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弘儒堂
肥猫江湖2025-07-02 21:283,583

徐伍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嘴里叼着一根短木。这里是一处大户人家的柴房,也只有这样的地方能暂时躲过蓟城军卒的搜捕。他必须忍住痛,把左臂上的箭头剜出来。

  “嘶……”刀尖入肉,疼得徐伍倒吸一口凉气。他眼中又出现了骑着紫驳兽的张胤的样子,汹涌而来的仇恨让他变得麻木而坚强,刀子割肉出血也不觉得疼痛,好像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一样。

  将箭头取出,徐伍吐掉短木,恨恨地骂了两声,以消解心中的恶气。那个白马少年也不知道是什么人,箭术恁的好,连杀五名好手,并射伤了他。还有那个能抛投小戟的典韦,也是厉害。这次的任务是彻底的失败了,自己这边十八个人,竟然只有他一人逃出,还被活捉去一个。

  “有什么办法去灭了口,否则……把那几位供出来,事就大了!”徐伍一边用牙叼着布带将伤口胡乱绑上,一边在心中合计,“张胤那里护卫森严,猛将如云,硬闯肯定是没戏。”他想来想去,也没什么计谋可使,觉得为今之计,最好是回去与和连商议,再图他法。他可不会去以身犯险,把小命丢在这里。若真是活口挨不住刑,招了供,也碍不着他多少事。

  玄水之战,他深受重伤,虽然最后他还是辗转追着鲜卑人到了狼居胥,但是也好几次险些死在逃生的路上。这一切,受的伤、吃的苦,他都记在了张胤的头上。要不是当年张胤赶他出庄,把他与那些仆人扔到一起打扫庭院,也许此时他也是幽州刺史府或辽西太守府中的一名官吏了,哪至于像如今这般,自己还需要与蠢蛮的胡人为伍,屈膝谄媚,混一口饭吃。

  徐伍伏在柴房中,一动不敢动,直到三更天,才悄悄起来,从这户人家的后院越墙而出。

  街面上仍有巡逻的士卒,徐伍蹑手蹑脚隐住身形,觑了个机会来到事前与赵家人约定好的地点——高梁桥。

  这高梁桥架在高梁水之上。高梁水是㶟水的汊河,为灌溉便利而被人们引入城中。在北岸城墙处,有一道水门。这里就是徐伍逃出蓟城的唯一道路。

  徐伍用刀柄在墙砖上敲出三长两短的暗号。黑暗中,两个黑影闪现出来。一身黑色劲装,让他们能轻松隐身于夜色之中,躲过全城的大搜捕。

  其中一个黑影借着冰面反射的月光,打了一个手势。徐伍会意,随在其身后。另外一人递给徐伍一件水靠。水靠就是用鱼皮、鲨鱼皮或海蛟皮制作的连体潜水衣。十一月的河水已经差不多完全冻实,冰冷刺骨,没有水靠护着,潜入冰下也是必死无疑。

  水门之下有一条暗道,三人悄无声息地下水,只弄出一些薄冰碎裂的轻微声。三个人凭借着几个猪尿泡在水中呼吸,拽着一根麻绳引路,潜游出城。

  ******

  昨晚,张胤宿在卢纨房中。都说小别胜新婚,两人郎情妾意的折腾了半宿,卢纨起身到外屋,招呼婢女抱来瑾儿,喂了她喝夜奶,才又回到榻上。张胤本来就是个怪胎,夜里一向睡得不多,天色蒙蒙亮就爬起身,到院中练剑。他完全没把刺杀之事放在心上,一夜好睡,这会精神气爽。在军营中,一般是典韦、关羽陪他早练,在内宅里就没人陪了,以前有武脂虎,现在她也得带孩子。

  练罢了剑,张胤洗漱后,来到前厅。

  平叛一去就是大半年,刺史府和护乌桓校尉府的政事虽然有祭雍和公綦稠代为处理,还是积存下了一些,需要他亲自批处。

  公綦稠出外巡视,得等个三两天才能赶回来,而祭雍、沮宗、韩珩、齐周、崔基、赵该、李乾、吕岱、蒲良和澹台治等人早已在大厅中等候。华歆独坐在一旁,他与幽州众人还不认识,也没上去攀谈,只在那里悄悄打量。

  张胤先向众人介绍华歆,宣布聘其为都官从事,引起在座的韩珩、赵该等人一片哗然,纷纷上前见礼,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名士华歆也到幽州来了。华歆一一还礼,气质儒雅脱俗。

  大厅内逐渐安静下来。祭雍先作了汇报,然后挑一些重要的事,请张胤处理,有些则需要众人合议。

  到中午,张胤留众人一同吃午饭,边吃边议事。

  “秦论在幽州待了四五个月了,我看他虽然精明市侩,但也并不是那等利令智昏的奸商腐贾,其人还说得过去。我们要发展远海贸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子密,晚上安排一下,我亲自与他聊聊。若是可以,颁给他官文,碣石、泉州、沓氏等幽州海港,可以开放许他自由出入。四海堂、正业堂也要与之加强合作。当然,前提是他也得带给我们想要的东西。”张胤想着是尽快将海贸做成规模,大秦和汉是东西方两个最大的帝国,这两国之间建立起贸易关系,带给幽州的将是不可估量的巨大好处。

