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娘子恭恭敬敬地向陆蘩回话道:
“大人,关于李百户家那边,一切都已按照您的吩咐妥善安排好了。
待到李百户与其家眷抵达府邸之时,奴婢已经带人略做一番布置,与李家人交接清楚后就带领众人有序撤离。”
陆蘩微微颔首,表示知晓,紧接着开口问道:
“那依你之见,李百户这一家人究竟怎么样呢?”
许娘子赶忙应道:
“回大人的话,李百户一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还算过得去。
此次他们对我们这些下人随和且颇为慷慨大方,光是赏赐给奴婢我的就足足有一百文钱,其他姐妹兄弟每人也得了五十文!”
听到此处,陆蘩知道李百户是给面子的人,毕竟许娘子等人代表的是她的脸面。
陆蘩缓缓放下手中的碗筷,
一旁伺候着的憨丫头见状,赶紧递上一方干净的帕子。
陆蘩接过后轻轻擦拭了一下嘴角,若有所思一番,她打趣许娘子笑着道:
“俗话说得好,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既然收了人家这么多钱财,难道你就不为李家人说说好话?”
许娘子一听这话,慌忙福身行礼,陆蘩则轻轻抬起手来,示意让她起身答话。
只见许娘子满脸惶恐之色道:
“哎呀,大人明鉴呐!
奴婢实在愚钝,哪里能轻易判断出这一家人到底是好是坏哟!
奴婢也只能通过观察这家人平日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才能勉强瞧出些许端倪罢了。
更何况奴婢是大人家的管家,怎么都不能胳膊肘往外拐,不偏向大人偏向外人。
这种事情奴婢万万不可能做的。”
陆蘩缓缓站起身来,脸上挂着一抹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道:
“瞧把你吓得这般模样,本官并没有丝毫责怪于你的意思,只不过是想要从你这里多了解一些关于李家的情况罢了。
不过如今看来,你所打听到的信息似乎并不太多。
好了,你且先去忙自己的事!”
许娘子赶忙点头应是,然后恭敬地领命退下。
一旁的憨丫头一直盯着许娘子离去的背影,待其身影完全消失之后,才转过头来对陆蘩说道:
“大人,既然许娘子未能探得太多消息,不知是否需要奴婢前去打探一番呢?”
陆蘩轻轻地摆了摆手,回答道:
“不必了,明日便能见到相关之人了,待到那时再做打算也不迟。”
憨丫头乖巧地点头称是,表示明白了。接着又问道:
“那大人接下来准备去往何处?”
只见陆蘩迈步朝着门外走去,并随口答道:
“我还是先前往书房,将那些尚未处理完毕的公务处理妥当吧。”
这一天,陆蘩在衙门里只需应对一些寻常的日常事务而已,并未有百姓前来告状喊冤、诉苦申屈,所以她自然也就无需特意抽出时间升堂断案,如此一来,倒也显得没那么繁忙劳碌了。
没过多久,陆蘩便顺利地将所有的日常事务都处理完毕,整个人一下子变得轻松闲适起来。
由于今日事务不多,她得以准时享用饭菜,并且能够早早地上床歇息,养精蓄锐。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陆蘩的桌案上,她刚刚踏入衙门,还未来得及处理手头的事务,便有小厮匆匆跑来,将一张拜访的帖子递到了她的面前。
定睛一看,原来是李百户前来求见。
陆蘩略作思索后,便应允了这次会面,并命人将李百户请到客厅相见。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男子迈着略显局促的步伐走进了客厅。
此人便是李百户,他曾只是军中一名小小的将领,平日里所接触到的最高级别的官员也不过是千户而已。
虽然也曾有幸远远地瞻仰过元帅的风采,但那毕竟只是惊鸿一瞥。
而就在近日,他更是难得地近距离见到了一次主将,这让他至今仍心潮澎湃。
然而此刻,当真正面对面与陆蘩这位上官交流时,李百户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拘束和紧张。
他小心翼翼地坐在椅子上,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扶手,身体微微前倾,仿佛随时准备起身应对可能到来的指示或问询。
这时,憨丫头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手中托着一个精致的托盘,上面摆放着两杯热气腾腾的香茗。
陆蘩微笑着抬起手,示意李百户请用茶。
李百户赶忙起身道谢,然后略显笨拙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陆蘩见状,嘴角微扬,轻声问道:
“不知李百户家中如今是否已安排妥当?”
李百户连忙放下茶杯,恭敬地回答道:
“承蒙大人关照,下官家中一应事宜皆已妥善处置。”
陆蘩满意地点点头,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接着说道:
“本官这里恰好有一件事情,需得劳烦李百户出手相助一番。”
李百户听闻此言,毫不犹豫地应道:
“大人有事只管吩咐,下官但凡力所能及之处,必定全力以赴!”
