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燕北长城
肥猫江湖2025-07-02 21:513,445

张胤斟酌再三,决定上奏朝廷,在卢龙——肥如一线以外增设玄水、白狼、平冈、赤山、闾山五县,安置鲜卑、乌桓和杂胡部民,请迁冀、青等州汉民填充之,并推荐有战功的柳铮、严纲、单经、田韶、刘备分为五县之长。这五县都在塞外,又胡民众多,任县长之人必须要有领兵之能,刘备等人确实是很合适的人选。此举若得获准,可将幽州北界往北推进数百里,将大汉防御胡人的战线恢复到故燕北长城旧地一线。

  燕北长城是战国时燕昭王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而在大将秦开新拓的疆土上修筑的一道长城,起于造阳(今河北省独山口至涞河源一带),止于襄平。相传当时燕国北疆东胡的兵力极为强盛,燕昭王为了寻求北疆的安宁,只得屈从胡人的要求,让燕国著名将领秦开到东胡那里去做人质。秦开在做人质期间,凭借才智逐步取得了胡人的信任,借机探听东胡军情消息。他利用一次贩马的机会,中途脱离队伍,遇到燕国的巡卒后被救回。燕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83年),燕昭王拜秦开为将,发兵突击东胡,大胜之,迫其后退一千余里。之后,秦开奉命驻守北疆,思谋安定,于是效法赵国,动员军民大修障塞,于是修建成燕北长城,并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西汉时,北疆的边境线就是以燕北长城一线为界。

  和连夺权后一心北撤,与当年的东胡人何其相似。张胤击退鲜卑,借机向北拓地数百里,是实实在在的开疆拓土,设县移民也是为坚固其地。只是此举影响甚广,花费巨大,如果幽州其它郡和冀青等州不支持,单辽西一郡很难实现。不过以刘宏的本性,这种可载入青史的事,想来他不会拒绝。

  果不其然,正月辛未,天子下旨,封赏战功,大赦天下。朝廷同意了张胤增设五县安置胡人的建议,合新设五县为辽西属国,以徐荣为辽西属国都尉,襄平人李敏为长史,并诏令冀、青两州刺史,各迁五万口入幽。徐荣、李敏都是幽州出身的本地人,看情形,“三互法”似乎已经名存实亡。

  燕北长城一线与后世所说的年降水量四百毫升的农牧分界线基本吻合,在分界线以南是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以北则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新设五县的大部分都在分界线以南,又有白狼水、辽水可供灌溉,以汉人的勤勉开垦出大批良田是非常容易的。张胤清楚,只有有了基本的生存条件,才有可能吸引汉民迁入。

  封赏旨意也很快送到辽西。张胤见到自己和麾下将吏的封赏,轻轻一笑。护乌桓校尉,秩仍是比两千石,但是其权限之大,非破鲜卑中郎将能比。护乌桓校尉主护乌桓,兼管鲜卑等异族,是整个幽燕地区的军事主官,可以处理胡人朝贡、互市等各方面事。再加上持节兼领幽州刺史,也就意味着张胤几乎可以插手幽州所有军政两面事务。由此,他被免去辽西太守也就在意料之中了。至于宗员和刘虞被调入朝廷却让他很惊讶,他的出现显然已经改变了很多事情。历史上,宗员会在黄巾之乱时成为老师卢植的副将,而刘虞虽然在黄巾之乱前的确“因公事去官”,但是在黄巾之乱后,又被任为甘陵相,随后被迁为宗正,张纯、张举之乱时,复为幽州刺史。张胤十分肯定刘虞绝不是因为与鲜卑作战的事去官的,他开始疑惑,这个时空的未来,还会不会向他熟悉的那样发展?

  这一次,张胤为之请功的人,几乎都得了不错的封赏。赵芳被任为辽西太守;杨亮为玄菟太守;王邑因有保临渝城不失之功,迁河东太守;公孙昭因血战令支,身受重伤,被迁为襄平令;徐隆转为辽西长史。这些人都是大族子弟,能迁升高位或要职,除了有战功,也有家族势力的支持。公孙瓒因为出身卑贱不受家族待见,虽有张胤、刘庚推功,却仍只被迁为涿县令,依其在玄水之战立下的大功,给个郡守也不为过。赵芳、杨亮、王邑升为一郡太守,秩俸已高过张胤,但是汉代向来就有这个习惯,比两千石和两千石官被认为是平级的,这一级别官员之间的调动,既可以是平级转任,也可以是升迁或贬黜,关键看其职位的重要性。护乌桓校尉兼幽州刺史,持节,显然胜过郡守。

  朝廷对破鲜卑营和辽西郡兵也大为认可,同意保留破鲜卑营的编制,由张胤统管。对张胤来说,这才是天大的好消息,谁也不想自己一手建立的队伍解散消失。

  将士之中,张晟马踏弹汗山,功劳最著;程普斩壹斗眷,韩当斩护骨突,高顺斩素和宥连,凌操击破槐枞,张雄斩乌骨侯,皆有迁升。张晟被封骑都尉,赐爵关内侯,驻上谷;程普、韩当、凌操皆被封为比千石别部司马,张雄被封为助军司马,杨棱、高顺迁升为破鲜卑营军司马。所谓别部司马,即指可以独立统领一营兵士的武官,但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并不固定。骑都尉本监羽林骑,秩比两千石,可以说是皇帝亲随,足见刘宏对张晟击破弹汗山之功的看重。张晟、程普、韩当、凌操结义四兄弟同时升迁,更是美谈一桩。而张雄作为黍谷山孤儿中第一个得到朝廷认可,封司马之职的人,在少年们心中威望日隆。

