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蘩带着缓缓地踏入了府邸大门,一边迈着步伐往里走,一边轻声吩咐身旁的侍从:
“去,给南宫麟公子准备一间上好的客房。”
下人们连忙应诺,匆匆忙忙地前去操办此事。
不多时,一切便已安排妥当,南宫麟也在仆人的引领下来到了自己的房间。
他环顾四周,这客房还是之前他住的那一间,布置如往常一样,典雅大方,窗明几净,可见平日留着它,打扫他,他一来就能住下,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
于是,他沐浴后便安然住下了。
次日清晨,冬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屋内的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当众人来到膳厅准备享用早饭之时,柳绵绵和江小风突然惊讶地发现,南宫麟竟然又出现在了这里。
尽管两人心中略有诧异,谁也没有开口询问陆蘩其中缘由。
饭桌上,气氛显得有些微妙却又不失和谐。
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像往常一样交谈、用餐,仿佛南宫麟的到来并未掀起任何波澜。
柳绵绵时不时微笑着与旁人搭话,江小风则埋头专心吃着碗里的食物,陆蘩静静地坐在那里,偶尔回应几句他人的话语。
一顿饭就在众人安静祥和的氛围中缓缓度过。
早饭后不久,柳绵绵便要起身离开了。
她此番回去,乃是肩负重任——回到北乡县主持柳家书院的开学事宜。陆蘩和江小风听闻此讯,决定亲自将柳绵绵送至府门口。
而此次送行的队伍中,多出了一人,令人意外的并非南宫麟,而是齐荣。
双方在府门口依依惜别,互诉衷肠之后,柳绵绵轻盈地登上马车,车帘轻晃间,只留下一抹渐行渐远的身影。
望着那辆渐渐远去的马车直至消失不见,江小风和齐荣方才各自离去。
江小风径直朝着自己的铺子走去,准备处理店铺中的事务;
齐荣则转身返回衙门继续办公,忙碌于政务之中。
陆蘩并未与他们一同离开,而是稍作停留后,转身折回了府邸。
踏入客厅,只见南宫麟正端坐其中,若有所思。
陆蘩走上前去,轻声问道:
“你今日可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吗?”
此时正值元宵佳节期间,庆祝活动自十四日起便已拉开帷幕,并会一直持续到十八日才落下帷幕。
因此即便是白日时分,街头巷尾依旧热闹非凡、人头攒动。
南宫麟抬起头来,微微一笑,回答道:
“我知晓你尚有公务缠身,你尽管去忙吧,不必挂念我,我独自一人在此处静候也并无大碍。”
陆蘩心里暗自思忖着,就这样将南宫麟撂在一边似乎不太妥当,但若是带着他一同前往衙门处理公事,那更是万万不可行之事。
毕竟人多嘴杂,流言蜚语足以杀人于无形之中。
虽说她并不惧怕他人议论自己和南宫麟之间存在着什么男女私情,然而一旦被传出两人共同插手政务之事,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想到此处,陆蘩微微蹙起了眉头,思索片刻后终于开口说道:
“我的书房里倒是收藏了不少书籍,要不你先到那里去翻阅一番吧。”
听闻此言,南宫麟不禁面露诧异之色,随即追问道:
“你竟然如此信任我?!难道就不怕我会翻看一些不该看的东西吗?”
陆蘩挑了挑眉,反问道:
“你会吗?”语气质疑中带着确定,肯定他不会做对她不利的事情。
南宫麟连想都没想,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不会!”
这话干脆利落得让陆蘩一点都不意外。
陆蘩无奈地摊开双手,耸了耸肩说道:
“这不就结了嘛。要是有什么事需要人帮忙,你可以去找许娘子,或者我把憨丫头、红枣留下来听候你的差遣吩咐。”说完,她微笑着看着南宫麟。
南宫麟连忙拒绝道:
“她们都是你的得力助手,还是留在你身边帮你比较好,我自己能应付得来,你快去忙你的吧!
