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住!你是何人?!”
不紧不慢地,诸葛亮一行人朝曹营的方向走着。走至半路,果不其然地遇见一支巡逻的曹兵小队。为首的那名曹兵一见诸葛亮,顿时两眼一亮,立即喝住了诸葛亮一行人。
诸葛亮微微地抬手,示意跟随而来的护卫们莫要轻举乱动。
面不改色地,诸葛亮一行人静静地望着那支曹兵小队将他们团团地包围。
这时,诸葛亮拱了拱手,朗声道:“在下复姓诸葛,单名亮字,还请诸位替在下向兖州牧曹公传个话来,就说收复徐州的时机已到,贵人来访,还请相迎。”
那支曹兵小队听罢,个个面带古怪。
为首的那名曹兵把脸一沉,凶道:“大胆!曹将军是你说见就能见的么?”
“尔等自可将在下当成细作斩杀。”诸葛亮一字一句说,“只是,诸位千万不要向曹公禀报此事。否则,耽误了曹公的计划,还被曹公得知,诸位的下场可就不好说了。”
那支曹兵小队面面相觑。
许是从未见过如此大胆的……孩童,为首的那名曹兵半信半疑,命令他的同伴们将对方死死地看住,而他自己,则飞快地奔向曹营,向曹操禀明此事。
诸葛亮完全不惧,负手地站在原地,耐心地等待那名曹兵的归来。
少时,便见那名曹兵额头渗汗,迅速地赶回,把手挥了一挥,急声道:“别围着!快快散开!”
瞧他那副模样,似被曹操训斥了一般。
众曹兵们顿了一顿,齐齐地后退一步,不再拦围诸葛亮一行人。
只见为首的那名曹兵拱了拱手,恭敬道:“还请小先生往这边走儿。”
把手一指,为首的那名曹兵好似变了一个人,整个态度都变了,变得敬畏而拘谨。
诸葛亮也不为难他,轻轻地点了点头,便向曹营走去。
及至曹营门口,就见数月不见的曹操,正站在曹营的入口。
而曹操的身后,则跟有数名武将。
诸葛亮悄悄地扫视一圈,便知那群武将全是曹操倚重的下属,还有好几名武将他甚是眼熟——
不必多说,定是曹操的族兄族弟们!
嘴角含笑,诸葛亮来到曹操的面前,认认真真地鞠个躬儿,行礼道:“小子见过曹公。”
“小先生来得好迟啊!”曹操抚了抚须,口吻里满是期待的语气,“可让老夫好等——还请小先生进帐说话。”
言罢,曹操亲自地上前,宛如对待圣贤那般,执起诸葛亮的手来,迈入了主帅军帐。
丝毫不提他曾弹指之间,就将徐州的夏丘城给屠了!
众武将们看罢,边是暗中观察诸葛亮,边是紧随而行。
被曹操热情地迎接,诸葛亮微微一愣,一时不知该怎么反应才好:唉~大约是受了印象里的影响,诸葛亮他对曹操……他对曹操……
他和曹操本是敌对的立场……如今,哦~如今,他却要为了保下徐州,而替曹操献计,这实在是——
“……事有仓促,还请曹公莫要生气。”诸葛亮心平气和地说,竭力地压下心底的言不由衷。
曹操倒是爽声一笑,笑道:“怎会生气?——小先生说了明年,明年到了,可不就来了?”
话音刚落,他们已然迈入主帅军帐。
没了普通曹兵们在场,诸葛亮想了一想,拱手地请求道:“曹公,请许小子私下与您一谈。”
听罢,在场的武将们俱是一愣。
“何事需要瞒着?”一个粗犷的男声不满地响起。
诸葛亮视之,便见来人肤色黝黑,却生得高大威猛,浑身上下,透出一股子爆烈的气势,但却偏偏五官端正,看起来十分正直,反倒令人心生好感。
“将军是……?”诸葛亮迟疑地问。
“本将夏侯惇。”来人扬着脖子,偏与诸葛亮抬杠,“你这小子今年几岁,也敢说出大话。”——此时的夏侯惇,还未瞎了一只眼睛,性情仍旧比较暴躁,有事藏不住,有话就直说。
斜视夏侯惇,诸葛亮抿唇不语。
似觉见势不妙,夏侯惇身后有一人,暗地拽了一拽他。
诸葛亮眼尖地瞧见,那人与夏侯惇的长相略有几分相似,面容更为凶悍,应该是夏侯惇的族弟……夏侯渊?
目光闪了一闪,诸葛亮却瞥向曹操,问道:“曹公以为如何?”
曹操沉吟片刻,才道:“在场之人皆是曹某的心腹,小先生尽管说罢。”
说至心腹的时候,几名将领们全都微微地动容。
诸葛亮心道:这是你说的,若是丢了脸去,可别怪人。思及此处,诸葛亮把眼一瞪,横眉瞪眼道:“敢问曹公,为何要以替父报仇的名义,攻击徐州?——曹太公当真病重么?!”
