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四将使诈赚郭祖
肥猫江湖2025-07-02 21:324,470

梁邹城下,夜色凝重,若不是有恼人的蚊虫嗡嗡鸣叫,倒也难得的让敢死营的士卒们感觉到些许惬意。

  “兄弟……哦,别介意,我是看着你应该比我小,我才这么叫的……兄弟是哪里人?”一个相貌粗豪的汉子用胳膊碰了碰一个矮个的年轻人。

  粗豪汉子又解释道:“这左近我就看着兄弟你面善,这会儿休息就想跟你聊聊。”这粗豪汉子是青州本地人,被管统从平原征召来,昨日才补入到敢死营的新卒。

  矮个青年却是敢死营的老兵了,从军两年了,身形不高,但手上青筋暴露,给人的感觉他每一块肌肉都似乎很有力量。

  粗豪汉子道:“管长史说的话,我是相信的,他说跟你们幽州军干能分田地,有钱拿,我就来了。可是我这力气是有的,却没杀过人……昨天进营,让我练这练那,累得要死……啥时候能上战场?打这个梁邹城就要让我们上吗?不会是让我们去送死吧?”

  矮个青年坐在地上,背靠着土墩,瞥了粗豪汉子一眼,哼了一声,说道:“你就暗地高兴去吧!这是战时,所以你才能进敢死营,若换到平时……你想都别想了。我看挑你进来的人也就是看你的体格够好,你会刀矟吗?弓弩呢?骑马呢?都不会的话平时谁会让你进来?敢死营可是幽州的主力野战营,咱们张中郎是悯农郎君……骠骑将军的弟弟。你想上战场吗?立了功,好分田地?那你可得好好练,多跟什里兄弟们学着点。”

  粗豪汉子道:“听兄弟你说话,肯定是幽州人了。跟我说说,立了功,真的能分到地吗?你家分到了吗?”

  矮个青年勾起嘴角,似乎是想起了家中的事,态度和善了许多:“分了,六十多大亩。”

  粗豪汉子惊道:“那么多!”

  矮个青年不屑地说道:“那边那个家伙,个高的那个,这黑了咕咚的看不清楚,就他,我隔壁村的。上次就他,走了大运,在洛阳追董卓那会儿撞到一个司马,让他带着几个人合力给剁了,马上就升了屯将,还有五十大亩的好地。”

  夜色中,粗豪汉子的眼里满是羡慕。他胃口大,这些年来连饭都没吃饱过几次,家里穷,还不是因为没地。后来有地也没法种了,到处都是黄巾军,你好不容易种下了吧!收不到家里就得被抢了去。拥有一块田地,是他骨子里念念不忘的诉求。

  矮个青年似乎是开启了回忆的闸门,絮絮叨叨说道:“我是渔阳人,家就在黍谷山下,将军大婚那年我还看到了迎亲的车队,那会儿我也就几岁吧!进敢死营两年,我一共得了三十大亩的上好水田……我们幽州也种稻子的,将军治理幽州时开垦了不少稻田……大半是靠斩级功得的。我阿兄是破虏营的,一只眼睛受了点伤,我出来后家里没人照顾,就退役了。回家的时候也得了三十大亩的地,是旱地,种麦子。加上家里原有的地和阿父、阿兄开垦的山地,超过一百大亩了。”

  “那种得完吗?”

  “我阿母身体不太好,阿父带着阿兄、嫂嫂,还有我媳妇,四个人种,确实辛苦了点儿,不过我侄儿七岁了,再有几年就能帮着干了。收了粮食也真让人高兴啊!我家现在粮食吃不完,前些日子阿兄来信说我阿母还去寺里捐了几石呢!这次我又有了斩级功,可惜黄巾贼的脑袋不值钱,也不知道能给几亩地。我想着要不就换成铜元。”

  “这也有分别啊?”

  “当然有,黄巾贼在咱们敢死营眼里就是流民,自然不值钱,若是换了董卓军,那就不一样了。”

  “铜元是什么?”

  “是骠骑将军定的,幽州花的钱,可比五铢钱和董卓那小钱好多了。现在立了功,除了地以外军中也奖赏铜元。”

  “钱哪有田地实惠?”

  “地是比钱好……不过,钱也是好东西。我家里现在那一百多大亩地是永业田,是可以辈辈传下去的。我们幽州有骠骑将军治理,又安定又富裕,政策也好,只要你舍得力气,可以扛着锄头去山边开垦无主的荒地,开垦下来,到县里去报备一下,县里会派人去丈量,写个告示贴上,一个月内若无人反对,那块地就是你的了。那也是永业田,传家的。真要为吃个饱,有三十大亩的地就足够,我家一百多大亩,以后子孙分出去都够用的。那几个人头我换成铜元,以后留着给家里添置些牛羊也好啊!要不就留着给儿子娶妻用。”

  “嗯,还真是。兄弟,咱们军中的伙食是真好啊!我要是天天能吃到就好了。”

  “嘿嘿,怎么样?鲸鱼脯和羊肉干一起煮的粥味道不错吧?”

