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不见
桃笺2017-05-09 21:003,537

  因为毕竟几乎还是陌生人,所以杨复并没将林主事的话很放在心上,因为他实在也并没有多少心思去反复思索一个不过点头之交的人的话,他有很多事情要做。

  刘奕还是天天都扔下几件事来让他去翻故纸堆。杨复虽被皇帝点为侍讲,但自从授官之后还根本没有机会见过皇帝,更不必说侍什么讲了,毕竟他上头还压着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那两位才是真正供皇帝询问的。因此,他也无法质疑刘奕吩咐下来的那些鸡毛蒜皮,究竟是不是真的还会再向皇帝回复。

  然而,即使无法质疑,杨复也能断定,刘奕这是在有意为难他了。每次他在一堆卷帙中翻出答案上交的时候,刘奕都嫌他慢,说是耽搁了回复皇帝。然而也并不见他着急回复,倒是总有大把的时间来教训他。

  他本还记得那天守门老人与他说的那番话,想着得闲去寻他多谈几句,却不想老人病了,这几日守门的换了人,每次见他最晚一个离开翰林院,都鼓着嘴斜着眼仿佛他借了几吊钱不还似的。

  到了如此地步,杨复若还不知道自己已在翰林院被排挤,那他就是个傻子了。只是他自问授官以来处处谦和,对翰林院诸前辈及上司更是礼敬有加,何以就到如此地步呢?

  自然,以新进士而至正六品,杨复也是做好了被人所嫉的准备。只是,若是同榜进士,或是上一科的三鼎甲,其官位在他之下,若有所嫉恨也是常理。可如刘奕这般,明明官居其上,又无旧仇,却事事刁难,又是为何呢?再有其余同僚,对他均是态度冷淡敷衍,这又是为什么?他几时得罪了整个翰林院不成?

  这些事,杨复并不曾说给别人听,尤其是母亲那里,半个字也不漏。杨婶若是问起,他只笑着说些趣事,譬如今日又在查阅典籍时顺便看到先帝朝某官秩闻,倒仿佛他在翰林院读书读得如醉如痴。

  然而有些事情,能掩得了几日,却掩不了长久。眼看着又是小半个月过去,宋家那边,长生已经是来第二次了。

  “杨大人——”长生已经在杨家门外墙角下窝了半个时辰,一见杨复自巷口转进来,连忙起身相迎,却不知该说什么好。

  其实连来几次,他已经发现,杨复这边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是如今宋老太太扒住了这根救命稻草,又怎能轻易放手?几乎每日都要将他叫进去问问,他也只能多来找这位杨大人几次了。

  杨复站住了,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长生小心翼翼地看他一眼,低声道:“杨大人,我们——我们二姑娘托小的来问问,是不是……有什么为难之处?我们老太太还叫小的带了些银钱来,若是有什么要打点的地方……”

  说到这个,他也觉得郁闷。如今到哪里不要银钱开道,这位杨大人却硬是不收银子,弄得宋老太太只骂他不会做事,让他去哪里哭?

  杨复看着长生手上拿的荷包,先是紧抿了一下嘴唇,随后便自嘲地笑了笑。自石御史走后,他上的折子似乎也随着石沉大海,任他怎么打听也是一问三不知。看来,他自己不要什么银钱,却管不得别人。便是都察院那样的地方,也照样是要银子开道的。

  “这银子我先拿着,你过几日再来,若有消息我自会告诉你。若是没有……剩下的银钱你便带回去。”

  长生见他接了钱,心里松了口气,连忙点头。看杨复面色不愉,也不敢多说,谢过他便连忙走了。

  拐出小巷不远,路边停了一辆不起眼的骡车,长生三步并作两步过去,贴着车窗小声叫了一声:“姑娘。”

  青布车帘掀起一点,宋端午坐在车里,瞧着长生:“看见杨大哥了?他怎么说?”

  长生忙道:“杨大人把银子收了,说让小的过几天再来听消息。”

  也就是说,现在仍旧没有消息。宋端午默然片刻,道:“那就先回去吧。”

  青香在她身边坐着,闻言不禁道:“姑娘,不进去见见杨探花?”老太太可是说,让姑娘来见杨大人,问问消息的。

  宋端午不理她,将帘子一放:“回去吧。”

  长生连忙答应一声,跳上车辕,就叫车夫赶车。老太太也是急糊涂了,竟叫二姑娘来杨家。说是让二姑娘来探望一下女先生,其实——还不就是来见杨大人的?这男女授受不亲,二姑娘一个没出阁的姑娘家,京城又不比乡下,巴巴的跑来见个外男……

  就说是来求救的吧,按说也该大太太或二太太来一趟,哪怕是带着二姑娘来呢,也是个说法儿。如今这只叫二姑娘自己来——长生觉得自己都能猜到宋老太太的想法,别是觉得二姑娘跟这位杨大人,曾经有点什么私情吧?想着借这点私情,让杨大人再给出出力。唉——也是没办法了,竟想出这么个主意来……

