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派”据理以争
余音2025-11-10 11:341,032

  只有打捞,才有望纠出导致库尔斯克号沉没的元凶;只有打捞,才能给予遇难官兵亲友一个安慰;也只有打捞,才能够修复俄罗斯认真、负责的大国形象。

  然而,关于打捞,俄罗斯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大派别:政府和军方的态度十分明确,如果条件许可,一定要把潜艇和罹难者的遗骸打捞上来。

  但一些科研人员则认为,从沉没情况分析,打捞库尔斯克号方案可能会相当复杂,而且十分昂贵。从时间来说,光是计划打捞库尔斯克号的工作就需要至少两三个星期,而整个行动的费用可能会超过1亿美元,这相当于好几艘大型潜艇一年的费用。1974年六七月间,美国为了直接获取军事机密,曾偷偷打捞了一艘前苏联沉没潜艇,共有4000人参与,耗资3.5亿美元,结果,只打捞上来艇艏等几个舱室,其余部分,仍旧沉睡海底。

  一些专家还警告说,巴伦支海的海情一日一小变,三天大大变,变幻无常,给打捞船只造成很大困难;潜艇的所有仓室灌满了海水,怎么才能抽空?不抽的话,负载高达2.3万吨,全世界都没有这么大的水上起吊设备;潜艇上有核反应堆,还有许多未引爆的弹药,艇壳严重损坏,如果仓促行动,或者打捞进行得不太顺利,可能会引发爆炸,导至灾难性的后果,使放射性物质污染大海。另外,打捞遗骸的难度和风险也不小,弄不好会搭上潜水员的性命,得不偿失,而且,让遇难者长眠于海底,也是国际上海军通行的做法。

  可是,一艘世界级潜艇莫名其妙地沉没,如果不查清原因,这对俄罗斯这样一个海军大国来说,无论如何也是难以接受的。为此,“打捞派”提出了自己的理由,主要有4点:

  一是对遇难官兵的亲人和全世界一个明确的交代。库尔斯克号沉没后,俄罗斯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有所降低。曾京总统认为,只有打捞成功,才能使俄罗斯当局的威信进一步得到提高,恢复民众的信任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是不使国家机密长期“失控”。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俄罗斯为数不多的大型战略核潜艇之一,其航行指令、航海日志、机密电码本、来往文电以及其他许多文件,均属于国家机密。只要这些文件还“流失在外”,俄军方和有关部门就会“寝食不安”。

  三是了解库尔斯克号失事的确切原因。通过打捞行动,可以得到失事核潜艇的航海日志、航行数据等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解开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之谜。毋庸置疑,这些第一手资料,对于俄海军中仍在从事战备巡航值勤的同类型核潜艇,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

  四是确认目前潜艇内外状况,为未来潜艇的整体打捞做准备。为保障2001年打捞整个潜艇行动的顺利进行,只有抓紧入冬前的唯一时机实施打捞行动,才能够及时取得必要的技术数据。

继续阅读:千方百计地保守机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世界大海难揭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