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书慌
蔷薇梦秋2025-11-09 16:352,570

  她本能地就想回绝,可转念一想,管账本就意味着掌管钱财,让刚过门的儿媳去管他家羽儿的银子,任谁心里都不踏实。

  如果日后两人闹出些矛盾来,儿媳将羽儿的银钱卷跑了可如何是好。

  思及此,汤二婶赶忙说道:“虽说我现在不懂,可我能学呀,总可以学得会吧。”

  上官瑶心里暗自欢喜,说道:“待每天读书室结束营业后,娘便与虞柜掌学一炷香时间吧。每日一炷香,几个月后,娘估计就能掌握了。到那时让夫君考核,夫君认可了,往后家中全部账目就由娘打理了。”

  此事愉快地敲定了。

  随后,她们又接着忙读书室里大大小小的活儿去了。

  今天汤家众人基本全到齐,唯独少了汤二叔……倒并非他伤势未愈,而是汤老婆子嫌他丢人,坚决不许他迈进读书室一步。

  汤家三四房的俩小子,一人叫汤安,一人叫汤宁,年纪都在九岁十岁上下,这会儿正像小伙计一般,忙着整理书架上的书籍呢。

  汤老婆子和汤二婶负责擦试桌案、洒扫等杂活儿;

  汤老爷子则守着大门,防止别人偷偷将书册带走……

  上官瑶此时正于前台处与虞掌柜核算账目银钱。

  今天天读书室实行免费入场,不过从明日起,便交入场费方可入内了。

  收费方式有两种,一种按入场次数计费,一种则办理贵宾卡,有贵宾卡在手,入场次数便不受限制。

  可如果有顾客想将书籍借回家,则需额外缴纳押金,并且按照借阅天数来计算费用。

  “截至当下,办理贵宾卡总数达到了五百一十二位,且办的全是月卡,加起来的钱数共计十四两六钱四百多文。”

  虞掌柜一边拨弄着算盘珠子,一边说道,“今天外借出去的书册数量总计有一千三百四十九本,每本书的押金是一两白银,这么算下来,押金总额便是一千三百四十九两白银。

  另外,茶水方面,白水每杯一枚铜板,一般茶水每杯三枚铜板,品质稍好的茶水,价格在十至二十枚铜板不等,这块收入加在一起,是五两一钱多白银。全部收益相加,总共为一千三百六十八两零七百五十文。”

  上官瑶面露喜色,道:“仅一日进项,便够这宅子的年租啦,夫君无需自个补银钱到里边啦。”

  虞掌柜头脑清醒,语气平和道:“此收入中,多数是书册押金,日后还得退还客人的。”

  上官瑶认真地把账目重新誊抄一轮,道:“我将此好消息告诉大姐。”

  说罢,她便火急火燎地朝着汤楚楚的居所赶去。

  汤楚楚虽被禁足,但家中人都可自由出入,早把读书室热闹非凡的景象跟她讲过了。

  此读书室虽说初衷是为寒门读书人所设,然而由于不少贵族慷慨捐出许多难得一见的典籍,因而也引得众多贵族子弟纷纷前来。

  甚至不少大家闺秀也结伴,一同去那儿凑此热闹。

  也就是说,读书室开业首日,便已声名远扬。后续经营到位,没啥差错,必定可在京都稳稳立足。

  汤楚楚认真地翻看了账目,道:“想不想到如此多的人把书借回家,想来多是家境优渥的文人吧。”

  外借押金设定为每本一两白银,每借一日便是二十枚铜板。

  之所以定下这样的价格,是为限制典籍外借规模。

  毕竟,倘若典籍外借过多,读书室的书都没几本了,那群有卡在手之人可不得吃亏?

