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了庭院里。
陆蘩慢条斯理地用完早膳后,轻轻抿了一口清茶,然后唤来身旁的侍从,低声嘱咐道:
“去瞧瞧巡查官那边是否都已准备妥当,我们今日便要动身前往罪人村了。”
此时,巡查官正坐在桌前享用着热气腾腾的早餐。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
原来是陆蘩身边的红枣到了。
巡查官见状,赶忙放下手中的筷子,拿起一旁的帕子,仔细地擦拭着嘴角残留的食物残渣,同时开口问道:
“这不是红枣姑娘吗?
不知你家大人遣你来此有何要事?”
红枣先是恭恭敬敬地向巡查官行了个礼,而后轻声说道:
“刘大人安好!
我家大人让奴婢过来问问您这边什么时候能够启程出发?”
巡查官刘大人微笑着点了点头,回答道:
“烦请转告你家大人,本官此刻已然准备就绪,可以随时动身。”
得到回复后的红枣应了一声,转身退出房间,快步回到陆蘩身边复命。
不多时,陆蘩带着憨丫头、魏虎以及其他几名随从一同来到了衙门前。
众人刚刚踏出大门,就瞧见李百户率领着一队人马早已守候在此处。
陆蘩走上前去,面带疑惑地看着李百户等人,问道:
“李百户,你们怎么不在衙门内等待,反而守在这大门口?
你们大家可曾用过早餐了?”
李百户连忙抱拳施礼,答道:
“回大人的话,我等担心耽误行程,所以提前吃过早饭就赶过来了。”
只见陆蘩微微颔首,表示认可之后,随即果断地下令吩咐道:
“全体听令!
即刻启程出发!”
伴随着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落下,整个队伍立刻行动起来。
这支由众多人员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罪人村进发,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着实令人瞩目。
一路上,人们的目光纷纷被吸引过来,就连那些原本匆忙赶路的行人也不由得停下脚步,好奇地张望并窃窃私语着。
“你们看呐,这么多人,他们这是要去哪儿啊?”一个路人满脸疑惑地向身旁的人问道。
另一个人摇了摇头,回应说:“我也不知道呢,但瞧这样子,肯定有大事发生。”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位知晓一些小道消息的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
“听说贡院已经改造完成啦,马上就要举行科举考试喽!”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顿时一片哗然,紧接着这个消息便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播开来。
一个告诉两个,两个再传给三个......没过多久,几乎所有人都得知了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科举即将开启!
面对此情此景,百姓们个个面露喜色,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而陆蘩看着眼前这欢乐祥和的场景,心中亦是充满喜悦与欣慰。
因为他深知,这些百姓们的期盼和热情正是北陵县走向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
当陆蘩,李百户和刘大人带领着随从们终于抵达罪人村时,整个村庄仿佛瞬间被注入了一股活力。
罪人村的所有村民们听闻两位官员到来,纷纷从各自家中走出,脸上洋溢着敬畏与期待的神情,不约而同地向着陆蘩和刘大人等人所在之处聚拢过来。
众人来到近前,齐齐躬身行礼,口中恭敬地问候请安。
陆蘩面带微笑,目光温和地扫过面前的村民们,微微抬手示意他们起身;
一旁的刘大人亦是神态和蔼可亲,频频点头回应着村民们的问候。
短暂的沉默后,陆蘩率先开口打破了这份宁静,他亲切地与村民们寒暄起来,询问着村里的近况以及大家的生活情况。
村民们则诚惶诚恐地回答着陆蘩提出的问题,言语间透露出对这位官员的敬重之情。
一番交谈过后,陆蘩抬头看了看天色,又感受了一下周围那带着丝丝寒意的冷风,不禁皱起眉头关切地道:
“这天儿如此寒冷,诸位乡亲还是快快返家去吧,莫要在此地久留,以免受了风寒。”
听到陆蘩这番贴心的话语,村民们心中皆是一暖,连忙齐声应是。
随后,在陆蘩和刘大人的目送下,村民们逐渐四散离去,原本热闹的场景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待村民们尽数离开之后,陆蘩一行人才在村长和管事两人的引领之下,朝着新建的贡院缓缓行去。
一路上,几人边走边聊,气氛融洽而和谐。
不多时,一座崭新的贡院便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只见贡院门前,李可然和吴雨二人早已恭候多时。
远远望见陆蘩等人走来,他俩赶忙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向着陆蘩和刘大人行了个大礼,并齐声问候请安。
陆蘩轻盈地跃下马车,身姿优雅地站立在地面上。她面带微笑,轻声说道:
“你们都起来吧!”那声音清脆悦耳,仿佛黄莺出谷一般动听。
随后,她转身向身后的魏虎及一众护卫们挥了挥手,有条不紊地吩咐道:
“魏虎,你们就留在这里守护着贡院外面,不得有任何闪失。”
说完,她又转头看向已经从马车上下来的刘大人以及同样下马的李百户。
只见她莲步轻移,朝着他们快步走去。待到三人聚拢在一起后,陆蘩开口提议道:
“咱们现在就一起进贡院去看看情况如何吧!”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于是便一同迈步走进了这座新建的贡院。
原来,这座新贡院乃是由暖棚改建而成的。
当初建造这些暖棚时,考虑到要抵御北方冬季那厚重的冰雪,所以采用的材料皆是十分坚固耐用的。
而且,为了能让种植在其中的蔬菜瓜果安然度过严寒的冬天,每一个暖棚里面还特意设置了暖炕。
如今,只需在这些暖棚之中合理地规划出一间间小巧而精致的隔间来作为考室便可。
虽然这些隔间的空间略显狭小,但是好在其窗户都已换成了轻薄透明的纱质窗帘,使得室内的光线依旧能够保持充足明亮。
陆蘩等人鱼贯而入,仔细地查看起各个隔间的布置情况。
刘大人一边走着,一边满意地点头称赞道:
“这贡院建造得真是不错!
