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名剑阳阿
柳馥2019-07-22 14:045,073

  “太后,她怎么就这样去跳下去了呀!”说着,御医惶恐地将目光投向了负刍,结巴道:“公子,我……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才好啊?”

  项然白了一眼御医,道:“你乱叫什么公子啊!你是没有看见假王犹已经死了呢?还是没有瞧见太后已经跟着假王犹下黄泉去了呢?现在当叫大王才对!”

  “是是是,是下臣错了。”御医面带惶恐对项然作了一揖后,便向负刍拜礼道:“大……大王,我们现在当如何是好啊?”

  项然亦拜礼道:“大王,您说现在我们是尽快去棘门同瑶姬夫人汇合呢?还是尽快地先去搜找出印玺呢?依臣之见,我们现在还是应该尽快去棘门那里同瑶姬夫人汇合,然后先……”

  “先还是让人收葬亡者为好。大王,自古新君继位都要用大赦天下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仁义。毕竟,天子是仁孝治天下的。诸侯也是以仁孝来治方国的。彰显仁义是国君必须要做的事情。李太后虽然生前做了很多不德的事情,但她是先君考烈王的王后,您名义上的嫡母。您当即追废她的话,很容易落儒家书生们的口舌。再者,俗话说死者为大嘛。从仁义的角度出发,您还是应该宽赦她。大王,宽赦一个死人不会给您带来麻烦,只会给您博得好名。这跟当年楚庄王在楚晋争霸的邲之战后,他选择止戈为武,不用战败的晋国士卒尸体筑京观的道理是一样的!”说罢,项燕也向负刍拜了一礼。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召平出于对李太后和楚王犹的同情,他亦附和项燕道:“是啊,大王,自古圣君都是以德服人,以德服人是必要彰显仁义。您现在宽赦太后和假王,世人一定会赞许您的仁义之心。”

  项然点了一下头,踌躇道:“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收葬亡者并不急于现在。现在的时间距离寅时越来越近了。这到了寅时我们要是拿不下李园的话,那……”

  “那什么呀?阿然,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嘛。棘门那里的事情晚一两刻钟去办也是无所谓的。我之前有做准备了。”项燕的话音刚落,负刍紧接着问道:“项将军,您之前做了什么准备?”

  项燕淡然应道:“回禀大王,臣早就安排了长子项无忌在李园的身边当眼线。他今天会随李园一起在寅时入棘门。所以,即使我们现在晚了一点,我想无忌这孩子总有办法拖住时间的。再者,我以为李园今次入朝应该也不会带太多的人手。因为他应该不会意料到您会在他之前举兵。毕竟……”

  召平生怕瑶姬编得幌子被项燕拆穿。于是,他急急插语道:“毕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嘛。李园虽然聪明狡诈,但他总是喜欢傲视的别人。一个太傲慢的人,总是难免会聪明反会被聪明耽误。因为傲慢的人一般做事都不太会注意细节,且喜欢用自己的固有印象来判断事情。所以,这一类人常常会被自己对事情的固有印象给拖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情。李园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觉得他多数是不会想到您会前提举兵的。”

  项然蹙眉道:“嗯,李园想得到或者想不到。景君,这事你我说了都不算数。因为我你说的都只是一些预测罢了。预测这类事情没有绝对的准数。有些事情不怕意外就怕万一啊。大王,时不待人,天时不可错。有些事情是赶早而不赶晚的。我看谨慎起见,我们还是应该再派一拨人去棘门的!万一,李园带了足够多的人过来,无忌这孩子要是没能拖延住时间的话,那到时候该事情就会变得很棘手了。大王,瑶姬夫人那里现在的人真的不多,为她的安全考虑,您应该多派一点人。大王,现在大家追随您走到这一步,大家都很不容易。现在绝不能功亏一篑,还是应该谨慎为妙!”

  负刍思量了一会儿,颔首道:“我看这样吧,兵分三路好了。召平你先带景氏的族子们收葬太后和今夜其他已故者的遗体。项右司马,你这边先带你的手下去棘门处跟阿瑶汇合。项将军,您就跟您的手下同我一起找印玺吧。顺便,咱们一起合拟草新诏。哦,对了,寅时末刻到卯时一刻之间,大家在螽斯宫正殿集合准备开朝!”

  项燕领着众人拜礼道:“遵命。”接下来,所有人都按着负刍安排开始了自己的行动。没有被分事情做的御医上前拜礼道:“大王,我现在做什么呀?”

