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公道微微眯起眼睛,不紧不慢地说道:
“你若是有能耐让孙大儒收下我家中一子作为他的弟子,那么老夫或许会考虑再出手相助他人一次。”
陆蘩连一丝犹豫都未曾有过,便斩钉截铁地回绝道:
“孟老爷,此事恕我无能为力,实在无法帮您达成所愿。”
孟公道一听这话,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冷冷地哼了一声,道:
“既然如此,那咱们之间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言罢,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摆出一副送客的姿态。
陆蘩见状,并未多言,利落地站起身来,转身离去。
然而,她并没有如常人那般返回客栈歇息,而是径直朝着甘州知州的府邸走去。
原来,这甘州知州大人的妻女曾与陆蘩相识,且陆蘩对她们还有救命之恩。
只不过,在当初离别之时,陆蘩对此事只字未提。
而此刻,当她再次见到知州大人时,同样也未曾将这份恩情挂在嘴边。
陆蘩与知州大人先是相互问候、寒暄了一阵之后,便很快切入了主题。
只见她神色恳切地说道:
“学生深知大人向来都是支持女子读书参加科举的,可是如今,学生和另外一名女同学四处拜访众多举人老爷,但他们无一愿意充当我们的担保人。
眼下,我们真可谓是走投无路啊,所以斗胆前来恳请大人能够施以援手,帮帮我们。”
知州大人心里琢磨着,如果连陆蘩和另外一名女学生在寻找担保人这件事上都如此艰难,那其他那些同样需要参加科举考试的女学生恐怕更是举步维艰了。
于是,知州大人下定决心要帮这些女学生们排忧解难。
只见他神色温和地对陆蘩说道:
“此事本官自会妥善处置,不知你们在这备考期间是否还遭遇过其他棘手之事呢?”
陆蘩赶忙恭敬地拱手作揖,满脸感激之色:
“多谢大人关怀,其余诸事学生皆能自行应对,不敢再劳烦大人费心。”
知州大人心系公务,事务繁多,此刻与陆蘩商讨完正事后,便准备继续忙碌起来。
而陆蘩见状,很识趣地主动提出告辞。
这时,知州大人忽然想起自家夫人曾多次提及陆蘩,便开口挽留道:
“内子近来时常念起陆姑娘,若是姑娘得空,不妨前去一见。”
然而,陆蘩脑海里瞬间浮现出此前在甘州所经历的种种过往,尤其是那件让她心有余悸的事情。
若非担忧李画无法寻到担保人,她着实不愿再度踏入甘州知州府衙门一步。
思及此处,陆蘩委婉地回应道:
“大人,学生以为现今并非拜见夫人的适宜时机,还是待秋闱放榜之后再说吧!”
知州大人心里十分清楚,眼下正值即将举行秋闱之际,在此关键时刻,学生和官员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乃是最为明智的避嫌之举。
想到此处,知州大人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陆蘩从衙门出来之后,见并无其他事情需要处理,便径直返回客栈。
而李画对陆蘩今日出门所为何事心知肚明,因此一直守在大堂之中,焦急地等待着陆蘩带回好消息。
不多时,只见陆蘩的身影出现在视线当中,李画赶忙起身迎上去,并跟随其后一同走上楼去。
进入房间后,李画并未迫不及待地向陆蘩追问情况,反倒是耐心地等待着红枣前来奉茶。
待红枣上完茶并退出房门守候在门外之后,李画这才开口问道:
“孟老爷是否已经同意为我们作担保呢?”
陆蘩轻轻叹了口气,回答说:
“他仅仅只是同意帮我个人作担保而已。
当我询问他有何条件之时,他提出了一个要求,但此要求并非我所能擅自作主应下的。”
听到这里,李画并没有丝毫责怪陆蘩之意。
毕竟,陆蘩愿意出手相助已是情分所在,若不愿帮忙也是人之常情,不可勉强。
于是,她面带微笑宽慰道:
“蘩儿,你能够获得担保已然不错。
况且如今时间尚充裕得很,我会继续想办法寻找担保人的。”
陆蘩一脸郑重地说道:
“咱们暂且先耐心等待一下消息传来,待我离开孟府之后,便立刻前去拜见知州大人,恳请他出手相助。”
听到这话,李画不禁面露狐疑之色,急切问道:
“知州大人当真能够帮助于我吗?”
要知道,她们与知州大人之间并无深厚的交情,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往来,如此情形之下,知州大人又怎会愿意伸出援手呢?
这实在让李画感到困惑不已。
陆蘩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解释起来:
“此次秋闱可不单单只有我们两位女学生参与其中啊,还有其他众多女学生也都报名参加了呢。
而这位知州大人向来对女子读书以及参加科举一事持极为支持的态度,所以无论如何,他总归会采取一些行动来表示支持的,你觉得我说得有没有道理呀?”
