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田家
桃笺2017-06-05 21:003,166

  宋家为彩瓷焦头烂额的事儿,宋端午当然是全然不知的。

  离了红线绣坊,在客栈里住了三日,萧谨就将她安排进了一家瓷器铺子做工。

  这铺子掌柜姓田,家里是直隶大族,子弟众多,天南海北地做生意。田掌柜恋家,舍不得跑得太远,就在京城里开了这家铺子。

  京城里铺面金贵,田掌柜本钱也不十分丰厚,因此这铺子并不大。只是他颇有些头脑,专做商户人家的生意。

  民有四等,士农工商。商为四民之末,素来被人看轻,可若论家资,倒是他们最为富裕。且商户人家多不读书,自不似书香门第那般讲究,事事都要雅致。田掌柜这铺子里,卖的就多是釉里红、红釉、绿釉之类颜色鲜艳的瓷器,纹饰也多以喜庆为主,生意不错。

  萧谨与田掌柜算是旧相识了。他刚进锦衣卫时办了一桩案子,田掌柜因与那家人有一点八杆子勉强打得着的姻亲关系,又有些家财,便也被卷了进来。将他扯进来的人自然是盯着他的钱,原是想将他也安个罪名,这般小人物上头也不会注意,到时候家财一抄,自然就归办案人笑纳了。

  只因这办案人一点私念,田掌柜险些就要家破人亡,还是萧谨从中说了几句话,要了他一半家财,将他放了出来。

  虽说家底去了一半,可毕竟人都保住了,田掌柜对萧谨自然感恩戴德。按他的意思,原是要把手中的铺子送萧谨一成利的,也算傍个靠山,只是萧谨并不曾要。

  这一成利虽没送出去,可萧谨偶尔也来他铺子里走走。有这层关系,就是街面上那些混混也不大敢来他的铺子捣乱。田掌柜一直心里感激,这会儿萧谨安排宋端午来做工,虽说是个女儿家,他也没二话就将人留了下来,还专门安排了宋端午跟自己女儿同住,工钱开得更是高高的。

  宋端午自然也不是来吃白饭的。商户人家没高门里那许多规矩,来这铺子里的多有女眷,宋端午便专门招呼她们,倒比原来用的伙计更方便一些。且宋端午识文断字,对瓷器又通,从胎泥讲到釉料,介绍起那些吉祥花样来头头是道,生意都多做成了几笔,弄得田掌柜也是又惊又喜,直说拾到了宝。

  田掌柜的女儿田宝今年才十二岁,因自己读书识字没什么天分,对能写会画的宋端午尤其佩服得紧,出去进来的跟着叫姐姐。若说还有人不高兴,就是原先在铺子里的伙计了——打从宋端午来了,他倒有一半的时间在后头库房里干活儿,前头的生意已经叫宋端午包了大半,他纵留在前头也没多少事可做。

  宋端午到了田家铺子里亦是如鱼得水,得闲便捧着几件瓷器看,看得田宝忍不住好奇:“宋姐姐,你整日里看这些瓷器,看什么呢?”都懂得那么多了,还要研究什么?

  田掌柜的娘子姓林,闻言就在自己女儿额头上戳了一指头:“还说呢!你若是念书能有你宋姐姐这一半的用心,我也就不用愁了……”

  宋端午连忙道:“田婶,宝儿也是极用心的。”田宝只是在读书识字上实在没天分,但她的针线不错,厨艺也好,才十二岁的姑娘,虽然父母都将她捧在手心里,也已经能自己做几道菜了。

  田宝得了宋端午的夸奖,顿时笑逐颜开。林娘子看得无奈,又戳了她一下:“你这傻丫头。”说归说,心里对自己女儿还是极满意的。毕竟商户人家,姑娘并不讲究能诗会画,识得字将来能看账本就足够了,还是把管家理事乃至外头的生意经学些更要紧。

  田宝那脑门上早不知被自己娘亲戳过多少指头,毫不在意又多这一下,扭头仍追着宋端午问:“宋姐姐,你究竟看什么呢?这上头也没花样啊。”家里经营瓷器铺子好些年,这些花样她都看惯的,可经宋姐姐一讲,才知道里头竟有这许多讲究:什么八宝纹是佛家哪八宝啊;骑牛图又是老子出函谷关,示意紫气东来啊……林林总总,能讲一天都讲不完。

  宋端午并不是看瓷器上的花样,这些日子她看的都是有色瓷,比如铜红釉、蓝釉、黄釉之类,她看的是颜色。

  宋大石的彩瓷,烧制方法已经大致确定了,可颜色却略有些不尽人意。盖因他做工的窑场烧的大都是青花或釉里红,用过的颜料也只那几种,所以把握不住。田家铺子里的色瓷却更丰富,她自然要借此机会好生研究研究了。