  “你啊?你早点回去东苑休息吧。今天你也辛苦了。”说罢,负刍便跟项燕一起下楼了。御医应了一声是,便拜礼离开了。

  夏季,天总是亮得很快。寅时,雨停了,天空开始渐渐泛白,灰蒙蒙的阴云也开始渐渐地散去了,好像再过一会儿太阳出来了,一切都会变得晴朗似的。这时,项燕和负刍在螽斯宫后殿太后的居所找到了印玺,开始一起草拟新的诏书。

  而项然和瑶姬这边,他们也已经在棘门内安排好伏兵,就待李园入朝,棘门一开,立刻将其伏杀。棘门外,项无忌也早已按着父亲的安排待候李园了。

  寅时三刻,李园按着自己以往在夏季上朝的习惯,提前半个辰时来到了棘门处。他原以为自己会是第一个到此的大臣,却不曾想项无忌竟然比他来得还要早。于是,李园便上前招呼道:“无忌,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

  项无忌尴尬地笑了笑,“君侯,我哪里是来得早啊。昨天我的朋友禁卫将军钟图病了,我替他值一个晚上的勤。现在刚好换岗。这不离开朝的时间也快了,所以我就直接过来了。”

  李园茫然道:“啊?无忌,你昨夜值勤,那你今晨按例是可以休息的。话说你来这里候朝干什么?”

  “君侯,我不是来候朝的,我是专程来候您的!”

  “无忌,你候我做什么?”李园越加茫然了。

  项无忌摆出一副关心样子,焦急道:“是这样的,我刚才换班的时候,内宰过来找我,说是宫里出事情了,太后又跟大王吵架了起来。这回他们吵得很厉害啊。据说,太后都被大王给气得不想要上朝了。所以,内宰让我下班的时候,到这里来候您,将这件事情第一时间告诉您,让您在开朝先入螽斯宫去劝导一下太后。”

  李园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唉,他们这对母子还真是不消停。”接着,他忽然又觉得这事情有些不对劲,“等等,不对,宫中发生这样的事情,内宰怎么不直接派人到我府邸来禀报这事情呢?”

  项无忌叹气道:“唉,君侯,那还不是因为来不及嘛。这就是刚才半个时辰前发生的事情啊。半个时辰间发生的事情,内宰若派人去李府通报的话,我想您和内使应该是碰不上的。因为他出宫的时候,正好是您出门上朝的时间啊。再者,现在齐公主娇不是正好也在您的府邸,为其姑母守灵嘛。齐公主娇的脾气有多差,这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齐公主娇素来看不上太后身边的那些寺人,也常常奚落那些寺人。唉,这内使遇不上您,他大概不会想要遇上齐公主娇吧。毕竟,谁也不想被人奚落嘛。所以,内宰就到御卫处找我帮他这个忙了。这不,我受人之托,自然得在这里候您啦。”

  “那真是有劳你了。唉,现在就没有省心的事情。无忌,我们走吧。”说罢,李园一脸心累地走向了棘门。这时,在李园身后的项无忌向望楼上自己的手下比了一个手势。接着,棘门渐渐开了。李园和项无忌一同走了进去。开始的时候,李园并没有察觉棘门内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一直他走到甬道的出口的时候,他的前方和后方的伏兵全部都涌现了出来。

  这时,李园才意识到自己现在犯了跟当年春申君一样的错误。现在他也意识到了自己危在旦夕,但是现在意识到已经太晚了。春申君当年被李园的伏兵枭首之前,他曾经半是自嘲半是诅咒地对李园说:“君以何始,故以何终。我今天的下场,就是你未来的下场!”

  结果,春申君十年前的话,终于在此刻一语成箴。李园还没有来得及对项无忌说出,当年春申君说过的箴语,他就被项无忌用剑削下了首级。顿时,项氏族子们高声喊起了“李氏已除,大局已定”的口号。

  伴着众人口号声,项然和项无忌不约而同地露出了胜利的笑容,而瑶姬现在却高兴不起来,她整个人都定住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项无忌手上所持的宝剑。因为项无忌手上所持的剑,其形制跟五年在鲁城关阻拦他们护送齐公主娇归齐的那些匪徒当中一个领头人手中所持那把宝剑是一样的。而且她现在远看觉得项无忌手上的这把宝剑,其剑身上的铭文好像跟五年前那个领头的匪徒手中的宝剑上面的铭文也差不多。

  说起来,五年蒙面匪徒手领头者手中的那把宝剑,光看剑柄的话,就秦剑来说不算很特别,但是它剑身的造型很特别,它是柳叶形的,不像一般秦剑的剑身那么宽。关键,那把宝剑的剑身上铸有秦左庶长无忌自作用的铭文,而且它的字形很特别,像是秦国的大篆结合鸟虫篆变化而来的。可以说,这几个铭文特别得让人看了过目不忘,尤其是对瑶姬来说。因为当初在鲁城关,她就是看见了剑身上秦左庶长无忌自作用的铭文,才一直怀疑秦谍出了内鬼。所以,她才一直没有回秦国复命。

  这五年以来,瑶姬一直想要找到那个叫赵无忌的秦国左庶长,探明秦谍内鬼的真相。现在瑶姬看着项无忌手上的宝剑,她觉得五年的真相和师傅昌平君是不是秦谍内鬼的真相,就在眼前了。

  于是,瑶姬为了确认自己的心中猜想,为了再仔细看一下这把宝剑,她上前道:“小项将军,您手上的这把宝剑,可真是锋利啊!您能否将剑,借我观上一观?”

