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离家
桃笺2017-05-21 21:003,214

  “宋家分了家?”宁慎一听到消息就吃了一惊,“这爹才死,俩儿子就分家了?”

  去打听消息的也是个锦衣卫,名叫徐少青。他也是毫无靠山之人,入了锦衣卫数年都没个升迁,去年跟着萧谨同去江西办案,这次便跟着升了小旗,对萧谨自是死心塌地,打听消息十分尽心:“分了。听说家里的铺子留给了二房,又补了千把两银子,其余就都归了长房。如今棺木已经寄放到城外庙里了。”

  “棺木寄在庙里?”宁慎莫名其妙,“宋家祖籍在江西,不扶柩返乡,还留在京城做什么?”

  徐少青看了萧谨一眼:“宁哥你再想不到的,宋家那老大,不知从哪儿打听到他的案子是汪直审的,如今正琢磨着去搭这条路呢。”

  “哈?”宁慎眼珠子都瞪圆了,“他要去搭汪太监?”

  萧谨在他对面擦拭着绣春刀,淡淡地道:“他找了谁去搭汪直?”

  “好像是汪直的一个干儿子,”徐少青立刻回答,“就是在他外宅里伺候的一个小太监,叫什么六儿的。之前总旗你去汪家的时候大概这个六儿就在眼前伺候,跟宋家老大说,总旗你送了一对彩瓷盘给汪直,汪直很是喜欢……”

  别看汪直现在连二十岁都不到,那比他年纪大得多的太监简直哭着喊着要当他儿子,还有要当孙子的呢。这个六儿萧谨略略还有些印象,年纪与汪直相仿,似乎还颇得汪直欢心,在外宅里伺候,知道彩瓷的事儿倒也不足为奇。

  “他还敢把汪直的事儿往外说?”宁慎嗤笑,“这胆子也是不小。”

  “大约他觉得这不算什么吧。等汪直日后知道了,再看他是什么下场。”萧谨屈指弹了弹被擦得雪亮的绣春刀,“二房如今怎样,也想留在京城?”

  徐少青又看了他一眼,迟疑了一下才道:“二房倒是打算回乡,正为着宋家老太爷的棺木送不送回江西,跟长房吵闹呢。不过——宋姑娘被赶出家门了。”

  “啥?”宁慎本来跟猴子似的蹲坐在栏杆上,一听这话险些没跳起来,“把她赶出家门了?”

  徐少青点点头:“听说一家子都认定是宋姑娘命不好,这祸事就是她克出来的,还克死了宋家老太爷——”

  “呸!”宁慎横眉竖眼,“放他娘的屁!要没宋姑娘,他宋家一家子都得死在大牢里!”

  萧谨的脸色也阴沉了下来:“宋姑娘现在如何了?”

  “听说宋家老二原要给宋姑娘一百两银子,宋姑娘没要,如今在梧桐街上一家叫彩线阁的绣坊里给人画花样子。怕是想着攒盘缠银子,好回江西。”

  宁慎拍着大腿:“宋家这一家子,真是狼心狗肺的东西!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救他们,都叫他们死在牢里就是了!那彩瓷盘子都是宋姑娘献出来的,他们就半点都不知感激?”

  萧谨唰地一声将绣春刀归鞘:“恐怕他们并不知此事。”

  “啊?”宁慎有点不明白了,“你是说宋姑娘没告诉他们那彩瓷的事?”

  萧谨冷笑了一声:“宋家制瓷起家,若是知道她手里有彩瓷,怎肯将她赶出门?”

  “对啊——”宁慎摸着下巴,“如今还没人能烧出彩瓷呢,若是他们知道宋姑娘有这个宝贝,那还不得追问究竟是什么人烧制的,不问出来是绝不肯放手的——唔,宋姑娘看来,也不想留在那个家里了吧?”

  “那算是什么家。”萧谨冷冷地道。说是家,个个只想着算计,有家不如无家,有亲不如无亲。就如他一般,若不是还有萧老太太,又怎愿踏进萧家一步?如今宋端午一分银子都不要,连回乡的盘缠都要自己挣,怕是也想跟那个家一刀两断了。

  “哎——还真是!”宁慎歪着脑袋想了想,点点头,“要我说,离了那地方也好,宋姑娘又不是没人疼的。”小陇村那夫妻两个,可是将她当了个宝贝,既如此,又何须惦记这一家子狼心狗肺的东西。

  “不过——”宁慎冲萧谨挤了挤眼,“真让宋姑娘回江西?这一路上可远着呢……”有徐少青在,他不好说得太多,不过老萧定然明白他的意思的。

  萧谨将绣春刀佩在腰间,面无表情地起身。宁慎一把拉住他:“干什么去?”

