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宗门萧索弟子散 天道偏魔绝望生
摸摸书虫2025-10-08 09:205,131

  山门处的白玉栏杆裂着蛛网般的缝隙,往日里萦绕山巅的灵雾早散得无踪无影,只剩灰蒙蒙的风卷着枯草屑,贴在斑驳的朱红宫墙上,留下一道道灰痕。

  孟浩站在石阶下,指尖下意识凝聚血气,却感觉周遭的灵气像躲着他似的,稀薄得近乎透明,连血气运转都慢了半拍——吸进肺里的不是往日温润的灵息,而是带着刺意的凉意,像有细碎的冰碴子扎在喉间。

  不远处的灵田更是一片狼藉,原本翠绿的灵稻枯成了灰黄色,秆子歪歪斜斜倒在田里,田埂上的灌溉阵纹黯淡无光,阵眼处的低阶灵石裂成碎块,泛着死气。

  几名负责看管灵田的杂役蹲在田边,手里攥着枯萎的稻穗,脸色比灵稻还灰,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

  “这山上的灵气,怎么比山脚下还匮乏?”孟浩皱紧眉头,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山道——往日里修士们御剑往来的热闹景象没了,只剩零星几人低着头匆匆走过,脚步里满是焦虑,连招呼都懒得打。

  “我早说过,天地要大变了。”女人的声音从脑海里传来,伴着一阵冷风掠过窗棂,吹得远处殿宇的风铃“叮铃”作响,却没半分往日的清脆,只剩萧索。

  “人欲横流触怒天道,如今是要收束人族的修行路——天地失衡,法则畸变,往后想按寻常路子修仙,难了。”

  孟浩愣了愣,刚回宗门时的慌乱又涌了上来:“我才把《吞元化血魔功》练到圆满,怎么就冒出这种事?”

  “危机里也藏着机会。”女人的声音缓了些,“妖兽崛起要争地盘、抢至宝,他们能借天地异变修行,你也能,如今天地间多了层无形壁障,把化神以上的顶尖强者困在了另一头,你们这些‘小鱼小虾’,反而能在夹缝里折腾——只要找对路子,未必比以前差。”

  孟浩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烦躁。他抬头望了眼灰蒙蒙的天空,远处议事堂的方向传来争吵声,隐约能听到“灵气断了”“功法修不下去”的字眼,整个宗门都裹在一层压抑的焦虑里,和他离开时的规整截然不同。

  没等他多感慨,一道身影匆匆从山道上跑来,看清是卢浩时,孟浩挑了挑眉——卢浩穿着件皱巴巴的外门弟子服,头发乱糟糟的,眼下泛着青黑,显然是这几日没睡好。

  见到孟浩,他手里的文书“啪嗒”掉在地上,眼睛瞪得溜圆:“你……你还活着?!”

  “运气好,没被野人追上。”孟浩弯腰捡起飞散的文书,指尖触到纸页上的墨渍,还带着点潮气,“被追到一处荒地时,正好遇上两头妖兽抢食,我趁机躲在石缝里,等它们两败俱伤才敢出来,绕了不少路才回宗门。”

  卢浩听得连连咋舌,拍着他的肩膀叹道:“你这命也太硬了!我还以为你……”

  而后两人来到外门管事阁,卢浩递给他一枚新的弟子令牌道:“这事我已经报给宗门了,他们改了你的存档状态,没多问,现在他们也没心思管这些了,长老们在议事堂吵了三天,都在愁灵气的事,连护宗大阵的残片都没人修。”

  因为孟浩背后与那位大佬有所联系的原因,卢浩对他的态度非常好,也是因为孟浩没死,积压在心头的一座小山散去,让他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孟浩点点头,跟着卢浩往宗门深处走。

