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常山赵子龙
肥猫江湖2025-07-02 21:404,491

“阿嫂!”一名俊秀少年跳下白龙马,将长矟抛给同行的另一位少年,三步两步冲入院子,来到一年轻妇人跟前。

  “子龙何事这般着急?”妇人放下手头的事,将一块手巾递给少年,让他擦汗。被叫做子龙的少年,大冷天的额头却微有汗珠,显然是纵马奔得急了。

  “阿嫂,我想去投军。”子龙双眸精光乍露,俊秀的脸庞因兴奋而微微染红。

  “云儿,你虽已有了表字,但却还未行冠礼,还算不得成年。大战一起,龙血玄黄,你若出了什么闪失,我如何向你兄长交代?此事万万不可!”

  子龙急道:“为何不可?阿嫂之兄、护乌桓校尉,十岁戮贼救父,得孝勇无双之名,我已十七岁矣,比之差甚!阿嫂常说,我阿兄有峥嵘报国之志,我投军杀贼,继承阿兄遗志,岂不美乎?”

  这妇人正是在真定为赵峻守孝的窈儿,少年是赵峻胞弟赵云。古人认为龙从云,虎从风,因此赵云表字子龙。

  看着赵云郑重坚毅的神情,窈儿只觉得一阵恍惚,那俊秀的脸庞中隐隐是赵峻的影子,那个把她从猛兽利爪之下救出来的少年郎。两个人是如此的相似,不仅是外貌上,坚毅激昂的性格也如出一辙。

  赵云双拳紧握,双眼紧紧盯着窈儿等待答案。只要看到赵云露出类似的表情,窈儿的心就会瞬间软下去,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以前三年是这样,也许以后仍会这样下去。

  “唉……”窈儿轻叹一声,缓缓点了点头。

  赵云大喜,叫道:“阿嫂,你答应了?哈哈,子芳,我嫂嫂答应了!”

  那同行的少年也笑着走过来,跟着一起高兴。他叫夏侯兰,字子芳,是赵云自小相知、一同学武的挚友。

  窈儿道:“你收拾一下,过两日我带你去幽州。”

  赵云忙道:“不如今日就走。”

  窈儿斩钉截铁地道:“不行。”

  “那子芳也与我同去,可好?”

  “兰儿是否能够同行,得问过他家长辈。”

  “……”

  ******

  幽州南下平叛的大军是全骑兵配置,又无太多辎重,因此行军速度极快,能达到每日行军百里。上万骑军奔行,声势浩大,扬尘十里。大军自蓟城出发,第二日就已经到达涿县。

  涿县令公孙瓒率一班县吏,立于城外官道两旁迎候。公孙瓒见大军行来,忙到张胤马前行礼。寒暄之后,公孙瓒道:“师兄南下,为国剿贼。吾等涿县百姓祝师兄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可惜我受困一县,不能随师兄一同去。”

  张胤拍怕公孙瓒的肩膀,勉励道:“涿县与冀州相连,易受黄巾骚扰。伯珪,你执掌一县,肩上的胆子也不轻啊!”

  公孙瓒苦笑两声,闪过身子,向不远处一指,道:“师兄,你看那是谁?”

  张胤闻声望去,只见窈儿一身素色布裙,头梳堕马髻,眼含珠泪,站在道旁,与众县吏略略隔开,身后有两名高大少年牵马而立。

  张胤也不管众目睽睽,快步来到窈儿身前,一把将她搂住,问道:“小妹,这几年过得可好?”

  窈儿泪珠滚落,笑着道:“让阿兄操心了,我过得没什么不好。”

  张胤为窈儿抹去眼角泪珠,柔声道:“孝期已过,你总这么在赵家待着也不方便,不如回黍谷山吧!”

  窈儿既不答应也不否认,笑盈盈地盯着张胤看了半晌,道:“赵郎有一胞弟,叫云儿,表字子龙。云儿跟他阿兄一样,立志从军,央求我来带他投你。云儿,来!”

  赵云向张胤行礼,道:“见过悯农郎君,吾是常山赵子龙!”

  “啊!”张胤猛然呆住,那“常山赵子龙”五字不断在他脑中盘旋,叩击他的神经。谁能想到,赵峻竟然是赵云的哥哥呢!他当年还曾特意问过赵峻是否认识赵子龙,没想到竟是在这种情况下见到鼎鼎大名的赵云。

  赵云见张胤没有反应,心中疑惑,不知是否要再次行礼,便看向自己的嫂子。

  窈儿道:“阿兄,你想什么呢?云儿跟你说话呢!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啊?”

  怎么会不答应?张胤求还求不来呢。张胤笑问道:“赵子龙,你是赵子山之弟?”