比起其他地方的贡院可要暖和多了呢。
只是……”
说到此处,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眉头微皱继续说道:
“考生们在夜间点灯应考之时,一定要特别留意火灾隐患才行。”
听到这话,陆蘩微微一笑,抬手向着门口外边指了指,并解释道:
“刘大人您请看,我们早已在此处安排好了数个大水缸。
等到正式开考之后,会将这些水缸全部灌满热水。
这样一来,不仅在循环烧炕的时候能够保证厨房那边顺带把热水烧开,避免水缸里的水被冻结;
同时,万一真的发生什么意外火情,也可以及时取水灭火,以防患于未然。”
刘大人微微眯起双眸,再次将目光投向四周,仔仔细细地查看每一个角落和细节之处。
他时而驻足凝视,时而缓步慢行,确保不放过任何可能存在的隐患或缺陷。
经过一番详尽的勘察之后,刘大人心中已然有了定论——这贡院的布局堪称完美无缺。
确认无误后,刘大人轻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他转身面向陆蘩,缓声道:
“这贡院如今已然竣工,本官也已详细检查过,并未发现任何不妥之处。
如此一来,本官便可放心回去向大人禀报此事了。
想来这贡院定能在今年的科举考试中发挥重要作用。”
陆蘩听闻此言,连忙拱手作揖,微笑着说道:
“今日真是辛苦刘大人您了。为表感激之情,下官早已命人在贡院附近的驿站备好了丰盛的饭菜。
还望刘大人赏光,用过午饭之后再启程返回县城。”
刘大人闻言,略一思索,旋即笑着应道:
“既然陆大人盛情相邀,那本官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多谢陆大人的款待!”
说罢,两人相视一笑,一同朝着驿站走去。
此时,驿站内已然有不少学子入住其中。
驿站管事恭恭敬敬地拜见了诸位大人之后,便将这一情况如实禀报给了众人。
只见陆蘩转头看向身旁的刘大人,轻声问道:
“刘大人,不知您是否有意去见见这些学子们?”