突如其来的一声质问,令在场的众人全体怔住。
曹操眨了眨眼:原以为诸葛亮会质问他为甚么要屠徐州,哪知诸葛亮却在怀疑他的父亲的病情。
踌躇片刻,曹操惨然道:“……老父年迈,的确躺在榻上,日日夜夜,都需要人去照顾——唉!曹某也是气极,这才不计得失,领兵攻徐,意在替老父他出气,但愿老父知道后,心情会有所好转罢?”
说罢,曹操眼里含泪,两分的恨意,三分悲伤,却是五分的悔意。
诸葛亮无声地看着,哂笑不已:编,你再编,编得倒挺像。
明明是他动手在先,这下倒好,反被他狡辩成怒极失态!
眸光一转,诸葛亮恨声道:“曹公好大的手笔,屠了夏丘还不够么?——究竟徐州怎么做,曹公您才能退兵?”
“必须……血洗徐州。”曹操冷漠地回答。
“即便徐州平民们无辜,也要承受曹公您的怒火么?”诸葛亮冷声地反问,很想追问:曹操你是不是太心急了,忘了那封书信所要交待的?
曹操不言一语。
事实上,诸葛亮和他都心知肚明:曹嵩病重是假,取徐才是真。
唯一的区别在于:诸葛亮主张缓缓而图之,而曹操却想快速地攻下徐州。
诸葛亮冷冷地道:“曹公,即便您血洗了徐州,拿下了徐州,徐州大气元伤,于您又有甚么益处呢?——徐州与兖州相邻,且也处于四战之地……是以兖州或是征战,或是抵御,而徐州的破败,反而会成为兖州的弱点呢?”
“哦?”曹操不动声色地望向诸葛亮,等待他的献策。
诸葛亮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小子有一法子,能令曹公您不费一兵一卒,便能占据徐州呢……?”
曹操心跳加快,却平静道:“甚么法子?”
“假戏真做。”诸葛亮轻描淡写地吐出四个字来。
“假戏真做?”众人相互地望了一望彼此,皆都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诸葛亮道:“还请曹公四下散播消息,就说家父被陶公麾下的将领击成重伤,以至于他回兖州之后,就一直躺在榻上,前几日,他终是伤重而亡……是徐州不义在先!若要平息曹公您的怒火,就让陶公好好地修书一封,向世人说明他做错了,愿意补偿曹公您——”
“你觉得陶……陶州牧会应允?”曹操一边思索,一边追问。
“当然不会。”诸葛亮说完,无视周围铁脸的脸孔,不冷不淡地补充了一句,“但是,小子愿为曹公游说,前往郯城,凭借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陶公,让他向您认错。”
“即便认错,曹某想要徐州所有的土地作为补偿,陶州牧他焉能应允?”曹操恶意地提出要求。
诸葛亮自信道:“曹公,徐州粮草充足,为何不要粮草呢?——用徐州最富饶的粮草当作补偿,您认为陶公会觉得怎样?”
曹操怒气冲冲道:“还会怎样?会当曹某好欺负,而你——”
曹操戛然而止。
两眼一亮,曹操瞅向诸葛亮,眼里又堆满了怀疑。
诸葛亮道:“小子观陶公,年寿近尽——若能换得陶公的信赖,使陶公将州牧之位……”
诸葛亮住了口去。
曹操则轻微地失神。
话说……这有可能么?
尽管曹操听懂了诸葛亮的想法,众武将们仍旧迷迷糊糊。
依旧是夏侯惇,扯着嗓门道:“你们在说甚么?——能不能说得明白一点?”
诸葛亮道:“小子若能劝服曹公辙兵徐州,就会成为这次徐州保卫战的最大功臣。”
“凭甚么?!”夏侯惇不可置信地跳起,“你是打哪儿来的小子?——即便不用你,吾等亦能拿下徐州!何需让你冒领这份天大的功劳?……主公!这小子的话一点道理也没有,还请主公三思!”
“元让。”曹操说出夏侯惇的字来,警告地瞥了一瞥夏侯惇。
见罢,夏侯惇只得闭嘴。
但是,夏侯惇仍旧不大服气,用眼神狠狠地瞪着诸葛亮。
此刻的夏侯惇果然太年轻了。
诸葛亮毫不悚他,沉声道:“小子若能成为徐州最大的功臣,小子就能保证——小子能领徐州牧一职!”
“……啊?”在场的武将们脱口而出,“怎么可能?!”
“为甚么不可能?”诸葛亮奇怪地瞧了他们几眼,“小子领到徐州牧一职后,便将徐州牧再转交给曹公!”
在场的武将们:“……”
寂静,寂静,寂静是主帅军帐的气氛。
终于,大家再也没法反驳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