“本官这里呢,和你之前的那位长官一样,一直以来都是军政分家,我绝对不会轻易地去插手你们军队内部的事务。”
陆蘩微微一顿,接着说道:
“不过啊,眼下本官这边的衙役数量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难以承担起守卫巡逻贡院安全这样重要的职责。
所以,本官衷心地期望你能够尽快想办法收服军营中的那些士卒们,然后在后日派遣他们前往罪人村执行巡逻治安的任务。
这件事可是关系重大,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李百户连忙抱拳应道:
“大人请放心,此事下官必定全力以赴,保证会妥善处理妥当。”
陆蘩满意地点点头,随后缓缓端起面前的茶盏,轻轻吹去表面的浮沫,抿了一口茶水之后才又开口说道:
“李百户初来乍到,想必手头的公务定然十分繁忙。本官也就不耽搁你的时间了,今日便不留你在此处一同享用午餐。”
李百户赶忙再次拱手作揖,恭敬地道:
“多谢大人体谅,那下官这就先行告退,回军营抓紧时间处理这些公务要事。”
言罢,他转身迈着大步离开了房间,身影很快消失在了门外。
三日后,李百户将军营中的一百来个士卒成功收服,整个过程耗时约一天左右。
就在他来到北陵县的第四天清晨,阳光透过县衙大堂那半掩着的窗户洒在了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李百户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进大堂,向坐在案几后的陆蘩抱拳行礼后禀报道:
“大人,下官幸不辱命,已将麾下士卒全部收服整顿完毕。
如今随时可听候大人差遣,前往罪人村负责巡逻治安之事。”
说罢,李百户微微抬头,目光炯炯地看向陆蘩,等待着她的指示。陆蘩手托香腮,秀眉微蹙,似是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片刻,她才开口说道:
“嗯……此事倒也不急。
明日铭羊府那边将会派遣官员前来验收本县贡院,本官方才还在思量如何部署相关事宜。
待我先去一趟贡院,查看那里的守卫和治安布置是否妥当。至于罪人村这边……”
说到此处,陆蘩顿了一顿,然后接着说道:
“你明日可先派遣三十名精锐士卒到县衙门口等候本官调遣。
待本官与铭羊府的巡查官一同前往罪人村时,他们便可随行护卫。”
听到这里,李百户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但他紧接着又问道:
“那么下官是否需要一同前往呢?
毕竟此次行动事关重大,下官愿亲力亲为,以保万无一失。”
陆蘩轻轻摆了摆手,微笑着回答道:
“你若是有空,自然一同前去最好;但若有其他要务缠身,无法脱身,那便不必勉强了。
一切以公务为重。”
说完之后,陆蘩继续低头翻阅起手中的公文,不再言语。
而李百户则再次向陆蘩行了一礼,转身退出了客厅。
李百户眉头微皱,目光紧盯着陆蘩,心里反复琢磨着她刚才说的那句话。究竟自己是该有空还是根本就没空呢?
一时间,他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而且,更让他感到困惑的是,他实在弄不清楚陆蘩到底是希望他去,还是压根儿就不想让他去那个罪人村。
这个问题犹如一团乱麻般缠绕在他心头,怎么也理不清。
最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百户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不能仅凭自己一时的想法就仓促做出决定。
于是,他决定先回家跟自己的妻子好好商量一下,听听她的意见和看法,然后再做定夺是否要在后日前往罪人村。
想到此处,李百户忙不迭地应了一声,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堂上之人告退。
他迈着匆匆的步伐离开了那威严庄重的衙门,一刻也不敢耽搁,径直朝着家中赶去。
回到家后,他来不及喘口气,便立刻将此事告知给了李夫人,并与她一同商议是否要前往那个名为最仁村的地方。
李夫人微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
“妾身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妇道人家,对于外面那些错综复杂、勾心斗角之事着实不太懂行。
不过呢,还记得那日我们初到此地时,夫君您曾经讲过,您之所以能够拥有如今这般地位和成就,全都是仰仗着陆大人的提携之恩!
现今陆大人有所需求,希望借助您的力量,若是您不肯前去相助,那些个如狼似虎的兵痞子们恐怕难以听从调遣。
毕竟他们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其中定然不乏一些桀骜不驯之辈,万一有人不听指挥,肆意妄为起来,闯出什么大祸端,届时陆大人即便只怪罪那些士卒,但想必也不会轻易放过夫君您的!
您好好思量思量,妾身所言可有几分道理?”