刘大人闻言,连忙摆手拒绝道:
“罢了罢了,他们此刻正专心读书备考,我等贸然前去,恐怕会惊扰到他们。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们为好。”
陆蘩见刘大人态度坚决,也不再勉强,微笑着点了点头。
接着,她转身吩咐手下之人赶紧准备饭菜,以款待刘大人和一同前来的李百户。
不多时,一桌丰盛的菜肴便被端上了桌。
陆蘩热情地邀请刘大人和李百户入席用餐。
三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气氛颇为融洽。
待酒足饭饱之后,陆蘩起身送刘大人离开驿站,返回铭羊府。
望着刘大人远去的背影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陆蘩才缓缓转过身走进驿站。
陆蘩与李百户此刻正身处驿站中的一间静谧房间里,屋内布置简洁而不失庄重。
二人相对而坐,神情严肃地商议着如何进一步强化巡逻守卫贡院周边治安的具体措施。
陆蘩端坐在椅上,双手交叉于胸前,面色凝重如霜。
她深知此次科举考试对于国家选拔人才、维系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更明白贡院安全容不得半点疏忽,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马虎,都极有可能引发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李百户则站在桌前,右手轻扶桌面,左手叉腰,侃侃而谈自己的想法。
他率先提出应当适当增加巡逻的次数,同时着重加强对某些重点区域的严密监控,以防有不法之徒趁虚而入。
陆蘩听后微微颔首,表示对这一建议的认同,紧接着补充说道:
“除此之外,我们万不可忽视那些行踪诡秘、形迹可疑之人。
必须睁大双眼,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威胁因素。”
说罢,他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在强调此事的紧迫性。
随后,两人就巡逻的路线以及具体的时间安排展开了更为细致深入的探讨。他们仔细斟酌每条街道、每个巷口所需分配的人力与巡查频率,力求做到面面俱到,让贡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沐浴在严密守护的阳光之下。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两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除了原有的守卫力量外,还应紧急增派一批经验老到、身手敏捷的守卫人员,以便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妥善处置。
当这场气氛凝重却又秩序井然的商议最终圆满结束后,陆蘩与李百户不敢有片刻迟疑,犹如离弦之箭般霍然站起身子,旋即马不停蹄地投身于那热火朝天、繁忙至极的工作部署之中。
只见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动作敏捷如风,眨眼间便已按照全新的部署有条不紊地展开巡逻任务;
护卫们亦是毫不示弱,步伐整齐划一,手持兵刃,目光锐利如鹰隼,严密监视着周围的一举一动。
与此同时,陆蘩略一沉吟,转头向着一旁的魏虎沉声吩咐道:
“魏虎,你暂且留在此处,亲率一队精锐守卫,对贡院内各个角落进行仔细巡查,切不可放过哪怕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
魏虎闻言,当即抱拳领命,转身带着一队身强力壮的守卫大步流星地朝着贡院内走去。
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贡院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原本潜藏其中的些许危险因素被逐一清除。
考生们置身于此等安稳无虞的环境之中,得以心无旁骛地专心备考,不再担忧自身安全问题。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日子便匆匆流逝到了二月初三这一天。
而明天,便是决定无数士子命运的科举大考之日。
整个贡院内外都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氛围,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在那古色古香的衙门书房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光影,陆蘩正端坐在书桌前,与袁清、红枣以及齐荣三人郑重地交谈着。
只见陆蘩神情严肃,缓声道:
“本官已与北乡县令达成共识,此次科举考试,本官将会前往北乡县负责监考工作,而他则前来此地监考。
昨日下午,北乡县令便已抵达,本官也早已吩咐红枣将其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妥善安排好了。”
说完,陆蘩目光转向齐荣和袁清,继续说道:
“齐大人、先生,在此期间,你们只需齐心协力管理好这衙门内的大小事务便可。
若遇棘手之事,务必及时商议解决,万不可延误了公务。”
听到陆蘩的这番话,三人皆恭敬地点头应是,表示定会不负所托。
随后,陆蘩又详细地向他们交代了一些衙门日常运作中的重要事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应对之法。
待一切嘱咐完毕后,陆蘩才稍稍松了口气。
紧接着,她起身整了整官服,唤过一旁的憨丫头和数名护卫。
众人簇拥着陆蘩,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了衙门书房,朝着北乡县的方向渐行渐远。
一路上,马蹄声响彻街道,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观望。
阳光明媚的清晨,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缓缓驶出城门,向着北方疾驰而去。
坐在马车内的正是陆蘩,此次她身负重任,要前往北乡县衙门主持科举考试。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逐渐升向中天,临近中午时分,马车终于抵达了北乡县衙门。
这座县衙规模挺大,庄严肃穆。
早在出发之前,北乡县县令便已做好了相关安排。
当陆蘩到达时,衙门内的众人对她表现出了应有的尊重和礼遇,不仅将她迎进府内最好的客房休息,还专门派人为她送来茶水点心。
而关于此次科举考试的题目,陆蘩其实在昨晚就连夜与北乡县县令进行了深入的商议。
经过反复斟酌和讨论,最终确定了考题范围和重点。
于是,就在二月初四这一天,陆蘩亲自拟定了科举题目,与此同时,远在罪人村驿站的北乡县县令也依照约定同步定下了相同的题目。
完成题目的拟定之后,陆蘩稍作歇息,心中已然有了下一步的计划。
她决定先前往贡院进行一番巡视,以确保考场环境整洁、设施完备。
在巡视的过程中,陆蘩仔细查看每一间考房,检查桌椅是否摆放整齐,笔墨纸砚是否准备充足。
待确认无误后,她又马不停蹄地搬进了贡院内居住。
根据科举考试的规定,在为期三天的考试期间,任何人都不得随意进出贡院。
深知此项规矩的重要性,陆蘩提前吩咐手下人员准备好了自己在这三天里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以及食物饮品。
等到所有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陆蘩才放心地开始对整个贡院展开全面细致的巡视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