  “去看看汪直在不在外宅。”萧谨语气毫无起伏,耳根却有点发红。

  宁慎眼尖,嘿嘿地笑了两声:“用不用我跟你一块儿去?”说什么去看汪直,骗谁啦?这个时候,汪直定然是在宫里。到时候去汪直的宅子一看,没人,正好就顺路去梧桐街逛逛呗。

  “不用。”萧谨板着脸,“这会儿还未到下值之时,你好生呆着,若有什么事就去找我。”

  “哎,我去哪儿找啊?”宁慎冲着他的背影捉狭地喊了一声,满意地发现萧谨的耳朵又红了一点,不由得拍着腿大笑起来。

  徐少青也不是个笨蛋,这几天已经看出了点端倪,试探着道:“宁哥,萧总旗这是……”莫不是对那位宋姑娘有点意思?可萧总旗是官身,宋家不过是个商户,虽有些钱财,却也不相配。若是从小陇村宋家说起,一个穷工匠,就更说不上了。且萧谨精明能干,如今跟汪直还有些交情,将来这前程绝不只一个总旗;宋姑娘虽说美貌,可这家世也实在是……

  “你懂啥。”宁慎摆摆手,“这娶妻娶贤,家世固然是好,可若是人提不起来,也不算好。”徐少青毕竟对萧谨了解不深,并不知他家里那摊子烂事。只要萧老太太活着,萧谨跟他那叔叔一家子就撕掳不开,必得要娶个能干的人才压得住呢。

  “可这门不当户不对的,萧总旗家里可肯?”到底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是家中长辈不点头,这事也是不成的。

  宁慎嘿嘿又笑了一声:“你啊,别瞎操心,老萧自有主意的。得闲你给我盯着宋家那两房,尤其是长房那个秀才——胃口倒不小,竟想着搭上汪直——看他到底打什么主意。还有彩瓷的事儿,别再牵连到宋姑娘身上去。”至于亲事嘛,就叫老萧自己去操心好了。若是他没猜错的话,这会儿老萧急巴巴的,怕是早跑去绣坊了吧?

  要说宁慎猜得一点不差。萧谨自是知道这时候汪直绝不会在外宅里,因此径自就去了梧桐街。

  京城大大小小的绣坊有数十家,彩线阁并不十分有名,更不能往高门大户里走动。不过绣坊主人有些主意,专做那中等书香人家的嫁娶之物。这等人家,家里姑娘多以诗书为事,针线固然也会做的,却不十分精通,家里亦无许多做针线的下人。而这嫁人要做的针线又极多,不说嫁衣盖头,也不说要奉给公婆的鞋脚腰带之类,单说嫁过去之后那些衣裳铺盖、手帕荷包就要用上许多,往往来不及自己做,必是要找绣坊的。

  这等人家的针线,布料绣线倒不要十分名贵,只花样配色必得雅致,不然是绝入不得眼的。可这雅致的花样,若不是肚里有些墨水,也难以绘得出来,总脱不了匠气。

  宋端午跟着杨婶读书学画数年,虽不算是得她倾囊相授,但耳濡目染,比之普通绣娘自是有天壤之别,绘出来的花样既鲜亮又不觉俗气,绣坊里一见就看上了,知她无家可归,还在绣坊后院里给了她一间小房住着。

  萧谨虽然知道她不是那等柔懦性情,但毕竟是这般被逐出家门的,也怕她心中难过,待见了面才松了口气:“这几日可好?”

  宋端午穿一身绣坊里给绣娘们准备的布衣,颜色不过是略有些老气的深绿,穿在她身上却不掩少女的明艳,瞧脸上气色也是红润润的,丝毫不见郁结之色:“多谢萧大人关切,我事事都好。”

  “那便好。”这绣坊里都是女子,以致梧桐街上都少见男子,萧谨虽在后门处,也不好长谈,只得长话短说,“你几时回江西?若是盘缠不足,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其实说出这话来,他也有些犹豫,若是宋端午回了江西,怕便再不会来京城了。

  “不必不必。”宋端午对他是满心感激。虽说宋振口口声声都说是西厂汪太监救了宋家,可这里头的事她最清楚,若无萧谨周旋,汪太监又知道宋家是哪一个?只可笑宋家这些人,如今已经把萧谨全忘到脑后去了,倒是那个素无头脑的宋端云还惦记着。

  “如今我跟绣坊里已经定了做半年,到时候盘缠也就够了。”既定了约,自不能说走就走,“已经劳烦大人良多了……”

  萧谨摆摆手:“姑娘何必这样客气。”有心想说不必再叫他大人,可又不知如何说起。他平素与那些刁民悍匪打起交道来丝毫不惧,可到了这会儿倒有些无措起来。眼见绣坊里已经有人好奇地向这里张望,便知自己再停留已是不妥,只得道:“若是有什么事,尽管去寻我。衙门里不好去,只管去宁慎家里,切勿见外。”说罢,也不敢看宋端午是什么反应,扭头就走了。

继续阅读:第八十三章 钻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