李百户坐在椅子上,眉头微皱,认真地思索着李夫人方才所说的话语。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说道:
“夫人所言极是,这番道理确实通透。既如此,那我便决定在后日跟随陆大人一同前往罪人村办事。”
李夫人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接着又提醒道:
“如今距离出发尚有一日多的时间,夫君若能抽空再次告诫一番手下众人,以防他们只是表面顺从于你,暗地里却心怀鬼胎,蓄意捣乱。”
李百户听闻此言,不禁露出一抹笑容,连连点头称是:
“还是夫人考虑周全啊!为夫这就前往军营安排此事,晚些时候再归家。”
说罢,他站起身来,作势就要往外走去。
然而,李夫人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即将离去的丈夫,柔声劝道:
“夫君莫急,此刻已临近正午时分,即便要走也不必急于这一时半刻。
不妨先留在府中用过午餐,之后再动身前往军营也为时未晚。”
李百户稍作犹豫,随即应道:
“也罢,一切全凭夫人做主便是。”
说完,他重新坐回椅子上。
稍稍停顿片刻后,李百户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重要之事一般,紧接着对李夫人说道:
“我方才自衙门归来之时,特意花费了些许银两从那门房口中打探到一些消息。
据说陆大人极为信任并倚重其身旁的袁清、红枣姑娘以及高杨杰等人。
夫人您平日里若是闲暇无事,不妨多与他们家中的女眷往来走动,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如此一来,或许日后会对我们有所助益呢。”
“好,那我便改日再过去拜访。”
李夫人微笑着回应道,随后转身向身旁的婆子轻声吩咐起来:
“你且先去厨房准备些饭菜,莫要耽搁了。”
而另一边,陆蘩正与袁清商议着有关女眷之间往来走动的事宜。
只见她微微皱起眉头,语气轻柔地说道:
“以往这万百户府上并无家眷在此居住,如今李百户携其女眷前来,我这厢事务繁忙,实在无暇抽身前去走动。
所以还得劳烦先生代我向夫人转达一下我的意思,就说我想托付于她前往李家走一趟。
至于高家那头嘛……还是等高大人家的科举考试结束之后再说吧!
眼下当务之急,自然是以高大人家的科举之事为重。”
袁清闻言,赶忙拱手应道:
“是,属下明白。
待到我前去为高大人辅导学业之时,定会将此事告知高夫人,请大人放心便是。”
听到袁清如此回答,陆蘩满意地点了点头,表示赞许之意。
紧接着,袁清一脸凝重地向陆蘩讲述起巡查官即将前来巡查验收贡院的相关事宜。
陆蘩微微颔首,表示已知晓此事,并说道:
“关于这件事,吴雨和李可然那边已然安排得妥妥当当。
本官既然将此重任交予她们二人之手,那么就应当坚信她们必定能够出色地完成贡院的改造工作。”
说到此处,陆蘩话锋一转,接着言道:
“不过呢,如今咱们虽已有了贡院,但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是否有足够数量的学子愿意前来参加科举考试!”
袁清闻言,不禁长叹一声,语气沉重地道:
“今晨属下特意去询问了负责此次科举报名事宜的衙役,得到的结果却令人忧心忡忡——截至目前,报名者仅有区区五人而已,就算把高大人也算进去……”
陆蘩听闻这个数字,稍稍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道:
“如此看来,情况倒也不算太糟,毕竟还是有人报名参加的,总好过本官原本所预想的无人问津要好得多啦。再者说,万事开头难,咱们且给此地一些发展的时间吧。
依本官之见,不出十年光景,定然会有越来越多的莘莘学子踊跃参与到科举中来的。”
陆蘩所言极是,如果一切都能够按照她精心设计的发展规划稳步推进,并且中途不发生任何意想不到的状况,那么北陵县的光明前景确实值得人们翘首以盼。
袁清满怀憧憬地附和道:
“大人,属下对北陵县的未来同样充满信心,坚信终有一天它定会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时,陆蘩话锋一转,说道:
“明日,你带领一些人手前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巡查官进城。
务必要确保整个迎接过程顺利无误。”
袁清恭敬地应声道:
“遵命,大人。”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袁清早早地便带着一队人马出发了。
他们一路疾驰,终于在城门口迎接到了那位来自关大人麾下的得力干将——巡查官。
只见这位巡查官气宇轩昂,目光犀利,一看便是个精明能干之人。
袁清赶忙上前,向巡查官施礼问候,并引领着他及其随从缓缓进入城中。
一路上,街道两旁的百姓们好奇地张望着这支队伍,议论纷纷。
不多时,众人来到了县衙门前。
袁清先进去禀报,随后出来请巡查官入内与陆蘩会面。
当巡查官踏入大堂之时,陆蘩起身相迎,脸上露出礼貌而又不失威严的笑容。
巡查官也连忙抱拳行礼,表示敬意。
由于深知陆蘩的能力和背景,这位巡查官在此次巡查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能不得罪陆蘩尽量不去得罪她。
只要经过仔细认真的检查后未发现任何问题,他便打算尽快返回铭羊府向关大人复命。
双方寒暄一番,巡查官直接与陆蘩约定好明日去检查贡院的时间,他就去客房休息,等待明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