  沿途的殿宇外墙掉了漆,原本挂在檐下的功德碑歪了半边,碑上的字迹被风蚀得模糊;演武场上空荡荡的,只有几处残留的剑痕,在灰光下透着冷意,连往日里练剑的呼喝声都没了。

  稍稍闲聊了几句后,辞别了对方,孟浩直接去了藏功阁。

  藏功阁的石阶长青苔,踩上去滑溜溜的,往日里擦得锃亮的木门如今关着半边,门楣上“藏功阁”三个金字失了光泽,像蒙了层厚灰。

  师姐正蹲在门口整理散落的书卷,怀里的书册堆得老高,有的书页都卷了边,见孟浩进来,怀里的书卷“哗啦”掉在地上,她猛地站起来,眼眶都红了,上来就拧住他的胳膊:“我还以为你......外面那么危险,你要是出点事,我怎么……”

  后面的话没说出口,但她指尖的力道、声音里的颤意,都透着真切的关心。

  孟浩任由她拧着胳膊,低声道:“让你担心了,我没事。”

  师姐瞪了他一眼,却还是拉着他进了藏功阁。阁里的光线很暗,只有几扇小窗透进点灰光,书架上的书卷歪歪扭扭地摆着,有的还掉在地上,积了层薄灰。

  “最近天地大变,阁里乱得很,没人管这些书。”师姐从书架最里面翻出几册泛黄的功法,指尖蹭到书上的颜料,“这几本是从外面弄来的,如今是没什么人修行了,但对你应该有用——顶层的好东西都有禁制封锁,要贡献和身份才能看,我拿不到。”

  孟浩接过功法,指尖触到粗糙的书页,心里泛起一股踏实感。

  他知道,师姐是怕他修为低,往后若再有剧变无法应对,所以才顶着违反宗规的风险为他弄了基本功法,这些摆在中层的功法,已是师姐能帮他拿到的最好的了,不过孟浩最后还是自己挑选了几本境界需求更高的功法,说是高阶功法之中能参悟的东西更多。

  师姐知道孟浩的悟性如何,所以也并未说太多其他,只是说若参悟不成,便拿回来换。

  没在藏功阁多待——他毕竟只是个杂役,阁里偶尔路过的修士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审视,待久了容易引人注意。

  孟浩抱着功法,快步回到自己的小院。

  院子里的老槐树掉光了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枝桠上还挂着几片枯得发脆的叶子,风一吹就“哗啦”响。

  相熟的杂役弟子见他回来,只是勉强扯了扯嘴角,便又缩回了屋里,房门关得紧紧的,连灯都没点。

  四本功法在桌上摊开,边角的磨损和偶尔的染料痕迹,都透着“被遗忘”的痕迹。

  孟浩指尖划过书页,目光落在最厚的那本上——这是《元婴基础诀》,也是他眼下最急需的功法。

  他如今虽已是金丹境,可修行的功法实在拿不出手:入门时练的是云山仙宗最基础的《引气诀》,后来从魔修身上搜来的也只是残缺的金丹破境法,两门功法都是品阶极低的基础法门,谈不上什么不好,只是不够优秀。

  上次与周鹤对战,若不是靠《吞元化血魔功》的肉身强度硬撑,单论内气威力,他没有任何与对方碰撞的资格。

  “同样是元婴,顶级功法和普通功法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孟浩想起《吞元化血魔功》——不过是练到圆满,肉身便能碾压普通元婴,若是有对应的顶级内气功法,他的战力恐怕还能再翻一倍。

  可惜藏功阁里没有顶级内气诀,只能先靠这本《元婴基础诀》巩固修为、调整内气,藏功阁的金丹法门都太差,也就这本功法还有些作用,虽是对他修行更高境界无用,但目前来说是对他效果最好的。

  他的计划很清晰:先以《元婴基础诀》巩固修为,等后续找到更高级的内气功法,再回头查漏补缺——只要没突破化神、没改变生命层次,修士就有“重修根基”的机会。

  这对旁人来说,是要耗费海量资源和数年精力的苦差事,可对孟浩而言,根本不算难题:灵质同化能帮他大大缩减这个过程需要耗费的时间,他缺的从来不是资源和时间,而是像样的功法。

