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回家
桃笺2017-04-17 21:003,256

  虽然官司移交京城,算是脱出了马呈的掌控,但宋家这会儿仍旧顶着勾结白莲教的嫌疑。衙门里的人是撤了,可大门仍旧紧闭,只有一个角门开着,供家中仆妇出入,每日买些柴米菜蔬什么的。

  既然如此,宋端午和张氏,自然也只能从这个角门进去了。

  张氏十四年前来的时候,其实走的是侧门,不过那会儿宋府还没修得这么大,那侧门其实也跟如今的角门差不多,进了门也是一条青石板路,直穿过一个花木扶疏的园子,便到了后宅。

  宋老太太这些日子已经好了许多,穿了件深紫团花长褙子,头上戴着玄缎抹额,坐在正院堂屋里等着。

  宋大太太坐在下首椅子上,只觉得心神不定。若说原先她还能想法子把宋端午跟萧谨的交情掩藏过去,可这次萧谨竟然对宋端午说去了京城可找他打听官司的事儿,却是明晃晃地把这交情摆出来了。宋老太太听了这话就嚷着要把宋端午接回来,宋大太太想拦都毫无理由。

  杨氏坐在宋大太太对面,一眼一眼地看着门口,心里也是不大安稳。这些日子宋老太太病倒,倒是把管家的事儿交了好些给她,可是时候不对,家里人心惶惶乱成一团,她管了这里又错了那里,着实觉得力不从心。

  偏这时候家里又要接个人回来。若只是接个送到外头养的姑娘也就罢了,可宋家这官司有转机都是宋端午的功劳,如今人接回来可该怎么招呼,杨氏心里又没底了。当菩萨供起来吧,不说长辈,还有个姐姐呢,总不好超了去。可这个姐姐又是招祸的根源,若说让功臣跟祸头子一般份例,又实在说不过去。

  “老太太,二姑娘和十六太太来了。”门帘轻巧地打起,张氏和宋端午走了进来。

  宋端午穿的是张氏刚赶出来的衣裳——宋家如今还在官司里头呢,去慈云寺那件桃红的鲜亮衣裳是不好穿了,张氏在宋大太太送的衣料里挑了一幅月白的,因赶得紧,也顾不上绣花绣朵的,只用宝蓝色细缎掐了边,好不至于显得太素淡。

  小丫鬟早备好了蒲团,宋端午进门就跪下去,给宋老太太磕了头:“孙女给祖母请安。”

  “快扶起来。”宋老太太素来觉得孙女就是没用的赔钱货,根本不曾放在眼里,可眼前这个却是大大的值钱,因此一反常态,没等宋端午行完礼就立刻叫丫鬟,“过来祖母身边来。”

  宋端午有些僵硬地被宋老太太拉着坐到罗汉榻上。宋府的一切都让她觉得不大自在,尤其是这屋子里的人。宋大太太和宋端云就不必说了,对面圈椅里坐的那个穿淡青衣裳的妇人应该就是她的继母二太太了,看她的目光也是躲躲闪闪,说不清里头有些什么。还有她身边那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儿,脸上虽然挂着笑,却也并不让人觉得特别舒服。

  而且,这些人都坐着,张氏自进了屋子却还站着呢!

  “祖母——”宋端午由宋老太太上下打量了一番,终于忍不住示意了一下张氏,“这是我娘。”

  杨氏脸上顿时僵了僵,忙道:“快给十六太太看座。”宋端午穿的是软缎衣裳,生得又好,一进来就夺了众人的目光。而张氏却只穿了乡下妇人惯穿的布衣,瞧着比宋府略有脸面的丫鬟婆子都不如,众人只顾着看新鲜出炉的二姑娘,倒把这位十六太太都忽略了。

  小丫鬟连忙搬了椅子过来请张氏坐下。宋老太太看看略有些拘谨的张氏,干笑了一下:“二姐儿,这以后可不能这么混叫了,这是你十六婶娘。”从前也就罢了,现在人都接回来了,怎么还管外人叫娘呢,“那个才是你母亲,快过去行个礼。”

  宋端午抿紧了嘴唇,小丫鬟已经把蒲团放到杨氏跟前去了。杨氏顿时有些手足无措:“这,这不用——”

  宋端霞在后头悄悄拉了她一把,不让她站起来,自己却起身冲着宋端午一笑:“姐姐快来见个礼,母亲早就盼着姐姐回来了,屋子都给姐姐收拾好了呢。”

  宋端午垂下眼睛,脚步有些沉重地走过去跪在蒲团上:“给太太请安。”

  宋端霞眼睛闪了闪:“姐姐还这么生疏——这怎么叫太太呢?该叫母亲才是。这里以后就是姐姐的家了,家里规矩就是这样,姐姐过几日就习惯了。”

  宋端午抬头看了宋端霞一眼,磕了个头站起来,转向宋老太太:“祖母,不知我母亲的牌位在哪里,我想去给母亲磕个头。”