  上官瑶道:“有不少人都是十余二十本地借,就像宋家那位状元,借了十九本,且皆是世间少见的珍贵古籍。十九本哦,他要花多长时间才看得完呀。

  每本每日二十枚铜板,十九本算下来,是笔相当可观的费用啦。”

  “读书室现有藏书依然不够。”汤楚楚手点账目说道,“开张未到一盏茶功夫,这些古籍便全让人借走了。”

  要懂得,她特意安排人手去抄写典籍孤本,每本少说抄了有十本以上,可没想到,最后全让财力雄厚之人借回去了。

  那些听闻读书室名气而慕名前来的贫寒学子,应该连典籍的模样都未瞧见吧。

  幸好读书室还保留原籍,只需再安排人誊抄几本摆到上书架就可以了。

  “让虞掌柜留意什么书最频繁借出,得赶紧安排人补充上。”

  汤楚楚道,“另外,另增设一登记簿,如,何人希望看到何种类型的书,而读书室里缺乏的,全记好来,咱们再想别的法子把书弄来。”

  上官瑶点头应下,把全部流程细节都认真记好。

  一连数日,读书室的人气愈发高涨。

  原本汤楚楚预估,办卡人数也就二三百之数,谁知,仅几日时间,便直冲千余人大关。

  然而,读书室场地有限,仅够三百来人同一时间在里边读书。

  因此,没办法,只得限制办卡人数,幸好办的皆为月卡,此月读书位置紧缺点,待次月再控一控人数便好多了。

  毕竟,挣银子并非首要,关键是让每个贵宾享受在此的便捷与惬意。

  “大姐,这才短短三日,登记想看书的需求便是满满当当一整本啦。”

  上官瑶把读书室的登记册递到汤楚楚面前,“读书室里供男子阅读的典籍数量众多,种类也是丰富多样,男子们倒没啥不满之处。倒是建议的,大多为女子。

  有个别贵家千金热衷于看奇人传记,且特别偏好女性人物的传记。

  可女子读书室这类传记仅寥寥几本,也就慈兮太后的,或平阳公主啥的……

  别外寻常人家妇人,她们爱读故事书,可如今读书室中仅有些异志奇闻类啥的,而且文字用词过晦涩,寻常妇人根本没办法读懂,她们期盼读通俗易懂些的故事类书籍……”

  汤楚楚手托下巴,陷入沉思。

  在这古代,能让人写成人传记的,仅皇室成员,和个别卓然出众之人,且传记所记之事,需真实可考,有据可查,整个撰写过程极为繁杂……

  即便她有心想要改变现状、做些事情,可终究是能力有限,难以达成。

  不过,故事类的书,倒不妨尝试一番。

  这无疑清晰地表明,当下时代女人的精神颇为贫瘠。

  她们渴望通过阅读书籍来充实自己,然而市面流通的书籍中,十有八九皆专为男人打造的。

  并且,那些给男人写的书中,多数是围绕科考展开的。

  如此一来,女子便陷入了无书能读的困境。

  汤楚楚不由想起了前世古代,曾有一部广为人知的杂剧——《西厢记》。

  这部杂剧讲述的是一位书生与相府千金不顾礼教的重重束缚,最后有情之人喜结连理的故事。

  此杂剧凭借精巧的情节架构、跌宕起伏的剧情冲突以及斐然的文采,成为那个年代声名远扬的剧作,受到多少人的热烈追捧。

  但是,既她此刻也身处这样的时代,也不宜创作不顾礼教的书来。稍有不慎,就可能让人弹劾参奏,她还不愿与一个时代对敌啊。

  可有情之人最终走到一起,此乃全部女人都心驰神往的美好结局。

  以此切入,结合景隆国的风俗文化背景,倒可创作出一部新故事来……

  当日晚饭过后,汤楚楚把院中婢女宫格们都召集来。

  众人依次排开,整齐站好。

  这可是头一遭,慧奉直一本正经地把她们都召集来,大家都有点摸不着头脑,猜不透慧奉直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瞧你们都紧张兮兮的,至于嘛。”汤楚楚悠悠说道,“这段时间我快要憋坏啦,昨晚居然做了个梦,这梦可有意思了。你们原地坐着吧,我给大家讲讲。”

  众下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村妇,带着拖油瓶逆袭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