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南阳放牛娃
逆风的蝉2025-11-07 10:482,066

赵统和王凌带领残兵狼狈回营,引得军中将士一片哗然。

虽说只带了三千兵马,但那可都是精兵,竟然被一帮屯田兵给打败了。

刘禅大感意外,来到帐外,便听到赵云的的咆哮:“堂堂大将,竟被屯田之兵所败,堕我军威,辱我英名,你有何颜面回来见我?”

“我……我甘愿领罪,自刎谢罪!”

赵统低吼着,就听到仓啷一声拔剑之声。

“且慢!”刘禅冲进帐内,见王凌已经拉住赵统,上前夺了他的佩剑:“胜败乃兵家常事,岂可以一时成败论英雄?”

“三千精骑对战区区屯田兵,本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赵云摊开双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色低吼道:“结果却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这成何体统?”

刘禅这是第一次见赵云气急败坏,心知他是对赵统寄予厚望,才如此失态,劝道:“子龙叔息怒,继忠也并非鲁莽之人,我看其中必有缘故,还是问明原因最好。”

赵云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神,看向王凌:“王参军,那屯田兵究竟有何厉害之处?”

“我等中了埋伏!”王凌一声叹息,将战况如实禀报。

总体战术部署上,赵统做的也没什么错,只是没想到对方伏兵藏在泥塘里,换赵云去也够喝一壶的。

赵云听罢,却摇头道:“唉,我看此子难为将才,念在他还有些勇力,不如留在世子身旁做个侍卫吧!”

“不不不,此战非继忠之过!”刘禅却双目放光,盯着赵统问道:“那偏将叫邓超,另一人如何称呼?”

但更让刘禅感兴趣的却是那个黑脸大汉,不但懂得用计,还和赵统武艺不相伯仲,这妥妥的将才啊!

赵统点头道:“那偏将自称南阳邓超,另一人却不肯报名,初时以为他故意戏弄于我,回来细想此事,此人应该有口吃之症。”

“哈哈哈,好好好!”刘禅拍手大笑,对发愣的王凌说道:“明天早上,我要得到此人的全部资料。”

南阳邓家,再加上口吃,一位三国后期的名将呼之欲出啊!

赵云疑惑道:“世子何以如此重视此人?”

刘禅搓着手笑道:“赵叔叔,此人与继忠大战三十余合未分胜负,又将屯田兵训练得如此有章法,足见是一位大将之才啊!”

王凌也明白刘禅之意,抱拳道:“不想淮南竟有如此人才埋没,属下这就去查。”

王凌走后,赵云也冷静下来,又向赵统询问交手之事,越听越是吃惊,叹道:“且不说此人练兵用计如何,就是他以籍籍无名屯田之身,却能与继忠武艺不相上下,就值得培养。”

要知道赵统可是从小练武,自己手把手带大的,虽说天赋不如其他人,但功底扎实,绝非一般武将可比,这黑脸大汉显然在曹营中未受重视,却有如此本事,真是一块璞玉。

刘禅看赵统有些气馁,劝解道:“继忠也不必气馁,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世上哪有什么常胜将军,吃一堑长一智吧!”

赵统瞟了一眼赵云,见他神色稍稍缓和一些,抱拳道:“明日我要再去厮杀,定为世子收此良将。”

“这就对了嘛!”刘禅拍着他的手臂笑道:“胜不骄,败不馁,这才是大将之才!”

赵云也安慰两句,让他下去歇息,明日再点兵马去收芍陂。

刘禅没想到取寿春还有意外收获,激动得半夜没有睡好,早上被一阵急促的雨声惊醒,原来半夜竟下起了小雨。

进入四月,淮南迎来雨季,再有一个多月便是梅雨季节,战事也不能拖延下去了。

洗漱完毕,王凌便已经等在帐外,带着一份资料,刘禅看到最上面“南阳邓艾”四个字,小心脏漏跳了一拍。

“此人原名邓范,少孤,本是义阳棘阳人也。当年因曹丞相破荆州,徙南阳百姓,随母至汝南,为人养犊为生计……”

“后来在颍川读到已故太丘长陈寔碑文中“文为世范,行为士则”,欣然向慕,于取名邓范,字士则。因宗族中有同名者,又改名邓艾,字士载!”

说到此处,王凌也是一声叹息,这邓艾从小便识字,显然是出自寒门,而南阳邓氏宗族,很可能就是邓禹之后。

见刘禅看着资料时而喜悦,时而蹙眉,言道:“此人虽有才干,却因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平时只做屯田之事。去年因樊城之战,中原震动,曹丞相调兵备战,将豫州屯田军卒迁徙他处,便调来淮南。”

刘禅其实不用看那些资料,已经清楚邓艾的大概生平,确认之后喜不自禁。

二人来到中军大帐,只见赵云父子闷头对坐,本想今日一雪前耻,结果却下雨了不能出兵。

赵云问道:“可查到那人消息?”

刘禅将资料递给赵云,一脸找到宝物的喜悦:“此人乃南阳邓禹之后,颇有才干,只可惜明珠暗投了。”

赵统愁眉苦脸:“天公不作美,如之奈何?”

昨夜已经想了一百种招式将那黑汉生擒,哪知天不遂人愿,一口气憋在心中,自然难受

刘禅笑道:“既然天意不叫我们妄动刀兵,这是不愿伤及无辜百姓,我先写一封书信劝降,看他心意如何,再决断不迟。”

赵云蹙眉道:“此人以屯田兵自守,恐不肯轻易归降,世子有几分把握?”

刘禅笑道:“怀才不遇,又是帝乡之人,功勋之后,总有打动他之处。”

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中国人,都会以家乡为荣,更何况南阳这个帝乡,连诸葛亮都以南阳自称。

当年曹操强行迁徙南阳百姓,邓艾孤儿寡母肯定吃了不少苦,这些年又被排挤不受重用,对曹魏的忠臣肯定还不如王凌。

再加上现在的局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刘禅有八成的把握劝降他。

回到帐中,刘禅亲笔写信派人送往芍陂,又命马忠带上心腹之人,潜伏在芍陂附近,万一魏军撤退及时禀报,这条大鱼可不能让他跑了。

此时刘禅的心思已经不在寿春,这是完全凭一己之力招收名将,成就感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继续阅读:第257章 一封劝降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