李画闻言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她万万没有料到,陆蘩竟然能够考虑到如此之多,并且还付诸实践,为她四处奔走寻求助力。
想到此处,李画心中满是感动和感激之情,她目光诚挚地望向陆蘩,深深地鞠了一躬,语气诚恳地道谢:
“多谢陆姐姐此番费心费力,若不是有您这般尽心尽力地相帮,恐怕小妹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这份恩情,小妹定会铭记于心!”
陆蘩见状连忙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妹妹不必如此客气,我这么做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多加一份保障罢了。
毕竟那孟公给我的感觉总是不太可靠,我担心此人会临阵变卦,出尔反尔。
所以多做些准备,总归是不会有错的。”
四人在客栈里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李氏和陆大郎已经好久没有出过远门了,更是从未有机会好好游览一下甘州这座繁华的城市。
于是乎,夫妻俩便找到陆蘩,表达了自己想要出去逛逛的想法。
陆蘩听后稍作思考,觉得让他们出去透透气也好,只要保证安全就行。
所以她爽快地答应下来,并指派了两名身强体壮、武艺高强的护卫紧紧跟随着李氏和陆大郎。
而剩下的那些护卫,则被要求留在客栈内不得擅自离开,必须时刻守护着陆蘩以及李画的人身安全。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三天过去了。
在这三天里,李氏和陆大郎每天都是早早地起床出门,直到夜幕降临才意犹未尽地归来。
好在有护卫一路相随,将他们的行踪汇报给陆蘩,所以陆蘩对于他们每日的行程都了如指掌。
由于李氏和陆大郎并没有做出任何损害到陆蘩利益的事情,因此陆蘩也就懒得去过多干涉他们的活动。
就在这一天,李氏和陆大郎又如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出门逛街去了。
然而,当他们漫步在街头巷尾时,却意外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不已的重大消息!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惊雷,瞬间在人群中炸开了锅。
经过一番打听之后,李氏和陆大郎决定立刻返回客栈,将这个重要的情报告知给陆蘩。
原来,知州大人刚刚张贴出一则告示,上面清清楚楚地写道:
凡是在甘州报名参加今年秋闱考试的女子们,如果需要担保人,可以直接去找知州大人本人!
毫无疑问,这样的消息对于那些一心想要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女子们而言,简直就是天大的喜讯!
话说那陆蘩和李画二人,决定亲自前去拜访知州大人。
一路上,两人心中都怀揣着些许忐忑,毕竟能否顺利拿到那张至关重要的担保凭证还是个未知数。
待到见到知州大人后,她们恭敬地说明了来意,并呈上了相关的文书资料。
知州大人仔细审阅一番之后,微微颔首,对她们的资质表示认可,随后大笔一挥,在文书上盖上了印章。
就这样,陆蘩和李画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那张盖印的担保凭证。
有了这张凭证,她们的心总算是安定了下来,可以安安心心地在客栈里温习功课了。
从那日起,一直到十月初九这天,她们每日都沉浸于书卷之中,废寝忘食地备考。
终于迎来了报名的日子,陆蘩和李画早早地便起身梳洗打扮,然后一同前往县衙报名。
报名结束后,两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客栈,继续埋头苦读。
而在这段时间里,红枣和李画的丫鬟雀儿也没闲着,她们俩尽心尽力地伺候着陆蘩和李画的一日三餐,不仅如此,还贴心地为她们准备好了参加秋闱所需要的各种物品。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到了秋闱首日。
天还未亮透,天边只是微微泛出一丝鱼肚白,陆蘩和李画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起床了。
匆匆用过简单的早饭后,她们坐上早已备好的马车,朝着贡院疾驰而去。
此次秋闱考试的流程与以往参加的其他科举考试并无二致,所有考生都需要在贡院里度过整整三天的时间。
对于陆蘩和李画来说,虽然她们并非初次参加这样的大型考试,但内心依旧难免会有些许紧张。
不过好在当她们踏入号舍的那一刻,心情逐渐平复了下来,迅速调整好了状态,变得十分镇定从容,信心满满地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这三日的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般匆匆而过。
对于那些身处考场奋笔疾书的考生们而言,它既不算漫长到让人备受煎熬,也绝非短暂得稍纵即逝。
当那庄重而悠扬的考试钟声悠然响起时,意味着这场紧张激烈的大考终于画上了句号。
考官们有条不紊地收起试卷,而众多考生则依照秩序缓缓离开了考场。
陆蘩与李画二人并肩而行,相互搀扶行走,一同登上了自家的马车。
刚一上车,就见贴心的红枣已经为她们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鸡汤。
红枣面带微笑,手脚麻利地为她们每人都盛了满满一碗自己亲手精心熬制的美味鸡汤。
接过鸡汤后,两人轻轻吹去表面的热气,小口抿着,感受着那温暖鲜香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
喝完鸡汤,马车也抵达了客栈。然而此刻的她们却毫无食欲,婉拒了用餐之后便各自返回房间。
