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老夫人得知陆蘩到来的消息后,立刻吩咐身旁的嬷嬷亲自前往二门守候,以便迎接陆蘩三姐妹。
嬷嬷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朝着二门走去。
而季老夫人则端坐在椅子上,满心欢喜地等待着陆蘩等人的到来。
不一会儿,陆蘩、江小风和江笑笑三姐妹便来到了季老夫人所居住的院子。
当她们踏入花厅时,只见季老夫人正笑容满面地看着她们。
三姐妹见状,赶忙快步上前,恭敬地向季老夫人行礼问安。
彼此打过招呼之后,季老夫人亲切地邀请三人入座,并转头对一旁的丫鬟说道:
“快去把茗茗请来,让她来招待一下客人。”
丫鬟应了一声,便匆匆离去。
待到丫鬟上完茶并退出房间后,季老夫人关切地看向陆蘩,开口问道:
“蘩儿丫头,我听说你参加了今年的秋闱,不知结果如何呀?
虽说我已从我孙儿那儿知晓了一些,但还是想听听你亲口说与我听,让我也能分享一下你的好事。”
陆蘩微笑着回答道:
“承蒙老夫人挂念,此次秋闱,我侥幸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接着,陆蘩稍作停顿,又继续说道:
“今日我们姐妹三人前来,一是专程前来拜访您老人家,给府上提前送上一份年礼,略表心意;
二则是要感谢您在我外出期间,季府对我家的悉心照拂和周全保护。
这份恩情,我们铭记于心。”
季老夫人面带慈祥地微笑着,接受了陆蘩三姐妹诚挚的道谢。
而后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到了别处,目光关切地看向陆蘩问道:
“蘩儿丫头你对于即将到来的春闱,心里究竟有多大的把握?”
说完,季老夫人轻轻抿了口茶,耐心等待着陆蘩的回答。
陆蘩听闻此言,赶忙向着季老夫人拱手作揖,态度恭敬而谦逊地道谢:
“老夫人您的关心晚辈在此深表感激。
我家的夫子已然应承下来要帮助我辅导学业了。”
季老夫人听后,脸上依然挂着和蔼的笑容,点了点头说道:
“原来如此啊,既然你家夫子已有空闲,那自然是极好的。
不过嘛,咱们两家向来关系亲密,你可千万别跟我们客气。
日后要是在学业上碰到什么难题,尽管来找我家儿子便是。”
陆蘩这次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地应道:
“好的,老夫人。
倘若真遇上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晚辈定然会亲自登门,请求丞相大人给予指点迷津的。”
就在这时,季老夫人身旁的嬷嬷走上前来,轻声禀报说季茗茗小姐已经到达门口了。
季老夫人闻言,随即转过头去,对着下人们吩咐道:
“快快有请茗茗进来吧。”
季茗茗迈着轻盈的步伐踏入屋内,首先恭恭敬敬地向季老夫人行了礼,并关切地询问老夫人身体是否安好。
待完成这一系列礼节后,她才将目光投向了陆蘩、江小风和江笑笑三人。
这四人年龄相仿,属于同辈之人。
他们彼此微笑着互相问候请安,那场面和谐而温馨。
之后,众人按照长幼顺序依次入座。坐定之后,大家开始与季老夫人愉快地闲聊起来。
话题从近日的天气变化到城中的新奇见闻,气氛轻松愉悦。
过了一会儿,季老夫人看着眼前这些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们,慈祥地笑着说道:
“你们年轻人啊,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和用不完的精力。
我这个老婆子就不跟着掺和了。
茗茗,你带着她们几个去别处玩玩吧。”
听到这话,陆蘩心里暗自思量着,她们三姐妹已经在南宫家用过了午饭,如果此时再拒绝季家的午饭邀请似乎有些不太妥当。
于是,经过短暂的思考,她欣然点头表示同意季老夫人的提议,先跟随季茗茗一同前去玩耍,只是只有江小风和江笑笑两人。
原来,就在这时,季然的小厮匆匆赶来,请陆蘩前往季然的书房一叙。
陆蘩微微颔首,与大家说一声,她随小厮离去。
来到季然的书房,只见季然正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本书,专注地阅读着。
见陆蘩到来,他放下书本,站起身来迎接。
先是关心地打听了陆蘩此次参加秋闱的详细情况,陆蘩也都一一如实作答。
接着,季然又询问了陆蘩对于即将到来的春闱做了哪些准备。当
得知陆蘩对春闱充满信心时,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表示赞赏。
然后,他像是意识到一直谈论科举之事可能会让氛围变得过于严肃。
季然话锋一转,开始与陆蘩聊起了永安侯府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这件事原本应该由阿毅亲自去告知陆蘩才最为妥当,但自从陆蘩返回京城之后,便一直忙碌得不可开交。
阿毅原本计划在她前往孙家拜访的那一天与她详谈此事,然而当他回到孙家时,却发现陆蘩早已辞别离去。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陆蘩依旧忙于四处拜访他人。
阿毅担心陆蘩的祖母和大伯入京的情况会有所变化,心中焦急万分。
于是,他嘱咐季然,如果有机会见到陆蘩,一定要替他转达关于永安侯府的最新消息。
季然不负所托,终于找到了与陆蘩见面的机会,并将阿毅的话原原本本地转告给了她。
原来,阿毅严格按照陆蘩之前制定的计划,暗中对永安侯世子的后院采取了一系列手段。
如今,永安侯世子与世子夫人之间的感情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裂痕,两人关系变得十分紧张。
不仅如此,永安侯的亲生儿子还遭遇了意外事件,被关进了大牢。
而在此期间,永安侯流落在外多年的另一个儿子突然返京,并且极有可能取代嫡子的地位。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永安侯夫人心急如焚,迫切地想要从家庙赶回京城主持大局。
此时此刻,整个永安侯府的内宅已然乱成一团,仿佛燃起了熊熊大火一般,局势岌岌可危。
陆蘩听后微微皱起眉头,陷入沉思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说道:
“想必你们应该也听说了我的祖母和大伯二人已经进京一事了吧?!