  赵云道:“正是。”

  张胤道:“汝兄忠义勇烈,战死沙场也算是他的心愿,只是可惜未能与之共成大事……我见汝猿臂狼腰,彪腹虎体,颇有汝兄之神韵,想必武艺纯熟,可否让吾一见?”

  赵云知道张胤这是要考教他的武艺,思量着:“众目睽睽,若是舞刀弄矟太过不雅,阿嫂之兄勇猛无双,擅射艺,不如自己也射上一箭。”当下打定主意,左右环视,想寻个目标,恰巧瞥见一支乡勇似的人马旋风般自远而来。赵云热血上涌,叫道:“看我射那领头之人头上的发髻!”话音未落,一支白羽箭已如疾虹贯日,激射而出。

  张胤看那来人正是张飞,正要出言阻止,可惜稍慢一瞬,箭已飞出。不过他想着以张飞的武艺必定受不了伤,倒不甚担心。

  张飞正兴高采烈地纵马奔来,哪会想到突然有冷箭,而且箭势猛烈,若是躲避的话必会伤到后面的弟兄。千钧一发之际,张飞也来不及细想,伸手拔刀,电光火石之间,一刀斩在箭镞之上。

  “当!”一声清脆的响声过后,羽箭被一截为二,掉落在地。

  “噫?!”赵云微惊,他对自己的射术极为自信,虽然他不想伤人,这一箭没用全力,但是也没有道理被人如此轻易地磕落啊!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眼前这人也应该是个中高手。

  一声马嘶,玉追从张胤身后奔出,直接跑向张飞。张飞下马揽住玉追的头,喜道:“玉追,我们又见面了。哈哈哈……”

  张胤道:“翼德,你怎么来了?”

  张飞恭敬行礼,然后道:“阿兄,我来帮你……哪个贱胚敢射我?”

  赵云见张飞称呼张胤阿兄,知道两人关系肯定不一般,心道:“这下坏事了!”但他还是站了出来,朗声道:“是我射的!”

  张飞暴喝一声,问道:“呔!你这家伙为何射我?”

  张胤叱道:“翼德,不得无礼。是我让他射的箭,方才我正在考教他的射术。”张胤招手让赵云近前来,介绍道:“此是赵子山胞弟,赵云赵子龙。这是吾弟张飞张翼德。你们亲近亲近。”

  “啊!”张飞打量了一下赵云,一拳捶在赵云肩上,“果然长得有些像……你阿兄是个不错的家伙,我喜欢。”

  赵云如释重负,这壮大汉称赞兄长,最是直爽可爱。

  张飞与张胤一别三年,身形变化很大,更加粗壮,张胤觉得完全可以用“腰大十围,膀阔三停”来形容了。也许是勤练骑射、久受风吹日晒的原因,张飞原本玉白俊秀的脸面也微微透了黑,颌下钢须已生,披挂精甲,一副凶烈悍将的模样,倒与张胤后世记忆中的“猛张飞”有七八分相似。他为父守孝期满,听说张胤被朝廷选为平叛之将,便将家中积蓄拿出,招募乡勇三百,其中不乏游侠、恶少年之类,已在自家的桃花庄中训练了大半月,今日特来相会。

  张胤将张飞这三百人和赵云、夏侯兰都编入自己的亲卫营。张飞本是破鲜卑营的军侯,张胤特许其到亲卫营中也独成一曲,并嘱咐其平叛回来去找蒲良打制丈八蛇矛。张飞喜不自禁,连连道谢。

  窈儿将赵云送到兄长身边就已是完了心愿,他守孝期也到了,便领着黍谷梅、黍谷桃等女营兵返回黍谷山。

  大军在涿县稍作耽搁,继而飞速南下,不两日渡过易水,进入博陵郡。

  博陵郡紧挨中山、河间、安平、巨鹿诸郡,黄巾军活动猖獗。要知道,黄巾军一起,安平、甘陵两国百姓便各执其王以应之,这博陵郡又怎能幸免?若不能扫平博陵黄巾,大军深入巨鹿,就有后路被断之忧。虽然平叛大军的粮草供给主要靠京都洛阳和三辅,但是后路被断总之会让人不自在,因此,张胤以程普为先锋,率破虏营两千骑快速突前,遇黄巾军一律击溃之,大队人马紧随其后。由于卢植所率北军五校和州郡汉军已经进抵巨鹿,连战连胜,带给张角巨大的压力,冀州大部分黄巾军都被张角召至巨鹿、平乡、广宗一带,张胤这一路上并未遇到想象中的大战。

  军至安平,正值天晚,张胤命大军在城外安营,自己带领典韦、关羽、张飞、赵云,并卞秉、齐周、沮宗等人进城拜见舅舅崔琦。

  崔琦越见年老,本来正在发脾气,见到张胤笑容倏忽而至。他实在是太过喜爱这个外甥。

  张胤略略介绍随自己同来一干人等,转口便问崔琦为何动怒。

  崔琦转瞬间胡须又开始发颤,显然是仍有怒气:“胤儿,你有所不知。天子卖官鬻爵,实非良策。朝臣以资购之,更是不忠。没想到我崔家也有此等与之合污之人。”

  话里的意思就是说崔家也有人买官?

