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还记得,当他重返豫章太守府的时候,他的到来引起了好一阵的惊叫——当诸葛亮下了马车,大大方方走到太守府的门前,就听府前一群看守的仆役们惊呼:
“这这这……这不是二公子么?”
诸葛亮点了点头,刚想说甚么,便见有一仆役连忙地冲进府里,大声地喊道:“大公子!大公子!二公子回来了!二公子回来了!……”
很快地,便见大哥诸葛谨带人赶来,一见诸葛亮,激动道:“亮儿,你总算……这几天,你去了哪里?!”
言罢,诸葛谨面带惊喜,忙不迭地带回自家弟弟。
末了,诸葛谨也没忘记还得打发那群一路护送诸葛亮而来的众护卫们:派出了数名仆役们,径直地把他们当作客人般地招待——两名仆役们默默地牵走马车,十名仆役们则带他们前往府邸客居住下。
眼见大哥痊愈,与一个月前的情况截然不同,诸葛亮惭愧地低下头去,主动地认错道:“是弟不好,弟跑远了——陈登先生刚来此地,邀弟陪他游玩数天。数天以后,陈登先生不想回来,便又直接地动身,前往了徐州……弟也实在有些思乡,就忍不住地和他一同去了徐州,这才耽误了时日,让兄长记挂了。”
诸葛亮半真半假地讲完,得到了诸葛谨的瞪眼——诸葛谨哭笑不得道:“你啊!也不晓得捎封信回来,何况徐州的局势……”顿了一顿,诸葛谨试探地问:
“这事为兄本该不必问你,只是……你在回豫章的路上,可曾遇见荀彧先生?”
“荀彧先生……?”诸葛亮吃了一惊,“荀彧先生又怎么了?”
说话间,他们来到了诸葛亮居住的卧室。
诸葛亮飞快地扫了一眼,不出意外地瞧见自己的卧室依旧干干净净,应是每天被人打扫了。
“唉!”诸葛谨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却是招了招手,示意自家弟弟跪坐一角喝口茶去。
诸葛亮慢慢地饮了一口,解了渴后,重复地说:“兄长,刚才你说荀先生……荀先生怎么了?”
诸葛谨也不拐弯抹角,忧心忡忡地答道:“他么?——在你出游几天之后,荀先生也离开了。”
诸葛亮点了点头:哦~原来他离开了呀?——那也没关系罢?
虽说料到荀彧终会离开豫章府,但他没料中荀彧居然提前……这么说来,荀彧岂不是也离开了一个月多?——这会子,以荀彧的行路速度,想来应该抵达到了冀州邺城了罢?
却听诸葛瑾扶额道:“原本荀先生离开也就罢了,可是均儿也跟着走了。”
诸葛亮:“……幼弟?”
——幼弟……也跟着荀彧走了?!
诸葛亮张大了嘴巴。
这不可能罢?——弟弟才多大!
很快地,诸葛亮板起脸来,各种阴谋论的想法齐齐地涌上心头,皱眉道:“兄长,你说的是真的么?——幼弟真和荀先生……?”
诸葛谨迟疑道:“事实上,为兄并未瞧见均儿是否跟着荀先生……这事是月英妹妹说的——也怪为兄,那段时日光顾地忙着锻炼,待到为兄能够下榻,这才发觉好几天都没见到均儿了。”
说至此处,诸葛谨满是悔恨。
诸葛亮则挑了挑眉,奇道:“……鹰妹妹?”
“是啊!”诸葛谨唏嘘不已,“当时,为兄着急得很,派人到处寻找均儿,奈何找不着,是月英妹妹偷偷地跑来,告诉为兄的。”
“……偷偷地?”诸葛亮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词语。
诸葛谨的表情略有尴尬,支吾道:“对,偷偷地……”
“为甚么是偷偷地……?”诸葛亮细心地追问。
“因为……因为她的父亲来了。”诸葛谨尴尬地回答。
她的父亲?!
诸葛亮呆了一呆,猛地记起黄月英的父亲……可不就是荆州名士黄彦承么?——黄融,字承彦,高爽开列,沔阳名士,黄月英之父,南郡大士蔡讽的女婿,与襄阳名士上层社会圈子,诸如庞德公、司马徽等人交好。
黄融……哦~不对,是黄彦承先生他竟然来接女儿黄月英了?
——也对,黄月英从北方逃走,途中捎信给她家父亲,经过这么长时间,她的家人也的确该收到了……若没派人接她,诸葛亮倒要怀疑荆州的黄府是不是出事了。
只是,诸葛亮真没想到:竟是黄彦承本要亲自地前来。
挑了挑眉,诸葛亮立即又意识到一件事情,说道:“如今他们也还寄住在府?”——他们没返回荆州么?
诸葛谨瞅了一瞅自家弟弟,似笑非笑道:“原本黄先生是想直接带走月英妹妹,但被月英妹妹给拒绝——月英妹妹可有说了,她要和你正式地道别,方肯离开。哪知你这一游玩,游玩了一个月多,白白害得人家等你一个月多!”
诸葛亮:“……”
诸葛亮微微地怔忡。
没想到……没想到鹰妹妹竟然如此看重他——不由地,诸葛亮的脸红了起来,赧然道:“是弟之过也,还请兄长原谅。”
“为兄原不原谅倒不打紧,要紧的是你那个月英妹妹和黄先生。”诸葛谨的表情难得带上了一丝调侃,“耽误了人家那么久,还不赶紧去见一见她?”
唔……
诸葛亮只觉耳根子发热,竭力地淡定应道:“兄长说得对,弟这便去拜见……黄先生。”
说罢,诸葛亮起身,正想去找黄月英和她的父亲,却听一个男声道:
“不必了。”
男音毫不掩饰哼声,以示来人相当不满。
诸葛亮和诸葛谨同时一愣,寻声望去,就见一位风度翩翩的文士不知何地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那位文士头发半白,头戴青丝头巾,身着青衣,应有四十多岁。穿着普通,却相貌堂堂,体形匀称,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文人的气息,要多温文尔雅就有多温文尔雅,即便他目含挑剔之意,亦不让人反感,反而令人觉得他不矜不伐,尽显名士风范。
他与黄月英长得并不相像。
但是诸葛亮却能肯定——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黄彦承,黄月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