对了,不过中午的时候可要记得回来陪我一起用饭。”
陆蘩轻轻点了点头,表示答应后,便转身朝着衙门走去处理事务。
而另一边,南宫麟则开始在陆蘩的府邸里四处闲逛起来。
这座府邸对于陆蘩来说,更多的只是一个居住的地方而已,因为她平日里将心思全都放在了百姓和衙门的公务之上,根本无暇顾及府邸的精心布置与装扮。
所以整体看上去显得十分简单大方,没有过多华丽的装饰。
南宫麟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走着,没一会儿功夫,就已经将整个府邸逛了个遍,也算是对此处有了大致的了解。
随后,他信步走进了书房。只见这书房同样布置得简洁明了,除了必备的桌椅和书架之外,再无其他多余的摆设。
缓缓地坐在那张陆蘩时常落座的椅子之上,南宫麟轻轻地伸出手,翻开了那本她常常翻阅的书籍。
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书页上,映照出淡淡的光影。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只有他翻动书页时发出的轻微声响。
就这般静静地坐着,不知不觉间,南宫麟已然在此度过了整整一个上午。
当临近中午时分,距离正午大约还有一个时辰左右,他终于起身离开了座位,朝着厨房走去。
南宫麟踏入厨房的那一刻,整个厨房里顿时陷入一片寂静之中。
那些熟悉他的仆从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和惊愕之色。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身份尊贵的南宫麟竟然会亲自动手下厨!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播开来,引得众人私下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然而,好在有许娘子在场严厉管束,这些闲言碎语才未能传出院落之外。
不多时,南宫麟便已烹制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将热气腾腾的佳肴装入精致的食盒之中,然后提起食盒,步伐坚定而又轻快地向着衙门方向行去,只为能够寻到那个令他心心念念的女子——陆蘩。
陆蘩正在屋内整理书卷,忽然听到下人前来禀报,说是南宫麟到了。
听闻此讯,她赶忙放下手中之事,亲自迎出门外。
只见南宫麟身姿挺拔地站在走廊尽头处,听到身后传来的轻微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来。
四目相对之际,他脸上扬起一抹温柔的笑容,并轻轻扬了扬手中提着的精致食盒,声音愉悦道:
“我拿饭来了,这会儿也该吃饭啦。”
陆蘩微笑着应道:
“嗯,那咱们去客厅吃饭吧。”
语罢,二人并肩走向客厅。
待双双落座后,陆蘩招呼南宫麟用饭就拿起筷子,夹起一箸菜肴送入口中。
只这一口,她便察觉到今日的饭菜与平日里所品尝过的大不相同。
于是,她好奇地开口问道:
“你这是从外边哪家饭馆买回来的佳肴又或者是府上新来的厨子手艺如此精妙?”
面对陆蘩的询问,南宫麟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
而是拿起一旁的公筷,细心地为陆蘩碗里夹了一些菜,而后轻声问道:
“味道如何?可还合你的口味?喜不喜欢呢?”
陆蘩细细咀嚼着口中的食物,咽下之后方才点头赞道:
“我很喜欢,确实非常美味!只是……这难道竟是出自你之手?”
南宫麟闻言,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个略带得意的笑容,缓声道:
“若是你喜欢,我明日再为你下厨便是。”
陆蘩欣然应允道:
“好啊!”
因着实喜爱这桌饭菜的味道,陆蘩不知不觉间竟比往常多吃了许多。
待到最后,她轻抚着自己已然鼓起来的小肚子,无奈地笑着打趣道:
“看来下次你不仅要准备美食,还得给我备上一碗消食汤才行。”
南宫麟看着陆蘩可爱的模样,眼中满是宠溺之色,连忙应道:
“放心吧,下次我会注意把饭菜量做得少一些,免得你又吃得这般饱胀。”
就在这一天开始,南宫麟便住进了陆府,而且一住就是整整五天。
在这五天当中,他每天都会亲自下厨,精心地为陆蘩准备美味可口的午餐。
每一道菜肴都是他用心烹制而成,饱含着对陆蘩的关怀与爱意。
五天的时光转瞬即逝,南宫麟最终还是向陆蘩辞行了。
他不得不回到那充满紧张氛围和严格纪律的军营之中,继续履行自己作为一名军人的使命和责任。
然而,尽管离别总是让人感到不舍,但他们彼此心中都明白,短暂的分别只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自那以后,只要南宫麟一旦有空暇时间,他总会迫不及待地赶来陆蘩这里小住一段时日。
每次到来,他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意儿或者有趣的故事,让陆蘩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陆蘩总会满心欢喜地迎接他的到来,两人相处的时光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温馨甜蜜。
渐渐地,整个陆府上下的人们都注意到了南宫麟频繁出入陆府并且与陆蘩关系密切的情况。
于是众人纷纷猜测南宫麟很有可能成为陆家未来的姑爷。
这个消息在私底下被人们悄悄传颂着,甚至还有不少人为此津津乐道。
只不过,由于府上有着严厉的规矩以及那位许娘子的严加管束,这些议论之声始终未能传到陆蘩的耳朵里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日子就像那潺潺流淌的溪水一般,一天接着一天悄然流逝着。
不知不觉间,一月复一月,匆匆忙忙地溜走了。
仿佛只是眨眼之间,陆蘩便已在北陵县度过了整整三个寒暑春秋。
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她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也见证了这座小城的兴衰变迁。
而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一日,一封加急诏令如飞鸟般传到了北陵县。
当陆蘩看到其中内容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波澜——原来,朝廷下达命令,要求她即刻启程,十二月二十日抵京述职!