  崔琦连连捶手,道:“吾从兄威考,本有重名,可惜太过拘泥于仕途……据说,他有意买个九卿之职。唉……”

  张胤恍然大悟,这崔威考他自是知道的,名烈,字威考,就是崔钧之父,与舅舅崔琦是同祖父一脉。崔烈买官得了个“铜臭”之名,传至后世,没想到这个时空也是如此。当然,看意思崔烈还没有出手。

  对此事,张胤也无话可说,只好转移话题:“今黄巾大乱天下,朝廷命外甥辅佐老师平叛剿贼,舅父何以教我?”

  崔琦的脸色郑重起来,沉吟半晌道:“蛾贼并不足虑,以卢尚书之能、胤儿之勇,平之不难。表里之疾、廯疥之患,除之可愈。只是,治病当治之根本。党锢起,君子或囊括不言,以避小人之祸;或扬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不论如何,仍有身被淫刑,祸及朋友之虞。如今,士类歼灭,虎狼当道;党锢虽解,党议已生;朝政既昏,盖难清矣!”

  张胤惊异于崔琦见事之明,点头附和。黄巾之乱虽然风波剧烈,但是在他的记忆中会很快被平息,而大汉朝廷的控制力却在太平道的冲击中不断下降,最终失控。向上溯其原因,与士人、阉党、外戚三方之间的斗争有莫大关系。崔琦“党议已生”之言非虚,时下,士人与阉人的对立,早已是不死不休,不可调和,也许只有一方的覆灭才可能换来安定。不论是哪个朝代,一旦朝臣结党伐异,就离灭亡不远了。东汉如是,晚明亦如是。

  话题沉重,齐周、沮宗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典韦、关羽、张飞等更不便插言,独卞秉跳出来道:“若想朝政清明,只一条,需陛下从谏如流,选贤任能!”

  崔琦微愕,恍又大笑,道:“年轻人的想法是好的。”转又对张胤道:“你这个妻弟倒是有些意思。”

  张胤苦笑。他这次带卞秉出来,主要是想让他从军历练,走到哪里基本都带着他。没想到,卞秉竟然在崔琦面前大放厥词。卞秉说的本没错,可惜亦有指责刘宏不贤之嫌,幸好这里都是自己人,若让有心人听了去,就此告他一状,落个抄家灭族的结局也有可能。

  崔琦道:“胤儿,我见汝麾下都是熊虎之士,计谋或非其所长。我推荐两人与汝,汝可试往请之。”

  张胤眼光一亮,急问道:“舅父荐何人助我?”

  崔琦笑道:“一是公祖(沮宗)之兄,沮公与。”

  张胤心中想:“果是此贤。”沮授现在是冀州别驾,在冀州名著权重。张胤通过沮宗已经与沮授有过书信来往,虽然两人之间互有相敬之意,但张胤不能给他更好的职位,想请其来,恐怕很难。

  “另外一人是谁?”

  “平原高唐人华子鱼。”

  张胤暗吸一口凉气,这个人在时下名气更大。华子鱼正是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的龙头——华歆。华歆年龄只比张胤略大,但是辈分却高,他早年亦曾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①。华歆被举孝廉后,曾为郎中,但前不久因病辞职回家,现在家闲居。华歆现在还很年轻,与他有关的很多典故都是在黄巾之乱以后才发生并流传后世。华歆不是冀州人,张胤没想到崔琦会推荐他。这个人在历史上功利心稍重,但才华卓异,虽比请沮授容易一些,也容易不到哪去。

  张胤在此苦笑,道:“此二人实乃大贤,可惜我恐难请动。舅父不如为我另荐他人。”

  崔琦笑道:“我写信给二人,看其等能助你否。”

  张胤默然点头。

  第二日,天色堪明,张胤便命大军继续前行。

  张胤决定出安平县直接向南,奔信都。自信都向西可入巨鹿郡杨氏、瘿陶等县,但再要南下就会有大陆泽相阻,大队骑军奔行不易;继续向南可经扶柳、南宫诸县而至广宗。黄巾军现在正盘踞在巨鹿和广宗。想想,上万骑军突然从黄巾军的背后杀入,会是什么景象?

  ………………………………

  注①:《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九•文部五》引《述征记》:下相城西北汉太尉陈球墓有三碑,近墓一碑记弟子卢植、郑玄、管宁、华歆等六十人。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八章 张牛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