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贼军畏威不畏德
肥猫江湖2025-07-04 11:194,048

公孙犊哪敢不降?他聚众水上,笑傲大河,的确威风无比,然而,幽州军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

  初时,他仗着船只众多,按郭祖的命令沿河封锁,想断了幽州军的粮道,岂料人家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

  太史慈、潘虎、高海自长山岛、蝎子岛出发,率战船数十艘从黄河入海口溯游而上,将公孙犊堵在河道之内。

  为截粮,公孙犊麾下船只分散,仓促接战。黄巾军那些用大小驳杂、用渔船改造的战船哪是幽州新式帆船的对手?幽州水营霹雳弩、伏火弩、火油弹大发神威,一个照面之下就击沉二十多艘黄巾军的战船。太史慈下令全军出击,幽州战船又大又坚固,船速也快,直接突入黄巾军的船队之中,要不是公孙犊见机得快,险些当场就被俘虏。

  公孙犊仓惶逃至高唐,管统又带兵沿岸追剿,他无奈之下准备再逃往兖州。这个时候,郭祖的信也到了。

  公孙犊见信后,长叹一声。检点人马,只得船十余艘、人不足一千。此时投降,早比不得当初,现在连投降后安身立命的资本都没有了。

  公孙犊既降,郭祖侥幸免于一死。关羽收二人家人于梁邹城,命郭祖和公孙犊分往济南国历城、于陵、东平陵,乐安郡千乘、蓼城、临济、博昌等县招降各处黄巾徒众。

  自张饶起事后,济南、乐安、齐国、东莱等地的国相、太守,不是战死就是弃官,唯北海相孔融鹤立鸡群,仍勉力保守北海国。济南、乐安两地都在郭祖和公孙犊的控制之下,两人一到,纷纷改旗易帜。境内有一二依靠豪族家兵死守、对抗黄巾军的县,自是更无二话,皆宣布投附。

  管承、从钱为响应郭祖,在东莱郡长广、东牟等地集聚,越境攻北海国即墨、胶东二县。孔融不敢怠慢率兵征讨,他的两名弟子徐邈、赵节联合设计,佯败诱贼军进入埋伏圈。武勇率伏兵突然杀出,阵前突斩从钱。东牟黄巾军又推举王营为首领,退回昌阳。管承独力难支,只得也退出北海境。

  得此大胜,孔融大喜,他能保住北海,正是靠徐邈、赵节两位弟子之智和武勇的勇力,连连夸奖。岂料,高兴之余又生恶事。高苑与梁邹相接,管亥自知在高苑难以生存,匆匆收拢部曲后,转而进入齐国,沿路强拉壮丁,十日之内队伍迅速膨胀了十几倍,达到了五六万人。人虽多了,粮草却无。管亥破临淄后,转攻东莱郡东安平县。孔融的郡兵都在即墨附近,一时鞭长莫及,心生忧虑。

  赵节劝孔融道:“老师莫忧,吾叔父骠骑将军早派关羽、张飞等将入青州,讨平平原、济南等地蛾贼,大军就在济南,老师何不派人向之求援。”

  徐邈也道:“听闻太史子义率幽州水营南下黄县,老师曾有恩于他,何不也派人去求助?太史慈信诺之人,有恩必报,老师信到,他必能前来。何况若沿海行船,至寿光登陆,往东安平或许能更快到达。”

  孔融恍然大悟,他方才也是听闻百姓遭难,一时乱了方寸,此时渐渐镇定下来,连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仆即写信,着人送去。”太史慈少时求学,他曾资助其母,确实是行过恩惠。

  赵节又道:“我军回返,恐管承、王营复来,不如请景山、武司马陪老师往东安平,我独在此以防蛾贼。”徐邈今年二十一岁,已加冠,表字景山。武勇则是孔融所任命的别部司马。

  孔融颔首称是,赞赵节考虑周到。赵节今年正好二十岁,身材修长,风仪俊朗,是不可多得的潇洒才子,孔融甚为爱惜,但这一回事出突然,他也不得不让赵节独挑重担。

  孔融留两千兵马给赵节,令其驻守即墨,自提郡兵回返。

  关羽在济南抚民完毕,命大军略作休整,然后进军高苑。下此城,则济南、乐安平。

  高苑城中早无黄巾军,关羽派出斥候探查,得知管亥已往东莱,正在围攻东广平,急忙率军追来,同时留黄忠督郭祖、公孙犊分讨齐国诸县。

  关羽率军至东安平,管亥却已撤围而走,转益国,进围都昌。孔融之信,也随后送到。关羽见信,微觉忧虑。他素不与士人交往,但孔融非是旁人,乃是得张胤看重的大儒、孔子之后,张胤曾使赵苞的遗子赵节往去求学。孔融相求,他自然要尽力救援。