  宋端霞顿时噎住了,连宋老太太都不知说什么才好。今日认亲,原该是把柳氏的牌位捧出来的。她是原配,又是宋端午的生母,按着次序,宋端午也该先给亲娘磕了头,再给杨氏见礼的,毕竟只有柳氏,才是她真正的母亲。

  屋子里有一阵安静得落针可闻,还是宋老太太的大丫鬟紫槿机灵,贴着宋老太太的耳边道:“这些日子家里乱得很,老太太不是怕惊扰了二太太,没让请牌位出来吗?依奴婢看,这会儿二姑娘来了,再把牌位请出来就是。”

  这话虽然是贴着宋老太太耳朵说的,却故意的放大了声音,恰好能让屋里人都听见。宋老太太就坡下驴,忙点头道:“是啊是啊,那快去把牌位捧出来吧,也让老二家的见见她亲闺女。”

  紫槿亲自去捧牌位,杨氏坐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宋端霞脸也微微涨红了。忽然多出来一个元配生的女儿,给她娘添了多少心事,她是看得清清楚楚。且这个女儿还给家里立了功劳,听说又是乡下长大没甚规矩的,若是压不住,就是二房的麻烦。

  结果却也不出她所料,这个二姐姐一进门,就当着众人的面管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叫娘。虽说那是她养母,可既然人已经回家来,就该改口才是。倒是她娘,原是正经的继母,倒只叫太太。

  若说这样的事也是有的。宋端霞从前到苏家去玩,也常听苏漪说起京城一带的规矩,有些人家管继母就唤太太,里头透着一股子生疏劲儿,还有几分对继室隐藏的居高临下。

  宋端霞常觉得苏漪讲这个给她听就是在暗示着什么——杨氏是继室,似乎天然的就矮了元配一头,弄得她这个继室生的女儿,虽然在二房就是嫡长女,却也不怎么值钱似的。

  宋家虽则富贵,却毕竟是这几年才出了宋振一个秀才,勉强把门楣抬了抬。苏家家境远不如宋家,却是几代读书,能称一声书香门第。女孩儿们在一起玩笑,总免不了有几分攀比之心,苏漪相貌穿戴都比不得宋家女儿,也就只有拿书香人家的规矩来说事,言语之中,把那嫡庶长幼,元配继室的规矩说得天一般大,仿佛天下就她一个人是元配所生长女,就压倒了一切。

  宋端霞看不上苏漪这作派,可这些高门里的规矩却入了心。虽说是继室所生,至少她还是嫡长,可如今,她连二房的嫡长女也不是了,前头硬生生的压下来这么一个姐姐。

  这些原就让她心里不自在了,偏偏这个姐姐还管她的母亲叫太太。一个乡下丫头,就因为是元配生的,就敢看不起她母亲?母亲懦弱,她可一定要帮着母亲把这个乡下丫头按下去,不能让她给母亲生事!

  谁知道宋端午会提起柳氏来。自她记事起,柳氏的名字就极少出现,便是逢年过节,宋家也没有叫继室去给元配牌位行礼的规矩,以至于她竟忘记了,那个才是宋端午真正的母亲。一会儿牌位捧出来,怕是杨氏都不好坐着了。

  宋端霞在袖子里攥紧了双手。紫槿已经捧了一块牌位回来。瞧着已经有些年头,牌位上的清漆都已经有些剥落,却擦拭得干干净净。“先贤妻柳氏讳静之灵”几个字写得不甚工整,却是一笔一划,显然写字之人十分认真。

  牌位放到杨氏身边的几案上,杨氏有些茫然地站起来,微张着手不知该如何是好。宋大太太在一边看着,不由得阴阳怪气地道:“二弟妹,你也该给前头二弟妹见个礼才是。”这可真好,二房自己内讧起来了。

  打吧打吧,越热闹越好。二房不好了,老太太才能再看见她呢,免得如今眼梢都不给她一下,生恐看见她们母女晦气似的。

  说起来,当日她想把宋端午送去讨好马呈,不也是为了家里吗?就是没有慈云寺的事,那马呈跟李家结了亲,李家不是一样会借着势来欺压他们吗?到时候就一准比眼下好?也说不定李家照样会诬陷他们勾结白莲教,那时候若没有萧校尉帮忙,说不定更惨呢。至少眼下,李家因为首告,家里长子也被拘了进京城一同审问,如今也跟没头苍蝇一样,翻腾不起水花来了。

  这么一想,宋大太太就觉得自己实在也没有什么不可恕的罪行了——若不是宋振宋襄兄弟两个在外头摆不平马呈,她又怎么会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只是宋老太太只看着自己儿子千好万好,凡有错都是儿媳的,自然拿她泄愤罢了。

  也别着急,等官司过去了,宋家还是要靠着宋振这个秀才功名,她有的是机会慢慢把二房掀下去。

继续阅读:第四十九章 告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