  “香,香的很,关键是让敞开肚皮吃。”

  “就这几天能吃到,关中郎从渤海带来的。这青州离幽州太远,不知道以后那些东西还能不能及时运来。”

  “关中郎是谁?”

  “咱们骠骑将军的结义兄弟,荡寇营的主将。关中郎勇猛无双,极讲义气,和咱们张中郎在渤海一战击溃三十万黄巾贼,那真是难得的猛将。”

  “三十万人?那岂不成了韩信、樊哙那样的猛人啊!”

  “就是很猛啊!你老家在哪?家人过得怎么样?”

  “我家在安德县南河亭,这几年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黄巾军闹得厉害。”

  “是啊,你说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咋就非要去当贼呢?”

  “还不是因为活不下去,青州现在乱的很,我倒是希望张中郎能赶快平定乱匪,日子赶快好起来。”

  “那是肯定的,咱们敢死营和荡寇营合力,哪有平不掉的蟊贼?听说骠骑将军也要来呢!”

  “真的?哎呀,我得回去了!”

  “记住,以后见到我得叫队率。”

  “呃……”

  ******

  关羽和张飞、张辽、黄忠也在大帐中说着话。

  “那些新卒大家抓紧训练,他们都是平原国的普通百姓,不比往常从屯田营中挑出来的有经验,但素质还不错,管统是个有眼光的。这次我带来的物资虽然不多,但也能顶一个多月,子英那里由耿郡丞负责为我们筹集粮草,大家尽可放心。兄长也已经让太史子义率水营南下,战船百艘,随船带的粮草足有十万石。”关羽用佩刀在青州地图的海岸处虚划了一条线,“潘虎、高海趁张饶之乱,占了长山岛,这些粮草将主要囤积在那里。”

  “子义也来了啊!正好,细作探来的消息说郭祖在此据守城池,派公孙犊带船队沿黄河截断我们的粮道,我正发愁呢!子义这是雪中送炭啊!”张飞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关羽道:“兄长请康成先生、卢尚书、元节先生、彦方先生、刘大司马等人共同整理许异人从洛阳抢出来的兰台书籍,并分门别类做注释。这是大功德,世人期盼,兄长极为重视。辽东开发计划进展顺利,黑山民迁移之事也已到了尾声,兄长稍作处理,安顿好诸位大儒后也将率紫驳营南下。”

  张飞嚷嚷道:“阿兄来干吗?他不来我们也能把青州给他拿下来。”张辽、黄忠会心一笑,这话也是他们的心声。

  关羽笑道:“少发牢骚。青州背依冀、兖、徐三州,面向大海,胸怀大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现今借黄巾贼之乱,正好收之,我等绝不可大意。兄长接到子英的信后就决定南下,是要亲自处置百万青州黄巾军。”

  张辽若有所思地道:“收为己用,屯田养粮?”

  “然!”关羽点点头,说道,“青州黄巾徒众无数,仅张饶麾下就达三十多万,败后大多被收拢在渤海,子英已经请辛主簿、吕定公进行安置。但渤海民超百万,闲置土地不多,子英决定动迁一部分往辽东,不过黄巾徒众不比流民,受太平道荼毒太深,这开化教育工作也颇费心思。还有,也要前一部分黄巾众去倭岛。”

  “倭岛?凌坤桃占了倭岛了?”张飞大为惊讶。

  关羽道:“倭岛倒也极大,凌坤桃和司徒正平登岛先后平灭了几个小国,后又击溃邪马台国军队,其国主是个女子,名为卑弥呼,献美女百人,奴隶千人言和,凌坤桃未允,估计用不来多少时候就能灭了此国。的确如兄长所说,这岛上盛产金银,而倭人不识其价,丝毫不以为贵。据说司徒横已经运了一些回幽州。”

  张辽道:“转运一些黄巾众上倭岛,仿陈子信、王定之在夷洲和州胡岛所为,的确是好办法。”

  关羽道:“兄长已命司徒横率本部水营往渤海,筹建渤海水营。太史子义此行也有一项任务是组建青州水营,兄长赐了番号——伏波!”