  “以后待时机成熟,夷洲那里也要加入进来。东莱、琅琊、吴郡、会稽等地,虽然四海堂都建立了货栈、商铺,但是还不够,没有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总归是不稳当。这方面,还得修德来多费心,诸位若有这方面的路子,也可以与修德商议。”很明显,张胤是要在大汉的各个重要海港建立据点,让在座的人推荐豪族进行合作,是为了尽快站稳脚跟。这种事,大家心知肚明也就算了,没有人会不识趣地拿到台面上来说,因此也没有人做声。不过,齐周还是看了一眼吕岱。吕岱是广陵海陵人,家世虽然不算豪贵,但他在长江下游,徐、扬两州,游学数年,结识广泛,交友无数,或许能有些办法,至少那个徐原就是吴郡大族子弟。

  吕岱沉默不语,此事他还得再做仔细考虑。

  今日议事,华歆虽然以都官从事的身份参与,但是却一言未发,他需要了解张胤和他身边的每一个重要人物,才好出谋划策。这是他的脾气秉性,改不了。

  张胤要发展航海,在幽州以外的港口建立货栈、商社,就免不了与当地的大族打交道,也必须依靠幽州本地豪族的支持,他不得不费心思考如何平衡豪族利益。豪族必须为他所用,又不能成为阻碍。要达到这个目的,他准备考虑华歆所献的两点建议——尊儒治经、清吏明政。

  “我幽州兴匠术、推商事、搞屯田,百姓渐渐富裕,市面上谷一石不过七八十钱,为数十年来最便宜的时候,这充分说明这法子不坏。然牧民者,养民、爱民、护民,衣食住行不可缺,礼乐教化亦不能丢。民富国强,以礼乐为教,而圣人喜之,此千载牧民之良法。”张胤扫视在座众人,缓缓道,“子鱼先生建议,尊儒治经、清吏明政,我以为善。如今天下隳坏,唯我幽州安定富足,百姓富,则慕圣人之学,此乃世事之规。弘儒之堂,该是建立的时候了!”

  祭雍、韩珩等都是精神一振,特别是祭雍,他自辽西时就跟随张胤,早就知道张胤想在幽州建立一座以弘扬儒学为主要目的,请宿儒大德以为主持的学馆。弘儒堂一要治经立说,开弘儒学;二要教书育人,为士子表率。其地位不言而喻。祭雍是坚定的儒家传人,与当今大多数士子一样,他对张胤重视杂学匠术的行为不以为然,虽然他并没有因此反对张胤,也看到了辽西和幽州现在的发展,但是内心之中,他还是认为儒学为尊,其他不过是旁枝末节。由此,连带的他对华歆都增加了几分亲近。

  祭雍问道:“此事当为。使君以为,该以何人为弘儒堂之主?”他倒不是觊觎鸿儒之主的位置,而是太过关心。

  张胤笑笑,对华歆道:“请子鱼先生来担此重任如何?”

  华歆连忙起身推辞,道:“歆才疏学浅,德行不彰,当不得此任。”

  张胤道:“子鱼先生何必自谦。”

  华歆道:“非是我自谦,实在是我之德才担不得如此山岳之重。弘儒堂主持,非太学博士者,恐不能胜任。放眼天下,仅只杨太尉、卢尚书、蔡议郎、郑公康成、马大夫等寥寥数人可以为之。”他的意思是只有杨赐、卢植、蔡邕、郑玄、马日磾等,才能做弘儒堂主持。

  张胤笑道:“这几位……我又上哪里去请?还是子鱼先生你和雅山先生辛苦一些吧!”这几人虽然跟他之间都有些关系,卢植更是他的恩师和岳父,但是他依然不认为自己能说动他们为弘儒堂到幽州来给自己打工。

  华歆道:“还有一人也很合适,而且他与子承你有些瓜葛,旁人请不出,你却可以。”

  张胤奇道:“是谁?”

  华歆笑道:“子承刚从平原县来,就忘了吗?”

  张胤恍然,华歆所说的人自然是王烈。王烈自然也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但是王烈为人洒脱,不愿受束缚,他屡次想将其邀请到幽州来,可是又都打了退堂鼓,甚至都不曾在王烈面前提起只言片语。

  华歆微笑看着张胤,逼得张胤苦笑道:“好,我就试一试!”

  祭雍、韩珩、赵该、齐周等在一旁齐声叫好。若张胤能如愿,王烈真的来到幽州,那绝对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件。

  张胤见众人情绪亢奋,趁机道:“我自南阳回来时,偶然遇到了天下名医张机张仲景,与之一番交谈,备受启发。我幽州建有医曹,治病救人,军中设有医护兵,但仍有不足。医曹虽能与民医疗,但因忙于公务,培养、研究之力不足,更无力去汇集医方,编纂医书,以传之后辈。我想已经到了在医曹之中,建医馆,置医官的时候。一者坐堂接诊,与民医疗;二者汇天下医方,编纂医书;三者研经治学,传术后世。此三事,皆仁义之举,亦合圣人之言。诸君以为如何?”

  祭雍先道:“此事大善,有何不可?”

  齐周笑道:“李和若知此事,不知会不会笑得背过气去?”

  这话说得戏谑,华歆、韩珩等人也忍不住笑了。

  张胤微笑道:“公甫(李和)虽能,却当不得医馆之主,还是让他统领医曹吧!若大家无意见,这事也一并定下,请雅山先生安排此事,择地建馆。这地方嘛,一不能离医曹太远,二还要在靠近民居之处,三要交通便利。诸多考虑,请先生斟酌。”张胤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把医馆之主的位置留给张机。大家对此倒也没有意见,祭雍郑重点头,算是接下此事。

继续阅读:第一百五十五章 陷阵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