虽然他们不太可能会来找我的麻烦,但肯定会给永安侯世子夫妻制造一些困扰。
所以还得烦请你们安排两名机灵且贴心的下人前去伺候着他们。”
李氏和陆大郎两人一直都生活在陆家村那个小地方,对于京城侯府这种深宅大院里的勾心斗角根本毫无应对经验。
陆蘩心里很清楚,如果任由他们自行发展,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一败涂地,甚至有可能直接被赶出侯府。
而这并不是陆蘩所期望看到的结果,毕竟她还想借这两个人之手给永安侯府增添些许麻烦。
一直在旁边静静聆听的季然显然看穿了陆蘩心中所想,他微笑着说道:
“这件事嘛,我就不方便亲自出面帮忙安排啦,还是交给阿毅去处理比较妥当。”
确实如此,这件事原本就是陆蘩与阿毅共同策划的,如今陆蘩身边可用之人甚少,由阿毅来负责具体的安排事宜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陆蘩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行,那这事我回头跟柳公子说一声。
我明天得去孙家找夫子上课。”
说完之后,陆蘩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仿佛对即将到来的学习时光充满了向往。
季然由于未曾亲身经历过科举考试,对于其具体的难易程度毫无头绪,自然也无法给予陆蘩任何有价值的建议。
然而,他深知此刻的陆蘩需要鼓励和支持,于是便竭尽所能地为她加油鼓劲。
陆蘩与季然交谈许久之后,话题逐渐转向其他方面。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临近正午时分。
随后,陆蘩与其两位妹妹同季家众人一同享用午餐。
待用餐完毕,她们方才起身告辞返回家中。
回到家中,陆蘩三姐妹稍作休整,便前往夏氏所在之处。
三人在夏氏那里停留了大约一个时辰左右,期间与夏氏共同商议了一些事宜,并决定将夏阳接回自家居住一段时间。
自那以后,陆蘩便不再外出拜访亲友,而是日复一日地前往孙大儒处潜心学习。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除夕前夕的前一天,她终于停下匆忙的脚步,选择留在家中。
这一年的春节,陆家显得格外冷清。
只因陆蘩即将参加二月份举行的春闱,全家人的心思都放在了这件大事之上,并未像往年那般热热闹闹地欢庆佳节。
而陆蘩本人,则是在埋头苦读、温习功课中度过这个特殊的新年。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已是正月初六。
陆蘩再次踏上前往孙大儒住所的路途,继续向先生请教学业知识。
如此这般,直至正月结束之时,迎来了春闱报名的日子。
至此,陆蘩才结束了频繁往返于孙大儒住处的生活,安下心来在家中静静等候春闱的到来。
春闱作为科举考试中的重要一环,其独特之处在于不再像以往那样要求考生必须有担保人。
如今,考生们只需自行报名,并于考试当日按时抵达考场便可。
这无疑为更多有志之士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
二月二十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春闱正式拉开帷幕。
为了确保能够以最佳状态应考,陆蘩早早地便派人预定了一间距离贡院较近的客栈。
这间客栈环境清幽,交通便利,让陆蘩可以省去路途奔波之苦,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备考之中。
入住客栈之后,陆蘩很快便结识了许多同样身为女子且前来参加春闱的考生。
她们个个才华横溢、志向高远,彼此之间惺惺相惜。
闲暇时光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或吟诗赋词,或以古论今,交流心得,气氛十分融洽和谐。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陆蘩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一些歧视女子考生的人。
这些人的目光短浅,思想狭隘,认为女子不应涉足科举之路。
面对这样的偏见和不公,陆蘩和其他女子考生并没有选择退缩和气馁。
相反,她们勇敢地团结起来,组成一个坚强的团体,与那些歧视者据理力争。
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她们总能让那些心存偏见之人哑口无言,最终只能灰溜溜地落荒而逃。
与此同时,陆蘩还幸运地结交了一群不因她女子身份而排斥她的男子考生。
这些男子胸怀宽广,尊重他人的努力和梦想。
他们与陆蘩一同探讨学问,分析时事热点,甚至还饶有兴致地猜测着今年春闱的考题究竟会涉及哪些方面。
在相互切磋琢磨的过程中,大家都收获颇丰,不仅增进了彼此的友谊,更提高了自身的学识水平。
就这样,陆蘩在客栈中度过了充实而又难忘的五日。
白天,她与新朋友们谈笑风生;夜晚,则挑灯夜读,刻苦钻研,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最后的冲刺。
尽管备考的日子紧张而忙碌,但陆蘩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乐观的心,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终能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时光荏苒,转瞬之间便到了春闱开考的日子。