进入屋内,她们先痛痛快快地沐浴一番,洗去多日来的疲惫与尘埃,然后一头栽倒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一直守候在旁的红枣见此情形,心中不禁有些担忧,生怕她们会出现什么意外状况。
于是赶忙吩咐护卫前去请来一位医术高明的大夫,为她们仔细诊断。
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大夫微笑着告诉红枣不必忧心,她们只是过于劳累,只要能好好睡上一觉,自然就会恢复如初。
听到这个消息,红枣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她和雀儿分别守在两位主子的房门口,不敢有丝毫懈怠。
陆蘩平日里常常勤练拳脚功夫,加之对自身的保养也极为重视,因此身体素质要比李画好上许多。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陆蘩就率先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此时距离李画入睡仅仅过去了半日而已。
中午的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李画的床榻之上,她悠悠转醒,简单地洗漱过后用过饭,便迫不及待地出门去找陆蘩。
当她到达陆蘩所住之处时,发现陆蘩正悠闲地坐在窗边翻阅着一本古籍。
听到敲门声,陆蘩抬起头,看到是李画来了,微微一笑,轻轻地放下手中的书籍,起身迎向门口。
“画儿姐姐,你来啦!”陆蘩轻声说道。
“嗯,蘩儿好兴致啊,竟在此处静心看书。”李画走进屋内,打趣道。
“闲着也是闲着,看看书打发时间罢了。对了,此次考试我听红枣从外边打听来的消息说好多考生都说颇有难度,不知画儿姐姐你觉得如何?”陆蘩一边说着,一边请李画坐下。
于是,两人开始谈论起这次考试的考题,从诗词歌赋到经史子集,各抒己见,相谈甚欢。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渐渐西斜,天边泛起了一抹绚丽的晚霞。
“哎呀,天都快黑了,咱们也该用晚饭了。”陆蘩看了一眼窗外,笑着说道。
随后,两人一同前往膳房用过晚餐。
饭后,李画起身向陆蘩告辞:
“多谢陆公子款待,今日聊得甚是开心,我先回屋歇息了。”
陆蘩点了点头:
“好,画儿姐姐慢走。”
此时,距离放榜的日子尚有十来天的工夫,陆蘩心中早已有了盘算,她决定暂时不离开甘州,就在此处静候佳音。
而李画呢,此前已经退掉了在浏阳府租住的房子,她和陆蘩有着相同的想法,那便是留在甘州等待放榜结果的揭晓。
李画心里清楚,如果此次能够考中,她便会与陆蘩结伴而行,一同前往京城;
可倘若名落孙山,她也只能回到浏阳府的书院继续埋头苦读。
至于家乡李家村,那里虽然承载着她儿时的回忆,但如今父母皆已离世,回去后所要面对的无非是那些族亲们,少不了诸多繁琐之事。
与其如此,倒不如在外,图个自在清静。
有一天,李画和陆蘩再次相聚,彼此诉说了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
当他们得知对方都会留在甘州之后,不禁相视一笑。
既然闲来无事,两人便商议着在甘州周边游览一番,领略这一方水土的独特风情。
这段时光如同白驹过隙一般,眨眼间便迎来了放榜之日。
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整个城市仿佛都被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所笼罩着。
那些参加此次秋闱考试的莘莘学子们,无一不是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绪,焦急地等待着那关乎他们命运的榜单揭晓。
他们有的在自家书来回踱步,心中默默祈祷,等待自家小厮回来传递榜单消息;
有的则三五成群地聚在茶楼,相互猜测着彼此的成绩,也在等候自家小厮传消息;
还有的索性直接前往张贴榜单的地方,早早地守候在那里,只为能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名字。
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复杂的神情,既有着对金榜题名的热切渴望,又难以掩饰内心深处的焦虑和紧张。
毕竟这场考试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非凡,不仅是多年寒窗苦读成果的检验,更是通向仕途、实现人生抱负的关键一步。
无论是出身名门望族还是普通人家的考生,都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份即将公布的榜单之上。
放榜的地方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人山人海,喧闹声此起彼伏,人们或焦急地踱步,或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皆在此处翘首以盼,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消息揭晓。
而此时,陆蘩与李画则安静地待在客栈之中,二人并未亲身前往那热闹非凡的放榜之地,而是派出了一名护卫前去打探情况。
实际上,若不派遣护卫前去,也是可行的,但那样一来,知晓结果的时间必然会大大延迟。
如果能够高中,自然能等到官差老爷亲自登门报喜;
可若是不幸名落孙山,那便决然不会有官差前来道贺了。
此时此刻,众多人士都围绕着此次秋闱展开热烈的讨论。
有人猜测今年试题的难易程度,有人推测哪位考生更有可能拔得头筹成为解元,还有人在争论自己所押注的考生是否具备金榜题名的实力。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使得考生们的氛围愈发紧张且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