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斩董越两军合并
肥猫江湖2025-07-02 21:543,045

皇甫嵩劝不住王允,只得转而跟杨瓒解释利害关系,杨瓒却表示不愿得罪王允,更不想违背本心,只是将要董卓旧部诸将认罪受罚的诏书变换了措辞,改为要求诸将十五日内到长安述职。这不过是欲盖弥彰的做法,稍微有点头脑的人自然能看出其中的奥妙。

  诏书发布,有识之士瞠目结舌,步兵校尉魏桀、射声校尉沮俊更接连到司徒府相劝,可惜王允无动于衷。

  与此同时,远在陕县的牛辅和在黾池的董越也先后收到消息,得知董卓被吕布刺死,董旻、董璜、董朔战亡,两人都是方寸大乱。毕竟这事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

  董越更猛然间想到,函谷关那边就是袁绍、张胤等关东兵,他自己已经成了无根的浮萍,还在这里守关干什么?为谁而守?就算守住又有什么意义?西无退路,一旦并州关东兵至,岂不是要两面守制?

  他越想越不对,召来各营司马,开门见山地说董卓已死,他要到长安认罪,交出兵权,以求留住性命。一众司马有人骂他胆小,有人说他忘恩负义,当然也有人支持赞成。

  董越听完嘿嘿一笑,拔刀砍倒那几名赞成认罪的司马,然后宣布要往陕县与牛辅合兵,为董卓报仇。余下的人群情激动,都表示要誓死相随。

  董越大喜,连夜拔营,尽起兵马,弃了函谷关,携带所有辎重直奔陕县茅津大营。

  一路上,到处有人传言,说朝廷已经下旨,要将董卓旧部全部夷族,一个不留,就算是普通士卒也不能免罪。

  士卒们人心惶惶,一边疯也似的赶路,一边惴惴不安,为自己的性命而担忧。

  河东郡十九县,除大阳和河北两县以外,其余全在并州牧张晟和河东太守王邑的控制之中。大阳和河北都是黄河两岸的重镇,但若要取下二县则很可能意味着需要跟董卓全面开战,因此张晟按张胤的要求屯兵河东对牛辅形成压力,却并未出手,而是以休养生息为主。

  陕县与大阳搁河相望,迫于张晟的强大压力,牛辅将这两县布置得如铁桶一般,驱民修城墙、建营寨、挖壕沟、布鹿角,打的是全面防守的心思。

  董越赶到茅津大营,已是两日后的上午,看着营内外的各种防御设施,也啧啧称奇,他没想到牛辅自闻喜大败之后竟然变得越挫越勇了,这严密的防守阵一般人还真弄不出来。

  牛辅已经得了消息,出营迎接。

  两人见面,董越仍然愁容不展,苦笑着对牛辅道:“太师遇害,左将军阵亡,而今你我兄弟无依无靠了……你可要帮我!”

  牛辅一怔,俄而点头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你我整合兵马,有朝一日大可杀回长安去,为丈人报仇。”

  董越长叹一声,拍了拍牛辅的肩膀,迈步进入大营。他在路上就已经想清楚了,董卓子嗣早丧,留有一个刚刚及笄的孙女董白和一个年幼的孙子,都不可能继承他的衣钵,董旻、董璜、董朔也先后战死,谁还能继承董卓?董原吗?董琥呢?董原族中旁支,董琥无功无劳,无名无望,不过是受董卓喜爱而居主将之位,真正防守凉州的其实是他下面的樊稠。除此之外,再无董姓将领,董越觉得他成为了那个唯一能够替董卓报仇的继承人。

  只是,他迈步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牛辅眼中突然闪现的那一股凛冽的杀意……

  牛辅将董越的万余人马安置在左营,召集了诸校尉、司马与董越及部将在中军大帐议事。

  牛辅、董越共坐主位,两部将校、司马数十人分列左右,猛将李傕、郭汜、赵岑、胡赤儿,谋士贾诩坐于最前。

  牛辅当先开口道:“东中郎将以为后面我们该怎么办?”东中郎将是董卓生前给董越的封职,牛辅以职务称呼,似是无意,实是有心。他与董越同是中郎将,之前防守关东的东路人马,他一直是主将,可以调动宁辑将军段煨和东中郎将董越。

  董越不以为意,说道:“自然是要攻破长安,烹杀王允、吕布诸儿,为太师及我董家诸人报血海深仇。”

  牛辅道:“要如何攻破长安呢?长安城高墙厚,守卫森严,可不是那么容易攻下的。”

  董越道:“我知一人在长安城内,可助我等。我等引大兵由外攻城,此人可由内相助。”

  牛辅惊讶不已,问道:“是谁?”

