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示好
墨卷铅华2024-11-21 20:123,776

  “真想不到,你们两个一起出了趟远门,回来之后竟然变成现在这样。”

  

  陶桃瞬间愣住,身子随着声音出现而变得僵直。在京城有如此说话声的,只会是养育了自己十年的父亲,光禄寺卿陶果。

  没想到刚出宫门口,就被他给逮个正着。

  

  思索间,几名陶府家丁走上前,护送着老爷走到两人面前。

  

  “姜芝远,这趟下来属实辛苦你,一边搜集美食一边还要照顾我女儿。

  “若是这丫头在路上有什么得罪之处,趁现在赶紧说出来,免得憋在心里窝火。”

  

  陶果不紧不慢地说着,手上却加了力道,把他们两人给强行分开。

  待到说完时,已将自己的女儿给拉到身后。

  

  “陶大人过奖,卑职不过是尽分内之事,为咱们光禄寺增光添彩,万不敢提辛苦二字。

  “三小姐冰雪聪明,一路上建言献策,帮助卑职搜集到许多民间美食。即使在外面风餐露宿,也没有任何怨言。

  “至于得罪,卑职却是从来都没觉得。”

  

  家丁们忍不住倒吸凉气,连带着陶果也跟着瞪大双眼。自家这位小姐什么脾气秉性,整个京城里恐怕没人比他们更清楚。但凡相处几日,肯定都要被折腾上七八回,再挨上几句骂。

  结果到了姜寺丞口中,直接把她说成那种善解人意的女孩子,简直闻所未闻。

  

  难不成,这个姓姜的有什么把柄在她手上?

  

  陶果回过神来,伸手拍打姜芝远的肩膀,动作看起来极不协调:

  

  “你还真是会说话,言行举止都不像是刚入仕的,还懂得照顾上官的面子。

  “这次能把菜单制作好,并且安全返回京城,算得上是大功一件,陛下和皇后肯定会注意到你。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小子就飞黄腾达,直接被提拔到翰林院里去了。

  “到时候,可千万别忘记咱们光禄寺啊。”

  

  姜芝远努力赔笑,心里十分清楚这是在刻意敲打,但在寺卿大人面前肯定不能直接点破。

  特别是周围还有许多皇家禁卫,更不能多言多语。否则难保有什么路过的好事之人偷听了去,传到皇帝耳朵里。

  那样不仅自己倒霉,连带着陶桃恐怕也得遭殃。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继续附和:

  

  “陶大人过誉,卑职只是尽分内之责,谈不上什么大功。陛下就算有恩典,也肯定会首先褒奖您作为寺卿领导有方,其次才有我们这些下属的功劳。

  “芝远虽出身寒门,但却时刻牢记饮水思源。光禄寺乃卑职入仕之地,怎敢轻易忘怀?”

  

  两人不厌其烦讲着各种官话,口若悬河一般,却把站在旁边的陶桃给听得昏昏欲睡。这些从小时候就已经厌倦的闲言碎语,她恨不得离它们十万八千里。

  没想到出去这么一趟下来,姜芝远还是这个老样子,简直算得上无可救药。

  

  正在这时,她猛然听到父亲开口谈及雄州,立刻打起精神。

  

  “雄州百姓抢粮的事情张少卿已经和我说过,你们两个年轻人面对那种情况确实没法处置,能安全脱身实属不易。

  “鉴于京城最近风声比较紧,你和陶桃就先在家休养几日,等事态平息之后再出来。至于朝廷里的动向,我会让张少卿及时通报,你尽管放心。

  “时辰已经不早,本官要先带小桃回陶府用膳,也让你一个人轻松轻松,省得她给你添麻烦。”

  

  陶果没有犹豫,拉住女儿的手转身离去,似乎完全没把刚刚陶桃和姜芝远之间的亲密举动放在眼里。仅仅三言两语,就把他们俩的关系盖棺定论,不留下任何转圜余地。

  的确,制作菜单的旨意已经完成,这两个非亲非故的年轻人没必要继续待在一起。若是让更多人看见他们这样不清不楚的,必定会产生各种流言蜚语。到时候受影响的,毫无疑问是他们陶家。