  长生能想到的,宋端午更能想到。长生毕竟是个小厮,平日里轻易不得进后宅,还不知道宋老太太这个主意,是在宋大太太侍了一夜的疾之后想出来的呢。

  宋老太太年纪大了,来了京城有些水土不服,再加上还担着一段心事,这些日子就总觉得身上不好。宋大太太和杨氏身为人媳,只得轮流去伺候,这不,宋大太太侍候了一夜,第二天宋老太太就叫了她过去,让她来找杨复了。

  虽则乡下人家,对这男女大防并不似高门大户里看得那般如同性命,但杨婶日常教导之中却是时常提起的。她自己一个寡妇,便是轻易不与男子对面说话,更不必说杨复回乡待考那些日子,连宋端午都要避着。

  有些事情,一旦开窍便是一通百通。宋端午从前年纪小,看杨复如同兄长,即使杨婶有意令儿子避嫌,她也只以为是怕搅扰了杨复备考而已。可如今宋老太太这一句话,倒让她陡然明白了好些事情,从前杨婶那些听似闲谈的话语,也都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既明白了这个,宋端午怎么肯登杨家的门。方才她在马车上,已经看见杨复自街边步行过来,却只当没看见。这个时候,杨婶想必也不想看见她登门吧?

  青香左右为难,想想回去若没什么消息,只怕她少不了一顿责骂,还是硬着头皮道:“姑娘,老太太不是说……”

  宋端午猛地转头瞪着她:“老太太说什么了?”

  青香吓了一跳,往后缩了缩,小声道:“老太太叫姑娘来问问消息……”

  “长生没有问么?”

  “但——老太太让姑娘……”

  宋端午冷笑一声:“老太太让我怎么样?让我亲自去见杨探花,当面相问?”

  虽然老太太没这么说,可就是这个意思啊……

  青香嘀嘀咕咕,虽然在宋端午的逼视下没敢明白地把话说出来,却念叨了一路:“姑娘,这样不成,老太太怕是要骂的……姑娘,这是家里的大事儿……”

  宋端午一言不发地听着她唠叨,等回了宋家的宅子,全家女眷自然都守在宋老太太屋里等消息,待听了长生的话,宋老太太先叹了口气:“总算是把银子收了……”这样她心里才能踏实一点儿,之前这位杨探花一分银钱也不肯收,她实在是心里没底。

  “可这还是没个准信儿……”宋大太太在一边插了一句。

  杨氏小声道:“这事儿也急不得……”之前半年多的时间都耗上了,如今这才几天呢。

  宋大太太斜了她一眼:“弟妹倒是踏实。”

  杨氏涨红了脸,破天荒地也顶了一句:“大嫂有现在急的,当初怎么不想想再办那事儿。”

  这一句直顶到宋大太太肺管子上,连着宋端云一起都满脸血红起来,但有宋老太太在旁,母女两个只怕又招一顿责骂,只得闭口不言。

  宋老太太也是满心烦躁,瞪了宋大太太一眼,就挥手叫众人都出去:“该做什么做什么去,别都挤在这里,我看着都眼晕。”

  有她这一句话,众人自然都散了。杨氏方才就有话想问,待跟宋大太太分开,便忍不住道:“霁姐儿,你可见着杨探花了?”

  宋端午脚下一顿,转头看着杨氏道:“我正有事要跟太太说——青香这丫头,我是不敢留她了。”

  “怎,怎么?”杨氏没想到宋端午说出这么一句来,一时茫然,“这丫头做了什么?”

  宋端午冷冷地道:“她怂着我去见杨探花,还说是老太太交待的。太太也知道,老太太是重规矩的人,怎么会叫我一个女孩儿家去见个外男?方才在老太太处我本想说的,只是这丫头是太太给的,若说出来恐怕连累了太太的名声,不如交给太太处置。”

  杨氏的脸登时又红了一层。这哪儿是说青香,分明是说她呢。

  “太太——”青香顿时急了,“这明明是老太太——”老太太明明就是这个意思啊!

  “住口!”杨氏涨红着脸呵斥青香。是的,宋老太太就是这个意思,一家子也都是这个意思,可这个意思,不能挑明了说,否则就跟卖女孩儿差不多了。宋端午说宋老太太重规矩,其实就是在说有这心思的人都没规矩,方才她问的那句话,分明就把自己也划进这没规矩的人里头了。

  “把这丫头带下去,好好教教规矩!”杨氏不敢看宋端午,硬着头皮叫红芳,“你再挑个老实能干的去二姑娘身边伺候。”

  “让太太费心了。”宋端午本来想忍一忍,换了青香,再来一个也未必就好。可杨氏方才这一问,却让她一下子压不住火气了——若不借着青香发作一番,是不是人人都觉得这是应该的了?就因为她是在乡下长大的,就可以不管她的脸面?

  “这,这都是丫头们不好……”杨氏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是,都是丫头不好。”宋端午不想再跟杨氏多说什么,福了福身,“我先回屋换换衣裳,一会儿再去给太太请安。”

继续阅读:第七十一章 成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