  亲卫营中,张胤以关羽、唐洛为假司马,分管汉胡亲卫,位在司马典韦之下,尾敦、敖山、黄镇、史冲、钦良等假侯之上。

  先前,张胤上奏朝廷提议设县迁民以安顿归化鲜卑、乌桓,还是在辽西太守的身份上,如今他已是护乌桓校尉,自然是要从整个大汉北方防御的角度来考虑。琢磨之后,张胤决定再次上书,提议复设白檀县,归辽西属国,以使其与渔阳郡沟通相连,推荐李权为白檀长。他计划护乌桓校尉营仍屯上谷广宁,也就是后世的张家口;别部破鲜卑营屯柳城;命徐荣在新设赤山县即后世的内蒙古赤峰市,以及闾山县即后世的阜新,屯兵驻守;命玄菟太守杨亮加强对夫余、高句丽的监视。如此一来,白狼山以西、以北的辽西丘陵地区就全部划归辽西属国。而整个故燕北长城西、中、东全线都有兵防守,若再广植烽火,通连驿道,用以应对胡人侵略当更有把握。只要护住几处要塞,即使胡人攻来,也很难突破防线,直接攻击到幽州腹地广阳、渔阳、涿郡等地。而张晟的白骑营则作为比较特殊的战力存在,暂时驻守弹汗山,张胤只是从其营中抽出千人交给岳牧率领,派往晟师湖,监督乌石兰和亦洛巫。

  张胤的破鲜卑中郎将封号已被取消,破鲜卑营也就不宜再设长史,张胤决定将破鲜卑营授予程普执掌,乌桓营也独立出来,交由田楷接任,都作为护乌桓校尉府的别营。凌操仍统领辽西水营,韩当被张胤调出,准备带往广宁转为护乌桓校尉营司马。

  张胤又将辽西水营划归刺史部管理。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要将造船和航海控制在自己手里。而正业堂和四海堂是融资成立的,本来就相对独立,张胤作为最大的股东,理所应当对其有控制权。只是这两堂从建立到发展,又都与辽西密不可分,张胤也没想着要把它完全从辽西剥离出来,他是要告诉赵芳,这些东西他最好别动。不是他不相信赵芳,完全是为了有备无患。乱世之中,人心难测。幸好,蒲良和澹台治彻彻底底是他的人,有这两个人在,正业堂和四海堂就不会失去控制。

  正月末,张胤带领张晟、典韦、关羽和赵芳、祭雍、齐周、徐隆等人遍巡辽西五县及柳城、碣石港。看着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屯田、港口,张胤倍感欣慰。自光和元年四月大婚之日北上助军起,至今张胤已在辽西任职近四年。此间,辽西发展迅速,人口增长,百姓富裕,若非有柳城、玄水两次大战,百姓的生活当更为安定。张胤在辽西倾注了在这个时空绝大部分的赌注,实在是难以割舍得下。不过,赵芳说到底跟他是一条船上的人,把辽西交给他,应该是目前能够找到的最好的人选。

  当晚,众人共聚一醉。张胤拉着赵芳的手,意味深长地道:“威德,我从汝兄手上接过辽西,现在交给你了,你可要把它管好喽!”

  赵芳坚定点头道:“子承放心,芳必不负君望。”

  至二月中,卢纨和卞柔都出了月子一段时间了,张胤与赵芳交接了太守府事务,搬出桐园,回到久违的黍谷山。

  黍谷山庄已经重建完成,格局与前基本相同,但比先前更坚固,防御措施更多。窈儿潭前的巨大水车重又矗立起来,一见之下,熟悉的感觉顷刻而至。

  张鄂已经从庐江返回,他的任务完成了一半。他劝动了雷傲去夷洲,却没能带回冲阵十八骑中的幸存者。当时活下来的四名汉兵,两人身受重伤没能挺过当晚,另外两人也都在后来的战斗中死去。张鄂只找到了四名汉兵的家,给他们的家属送去了一些布帛和钱粮。张胤无法责怪张鄂,只恨自己当年没办法将那两名兄弟带走。

  张胤准备在黍谷山小住半月,也算是自己给自己放个假,然后再去蓟和广宁赴任。闲暇时,张胤只带典韦、关羽,到渔阳城中走走,看一看儿时生活过的老宅,或者到茶馆酒肆中小坐。偶尔被人认出,对方都会恭敬行礼,尊称一句“悯农郎君”。在渔阳,悯农郎君的是人人敬仰的君子,妇孺皆知。张胤上书在塞外设县迁民,将大汉边境拓至故燕北长城一线的事不胫而走,有很多人又悄悄在私下赞称张胤为“燕北长城”,意指他驱除鲜卑胡虏,是大汉燕北地区的铁壁长城。张胤听了只是微微一笑,只要你真心待百姓,百姓自会还以爱戴。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五章 胡无人 汉道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