  关羽稍加考虑之后,留张辽督步兵、辎兵在后,亲与张飞率两营骑兵疾驰前往都昌。

  管亥纵兵围了都昌县城,在城下叫嚣:“若不给粮草,就打破城池,屠杀老幼。”

  都昌令姓彭名璆,曾被孔融举为方正,任为计吏。他登城遥望,见贼势浩大,心知城破之后必无善果,于是打开府库,散家财,募青壮上城死守。

  管亥营中早已乏粮,士卒怨愤,他唯有攻城一条道可走,遂纵兵攻城。黄巾军士卒也知打不破都昌,大家都唯有饿死一途,也都发起狂来,赤着眼睛,悍不畏死地冲击城头。

  一连三日猛攻,城池残破,摇摇欲坠,城下积尸如山。

  时已至七月之尾,连年干旱、下雨如点油的青州诸郡上空突然阴云密布,雷鸣电闪。管亥在城外大惊失色,他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凶恶的天气,连忙下令拔营,往高处避雨。

  彭璆在城头上见贼军退去,微微摇头。黄金军是限于天气被迫撤离,雨过之后早晚还是会再攻来,还需想破敌之计。

  一阵轰隆隆的滚雷过后,大雨瓢泼如注,数日不止,河湖满溢,平地水深过膝。

  关羽率军行至益国,正遇暴雨,沿路泥泞,车马难行,只得屯于高处,等待雨停。另一方面,太史慈至寿光沿海,海面风波大涨,涛浪汹涌,也只有寻相对风平浪静的海湾抛锚驻船。

  都昌城本是泥筑的土城,之前干旱连年,墙体虽没有开裂但也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加上黄巾军的猛攻,早就不堪支撑。彭璆不知道城墙还能坚持多久,心中倍添忧虑。

  这一场大雨终于停下时,百姓们本应该高兴,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在大帐外巡视的关羽也是连连摇头。雨解了旱情不错,但可惜又太多了,沟洼之处积水不少,之前黄巾军汹涌祸乱,百姓死伤枕籍,白骨露于野,这雨水迟迟不退必起瘟疫。

  有时候比瘟疫更可怕的却是人心。

  管亥早已被缺粮逼得双眼肿胀赤红,都昌城攻不下,大雨也浇不灭,他想到了一个更狠毒的法子——掘潍水、溉水等诸河,漫灌都昌城。

  大水汹涌而至,都昌城中水深数尺,城墙浸裂,百姓都上屋顶避水。沿途村寨、乡亭尽皆被毁,百姓死伤无数。

  又数日后,水渐渐退去,都昌的西、南两面城墙再也支撑不住,轰然倒塌。管亥率军突入,逢人便杀,遇人便砍,直将都昌城中百姓杀的十不存一。县令彭璆据县寺死守,不幸被攻破,死于乱刀之下,妻儿亦被屠杀。

  水退之后,关羽也丝毫没敢耽搁,强行军至都昌,却正遇管亥率队伍退出城外。

  关羽一声令下,全军突击。沿途所见的惨象让幽州军士卒义愤填膺,此时也顾不得行军疲惫,纷纷踊跃冲杀。黄巾军毫无准备,瞬间大乱。

  荡寇营、敢死营一万突骑,对阵四五万士气低落的“散兵游勇”,结果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

  管亥自知这次水淹都昌手段毒辣了些,想拼死杀出一条血路逃走,不料正撞到关羽马前。

  关羽不知眼前之人就是管亥,他见一渠帅模样的贼将连杀四五名汉兵冲来,心中怒极,劈面就是一刀。青龙偃月刀带着雷霆之势斩下,管亥奋勇横长矟格挡。

  “当”的一声巨响,管亥只觉得双臂连带这双肩都麻酥酥的,登时知道厉害,心中升起一丝怯意。二马错蹬,关羽拨马回身,借马镫之力站立而起,大刀劈斩,目标仍然是管亥的脑袋。

