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回乡境况
暄妍2025-07-28 16:596,612

  陆蘩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刚刚踏入家门,那两名负责护送她归来的护卫甚至还没来得及将马车上满载的行李卸下,她自己也尚未有时间与红枣一同将这许久未住人的屋子好好收拾一番,陆家族长便迈着匆忙的脚步来到了门前,紧随其后的便是村里德高望重的村长。

  陆蘩见状赶忙招呼红枣拿起抹布仔细地擦拭起屋内的桌椅,并热情地邀请二人进屋落座。她面带歉意地说道:

  “族长、村长,实在不好意思,我这才刚刚到家,一切都还来不及准备妥当,还请您二位先在此稍作歇息,我马上让红枣去生火点炭,再泡壶热茶招待您们。”

  陆族长微笑着摆了摆手,语气和蔼地回应道:

  “不必如此麻烦,我今日这般急匆匆地赶来,只是想瞧瞧你一路是否顺利安好,顺便问问可有什么地方是我们能够帮得上忙的。”

  其实,若是陆蘩提前给他传来消息告知今天便能返回,他昨天定会安排家中人手前来为她精心打扫布置这间屋子。

  自从陆蘩一家人离开此处之后,一直都是由陆族长代为照看这座老宅。

  他时常叮嘱自家夫人带上儿媳们过来清扫整理,所以此刻屋子里倒也算不上特别脏乱。

  红枣只需简单收拾一番即可,至于茶水和炭火等物什都放置在来时乘坐的马车上,红枣也无需大费周章,只需要将炭火从马车上取下来倒入家中的炭盆里添些新炭,随后便可将烧得旺旺的炭盆端进堂屋供众人取暖驱寒。

  随后,她趁着回程的工夫,精心地烧好了热水,并拿出家中最好的茶叶,仔细地泡好两杯香气扑鼻的热茶。

  接着,她将这两杯茶分别倒入两个精美的茶杯之中,然后小心翼翼地端起茶杯,朝着客厅走去,准备为陆族长和村长奉上茶水。

  当她走进客厅时,看到陆族长和村长正在热切地交谈着。

  她微笑着走上前去,轻声说道:

  “族长大人、村长大人,请品尝我刚刚泡好的热茶。”说着,她恭敬地将茶杯放在两人面前的桌子上。

  上完茶之后,红枣乖巧地向众人行礼,然后安静地退出了堂屋,转身朝着灶房走去。

  此时的灶房里弥漫着烟火气息,红枣熟练地忙碌着,开始准备丰盛的晚餐。

  而陆族长这边,则热情地发出邀请:

  “蘩儿丫头今晚不如来我家吃顿晚饭吧?咱们好好聊聊。”

  与此同时,村长也附和道:

  “是啊,蘩儿丫头,你还是来我家一起吃个饭吧!”

  面对两人的盛情邀请,陆蘩微笑着婉言拒绝道:

  “谢谢族长和村长的好意。

  红枣已经在做饭了,估计很快就能做好。

  要不您二位留下来一起吃顿饭怎么样?”

  听到陆蘩的回答,陆族长和村长相视一笑,纷纷摆手婉拒。

  他们心里其实还有许多问题想要询问陆蘩,但考虑到她刚刚归来,舟车劳顿,需要一些时间休息调整,所以并没有过多追问。

  最后,他们相互寒暄几句,表达了对陆蘩平安归来的喜悦之情后,便起身告辞回家。

  陆蘩见此情形,连忙站起身来,亲自将两位老人送到了自家门口。

  她站在门口,目光一直追随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直到他们消失在道路的尽头,才缓缓转身回到家中。

  一进家门,陆蘩心想自己应该去帮帮红枣干些活。

  于是,她快步朝着灶房走去。

  然而,当她走到灶房门口时,却发现两名护卫早已在里面忙碌起来。

  狭小的灶房此刻显得有些拥挤不堪,如果再加上她一个人的话,恐怕连转身都会变得困难。

  想到这里,陆蘩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好放弃了帮忙的念头,转身朝着她原来居住的屋子走去。

