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不舍
桃笺2017-04-28 21:003,159

  进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宋家还是一群女眷。且马呈正虎视眈眈,又岂能容宋家人如此轻松就走了呢?

  大掌柜和窑场管事为这事绞尽了脑汁。两人一边在外头安排,做出宋家要筹银子再去京城打点的模样,今天生意做不成出盘一家铺子,明天窑场偷偷摸摸进了工人,好似要再开窑烧瓷,将马呈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一边就将宋家女眷分开,一个个暗中送出去。

  宋老太太是头一个出去的,说要去寺里吃斋念经,宋家这官司没了结之前,怕是都不能回来了。

  接着就是宋大太太。据说宋家这官司都是她惹出来的,宋老太太发了脾气要休她。若不是因为家里男子都不在,恐怕休书已经写好了。饶是如此,宋老太太也把宋大太太连带着宋端云都撵回了她的娘家。宋大太太在宋府门前哭求了好久,最终还是被娘家人先接回去了。

  再之后,宋端午回了小陇村。听说是宋老太太也厌烦这个孙女,嫌把她接回来之后家里就没好事,索性先打发她回原来的地方去了,美其名曰探望叔婶。

  “那,过几日就要去京城?”张氏几个月没见女儿,过年的时候宋家又被衙门里圈着闭门谢客,真是又担心又想念,一个年也不曾过好。见宋端午来家,立刻先叫了人去给宋大石送信,让他请假回来看看。

  “嗯。这几日太太得想法子带着几个弟弟妹妹出去,只要他们出了镇子,我就得走,到金盘岭会合。”那地方不是往京城去的必经之路,倒是要拐一个弯。这也是大掌柜的主意,为躲开马呈的耳目,不如先往鄱阳去。虽说要绕远路,可到了那儿走水路也方便些,毕竟一家子女眷,陆路又是车又是马的太引人注目。

  宋端午是带了青香一起回来的,到时候去金盘岭,她也不能一个人上路,身边总算有个伴儿:“这次去京城,还不知几时回来……”

  张氏想掉泪又忍了回去:“等官司打赢了,自然就能回来了。”女儿这一去数千里,怕是有无数辛苦在等着,她不能先泄了气,“娘给你准备点东西路上吃。”

  宋大石急匆匆地赶回来,就一直闷着头坐在一边,这时候才道:“那些宋府定然都有,你看看家里还有多少银钱,不行就去当一笔,带着防身。”宋府是有钱,可未必会拿银子给未出阁的姑娘,可这出门在外,身上怎么能不带银钱呢。

  “爹,我有,老太太给了一百两的银票。”大管事在外头不动声色地卖了些产业,筹起来的银子都分散带在女眷们身上,当然主要是在宋老太太和杨氏那里,至于宋大太太,宋老太太怕她补贴娘家,没敢给她多少。

  “你有是你的。”宋大石瓮声瓮气地道,“那些银钱,宋府的人都知道。”他们给的,宋府的人不知道,万一有什么事,或许就派上了用场。

  “爹——”宋端午眼睛一热,连忙转头去抹掉了眼泪。

  宋大石看女儿这个样子,心里也难受,转了头去从脱下来的棉袄内襟里扯出个东西来:“你瞧瞧这个。”

  那又是个扁布包,宋端午拿在手里一摸,心里已经有了点数:“爹,又烧出来了?”这摸着是一对儿碟子,比上回那茶托略大一点儿。

  宋大石点了点头:“这些日子又试了几回,烧出一对来。”

  宋端午将布包打开,顿时睁大了眼睛。这次的盘子仍旧是四周绘了青花蔓草纹,中间却是石榴图案:一个硕大的石榴,红中透黄的皮色,成熟的裂口处露出红白二色的晶莹石榴籽,下头还衬了两片绿叶。

  “这颜色比上回发得更好了!”

  宋大石比了比手:“我试了几回,估摸着只要青花瓷的八成火。就是颜料少,只有这几个颜色。”官窑里烧的就是青花釉里红,主要是就是青红之色,他也难试验更丰富的颜色。

  “这个,爹烧给你的。”人家都说石榴多子,给出嫁的姑娘最好。宋端午如今已经回了宋府,将来这婚姻大事他们夫妇自然是插不上嘴的,烧这么一对儿盘子,也是个心意。

  张氏倒吓了一跳:“这,这彩瓷可是犯忌讳……”她自然知道石榴何意,可这彩瓷毕竟……

  宋大石摆了摆手:“这些日子我在官窑上也打听了,宣德年间到这会儿都好几十年了,知道的人已经不多。而且如今的皇帝爷听说是喜欢鲜亮颜色的,宫里还想着再烧彩瓷呢。”他压低声音道,“再说,当初那些瓷器,根本就没毒……”