  目光移到第二本功法上,封面上“招风术”三个字透着凌厉,旁边用朱砂写着“金丹顶级咒术”,墨迹虽淡,却掩不住功法的强悍。

  孟浩翻开书页,指尖在“引动烈风,开山裂石”几个字上停顿——这门术法的核心是“借天地灵气为己用”,既能凝聚风刃劈砍,又能将灵风蕴养在体内,化作“风珠”,用时只需弹指,便能引动周遭灵气,形成小型旋风,威力堪比高阶法宝。

  更厉害的是,风刃还带着“化人筋骨”的毒素,被扫中的修士,经脉会像被冰碴扎过,内气凝滞、运行不畅。

  “正好补上远程攻击的短板。”孟浩眼前一亮——他之前的攻击要么靠肉身近战,要么靠那劲气,遇到擅长远程的修士,很容易被牵制。

  有了《招风术》,他就能在远处压制敌人,再配合肉身近战,攻防会更全面。

  书页末尾写着术法的缺点:灵气消耗极大,寻常金丹修士用一次就要调息半个时辰;修行门槛高,光是熟记引风的七十二道符文,就要半个月;最关键的是,“蕴养风珠”需要每日吸收天地间的灵风,若是灵风匮乏,风珠很容易溃散。

  孟浩却毫不在意——灵气消耗大?到时找几本扩充内气的法门,怎么都能缓解。

  门槛高?【天道酬勤】大大加强了他的演算之力,符文记起来比常人快十倍。

  灵气匮乏?血咒配合《吞元化血魔功》,足以支撑他的一切修行。

  这些缺点,在他这里都成了“可解决的小事”。

  第三本功法的封皮有些泛黄,“白玉灵光体”五个字模糊不清,书页上还沾着不知道哪里留下的颜料,显然是被扔在角落多年。

  可当孟浩翻开第一页,眼神瞬间亮了——“以精气养身躯,经九层蜕变,成白玉灵光体,刀兵不伤、水火不侵、五毒俱散”。

  这是门元婴级的淬体功法!

  和《吞元化血魔功》不同,《吞元化血魔功》是“以吞噬外物强化肉身”,而《白玉灵光体》是“以自身精气滋养身躯”,从外皮到筋骨,从经脉到脏器,层层蜕变,最终让肉身像白玉般坚韧,举手投足都能引动天地大势。

  单论肉身防御,《白玉灵光体》甚至比《吞元化血魔功》还强——修成后,寻常法器都破不开皮肉,就算中了剧毒,肉身也能自行解毒。

  “这么强悍的淬体功法,怎么会没人练?”孟浩翻到最后一页,才明白其中缘由。书页边缘有一行小字,是之前修士的批注:“淬体三月,不如法宝一击,动用法体每息耗精气十颗上品灵石,第三层便有爆体之危,慎修!”

  修仙宗门里,修士们更愿意把资源花在法宝、丹药上——花几颗灵石买一把低阶法器,就能提升战力,何必耗费大量资源去淬体?

  而且淬体修行慢,见效也慢,还要承担爆体的风险,久而久之,没人愿意碰淬体功法。

  《白玉灵光体》更是淬体术中的“极致”,消耗大、风险高,这些年下来,早就被扔在藏功阁里吃灰,成了没人要的“弃子”。

  “捡到大便宜了。”孟浩嘴角勾起笑意——别人怕消耗、怕风险,他却求之不得。

  有了《白玉灵光体》,他的肉身强度会再上一个台阶,到时就算面对元婴后期的修士,也能硬抗对方的攻击。

  最后一本是《开山拳》,封皮朴素得连花纹都没有,名字直白得像随便起的,却是藏功阁里为数不多能让孟浩看得上眼的体术。

  功法内容很简单:淬炼自身劲气,将内气凝在拳头上,形成“开山劲气”,配合特定的拳路打出,一拳就能崩碎山石。

  没有复杂的招式,没有繁琐的运气法门,只有“淬炼劲气”和“出拳”两个核心步骤,却最适合眼下的孟浩——他需要的是能快速提升近战战力的手段,《开山拳》正好符合:不用花太多时间理解,只需每日淬炼劲气,配合他的肉身强度,用不了多久,就能形成“拳出劲气随”的效果。

