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案基本结束,包大人正在整理材料,打算写奏折,呈报皇上。正写着呢,突然展昭进来了:“禀包大人,抓到一个奇怪的人!”
“嗯?奇怪的人?”
“进来!”
展昭一招手,王朝马汉推进一个人,只见此人身高不高,小眼珠来回直翻。包大人不明白:“展护卫,这个人如何奇怪?”
“包大人,这人我审过了,是个东瀛人,从他的怀里,还发现了这样一封信,请您过目!”
包大人将信看了一遍,当时眉头拧成一个疙瘩!怎么回事呢?只见信上写着:
致辽国国主:
我东瀛乃日出之国,得赤阳之德,承大唐之业,正好代日伐无道。今宋国无德,空据广大国土,所以我奉东瀛国主之命,拿下明州,虎踞中华,扬我东瀛威风。然宋国必会率无能师旅,前来讨伐,吾等有太阳护佑,所向无敌,自会将其毁灭。然此时机,也是尔等良机,如能和我们内外相合,自有裂土封疆的机会,切切。
东瀛国主钦封吴地大名平忠信
包大人这皱眉,公孙策也把信拿过去看了看:“包大人,平忠信自称是受东瀛国王之命,咱们是否要再向东瀛发一封国书,质询此事?”
包大人一摆手:“不必了!公孙先生,咱们这几日,也见了几位东瀛商人,他们都表示不认识平忠信,对他的所作所为更不知情。可此前咱们也看到了,他们在表演魔术的当天,都在东瀛酒馆之中,而且看样子和平忠信相熟。如今他们却一力撇清自己的关系。由此可见,东瀛应该是崇尚力量的民族,如果你的力量够大,东瀛人会极为认可,假借王命也不是罪过。平忠信一事就是如此,如果他真的夺取了明州,这封信就成了真的。如今他事败,我们即便发国书向东瀛方面质询此事,无论真假,东瀛方面也不会承认的。现在,我更担心的是,平忠信给辽国发信,那么如西夏、高丽等国,他们也一样会发信,现在得想办法把这些信追回,千万别酿成轩然大波!”
“是啊,包大人说的对。可如今咱们也是碰巧才逮住一个信使,剩下的不知行踪,咱们如何抓捕呢?”
包大人这正琢磨呢,好么!外头一阵大乱!包大人一听,头都大了,东瀛叛匪都解决了,怎么现在这事情越来越多呢?这会儿,张龙进来报告:“包大人,出大事了!”
“什么事?”
“钱凯被杀了!”
包大人听完,脑袋“嗡”一声:“怎么回事?钱凯身在牢中,怎么会被杀呢?”
“这……您还是出来看看吧!”
就这样,包大人出了行辕一看,脑袋当时“嗡”一声。怎么回事呢?只见钱凯带着五眼夹,倒在地下,满处是血,早已气绝身亡。而在看旁边呢,范荣华拿着九曲弯弯棍,正跟那儿美呢!包大人赶紧过来:“安乐公,这是怎么回事?”
“包大人啊,您千万别生气,我这也是给百姓一个交代!”
怎么回事呢?原来,大战过后,明州城又逐渐恢复了生机。好在此次因为包大人他们调配得当,明州采取戒严状态,家家关门闭户。所以在打仗的时候,百姓们仅有一些被误伤的,没死人。但就这样,百姓们也不干啊!谁在搅闹我们明州啊?等打扫完战场了,有不少百姓就聚集到行辕这块儿,要求包大人给个说法。
包大人呢,只当听不见。没办法,这要是冤假错案,他早就站出来,给大家一个交代了!可这涉及外交事件,而且包大人总感觉,事情没完全结束,平忠信逃脱不说,他手下的那个梅组,到现在为止,才有九个人完蛋,他应该不会只有这些底牌。梅组的那些人都在暗处,不定要搞什么,所以我们还得留神啊!
所以对于百姓的质问,包大人是谨慎小心,不急着回答。可范荣华一看,忍不了啊:怎么能这样呢?于是他是心生一计,找到曹静:“静静你看,现在百姓围着行辕要说法呢,包大人又不理。他不理,咱不能这么看着啊!我想给百姓一个交代!”
曹静挺奇怪:“哟!范大哥,看来你已经有主意了!”
“那当然,这主意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曹静一听,赶紧阻止:“范大哥,这可不行!包大人肯定不会允许的!”
“那怎么办?就看着明州百姓天天跟这围着不成?”
“反正我不同意,你要干自己干吧,出了事别怪我没提醒你!”
得,曹静还不同意。范荣华就自作主张了,没办法,他最高的官就当过地保,看不得百姓这么围着要说法。有人问了,范荣华想干什么呢?他直接从监牢里,把钱凯给提出来了,然后给他戴了个五眼夹!这五眼夹说白了,就是一次能夹五个人的刑枷,早年间,包大人在草桥镇寻找李太妃的时候,设下公堂,让当时还是地保的范荣华通告草桥镇,包大人在天齐庙设下公堂,百姓有冤的说冤,有仇的说仇!结果先来了五个无赖,跟包大人这胡搅蛮缠,包大人一看,好么!捣乱是吧?来啊!五眼夹伺候!
就把这五个人带上五眼夹,游街示众。所以在范荣华眼里,五眼夹就是最厉害的刑枷了!今天一给钱凯带上,还真有效果!怎么回事呢?五眼夹是夹五个人的,重量足有六十斤左右,像钱凯这种没吃过什么苦的小白脸,带上之后,累得腿直哆嗦!
