茅津,防御并州及河东方向来敌;宁辑将军段煨屯华阴,配合牛辅防御河东的同时,还负责监视京兆尹和左冯翊。这第一路,牛辅为主将,麾下三万人马,段煨、董越各有一万人,为防止牛辅令人着急的智商出现问题,董卓将心腹谋士贾诩也派到了他身边。

  第二路,京兆尹上雒、武关一线,主要为防备荆州的袁术,董卓安排了曾经大败袁术和孙坚的中郎将胡轸镇守,统兵两万,配有猛将李蒙、王方、华雄等。

  第三路,右扶风陈仓、雍县一线,主将董琥,副将樊稠,统兵两万,主要镇守陈仓城,防御西凉韩遂、马腾、李相如等人。

  第四路,左冯翊云阳、漆县一线,主将董原,副将刘靖,统兵一万,监视西凉,谨防韩遂、马腾等不走渭水而转走安定郡沿泾水东进。

  除此以外,董卓军最核心的精锐大约一万人,号称“飞熊军”,驻守郿坞,董卓亲自统率。

  这些兵马加起来,差不多得有十五六万人,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精锐的边军、禁军和天下州郡兵,其战斗力绝对不是吹出来的。即便杀死董卓,但要处置不好这些军队,那么后果也不堪设想。

  皇甫嵩见大家都反应过来,接着说道:“我觉得,对于董军士卒,虽然为恶不少,但毕竟是受人指使,还是招降为好。张子明若能率兵南下,董军中除牛辅、董越、董原之流以外,必会心有忧惧,王司徒再出榜招安,应该有较大的把握招降大部分董军。那些冥顽不灵的无人相助,也就闹不出多大的风浪来。”

  “吾等本为清君侧,只除首恶也是应当。”黄琬捋须颔首对王允道,“义真威望素隆,大事成后使义真招拢董军,必能事半功倍。”

  王允微微一笑,道:“用这‘招降’二字就能除去这数路董军?”

  皇甫嵩听出了王允话中的意思,这是在提醒他,招降董卓军王允不反对,但王允更关注刺杀董卓的同时如何解除这几路兵马的威胁。

  皇甫嵩早已胸有成竹,说道:“除京中这些董军和郿坞的飞熊军外,其余几路不仅人多势众,而且都是董卓的心腹或至亲为主将,招降只为乱其军心,不能除其势。但大义、人心皆在我方,诸君无需忌惮外将乱权。吾以为,可密令张子明南下,牵制牛辅、董越。至于段煨,虽在董卓军中,但此人毕竟与牛辅、董越之流不同,种侍中与其相善,董卓死后,种侍中可速去游说,大势既成,我料他必然投我。然后可命他与张子明夹击牛辅、董越,可得大胜。此可除去第一路董军。”

  “第二路,胡轸所部,破之易不难。朱公伟在中牟,与豫州刺史孙坚暗有联系。可发两封密令,一命朱公伟联络孙坚西进;一命袁术自南阳北上,胡轸虽勇,亦南脱身。”

  “只要能除去这两路董军,董原无能之辈,必引军逃散,吾等即可稳定长安局势,收拢降兵,以退陈仓董军和飞熊军。这两个地方只能是硬战,别无他法。”

  种辑拍手道:“如此最好,三封密令,则可使三方互相牵制,若其中一方胆敢轻举妄动,我等可连势另外两方予以压制。”

  杨瓒道:“若能邀骠骑将军南下,必能使董军丧胆。”不过他说完自己都觉得不太可能,张胤远在蓟城,通知都来不及,一时之间哪能插得上手。

  王允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缓缓说道:“就这么定下吧!”

  事情定下了,众人心中却并不觉得如何轻松。士孙瑞和种辑更是相视苦笑,这等刺杀董卓的事,说白了就是把脑袋别在腰里玩命的勾当,谁能轻笑以对?

  过了半晌,种辑叮嘱吕布道:“奉先,你与李都尉麾下将士与董卓关系匪浅,千万要小心应对,一旦消息泄露,万事休矣!”

  李肃恭敬称诺,吕布却只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下来。

  种辑知他敷衍,心中微怒,正欲再说,却听士孙瑞突然说道:“王司徒,吾等矢志铲除董卓,若无天子诏书,恐名不正言不顺……”

  王允道:“那就辛苦君荣你起草一份诏书吧!”

  “呃……”士孙瑞一怔,俄而挺胸道,“也好!”起草就起草,他才不会惧怕,至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一死而已。

  皇甫嵩和黄琬对视一眼,两人都是人老成精的人物,瞬间就明白了王允的用意。王允是司徒领尚书令,又是除董的牵头人,本是最适宜起草这个诏书的人,但他偏偏要士孙瑞来写,这是打算隐于暗处,若事成,则他有让功的美德;若事败,以他的手腕,也会有转圜的余地。

继续阅读:第二百五十五章 万岁坞王允醉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