  张飞叫道:“什么?伏波营,这名号可不一般。”

  关羽道:“太史子义忠勇信诺,诚为我辈中人,我等当为他贺。”关羽为人狂傲,能让他如此看重的人少之又少,这几句话于他而言已经是极高的赞誉了。

  黄忠道:“此战还未开打,子义与司徒正平就已立下大功,我们几个也不能懈怠,骠骑将军来前,最好是攻下一二郡国,方好交待。”

  张辽道:“郭祖据城死守,得想办法诱他出来。”

  张飞脑中灵光一现,说道:“就说粮草不济,诈败如何?”

  关羽与张辽、黄忠相视一笑,搞得张飞莫名其妙。

  ******

  城下大兵云集,郭祖也开始有点心虚了。幽州军的精锐程度,不用打他都能感觉的出来,那无数的战马,那衣甲环刀,那士卒的杀气,怎么看都是百战精锐。这几日,幽州军的攻城之猛,更让他毛骨悚然,那架势简直要将梁邹城嚼碎、吞下肚去。

  “要不,受了招安算了?”郭祖心中暗暗思量,“怎么也能换个别部司马当当吧!台县那个沈三黑子投降了,据说就被封了个司马。”沈三黑子大名叫沈贵,也是一名黄巾渠帅,本属张饶。张饶前脚渤海战败,他后脚就宣布独立,张飞大军一到,又举旗投了降。这等人物,江湖兄弟最是不齿,背后都骂他反复小人。

  “禀大帅!”一名侍卫进来报告,“斥候探报,城外幽州军有些异动,似乎已经无粮。”

  “哦?”郭祖心中一动,“待我去看看。”

  郭祖快步登上城头,见汉军大营虽在,旌旗仍旧飘扬,但细看之下确实与往常不同,那种凛冽的杀气和气势没了。

  “幽州军有几天没攻城了?”

  侍卫答道:“已三日了。”

  “公孙犊那可有消息来?”

  “还没有,但我们各处的眼线传来的消息都一样,平原那边运不过来粮食,汉军营中士卒怨声载道。大帅,我觉得幽州人今夜必定会连夜撤走,我们要不要出城攻击?”

  郭祖沉吟片刻,微微摇头。他心中疑虑,觉得仍不能掉以轻心。

  入夜时,突然有侍卫回报,说探马抓到了幽州军的斥候。郭祖亲自审问,确认幽州军果然已经无粮,打算退兵。这下,他心中大定,急命人仔细监视城外动静,同时集合人马。

  三更时分,城外果然有悉悉索索的动静。郭祖知是幽州军在夜幕的掩护下撤退,急忙带一万兵马杀出城。

  杀至营中,果然无人,郭祖拍马急追。追不十里,就见人影幢幢,郭祖大喜,大吼一声率军冲了上去。

  将到近前,却听蓬蓬之声急响,两侧万箭齐发,箭矢如雨般的砸了下来。幽州军也陡然掉头杀回,显然是早有准备。

  “不好,中计了!”郭祖也顾不得许多,拨马就往回跑。他的人都打着火把,在黑夜里格外显眼,就像是给幽州军特意指示好目标一样,指引着箭矢的飞行轨迹。

  噗噗声不绝于耳,原本静谧的夜里猛然爆出接连不断的惨叫,黄巾军士卒死伤无数,哀声遍野。

  箭雨过后,张飞、张辽率骑兵分从两侧突入,眨眼间就将郭祖所部截为数段。

  郭祖自知唯有拼死一战,方能逃出,因此舞动长矟往梁邹城方向疯狂冲杀,他身后一队亲卫部曲死命相护。其余的黄巾军士卒早已茫然无措,返身厮杀者有之,四散奔逃者有之,跪地投降者亦有之。

  好不容易杀出一条血路,郭祖拨转马头往旁边小路奔逃,逃至城下仰头一看,只见城头上灯火通明,一将居中斥道:“来的可是贼人郭祖,还不快快下马受降。”

  郭祖大惊。城门两侧又有伏兵杀出,为首一将赤面长髯,威风凛凛,正是关羽。城上之人却是黄忠。黄忠诈称败兵,早取了梁邹城。

  郭祖环视左右,亲兵寥寥可数,四面强敌环绕,自知逃无可逃,急忙滚鞍下马,伏地叩头,连称愿降。

  关羽纵马上前,以青龙偃月刀压在郭祖肩头,沉声喝问:“骠骑将军大兵临境,何不早降?”

  郭祖颓然道:“不知天兵雄威,妄图以卵击石,祖已知罪了。”

  关羽道:“若你能说降公孙犊,免你死罪。”

  郭祖大喜,涕泣道:“公孙是我兄弟,书信一封就能召其前来。”

  关羽收回青龙偃月刀,拨马回身,吩咐亲卫道:“带回大营,命他写信。五日内,若公孙犊降,则免死;若不降,斩!”

继续阅读:第二百四十七章 贼军畏威不畏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