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皇宫里的饭馆
布知道2025-11-07 14:274,097

  三宫六院,佳丽三千。

  这是坊间评书弹唱里常用的说辞,也是市井百姓关于大内禁宫,最津津乐道的几句话之一。

  这佳丽三千,说的自然是当今圣上的妃子,每个妃子最少还需要三五名宫女随侍,那照这句俗语来看,宫内的宫女怕是有近万人。

  但其实在皇城之中,宫女的数量远比三千人少得多,只有不到两千人而已。除了那些住在三宫六院配房或耳房的当值宫女和六局里的女官,剩余的宫女们九成都住在内府附近的下房里。雷映真跟着林木南一行人沿着尚衣监和司礼监北侧的那条青石板路走了一刻钟,终于走到了目的之地。

  宫女们住宿的下房和太监们住的监房一样,都是七八人同宿一间,按宫制本是需要每日洒扫,但轮值的宫女鸡鸣而起日落而归,根本不会有精力做这些洒扫事宜,下房本身也难得有人过来监查,所以环境杂乱不堪。林木南带来的几名女官在前面深一脚浅一脚地开道,都没什么好脸色。下房里居住着的宫女们一看这阵仗就知道来了个麻烦的人物,都忙不迭地躲回各自的房中,生怕一不小心冲撞了谁,莫名其妙就丢了性命。

  “掌簿,前面那间就是那关秀梅的住处。”一行人走了一会儿,前面带路的女官停了下来。

  “雷司狱,咱们喊她出来还是进去说?”林木南转头问道。

  “既然来了,自然是进去看看,房里还有其他人吗?”雷映真道。

  “和她同房的其他人都是昨夜到今日在翊坤宫当值的,事发后应该都被扣在宫里,所以今日房里应该只有她一人。”

  “那我们直接进去问询吧。”

  林木南点点头,给前面的几名女官比了个手势,领路的那人径直走到关秀梅的房门前,正准备推门而入,举起的手掌却停在了空中,悻悻然回道:“回掌簿,这房门从外面锁上了。”

  “这关秀梅一个因病换值的宫女,不待在房里,跑哪里瞎晃荡去了?”林木南皱眉,“你们去附近打听一下。”

  前面领路的几名女官应了一声,四散开去周边的几间房中问询,只留下两名年纪稍大的宫女站在林木南身边。

  雷映真微微皱眉,走近房门,翻看了一下那把铜锁。这铜锁因为频繁使用,被磨得光亮,她用力扯了一下,确认是锁得严严实实。雷映真正准备放下铜锁,突然一抽鼻翼,从门缝里闻到一丝不应该属于这里的味道。

  那是一种酸腐又令人作呕的恶臭,雷映真虽然没有经常遭遇,但也颇为熟悉,因为这个味道十分特殊,只要闻过一次就铭刻在记忆之中,难以忘却。

  那是尸身腐烂的味道。

  

  ********

  

  与此同时的另一边,殷小七在尚宫局继续逗留了一会儿,却没有在那几卷宫簿里再查到什么有用之事,只能略有些茫然地走出尚宫局,然后就一眼看见了依旧袖着手站在外面的刘若愚。

  殷小七突然想起刘若愚刚才经过万法宝殿的那番话,心里有了一番打算,他扫了一眼尚宫局门口上的滴漏时辰,笑眯眯地走到刘若愚身边说道:“都快到未时了,刘中官怎么不找个地方坐一会儿,还在这里站着干等。”

  “谈公公吩咐过,小的今天要陪二位把这差事办好,自然不敢离开片刻。”刘若愚恭敬地回道。

  “辛苦了,我第一次入宫,确实还得多劳烦刘中官照应,现在就有一个大麻烦需要您帮忙解决。”殷小七说道。

  “殷大人但说无妨。”

  “今日在皇宫折腾了半日,饥肠辘辘,这大内禁宫里也不可能有什么酒肆饭馆,刘中官可知道哪里可以讨口饭吃?”殷小七略有些腼腆地拍了拍肚子。

  “这好办,小的可以借着谈公公的几分薄面,领二位去光禄寺去吃一顿,就是已经过了午时太久,怕饭菜都已经凉透了。”刘若愚抬头看了看四周,皱眉道,“不过刚才看雷大人和尚宫局的女官们出了门,她何时才归?去晚了光禄寺里怕是连冷菜残羹都没了。”

  “不妨事,她有尚宫局照应着,应该饿不着,我在这边给她留个口信,咱们先去混口饭。”殷小七有事想要和刘若愚相询,自然不想在人来人往的尚宫局门口干站着。

  “若是如此,那小的就还有一个更好的主意。”刘若愚看了看四周,小声道。

  “哦?刘中官有何妙计?”