  如此显而易见的道理,作为一家之主肯定心里有数。

  

  只是他没有注意到,自己女儿临走前留下的不舍眼神,在身后连接成线······

  

  

  陶府,东厢房。

  

  时隔大半年再次回到家中,陶桃发觉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大不一样。原本疏于打扫的地方干净整洁,屋中装饰也焕然一新。就连从小就没怎么给过自己好脸色的养母和姨娘们,此刻也全都像年画上的人似的,不停赔着笑脸。

  但凡不是亲眼看见从正门进去,她肯定会认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这里和印象中的家,简直判若天渊。

  

  更加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竟然主动领着她进了哥哥平常住的东厢房里。

  

  “这段时间在外面吃苦受罪,肯定有不少委屈。现在回到家,首先得好好吃上一顿。”陶果伸手指向身旁的大红酸枝圆桌,“爹爹今天特意让后面做了一桌子菜,专门为你接风洗尘。要是不够,还可以再添新菜。”

  

  好家伙,这待遇和之前听到的说法完全不一样啊。

  

  陶桃停下脚步,努力咽了咽口水,然后问:

  

  “爹爹,我听人说,您在皇帝面前保证,说要把我给送到大理寺法办啊。”

  

  陶果不禁讪笑,摸着她的脑袋说:

  

  “那不过是为了堵都察院那些言官的口,在陛下面前做做样子。你是我唯一的女儿,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就把你送到大理寺去?

  “就算之前在林川和雄州的事情你都在场,那也算不上什么十恶不赦之罪。都察院不过是面子上过不去,具体孰忠孰奸他们心里还是有数的。”

  

  听到这话,她终于松了口气,赶忙来到主座旁边,拿起碗筷准备大吃一通。

  

  可刚要起身夹菜,却突然感觉哪里不对劲,好像周围异常空旷。

  

  “爹爹,母亲和哥哥弟弟们不一起来吃吗?”陶桃问道。

  

  陶果摇了摇头,坐在她旁边回答道:

  

  “他们不来吃,今天这桌菜只为你一个人准备。吃完之后,就在这里休息,不用再回后院去。”

  

  她倏然愣住,手里的木筷掉落在石板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自从进入陶府以来,东厢房从来都是两位哥哥的领地,自己这个女儿是断然没有资格踏入这里一步的。

  现在不仅在这里安排满满一桌好菜,还直接让自己在这儿住下。除非父亲是得了什么病,否则绝不可能有如此转变。

  难道说,面前这位陶寺卿不是真的,被人给掉包了?

  

  还没等重新捡起木筷,陶果就从旁边拿过一双新筷子递给她,脸上没有任何怪罪之意。

  陶桃小心翼翼接过新筷子,低声询问:

  

  “那个,爹爹,我要是住在东厢房,大哥二哥住哪里啊?”

  

  “这你不用担心,你大哥三个月前就又去沐阳城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陶果如是说道,“你二哥这两天也不在家,回来之后可以去你原来的屋子里住。

  “待会吃完之后,姨娘们就会帮你安排收拾,不用你操任何心。”

  

  陶桃坐在原地,整个人快要陷入恍惚当中。刚刚的几句话语,把过去十年里自己的印象尽皆冲毁,只留下她茫然面对现状。

  为何自己只是出了一趟远门,家里的每个人都跟洗心革面似的,对自己百般善待。甚至还让哥哥腾出屋子来给自己住,在以前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此看来,眼前这桌菜真有那么点断头饭的意思在了。

  

  她放下筷子,眉目间尽显忧愁:

  

  “爹爹,是不是咱们家出现什么变故了?您可千万别瞒我。”

  

  陶果不明就里:“有什么变故啊?你为何要这样问?”