  管亥欲战又想逃,听着脑后生风,却已经来不及调转马头了。他急忙回身以长矟再挡。

  “当!”又是一声巨响。这一次可就没那么幸运了,锋利沉重的青龙偃月刀不仅斩断了管亥的长矟,连带着也将他的半颗脑袋和肩膀也切了下来。

  管亥哼也没哼一声就掉落马下。关羽擎刀驻马,左手一挥,幽州军士气更胜,如潮水一样将黄巾军淹没……

  连杀了两个时辰,斩级过万,关羽也没有下令收兵。他恨这股黄巾军放水淹城,致使数万百姓遭难,有意为之。

  日落时,收兵的金声才想起,管亥好不容易纠集起来的五万黄巾兵大半被斩,跪地降者无数。

  关羽命士卒打扫战场,收拢俘虏,择黄巾军中小帅以上者,全部斩于都昌城下。

  翌日,太史慈、孔融先后率兵赶到,管亥已然授首,都昌之围已解。

  关羽率部在渤海以少胜多击溃张饶三十万黄巾军;后进军济南、乐安,降郭祖、收公孙犊,拢贼民十万;于都昌亲斩管亥,辣手屠杀数万黄巾军;一时威势大涨,震动天下。赫赫神州,凡落草为王、啸聚山林者,皆惧其威名。

  自此,关羽手书所到之处,为贼者无不投降。东牟黄巾首领王营,自知不敌幽州军,转而向回到长山岛的太史慈投降。管承则被迫带领愿意跟从他的百姓三千余家躲入海岛。

  张胤率紫驳营至北海国治所剧县时,青州各郡大体已定。张辽、黄忠受关羽之命,正各带一营步卒辗转各地救援受灾群众,以太史慈所运军粮救济。

  张胤没想到青州平定得如此迅速,大喜之下大摆晏宴为关羽、张飞、太史慈及诸将校庆功,孔融亦邀国内名流赴宴。宴上张胤宣布从幽州、夷洲再运粮四十万石至青州,以安顿处于饥饿之中的百姓。孔融激动不已,离席以大礼替青州百姓拜谢张胤。

  同时,张胤命太史慈并潘虎、高海、赵节率军进讨管承。三将领命,却有一人起身行礼说道:“无需骠骑将军动用大兵征讨,吾不才,愿为将军说降管承。”

  张胤不识此人,问孔融。孔融道:“此是吾国中名士黄珍。”

  张胤道:“君与管承有旧?”

  黄珍道:“非也。我知此人非生而为贼,只因未被德教,故不知反善。而今若以兵迫之,彼恐夷灭,必并力死战。攻之既未易拔,虽胜,必伤吏民,不如徐喻以恩德,使容自悔,可不烦兵而定。”

  张胤道:“所言有理。君既愿前往招降,可有要求?”

  黄珍道:“只吾一人足矣!”

  张胤道:“善!烦劳黄君赴险。”

  黄珍自告奋勇,众人敬其有胆有谋,纷纷上前敬酒,不一会儿黄珍就醉倒了。席散之后,被楚鹤带人拖到后面睡下。

  黄珍酒醒时,已是日上三竿,他记起昨日自己在酒宴上曾口放豪言,哪还敢再耽搁?爬起后,匆匆出城。

  管承所在的海岛在不其山东北五里入海处,因为有不其山在,从陆上攻岛极难,要想破此岛唯有从海上率船队强行登陆,算是个易守难攻的险地。后世这里被称为管彦岛,乃是以管承之子的名字命名。

  黄珍寻到此岛,雇渔船送他上岛,脚一落地就被巡岛的兵士发现,给捆了个五花大绑。黄珍也不反抗,只说要见管承。巡岛兵士见他泰然自若,气质儒雅也知不是凡人,便向管承做了禀报。

  管承也想知道黄珍上岛的目的,便让兵士带黄珍到议事大厅。两人一见面,互不认识。

  管承道:“汝是何人?为何要见我?”

  黄珍微微一笑,道:“吾乃北海黄珍,特来救汝性命。”

  管承眉头一皱,冷笑道:“大言不惭!救我性命?你倒说说我哪里有性命之忧?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嘿嘿,我让你人头落地!”

  黄珍面不改色,道:“汝死到临头,仍不自知吗?”

继续阅读:第二百四十八章 定青州精民建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