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徐州琅琊府,议室。
四周静悄悄地,只听得见翻书的声音。
兖州的情况,与诸葛亮已知的差不多:即便徐州侥幸逃得一难,兖州也照例如同历史那般,再被吕布率兵地偷袭——这次,吕军约有两万人马:一万名骑兵、一支数量为一千人的陷阵营以及九千多名杂兵!他们被吕布调度有方,顺利且飞快地占下了兖州所有土地,除了任城!
——注意:是任城国一座小城池,而不是整个任城国!
……翻看许久,诸葛亮眼睛酸涩,抬起头来,发现陈登依旧正襟危坐地放好各种文书——这些文书,皆是吕军初时偷袭兖州而兖州斥候们冒死查探出来的……托着下巴,诸葛亮静静地注视陈登,直至陈登注意到了诸葛亮的举动,再也没法专心地阅览。
“怎么了?”良久,陈登打破了寂静。
诸葛亮知道,这间屋子里只有他和陈登这二人,但他若是大声地喊人,屋外必定冲进来一群仆役们或士兵们!叹了一口气,诸葛亮低下头去,一边作查看情报的模样,一边轻声地说:
“小子看了半天,发现这些情况……并不严重。”
陈登抿了抿嘴,默不作声。
诸葛亮拾出一份战报,说道:“五月中旬,吕军占取济阴郡,却并不派兵防守陈留国……据小子所知,陈留是曹公起兵的地方,这里应该最不容易被吕军攻破……?”
陈登木然了一张脸,回道:“此事说来话长。”
“哦?”诸葛亮挑了挑眉,“长话短说。”
陈登便道:“……陈留是由陈宫治理,陈宫对曹公又颇有微词。”
“你们没派人去责问他为何敢叛?”诸葛亮揉了揉眉心,“即便他不满曹公,亦不可能……”
陈登虎着脸道:“派了。”
“然后呢?”
“然后被扣押了。”
诸葛亮:“……”
——真是太惨了:派去的使者居然被扣押?
等一等!
被、扣、押?
这这这……这怎么可能?!
通常情况下,说客来访,要么惹怒敌方被斩首,要么被羞辱一顿再赶走,哪会扣押?!
“谁被扣押了?”诸葛亮皱了皱眉头,觉得有必要问个清楚。
陈登叹气道:“赵昱赵元达,原广陵郡太守!”
诸葛亮只能扶额,叹为观止:如果是他……好罢,被扣押也算好的了,好歹没被斩!
“为何将他扣押?”诸葛亮好奇地追问,“那位先生可有说了甚么惊世之语?”
陈登道:“这也是登所纳闷的。事实上……赵元达还未见到陈宫,便被抓起来了。”
“啊?”诸葛亮眨了眨眼。
陈登继续道:“不知甚么情况,曹公每次派人去游说,还没见到对方,就被吕兵们抓住押进了大牢!一次也就罢了,两次、三次、四次……统共六次,次次都被抓、被关,让登都怀疑有人蓄谋已久,故意不让他们开口!”
诸葛亮:“……这是否意味着那些降于吕军的文吏们,实则向着曹公,只是碍于身不由己?”
听罢,陈登拍了一拍脑袋,后知觉地道:“小先生说得有理!或许就是这种原因!”
诸葛亮:“……”
——这类可能性很难猜到么?
突然地,诸葛亮意识到许是徐州或兖州的文吏们全被活捉了,曹公没了可靠的人手,这才想起了自己,特意派遣夏侯渊大张旗鼓地把他捉来……这也太糟心了!——诸葛亮鼓起脸腮,非常郁闷!
却听陈登道:“如此说来,咱们只需再派一名能说会道的文士,混进兖州,逐个拜访那群吏员们……”
说至此处,陈登两眼亮晶晶,含笑地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完全不为所动,撇嘴道:“先生口才不亚于小子,为何不去?”
陈登道:“兖州那边,有不少人都见过登……登若潜去,怕是见不到他们。”
——所以,身为生脸孔的诸葛亮,他就最合适么?!
他还没及冠!他还没出山!他依然是白身!
磨牙霍霍地,诸葛亮想起他尚不满二十岁,就这般劳心劳力,若不加以节制,大约又会短命——“徐州无人了么?兖州无人了么?”诸葛亮扬声地追问,“小子不信曹公没有别的文吏。”
“登也不敢瞒你。”陈登露出一副疲惫的神情,缓缓地说,“曹公麾下只余登和家父勉强算是文吏……父亲年迈,总不能让他去兖州。登虽也想去替曹公效力,奈何兖州那边全识登——如今,纵观兖、徐可用的文吏,唯有小先生一人。”
诸葛亮张了张嘴,惊呆了。
“——曹公有多少文吏?”诸葛亮下意识地住了口去:刚才,他差点口误,报出戏志才、荀彧、程立、郭嘉等谋士们、文吏们,却猛然地记起这群奇才们皆在袁绍的麾下……努力地回想现在的曹公还有哪些能用的文吏,诸葛亮想了半天,脑中亦是一片空白!
该不会……该不会真如陈登所说:他是唯一且最合适的说客?!
——也对:他年轻过了头儿,搁在外人眼里,属于小少年,最是没法让人警惕的了。假设他潜入兖州,应该没人能认出他来:即便有人听过「诸葛亮」这个名字,恐怕也会认为对方是一位三、四十岁的青年男子……毕竟差点接任徐州牧一职之人,哪会是甚么孩童呢?
诸葛亮静静地打量陈登,做出最后的挣扎,淡定道:“这事你说没用,须得曹公下令才对。”
——下令?
陈登似笑非笑地看着诸葛亮:亲口地说出「下令」二字……莫非是巧合?莫不是不懂这「下令」的含义?
心下扑通直跳,诸葛亮心知自个儿说出此话,摆明了是即将投奔曹操的意思,然而……
然而,他内心仍有一丝抵触,只是中间隔了好几个月,刚好让他缓冲,缓冲到他能足够地明白:没了刘备,曹操可能会是他最好的选择——
闭上双眼,诸葛亮已有好几种对策,接下来……
“既然看完,咱们就去见一见曹公罢?”诸葛亮也不拐弯抹角,而是主动地提议。
陈登诧异地盯着诸葛亮:明明一开始他能隐约地感觉到小先生极其抵触曹公和袁公,怎么这会子……?
“明天再去拜见罢。”陈登伸出手来,抚了抚诸葛亮,“让你忙到这么晚儿,着实辛苦你了。”
诸葛亮愣了一愣,这才恍然地想起现在是深夜。
曹公……应该早已安寝了罢?
「哦」了一声,诸葛亮也适时地伸个懒腰,顿觉困意来袭,应道:“那么,小子先去休息了。”
双方也没废话,相互地拱手拜别,各回居处就寝。
隔天,诸葛亮醒来,就听一名仆役在门外说:“先生,老爷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