清晨时分,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向大地,给整个城市蒙上一层柔和的金色光辉。
众多考生纷纷走出自己的住处,他们手中拎着装满考试用具的篮子,背上背着用于夜间休息的铺盖卷儿,神色或紧张、或自信地朝着贡院的方向走去。
此次赴考,考生们需徒步前行,且无需自家亲人陪同。
陆蘩亦是如此,她与刚刚结识不久的女子考生结伴而行。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互相鼓励着彼此。
随着距离贡院越来越近,道路两旁的人群也越发密集起来。
陆蘩原本还想分心留意一下周围的情况,但无奈人员实在过多,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他人踩到脚。
于是乎,她只得全神贯注地盯着脚下的路,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既要防止自己被别人踩到,又要留神别踩到其他人的脚。
就这样,陆蘩和同伴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艰难前行。
不知不觉间,大约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她们终于来到了贡院那高大而庄严的门前。
春闱比其他科举考试守卫更多,更加森严,检查考生衣物以及所携带物品更加严格,需要的时间更久。
陆蘩这一排队就是等了许久才进入房间检查,检查过后方才拿号前往号舍等待考试。
这一日其实没有考试,不过是让考生提前进入考场侯着。
这一日也挺考验人心态的,陆蘩默背着佛经使自己的心安静下来,等候接来下三日考试。
翌日卯时各考生的试卷由士兵分发,也是这时候考试开始。
只是如今初春,昼短夜长,如今天还没有亮,此外还需要穿保暖棉服和暖炉取暖。
因此在答卷的时候陆蘩特别注意用火,比如蜡烛远着试卷,以防烧毁试卷,又比如暖炉炭火小心使用,避免引起号舍火灾。
时间一点点过去,陆蘩专注地答着题。
忽然,她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像是什么东西烧焦了。
她心里一惊,连忙低头查看,发现自己这里无事,她向四周看去,余光发现左前方的号舍中的考生不知道什么时候碰到了烛台,已经烧了起来。
考生急忙伸手去拍灭火苗,却不小心碰倒了烛台,蜡烛滚落下来,正好落在了试卷上。
眼看着试卷就要被点燃,考生心急如焚,一时之间手足无措。
就在这时,她灵机一动,拿起一旁的砚台,将里面的墨汁泼在了火苗上。
墨汁浸湿了试卷,总算是扑灭了火焰,但是试卷也变得湿漉漉的,上面的字迹都模糊不清了。
考生看着自己的试卷,心中懊恼不已,这一场考试怕是要作废了。
那位考生瞪大了双眼,满脸焦急之色,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用近乎哀求的语气对守卫在一旁的士兵说道:
“求求您了,大人!
我真的不想错过这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请您帮我换一张试卷吧!”
然而,那士兵却宛如一尊雕塑般纹丝不动,面无表情地凝视着前方,对于考生的苦苦央求丝毫没有回应之意。
眼见士兵如此铁石心肠,考生感到一阵绝望涌上心头。
他的情绪瞬间失控,原本还算镇定的面容此刻变得扭曲狰狞起来。
他开始歇斯底里地叫嚷着,声音之大,仿佛整个考场都为之震动。
他一边大声呼喊,一边手舞足蹈,那模样就像是一个疯子一般。
从他的言行举止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如果他能够冲出这小小的号舍,必定会不顾一切地大闹考场,让这场考试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
坐在不远处的陆蘩目睹了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余悸。
她暗自庆幸还好这名发狂的考生离自己尚有一段距离,暂时不会威胁到自己。
眼看着士兵们即将把这个失去理智的考生从号舍中抓走,并带离考场,尽管他们尚未经过陆蘩所在之处,陆蘩还是小心翼翼地守护起自己的试卷来,生怕被这个疯狂的考生给不小心损毁了。
所幸,这场风波最终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陆蘩望着那个被带走的考生的背影,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怜悯之情。
但她也明白,自己对此无能为力,毕竟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各自的选择和努力所决定的。
而眼下,她还有属于自己的考试需要去应对,她深知自己无力去改变他人的命运轨迹,但她坚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够掌控住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
于是,陆蘩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重新调整好状态,再度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答题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