  董越笑笑不语,这里可不是说这等事的场合。牛辅讪讪而笑,也知问的不是时候。

  董越弄得神神秘秘,惹得众人忍不住猜测,他却突然扭头对牛辅说道:“只要事成,我必不会亏待诸君。”话是对在座所有人说的,看的却是牛辅一人,而这话里的意思也已经将他自己放到了领头人的位置上。

  牛辅面带笑容点点头,心中却想到了昨天晚上术士巫皓为他占卜的卦象:“兑下离上,火胜金,外谋内之卦也!”

  牛辅暗忖道:“果然应在这里……”他瞥了一眼贾诩,那家伙双手拢在袖中,两眼微闭,似睡非睡,一副明哲保身的样子,好像根本没有关心这边的勾心斗角。

  牛辅暗暗下定了决心,正色道:“东中郎将是不是搞错了?这里似乎应该是我的官职最大才对。”

  董越一呆,怒道:“这里只有我才姓董!”

  “嘿嘿……姓董的就大过所有人吗?我家的妇人也姓董,不过是……牛董氏。”

  “你……你……叔父让你这个外人为东路主将,不过是做做样子,是为了拉拢人而已。”

  董越的这句情急之话刚说出口,自己就后悔了,这一不小心将在座的所有人都得罪尽了。在座数十位将校,跟董家有关系的不少,却没有一个姓董的,说到底都是“外人”。

  董越环视众人,发现连李傕、郭汜都面有怒色,自知失言,正要解释,却听牛辅大吼一声道:“还不动手,等待何时?”

  话音未完,胡赤儿已噌地冲到董越面前,不知什么时候捏在手中的长刀青光闪动,斜劈而下。

  董越大惊,以手相遮,可惜为时已晚。

  噗嗤一声过后,董越的半个脑壳应声而落,还连带着半截手臂。

  胡赤儿呼呼喘气,牛眼瞪得如铜铃一般,返身持刀立在牛辅身前。这胡赤儿本名就叫赤儿,是月支胡人,汉人也称月支人为攴胡人,因此也有人叫他攴胡赤儿,不过汉人叫胡人的名字向来漫不经心,后来慢慢讹传成了“胡赤儿”。反正不过就是个代号,胡赤儿觉得叫啥都行,也不在意。

  胡赤儿身高接近九尺,力大无穷,作战勇猛,是牛辅的心腹卫士。他将带血的长刀一摆,呲牙咧嘴,颇为瘆人。

  董越部将措手不及,待反应过来也纷纷拔刀出鞘,牛辅这边的人虽然也大多事前并不知情,但还是习惯性地抽刀相对。贾诩也早早地缩到角落里藏身。

  从大帐外突然涌进无数刀斧手,火拼一触即发。

  牛辅半身染血,脸上却反常地很平静,轻喝一声:“住手!”

  牛辅道:“我本无意杀董中郎,可惜他欺我太甚,欺汝等太甚。太师待我等有恩,从来一视同仁,授我等高职重权。今太师死了,他竟然来抢权夺营,我岂能容他。我等也不能忘恩负义,为太师报仇雪恨是我等之责。愿跟随我反攻长安的,请抛掉兵器。”

  董越部将互相看了看,都担心牛辅使诈,待他们抛了兵器后再动手杀死他们。

  贾诩踱步而出,缓缓说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王允放言要诛尽董卓旧部,特别是凉州人。我看诸君都是凉州人吧?我也是凉州人。朝廷绝不会赦免我们。我相信,各位不从牛中郎,牛中郎也不会难为大家。但是各位要怎么办?难道要回长安认罪吗?或者弃军而逃?各位如果弃军单行,则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抓住你们了。依我看,不如跟着牛中郎率军西进,攻打长安,一则为太师报仇,二则为己保命。事情若成了,则奉国家以正天下;若不成,再走也不迟。”

  郭汜心直口快,嚷嚷道:“贾都尉说的在理,我们自己人在这儿拼命,不如去跟朝中那帮贱胚拼了。”

  赵岑也道:“大家哪个在长安城中没有家属?此时恐怕都已经被斩作两段,挂在城头上了。这恨深似海,这仇大如山,这口气也噎得我疼,你们能咽的下去?”

  李傕道:“我们以为太师复仇为号,诸部必风闻景从,大事可期。”

  牛辅道:“我在此保证,若大家从我攻长安,则以一月为限。一月之内,如果能攻克长安,则我等共得天下;如果攻不下,则抢夺三辅的妇女财物,西归故乡保命。大家可愿信我?”

  “当啷!”先是一人抛弃兵刃跪在地上,接着所有董越的部曲纷纷跪倒。

  牛辅满意地笑笑,向刀斧手摆手道:“你们退下吧!传令,摆酒!我要与众位兄弟一醉方休。”

继续阅读:第二百六十二章 段煨守关截牛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