  “啊?瑶姬夫人,您要看这个做什么?”

  瑶姬浅笑道:“是这样的,公子,不,现在当说是大王了。他都很喜欢藏剑,我呢,也一直想要找人铸造一把锋利的宝剑赠给大王。所以,我想细看一下这把剑,看看它为什么能这么锋利。”

  项然道:“无忌,瑶姬夫人想要看,你就给他看看吧。瑶姬夫人,您真是好眼光啊。我侄儿的这把宝剑,名叫阳阿。它虽不是出自铸剑名家欧冶子之手,但它的铸造者乃是墨家上一代巨子腹(黄享)!这确实是一把绝世名剑。”

  “叔父,您言过了。这哪里是什么绝世名剑,这就是一般普通的剑。墨家虽然善于工学,但是他们铸剑方面的技艺跟欧冶子门下那些铸剑师差远了,根本不上名家二字。”说着,项无忌不是很情愿,又奈不过叔父地解下腰际的宝剑递给了瑶姬。

  瑶姬拿近一看,瞧见剑身上的铭文只是刻着无忌自作用剑这六个字的时候,她是有些失望的。但是,仔细一看,她发现无忌自作用剑这六个字铭文的上方有被铜水重新浇筑涂抹过痕迹,显然这六字铭文上方原本还有其他的铭文。再仔细地看六字铭文的字形构造,瑶姬觉得这六个字跟她当年在鲁城关看见的那把宝剑上的铭文字形是一样。

  顿时,瑶姬的脸色沉了下来。因为刚才她的发现意味着五年在鲁城关阻拦他们的匪徒是楚国士卒假扮的,领头的人那个所谓的“赵无忌”应该就是项无忌吧。而出卖秦军行程路线的人,应该就是师兄之前怀疑的师傅昌平君,不,现在应该说是楚谍东君!师兄的猜测没有错。

  见此,项无忌像是洞察到了瑶姬的心思,他似补救地演到:“瑶姬夫人,其实这把剑原来的主人也不是我,是一个叫赵无忌的秦国左庶长。我是从这位叫赵无忌的秦将交战的时候,从他的手上缴获而来的。怎么说,我也是一个很好藏剑的人。我看这剑还不错,就留了下来。因为我和那个赵无忌同名的关系。所以,我就让人用铜水将前面几个字浇铸掉了。”

  “哦,原来如此啊。难怪这剑上有重新浇铸的痕迹。哎呀,这是一把很好的剑,就是重新浇铸的痕迹破坏了一点美感。不过,瑕不掩瑜。剑不在于漂亮,在用于实用。就实用来说,锋利对剑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谢谢您,小项将军,让我细观了这么一把好剑。”说罢,瑶姬微笑着将剑还给了项无忌。此刻,她心中已经完全确认自己的想法。项无忌现在说的话,除了他重新浇铸这把剑为了遮掩秦左庶长赵这四个字是真话,其他的都是假话。

  因为项燕过去的几年里来一直对外宣称他的长子在齐国游学。齐国跟秦国是很好盟友。关键,齐国跟秦国接壤的地方都没有。别说这些年齐国和秦国没有战事,就是往前推十多年也齐国和秦国之间也没有任何战事。项无忌怎么可能身在齐国去缴获秦左庶长的宝剑呢?这显然是谎话!

  这谎话不仅瑶姬听出来,一旁的项然也听出来。于是,他赶紧替自己的侄儿圆场似地切换话题道:“瑶姬夫人,这宝剑嘛,您也看完了。现在距离开朝的时间不到半时辰了。我看您现在还是抓紧时间去找大王汇报一下的情况。让大王好有所准备。我们在这里先收殓一下李园的遗体,顺便做一个清理。毕竟,甬道上皆是血,我怕文臣们看见了可能会害怕的。有些男儿未必比女子有胆色,尤其像是瑶姬夫人您这样的女中豪杰。”

  “呵,项右司马,您说笑了。我不过是一个寻常女子而已。嗯,我现在就去找大王,跟他汇报这里的情况。”说罢,瑶姬拜了一礼,便冲冲离开了。她现在何止是想去找负刍汇报棘门的情况,她现在还特别想要去找召平说一下自己刚才的新发现。

  支开了瑶姬之后,项然立刻询问了项无忌为什么说谎的事情。项无忌将叔父拉到一旁无人的地方,原原本本地交代五年前鲁城关的事情。原来五年前在鲁城关拦截召平等秦国锐士的人确实是项无忌。那会儿他逢东君之命,在鲁城关拦截齐公主归齐的。

  项然得知了这事情的始末后,他将棘门这边的事情全权交给了侄儿,自己则急冲冲地去找兄长回禀瑶姬刚才的举动了。

继续阅读:第一百零三章:旭日东升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秦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