  

  “桃儿以前在家里过得怎样,您和我心里都很清楚。突然给我这么丰厚的待遇,实在是有些无福消受。

  “还请您把母亲和姨娘们叫来吃饭,我回自己的闺房里休息吧。”

  

  陶桃从椅子上起身,作势打算离开东厢房。但还没来得及迈过门槛,饥饿感就毫无征兆地袭来,令她浑身无力。

  没有办法,只能在父亲的搀扶下重新回到桌旁。

  

  “你这丫头,还不许我们对你好了?饿了这么久,总不能连身子都不顾吧?”

  

  陶果把那双筷子硬塞回她手里,眼神也比刚才多了些许严厉。毕竟是从小养大的女儿,什么脾气秉性,什么身子骨都再清楚不过。

  真要是继续拖下去,没准又得叫郎中过来施救。

  

  眼看父亲是诚心诚意让自己吃,她终于不再执拗,和往常一样开始大快朵颐。特别是尝到阔别许久的老味道,鼻子还是止不住地泛酸,眼圈也红红的。

  

  仅仅半个时辰,满满一桌饭菜就被吃得一干二净,连点菜汤都没剩下。

  

  “怎么着,桃儿,要不要再让厨房添几道菜?”陶果问道。

  

  陶桃吃掉饭碗里剩下的那点菜渣,表情却显得意犹未尽:

  

  “先不用吧,到了晚上再吃,否则会累得慌。”

  

  陶果点了点头,说:“那好,你先在这里休息休息,爹爹先出去了。”

  

  “好的,有事随时叫桃儿啊。”

  

  他扬起嘴角,微笑着和女儿道别,走时将房门牢牢关紧,顺带上了把锁。

  紧接着快步走出东跨院,来到几名穿着打扮和京城这边完全不同的人面前。

  

  四下观察无人后,压低喉咙问:

  

  “怎么样,几位,你们看清我女儿的相貌了吗?”

  

  那几人当中的一名拿出画像,仔细端详片刻,然后说:

  

  “没错,您女儿长得和邺王殿下所描述的相貌没有差别,可以确定是殿下想要的那个人。”

  

  “既然是这样,那咱们就抓紧把亲事定下来,省得夜长梦多。”

  

  几人点了点头:“确实,我们也不想浪费时日,让殿下和小王爷着急。如果没什么问题,自然是越快越好。

  “最好在过年之前,就让世子妃娘娘跟我们回邺城。”

  

  还没等陶果回答,夫人陶李氏就从旁边窜出来,满口答应道:

  

  “没问题没问题,她能被你们邺王府看上,简直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别说过年之前,就是明天要她走,我们陶家都愿意啊!

  “老头子,你说是不是啊?”

  

  陶李氏边说边给丈夫陶果使眼色,搞得他无法回答,只能顺着说下去:

  

  “夫人说得对,我们陶家能跟邺王府攀上亲家,那可是连做梦都不敢想。何况您这边还是明媒正娶,直接让小桃当世子妃,更是祖先降下的庇佑啊!

  “往后到了慕家,她一定会老老实实,尽心尽力服侍世子爷的。”

  面对他们夫妇二人这般言语,邺王府的那几名随从并无任何反应,似乎早就司空见惯。

  接着从怀里拿出几份装订精美的折子,小心翼翼交给陶果。

  

  “这上面写着我们邺王府给您家下的聘礼,以及需要陪送的嫁妆。既然是明媒正娶,怎么着也得搞得门当户对一点,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

  “还有一份折子上写着我们邺王府的各种礼节和规矩,您抓紧让世子妃娘娘学习一下,免得接亲的时候出丑。

  “还有些其它的,您留着慢慢看吧,我们就先告辞了。”

  

  说完,几名随从转身离开,动作时分干净利索,快步往陶府大门方向走去。

  只留下陶果和陶李氏夫妇两个在那里眉开眼笑,连招呼下人送客这种事都忘记吩咐。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闪过一个瘦小身影,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向东厢房靠近······

  

继续阅读:第六十四章 私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观我朵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