范荣华也有主意,直接把钱凯牵出来,摆到百姓眼前:“大家看啊!昨天晚上为什么乱啊?是因为有大胆的土匪,攻咱们明州城,但经过包大人的努力,土匪已经被剿灭了,请大家放心!”
范荣华在这抖了个机灵,没敢说东瀛叛匪。他也明白,要是真实话实说,百姓们一怒之下,没准就把市舶司码头给烧了!那事可就真闹大了,估计就是包大人也处理不了。但百姓有明白的,还问呢:“哎我说,你是谁啊?”
“啊,各位,我是安乐公,算是包大人的副手吧!”
“哦!安乐公啊,昨天打仗的时候,我们家的门被土匪给顶破了,我看着怎么这土匪是东瀛人啊?”
范荣华一听:“啊!东瀛人是吧!别说,我们昨天还真抓到不少东瀛人。结果仔细一审,哪儿是东瀛人啊?根本就是土匪。他们扮作东瀛人,是想迷惑我们,让我们带兵去围困市舶司码头,他们好乘虚而入,攻占明州。包大人没上当,大家放心!不过大家肯定也奇怪,为什么包大人不跟大家见面呢?我在这说一句,包大人也是有苦衷的,昨夜一战,绝大部分土匪都被干掉了,也包括匪首。但因为形势混乱,包大人怕有漏网的贼寇,所以还在谨慎小心的暗查。其实要我说,这有点小心过头了,跟大家说一声有什么不行的?这还能让大家小心呢,大家注意啊,发现身边的可疑人物,立即送官府!听见没有!”
“听见了!”
“抓土匪算我们一份!”
“哗!”
大家伙乱作一团。范荣华接着说:“啊,大家一定也奇怪,这土匪长什么样呢?甚至能混进城里?不夸张啊!土匪在明州城有内应。不然以包大人的实力,早把他们挡在城外了!有人问了,内应是谁呢?这个就是!”
范荣华说着,把钱凯拽过来了:“看见没?就这小子!昨天让我们给逮住了!现在,我把他交给大家,也算给大家一个交代吧!过去!”
钱凯带着五眼夹,本身就吃不住劲,范荣华这一推,“噔噔噔!噗通!”,摔地下爬不起来了。咱们说明州的百姓,恨死昨天晚上作乱的人了,于是围过来,三拳两脚,就把钱凯给打死了!范荣华在旁边还说呢:“哼哼!钱凯,做人莫学涪陵公,荣华富贵终成空!这道理原来你不懂啊!”
这就是以往的经过啊!待包大人到了现场,钱凯早就没气了。百姓们看包大人出来,齐刷刷跪下:“包大人不愧是青天!”
“包大人青天啊!”
包大人一看,表情极为复杂,只能先挥挥手,向百姓致意,让大家散去。等百姓散完了,包大人虎着脸:“安乐公,你来一下!”
“哎!”
等包大人回到堂中,脸色一变:“安乐公,你这不是添乱吗?匪首平忠信明明没有落网,你怎么能向百姓们如此保证?”
“哎呀,我这不是让百姓们先放心吗?再说了,就剩个平忠信,也翻不起大浪了不是吗?”
包大人一脸无语:“安乐公啊,现在事情还很多,请不要再这么自作主张添乱了,现在东瀛人联络外敌一事,还没处理完呢!”
范荣华一听,眼睛瞪起来了:“什么?东瀛人联络外敌?怎么回事?”
公孙策一听,把信递过来了:“安乐公,原因就在这信身上。”
范荣华也不客气:“哎呀,公孙先生,我看不懂。你就跟我说是怎么回事吧!”
“我们发现个探子,身上带着联络辽国皇帝的信,让他们在外线闹是,配合明州这边。平忠信还许下条件,可以裂土封疆。”
“什么?还有这事?好在探子让咱们给抓回来了,不然要是辽国皇帝心眼一活,真要出大乱子啊!”
公孙策一看:“安乐公,事情没那么简单。既然平忠信可以给辽国皇帝寄信,那么西夏、高丽那边,他也可以!现在咱们侥幸逮住一个,其他的已经跑了,包大人正愁这事呢!”
范荣华听罢,晃着脑袋想了想:“嗯!这事不难,包大人,只要您能让各地的驿站都执行我的做法,肯定就能抓住!”
包大人一听:“哦?安乐公有何良策?”
“咱们只要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这么这么干,估计都能给抓住!”
包大人听完,点点头:“嗯!值得一试!”
有人问了,范荣华出什么办法呢?咱们书中代言,范荣华因为久在地方,对于地方上的情况比较了解。现在,明州市舶司严格整顿,东瀛人想混上船去高丽,势必登天,所以无论是去西夏,还是去高丽,只能走政府的官道。要是敢走小道,别说东瀛人,就是宋人也得迷路!所以,沿途的官方驿站,就是截住他们的最好地点。
地点确认,范荣华再根据这些日子在明州的观察,设计了三环套月的招数。首先,让驿站的人注意,此人是不是明州一带的口音。如果是,或者相近,在此人吃饭的时候,不知不觉之间,就给他上一盘生鱼脍。东瀛人对这玩意好得不得了!如果他再吃得多,好,有人上去聊天,说着说着来一句:“哟!您的吴音挺标准啊!”
如果这人点头,十之七八就是东瀛信使了,当场拿下就行!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平忠信之前在酒馆,跟范荣华说过,来大宋的东瀛人,基本说话近似明州口音,这在明州有个专门的名词——吴音。这是东瀛专有,在宋朝,顶多叫做明州话。
有人问了,范荣华这鬼主意成吗?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