  “殷大人第一次进紫禁城,可能不知道,这紫禁城里啊,还真有个饭馆。”刘若愚低笑道。

  “在这紫禁城里开饭馆,难道是圣上的生意?”殷小七好奇道。

  “殷大人这话说的,普天之下,哪个生意不是咱万岁爷的?”刘若愚朝着乾清宫的方向拱了拱手正色道,随后立刻换了一副笑脸,“不过多说无趣,殷大人跟小的一去便知。”

  “还请刘中官快快领路。”殷小七这位老饕不由得心痒难耐。

  “得嘞,您随小的来便是。”刘若愚躬着身子笑了笑,转身领着殷小七往北走去。

  “不知这紫禁城里的饭馆,位于何处?”殷小七边走边搭话道。

  “不太远,就在东长房,咱们腿脚麻利些,还能赶上最后几桌好菜。”

  “我在京城待了这么些年,还是头一回听说这大内禁宫里还开了饭馆。”殷小七啧啧称奇。

  “这紫禁城里头,上从一品红袍的阁臣相公,下到不入流的翰林庶吉士,这文武百官只要赶上早朝,都得准时点卯。可这点卯可没那么轻省,百官都得在寅时之前赶到午门候着,等午门钟楼一响,大家陆续上朝。要赶上在京城里住得远的,怕是子时就得起床往皇城这赶路,大半夜的灶都是冷的,很多人都得饿着肚子上朝。高品大员们还有厨子给备好食盒,可以躲在轿子里填个囫囵饱,那些低品小官,家里都不一定请了厨子,那只能硬撑着饿上半宿。”刘若愚说得绘声绘色。

  “正所谓‘月明立傍御沟桥,半启拱门未放朝’,看来这官也不好当啊。”殷小七打趣地叹了一句。

  “这诗可得慎言。”刘若愚听到这句诗眼神忽闪了一下,声音压低了几分,“高青丘的诗在这皇城里,最好还是不要随意念起,要知道,他当年可就是死在南京的皇城里头的。”

  殷小七这才想起写这句诗那位被誉为“吴中四杰”之一的高启高青丘,正是因一句“龙蟠虎踞”,被太祖高皇帝下旨腰斩于南京皇城午门之外。他不由得点点头道:“刘中官提醒得是,在下孟浪了,还是刘中官学识过人,连高青丘的这句小诗也识得。”

  “殷大人见笑了,小的入宫前也进过学,不过时间长了,只记得一些只言片语。”刘若愚笑了笑。

  殷小七眉毛微动,一个从小进学的人最后却净身入宫,这刘若愚家中怕是发生过什么变故,但他知此事必然涉及对方隐痛,于是没有深问,而是转移话题道:“但早朝过后,皇宫里不是有廊餐提供吗?在下听文宁公所撰《涌幢小品》有云,太祖高皇帝‘每日视朝,奏事毕,赐百官食’。这些朝会的官员为何不能忍一忍到廊餐进食呢?”

  “殷大人有所不知,太祖高皇帝之时,皇城里确实是有在朝会后于殿廊提供百官朝食的规矩。可是成祖文皇帝迁都北京后,就因为此项所耗不菲,将这个规矩废除了。所以现在这文武百官,在这紫禁城里三天两头饿着肚子朝会,也是一个让他们头疼的问题。”