  窗外的光渐渐暗了下来,孟浩合上四本功法,指尖凝聚起一缕内气——内气比之前规整了些,是《元婴基础诀》的初步效果。

  他抬头望向窗外,夜色里的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他眼底的坚定。

  天地大变虽让灵气匮乏、法则畸变,可他手里有灵质与【天道酬勤】这等顶级的底牌,何愁修行无路。

  只要按部就班地练下去,他有信心在这末日光景之中独当一面。

  “先从《开山拳》开始,两日内练出开山劲气。”孟浩在心里定下目标,将功法册收进怀里,关上窗户,房间里陷入黑暗,只有他平稳的呼吸声,和窗外偶尔掠过的风声,构成了乱世里难得的宁静。

  宗门的沉静持续了十日,往日里热闹的山道渐渐落满枯叶,演武场的青石上爬满青苔,连殿宇檐下的风铃都没了声响——不是无风,是风里裹着的凉意,让人心头发沉,没人再有心情驻足听铃。

  这十日里,每天都有弟子背着包裹下山。

  灵气被天地壁障封锁后,山上修行只能靠灵石,高等弟子家底厚,还能掰着手指算着用。

  可寻常弟子哪有那么多资源?有的怀里只揣着几块碎灵石,那是先前省吃俭用攒下的家底,在如今的世道里,多留一块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可能,没人愿意浪费在灵气稀薄的山上。

  他们走时大多低着头,脚步匆匆,有的还回头望一眼宗门的山门,眼神里满是迷茫——下山未必有生路,可留在山上,只能坐吃山空。

  “不入化神终为蝼蚁”,这话往日里常被低阶弟子挂在嘴边,可如今连化神修士都没了底气。

  曾经的灵脉宝地,如今成了灵气倒卷的绝地;以前能引动天地灵气的洞府,现在连烛火都点不旺。

  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烦恼,唯一相同的是,所有人都在焦虑——灵气不会凭空消失,可它到底去了哪?

  直到有隐居的高人出面推演,掐诀的手指抖了半日,最后一口鲜血喷在推演的玉盘上,只留下一句让所有人绝望的话:“灵气、资源,全往妖魔汇聚之地去了。”

  天道哪是什么一视同仁?它是真的要覆灭人族,把天地间仅存的生机,都给了那些吃人的妖魔。

  这话像块巨石,砸在所有人心里。原本还在挣扎的弟子,彻底没了心气,连长老们议事时,都没了往日的争执,只剩一片死寂——连天道都不站在人族这边,他们再怎么挣扎,又有什么用?

  枯树的枝桠像干枯的鬼爪,刺向灰蒙蒙的天空。山谷里的风裹着浓烈的血腥味,吹得满地碎肉和断骨微微颤动——“吼!”一声震耳欲聋的嘶吼炸开,震得枯树叶子簌簌掉落,两只足有丈高的妖兽正扭打在一起,浑身都沾着黑红色的血污。

  左边的妖兽覆着青黑色鳞片,爪子像淬了钢,一爪下去便在对方身上撕开五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黑血顺着鳞片缝隙往下淌;右边的妖兽长着蓬松的棕毛,獠牙外露,一口咬在青鳞妖兽的脖颈上,硬生生扯下一块带鳞的肉,嚼得“嘎吱”响。

  它们脚下,是数百具妖兽尸体,有的断了头颅,有的肠肚外流,连山谷里的溪流都被染成了暗红色,漂着碎肉和残破的兽皮,腥味浓得让人作呕。

  这不是争夺食物,是在争夺地盘——天地异变后,这山谷底下渗出精纯的灵气,催生出了大量的天材地宝。

  对妖兽来说,资源就是活命的资本,哪怕同宗同族,也容不得半点退让。

  它们脑子里没有复杂的念头,只有“弱肉强食”的本能:只有最强者,才能霸占灵气和天材地宝,活下去。

继续阅读:第三百八十九章:下山遇兽窥强横 青狼探境强敌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游戏:人物词条多亿点怎么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