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要系统地经验
南方有乔2025-07-17 18:502,002

  

   “至樵啊,今儿…又到这时候才卖完?”

   周母声音里透着心疼和焦虑。

   集市上那些学了她家法子养鸡鸭的人家,蛋筐一个挨一个,他家这蛋价钱往下掉不说,卖鸡蛋的时间也比之前长了不少。

   许寒笙直起身,甩了甩手上的水珠,给周至樵端了水来。

   “妈,不打紧,卖鸡蛋的人多,说明咱们的法子管用,是好事。至于鸡蛋买卖,我心里有别的盘算呢,这点微末市场,让给乡亲们也无妨。”

   周母嘴唇动了动,还想说什么,看着儿媳那双清亮笃定的眼睛,终究只是叹了口气。

   日子像村口那条浑浊的小河,表面平静,底下却裹着泥沙暗自涌动。

   周家后院的鸡鸭依旧喧闹,蛋也照常生,只是集市的喧嚣里,周家那筐“金贵蛋”再难独占鳌头。

   周至樵的归家时间,一日日拖到了日影西斜。

   周母一天比一天焦虑,许寒笙小两口倒是淡定,照常养鸡鸭,照常每日拿着新鲜鸡鸭蛋去集市卖。

   天才刚亮,许寒笙送周至樵出门转身把捣碎的艾草末子混进新拌的谷糠里,动作利落。

   坡地上,麻鸭们伸着脖子,嘎嘎叫着往食槽边挤,翅膀扇起细小的尘土。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一声略显拘谨的咳嗽。

    

   “请问……这里是周家?许寒笙同志在家吗?”

   来人是个穿着深灰色干部装的中年男人,戴着眼镜,腋下夹着个黑色人造革公文包。

   他身后还跟着个穿工装、提着个崭新铁皮水壶的年轻小伙,两人站在低矮的竹篱笆外,打量着这个略显破旧却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农家小院,目光最终落在坡地上那片新开辟出来的空地和喧闹的鸡鸭棚上,带着审视和不易察觉的惊叹。

   许寒笙闻声抬头,手上的动作没停。

   “我就是,有事?”

   中年男人脸上立刻堆起职业化的笑容,快走几步进了院子,隔着几步远就伸出手。

   “哎呀,许同志,幸会幸会!鄙人姓李,李国栋,是县里‘红光养殖场’的生产技术科科长,这位是我们场的小王。”

   他身后的年轻小伙赶紧点头。

   许寒笙拿起双手,示意自己一双手都不得空,这李国栋才收回手,推了推眼镜,目光热切地扫过那些精神抖擞的鸡鸭。

   “许同志,我们可是慕名而来啊!您这养殖技术在咱们县里都传开了,成活率高,产蛋品质好,产量稳,简直是奇迹!”

   许寒笙笑了笑,最近这样的好话她听了不下一二十次。

   不过“红光养殖场”她是听说过的,确实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大厂。

   “李科长这是为了我这些养殖经验来的?”

   明人不说暗话,对方身份不低,又背靠大厂,屈尊降贵的跑那么远找来,总不可能是为了买几个鸡蛋鸭蛋,余下的,也只可能是养殖经验了。

   闻言李国栋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几分。

   “许同志见笑,实不相瞒,我们红光场虽然背靠县里的国营单位,规模不小,但这两年效益一直提不上去,尤其是禽蛋这一块,成本高,损耗大。

   听说许同志这边有独到的养殖管理经验,成活率高,产蛋品质好,场领导非常重视,特意派我来取取经,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请许同志放心,我们是抱着十二分的诚意来的!”

    

   许寒笙心里了然,面上依旧带着得体的微笑。

   “李科长客气了,红光场是县里的标杆,我们小门小户摸索出来的一点土办法不能和你们比,谈不上指教,互相学习交流罢了。”

   李国栋见有门,立刻朝身后的小王使了个眼色。

   小王立刻上前,把那个崭新的铁皮水壶放在旁边的石墩上,又小心翼翼地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厚厚一沓大团结的棱角在信封下清晰可见。

   “许同志,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李国栋接过信封,往前递了递。

   许寒笙没接,微一思索,还是十分诚挚开口:“李科长,明人不说暗话。我这点法子村里不少人家都学了去,集市的蛋摊子上,品相好的蛋也不少,你们真想学,去集市上打听打听就能知道法子。”

   提前说清楚,免得日后麻烦。

   李国栋脸上的笑容更甚,就喜欢和许寒笙这样的直道人打交道!

   “许同志快人快语!佩服!集市上学来的那是皮毛,零零碎碎,我们要的是系统!是能立刻提升我们场整体养殖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经验!”

   他态度诚恳,又把信封往前递了递。

   “这是我们场的一点心意,算是今日上门打扰的补偿,请务必收下。

   我们是想系统性地学习您从选地、建棚、选苗、防疫、饲料配比到日常管理这一整套成熟有效的经验,我们场,是诚心诚意想和您合作的。”

   许寒笙看着那信封,似乎是在考虑。

   想要人家的养殖经验,以后肯定也会影响人家的卖蛋生意,她有犹豫,李国栋也理解,急忙又补充几句。

   “您放心,我们愿意按期支付您技术咨询费,只要您愿意把您的整套养殖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场的技术骨干,这份心意后面还有!”

   人家都说到这份儿上,许寒笙也就没再推辞,大大方方地接过了那个沉甸甸的信封。

   “李科长言重了,经验谈不上多系统,不过是因地制宜,用心摸索罢了。在商言商,既然李科长你们诚心和我谈这笔买卖,那咱们也认真准备一份合同,说清楚各自交换的东西,也避免日后有麻烦,可行?”

   这回李国栋是真有些惊讶了。

   他原以为这位许同志只是个有些养殖经验的农家妇女,可对方居然连合同都知道,这真只是个农村里没怎么读过书、上过学的农家女?

   惊讶一瞬之后他态度更为恭敬,说话也认真不少。

   “当然!许同志您放心,我们场是正规国营单位,绝对尊重您的技术成果,协议是必须的!”

    

    

  

继续阅读:第二十三章 教授经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后,我靠动物心声发家致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