这个消息就像是一颗从天而降、猛然坠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一般,瞬间打破了衙门里原有的宁静氛围。
刹那间,整个衙门内仿佛炸开了锅,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皆因他们得知了陆蘩即将离去这一惊人事实。
而私下里,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则是陆蘩此番离开究竟会带走哪些人一同前行。
令人意外的是,陆蘩并未打算将原本隶属于衙门的那些官差们带离此地。她心中早已有数,此次行程只会带上自己最初带来的那帮随从。
然而,对于吴雨、李可然、袁清以及高杨杰四人,她尚需进一步询问他们各自的意向。
于是陆蘩果断地派遣手下之人前去邀请他们齐聚于书房之中。
待众人到齐之后,陆蘩开门见山地说道:
“想必诸位已然知晓本官将要离开此处之事。
那么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便是想听一听各位对此事有着怎样的盘算与想法。正所谓‘人各有志’,本官绝不会强行逼迫于你们。倘若有人有所需求,本官亦可为其举荐一些合适的差事。”
话音刚落,只见高杨杰率先向前一步,恭敬地向陆蘩作揖行礼后言道:
“大人,下官此次有幸参与了今年的秋闱考试。虽说最终未能高中举人,但下官依然心有不甘,渴望能够再拼搏一回。
故而,下官意欲继续留在北陵书院,潜心攻读,以期来年能够一举成功。”
听闻此言,陆蘩微微颔首,表示认可与应允。
紧接着,吴雨也赶忙起身作揖,并诚恳地说道:
“学生一心只想跟随大人您一同回京。恳请大人成全!”
面对吴雨的请求,陆蘩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一旁的李可然则稍显犹豫地开口说道:
“大人,学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留在书院继续当夫子。望大人理解。”
陆蘩同样以温和的目光注视着她,表示尊重她的选择。
陆蘩微微颔首,表示对某事的认可后,她的目光缓缓转向站在一旁的袁清。
只见袁清一脸坚定地说道:
“自从我决定追随大人您以来,大人您身在何处,属下自当跟随至何处。
无论前路如何艰险,属下定会不离不弃!”
听到这话,陆蘩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轻声回应道:
“本官已计划好于十一月二十日正式启程出发。在此之前,你们各自有何事需处理、有何行李要收拾准备的,都尽快安排妥当吧。”
袁清与身旁的吴雨对视一眼,两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遵命!”声音洪亮而干脆。
随后,陆蘩挥挥手示意众人可以先行散去。
待其他人离开之后,她独自留在原地稍作思考,接着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将衙门中的各项公务逐一整理出来,并将它们悉数交给了齐荣负责处理。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一丝温暖。
陆蘩简单收拾行装后,独自一人踏上前往北乡县的路途。
经过一番奔波,终于抵达目的地。
见到柳绵绵时,她开门见山地问道:
“如今局势已定,不知你是否有意随我一同返回京城?”
面对这个问题,柳绵绵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果断地回绝道:
“多谢大人关心,但小女子还是想留在这里。”
陆蘩见状并未多加劝说,因为她深知每个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应该予以尊重。
短暂沉默过后,陆蘩话锋一转,提到了齐荣此人,言语间透露出对齐荣的赞赏之意。
同时,她也借机试探性地询问起柳绵绵对于齐荣的看法以及内心真实想法。
然而,这次柳绵绵的态度却显得有些微妙,既未明确表示反对,也没有直接表达好感,只是含糊其辞地回答着,让人难以捉摸。
但即便如此,凭借女人敏锐的直觉,陆蘩依然感觉到这二人之间或许存在发展感情的可能性。
陆蘩一脸认真地说道:
“大姐姐,虽说你独自一人在这遥远的边关生活着,但请你记住,你可不是孤身一人!
咱们一家人可都在京城之中等你,倘若哪天你有心想要嫁人成家了,那这传统的三书六礼,可都是必须得经过咱们这些娘家人之手的!
至于你的嫁妆嘛,我们定会精心替你筹备妥当,绝对会让你风光大嫁的。
如果有人胆敢欺负你,让你受半点儿委屈,咱们全家人都会站出来给你撑腰做主的!”
柳绵绵微笑着点了点头,回应道:
“好妹妹,你的这番心意我记下了。
放心吧,如果真到了我再次出嫁的时候,一定会第一时间告知你们的。”
说完,她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似的,话锋一转问道:
“对了,小风你是不是打算把她一起带回京城去?”
陆蘩微微皱起眉头,认真地说道:
“那必须得带上!把她留在这儿虽说我能安心,但我娘还有祝家那些人肯定不会放心的。
毕竟这世道可不太平,一个女孩子独自在外多危险!
再说了,做生意嘛,回到京城去做同样也是行得通的。”
一旁的柳绵绵听到这里,不禁想起了江小风每次提起做生意时那副积极热情、双眼放光的模样,心中暗忖着陆蘩这番话恐怕难以实现所愿。
于是,她好心地提醒道:
“你自己也说了,小风如今已经是个大姑娘了,不再是从前那个事事都听你安排的小女孩儿。
要是她不愿意跟我们一起走呢?到时候可别强行带人,这会影响姐妹之间的情分。
要不这样,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你就把她交给我来照看得了。”
说完,柳绵绵冲陆蘩眨了眨眼,表示自己一定会照顾好江小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