  这种事想也能猜到,磁州窑那些工匠,根本就是背了黑锅,而这黑锅的来由,其实就是宣宗皇帝根本不喜胡皇后,有意要扶孙贵妃上位罢了。

  但是这话可没人敢说出来,张氏犹豫道:“虽说,可是谁知道皇上怎么想……”

  宋大石点起小烟袋,闷声道:“厂官说,皇帝爷是个仁善的,连于大人还平了反呢。”

  于谦案是今上的父亲——先帝英宗定的斩刑,按说父亲定的事,做儿子的碍于孝道,多半是不敢翻案的。岂不闻,三年不改父道,更不必说要全部翻过来了。可是今上登基不久,就给于谦平了反,不但消了罪名,还恢复了他儿子的官职,这可是极少见的了。

  他抽了口烟,过了一会儿才闷声道:“若是宫里真要烧这彩瓷,将来——宋府就能做这生意……丫头,你可记着要怎么烧。”

  他这话说得没头没脑,宋端午稍稍过了片刻才明白过来,宋大石这是要把烧彩瓷的法子给她,将来宋府若是想烧彩瓷,宋端午能拿得出法子来,那简直就是一座金山,宋家哪还有人敢慢待她?

  “爹——”宋端午的眼泪又掉下来了,“这法子是你想出来的……”

  宋大石摆了摆手:“爹也就弄成这样了,也不是每次都能烧得出来。宋家有窑场,才能试着烧,爹不行。再说,爹年纪也大了,不想弄这些东西了。”

  宋端午眼泪扑簌簌往下落。宋大石酷爱制瓷,看他得了那块碎瓷片,半年多就一心钻研这事,说什么不想弄了,谁会相信?

  张氏在旁边也悄悄撩起衣角抹了抹泪,上前把那彩瓷碟子又包起来,小心装进宋端午的行李里头:“既然你爹给你,你就拿着吧。”说完了又想起如今已经不能叫爹娘了,顿时又一阵心酸,忙掩饰地假装进屋里去寻东西了。

  宋大石在窑场也只能请几个时辰的假,这会儿东西也给了,话也说了,便起身要走:“上了路自己小心些,这会儿天还冷呢,千万莫着凉。”官窑的窑场最终就定在离宋家窑场不远的地方,宋家有什么事,也会传到窑场去。

  众人都不知宋端午是他的女儿,说话自然也就不顾忌他。这些日子他耳朵里都灌满了,哪能不知道一切都是那马呈在背后捣鬼。可是镇守太监厉害,谁也没办法。如今宋家除了进京城去找门路打点官司,也没别的法子;然而就是真进了京城,那官司也不一定能打赢。

  “爹你别操心我。有老太太在,路上自然都是安排好的。倒是爹你在窑场上要保重身子,窑里热,出来又冷,别闪了风……”

  父女两个就在门口又絮叨了半晌,宋大石才紧了紧身上的棉袄,闷着头走了。宋端午眼看着他的背影消失,转过身来就看见杨家的院子已经被里正翻修得面目一新,再也不是当初那柴门荆扉的模样了。

  “哎,也不知道你杨婶他们到京城了没有?”张氏出来要招呼女儿进屋吃饭,见宋端午怔怔地看着杨家那院子,也不由得勾起些怀念,“这春闱也快了吧?”

  “要三月初呢……”宋端午喃喃地说。一晃眼,杨家搬走好几个月了,说起来时间也不长,可是怎么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呢。

  “若是进了京城,说不定还能碰见……”张氏叹了口气,“都是那姓马的太监!”杨家是被马太监逼着搬走的,如今宋家又被马太监害成这样,真是天杀的!

  “是啊。但愿杨大哥金榜得中。他当了官,马太监大概也就不敢再动他了。”进士跟举人到底是不一样的,若是再能考中庶吉士进了翰林院,能在皇帝面前留个名,那就不用怕马呈了。

  张氏忽然想起:“要是杨家大郎中了进士,能不能在这官司上搭把手?”

  “或许……”宋端午不由得也升起了一丝希望。虽说进士在京城其实远不像百姓们想得那么风光,杨婶就曾经说过,即使中了进士,也得从七八品的小官做起,有些还许谋不着实缺呢。不过总归是官了,怎么也比宋家这百姓强得多。

  “哎——但愿杨家大郎高高的中了……”张氏双手合十念了声佛,“老天爷要是生眼睛啊,就该保佑好人,叫你们都平平安安的,叫那马太监不得好死!”

继续阅读:第六十章 路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