  “所以这饭馆,就是给这些饿昏了头的文武百官开的?”殷小七忍不住笑道。

  “也算是机缘巧合,一开始东长房是光禄寺给工部营缮清吏司那些营建宫殿的匠户吃食之所,自成祖迁都北京始,紫禁皇城营建修缮了不知几次,一年到头这宫内都没有多少日子停工的时候,这东长房就一直沿用了下来。”刘若愚顿了顿,抬头看了一眼前方的岔路,领着殷小七穿过了千秋亭,继续道,“开始是几个翰林院编修和六科给事中发现了此处,这些人都住得偏远,下了朝会经过此处,闻见菜饭香气哪里忍得住,就使些银钱好说歹说,买了些吃食果腹。这光禄寺负责此处的庖役开始自然乐得多得些银钱,便悄悄增添了些餐食。只是六科言官本就人多口杂,皇城里这个可以吃食的地儿没多久就传遍了百官之间,最后几名御史将此事奏到了当时的孝宗皇帝案前。咱们的孝宗皇帝生性宽厚,感百官不易,只是申饬了光禄寺卿,随后默许光禄寺在东长房正式对百官营业,收入皆为进项。这东长房自此就定下了这个规矩,历经百余年,扩建成了一个正式的饭馆。既然收入归光禄寺自己腰包,这饭馆里的饭菜做得可比普通的膳食上心多了,不只文武百官,有时候有些吃腻了宫中膳食的娘娘贵妃,也会派侍女去东长房饭馆打些新奇的饭菜回去尝尝鲜。”

  “那这还真是得去见识一番,有劳刘中官了。”殷小七说完不自觉吞了吞口水,刘若愚这一席话说得他又馋了五分。

  “殷大人请看,前面就是了。”刘若愚抬手指了指前方一排红砖长房说道。

  殷小七抬眼看去,那一排长房和这紫禁城里的其他建筑一样,青基红墙琉璃瓦,透着一股皇家贵气,完全看不出任何饭馆的样子,不过已经迎面飘来的丝丝饭菜香气已经说明了刘若愚所言不虚。

  两人很快走了进去,长房里排着一排长桌,时间已经临近未时,长桌上坐的人不多,殷小七特地拣了一张偏静的桌子,拉着刘若愚坐了下来。

  没多久一个穿着青布短衫的光禄寺庖役就走了过来,躬身道:“二位爷想吃点啥?”

  “来两份甲等例餐,再给我们来一壶好茶。”刘若愚熟门熟路地说了一句,那名庖役应了一声,就匆匆离开了。

  “还请殷大人勿怪,这紫禁城的饭馆里有些规矩还是与别处的不同,怕有人饮酒误事,祸乱宫禁,这饭馆里有茶无酒,可不是小人舍不得银钱。”刘若愚抱歉地对殷小七解释道。

  “应该的,只是不知这甲等例餐又是何物?这饭馆里也没有菜单吗?”殷小七好奇道。

  “对,这又是一处不同。宫里不可能特地为了这一个地儿囤积太多偏门肉食蔬菜,所以这饭馆每日只提供甲乙丙三等例餐,价位不同,菜品则依据每日光禄寺采购的食材变化,这甲等例餐便是这饭馆里最贵的菜品了。”刘若愚边说边暗示了一下自己的诚意。

  “刘中官破费了。”殷小七拱手道。

  “应该的,谈公公吩咐的事,小人自然是要做好。”

  “多谢多谢,到时候见到谈公公,定然要夸一夸刘中官的认真负责。”殷小七闻弦知雅意,一句话就说到了刘若愚的心坎里。

  饭菜很快陆续上齐,这东长房不愧是宫中的供应,虽然不是什么熊掌燕窝这等食材,却颇有好几样京城少见的南珍北鲜,殷小七吃得大呼过瘾,二人以茶代酒,宾主尽欢。

  茶壶很快见底,殷小七喊庖役添了一壶茶,给刘若愚倒上,看似不经意地问道:“刚才经过万法宝殿,刘中官说了大爆炸当天的惨事,看来那天刘中官在宫里也没少奔走?”

  只可惜这茶不如酒,一壶下去除了下腹坠胀,并不会让人头晕迟钝。刘若愚目光微闪,立刻就察觉到了殷小七今日如此殷勤配合的目的,他舔了舔嘴唇,犹豫道:“时间有点久,小的记不太清楚了。”

  殷小七笑了笑,知道面前这个年轻的太监并没有那么好糊弄,索性掏出那枚御赐金牌搁在长桌上,腰牌落桌的声音不大,刘若愚看清腰牌上的雕龙衔珠的时候却吓得一个激灵。

  “要不刘中官再好好想一想,不过几日而已,刘中官这么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不会想不起来吧?”殷小七笑容依旧,刘若愚却觉看得头皮发麻,觉得自己掉进了一个难以逃脱的陷坑之中。

  

继续阅读:第四十三章宫女房的男尸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奉诏狮吼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