  田宝好奇,也凑过来看。她从不曾去过窑场,自然是弄不清楚的,看了几眼便失去了耐性,缠着宋端午给她讲烧瓷的事儿。两人正说着,田掌柜匆匆忙忙从外头进来,将林娘子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怎么跑得一头汗,难道后头有狗追你不成?”不是去收账吗,怎么倒像被人追债的。

  “嘘——”田掌柜赶紧比了个手势,“快别混说!外头有西厂番子抓人呢!”他在巷子口上碰见,险些冲到那番子马前,吓得他一身冷汗,生怕被他们顺手逮了去。

  一句西厂,顿时骇得林娘子也脸色发白:“那,那把门板下了吧?”

  “下了吧。”今天这生意想来也做不成了,关上门心里也平安些。

  铺面不大,要下板也容易,不过片刻就关上了门,却仍能听见远处隐约传来的吆喝声,其中还掺杂着哭喊之声。林娘子忍不住道:“这西厂又起来了,比从前还凶呢!幸好这几天金儿不回来。”

  田掌柜的儿子田金,专门负责去外头采购货物,前几日酷暑已过,他就出门往江西去了,差不多也得两个月才回来。儿子不在京中也是有利有弊,利者不用替他担心,弊者就是家里男丁太少,就怕出了事没人能顶上。

  田掌柜心里也虚,但在妻儿面前还要硬挺着:“西厂抓的都是官儿,跟咱们没关系。”

  林娘子没吭声。几年前那案子跟家里也没关系,可还不是被牵扯了进去?所以有没有关系,他们平头百姓根本说了不算。不过这些话说出来也没用,只会吓坏了女儿,还不如不说。

  当初那事儿因没发出来,夫妻两个又有志一同地瞒着女儿,所以田宝还不知道家里曾经有过那般家破人亡的危险。不过西厂的大名,就算她一个闺中女孩儿也是知道的,不禁也插了一句嘴:“不是说皇上把西厂撤了,怎么这才多久就又开了,皇上说话也不算话的吗?”

  林娘子吓了一大跳,连忙打了她一下:“你这个丫头怎么嘴上就没个把门的,皇上也是你能说的吗?”心里却是赞同女儿的话,皇帝这可不就是出尔反尔,说话不算话吗?

  田掌柜到底是男人,在外头走动得多,知道的也多:“那时候撤西厂,是因为内阁商大学士联络了好些人一起上折子,说西厂做了多少坏事。证据确凿,皇上才把西厂撤了。可前些日子,又有人上折子说西厂是保护皇上的,这不就又重建了……”

  田宝眨着眼睛:“那西厂到底是好是坏啊?”

  这下把田掌柜问倒了。若说西厂好,实在太违心了,而且那岂不是说商大学士是瞎说吗?可若说西厂不好,那不靠谱的就是皇上了,既然不好你还要重开,岂不是糊涂到顶?

  宋端午自来了铺子里,除了招待客人就是潜心研究瓷器,对西厂撤而复立的事儿也只是听了一耳朵,这时候也不禁问道:“那皇上要重开西厂,商大学士就没谏言阻拦吗?”

  “哪能不拦着呢。”田掌柜叹了口气,“别说商大学士,听说翰林院那边,许多人都联名上了折子,都是说不能再开西厂的。还有些别的大人们也都上折子,闹得可厉害了。可是……”

  可是皇帝不听啊。西厂复立眼看着就一个月了,不但没有关掉的趋势,气焰还比从前更嚣张了,几乎每天都能听说又抓了什么人。

  林娘子听得胆战心惊,小声道:“不知道萧大人什么时候回来……”这闭门家中坐,祸还能从天上来,小民百姓没有靠山,日子实在过得战战兢兢。

  这事儿田掌柜早打听过了:“听说去了岭南一带,远着呢,说不定得到腊月里才能回来。再说,萧大人是锦衣卫……”跟西厂是两回事呢。而且听说西厂现在跟锦衣卫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就算萧大人真回来了,也不定有没有用。

  萧谨短时间内回不来,这个宋端午早知道了,这会儿她想的是另一件事:“翰林院联名上折子?”杨复就在翰林院,会不会也卷进去了?

  “对啊。”这事闹得很大,用不着刻意打听都知道。

  “那翰林院现在怎么样?”

  这个田掌柜可就不知道了。翰林院所在的地方,附近就是六部衙门,哪是小百姓能随便往那边走动的。

  “田叔,明日我想请几个时辰的假……”得去杨家看看,杨复有没有什么事。

继续阅读:第九十八章 入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