  推开屋门,一股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陆蘩环顾四周,看着屋内整齐的摆设,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感慨。

  她深吸一口气,挽起衣袖,开始动手收拾起这间屋子来。

  陆蘩刚刚将她住的屋子里里外外收拾得整洁,此时,红枣那边已经手脚麻利地做好了丰盛的晚饭。

  这一路上多亏了他们三个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陆蘩心中满是感激之情,于是微笑着说道:

  “你们也别站着了,赶紧去拿碗筷,和我一同享用晚餐吧!”

  听到这话,红枣向来乖巧听话,立马按照陆蘩的吩咐行动起来。

  然而那两名护卫却是有着极深的主仆观念,对于陆蘩的邀请丝毫不为所动。

  见此情形,陆蘩只好再次开口,吩咐红枣给两位护卫拿来碗筷,并语重心长地道:

  “咱们都是乡下人,可没城里那些大户人家那么多讲究,什么主仆之分在我们这儿都不重要。

  你们不辞辛劳地照顾我走了这么远的路,就一起坐下来陪我好好吃上一顿饭吧。

  就算你们的主子知道了这件事,也绝对不会责怪你们的。”

  两护卫听着陆蘩诚恳的话语,彼此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犹豫。

  毕竟他们身为护卫,平日里恪守规矩,但此刻陆蘩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再加上他们本就是豪爽的习武之人,也实在不好继续推脱下去。

  于是两人不再矫情,纷纷端正地坐在桌旁,静静地等待着陆蘩先动筷夹菜并招呼他们用餐。

  待大家酒足饭饱之后,陆蘩贴心地安排红枣跟自己一起休息,而那两名护卫则被安排在了江阳鞍的住处过夜。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陆蘩用过早饭后便和红枣带着秋娘准备的礼物,朝着陆家大房走去。

  当她们来到陆家大房门前时,眼前的景象让陆蘩不由得大吃一惊。

  如今的陆家大房早已不复她重生前所见到的那般繁荣昌盛、井井有条。

  曾经气派的大门如今显得破旧不堪,门环上锈迹斑斑;

  庭院中的花草树木无人修剪,杂乱无章地生长着;

  房屋的墙壁也因年久失修而出现了一道道裂痕,看上去一片萧条衰败之象。

  透过那扇残破不堪、摇摇欲坠的院门往里望去,如果不是看到灶房那边有缕缕青烟缓缓升起,陆蘩几乎就要认定此处无人居住了。

  红枣走上前去轻轻叩门,然而,等待回应的时间却显得格外漫长。

  许久之后,院门才“吱呀”一声打开来。这扇院门看上去颇为陈旧,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显然是当年夏氏尚在此家中时所购置之物。

  而曾经负责看守院门的那个小厮,如今早已不知去向,据说已被再度转手卖出。

  此时,迎出门来的只有一个年迈的老婆子。

  她独自侍奉着陆大郎母子二人,已然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务。

  至于李氏和陆大郎这对母子,情况也是不容乐观。

  李氏年事已高,身体日渐衰弱;

  陆大郎则久病缠身,虚弱无力。

  他们能够勉强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便已是万幸,更别提从事其他繁重的劳动了。

  正因如此,这座原本宽敞整洁的院落由于长期无人精心打理,逐渐变得荒芜破败起来。

  杂草丛生,野花肆意绽放,昔日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复存在。但即便如此,这处住所还算得上能够遮风挡雨,可以供人暂时栖身。

  陆蘩带着红枣迈步走进屋内,刚刚进门,那老婆子便扯起嗓子高声呼喊着,向李氏和陆大郎通报她们的到来。

  听到声音后,李氏和陆大郎匆匆从各自房中走出,一同朝着堂屋方向行去。

  当两人刚刚在堂屋中落座不久,陆蘩与红枣便也来到了堂屋门前。

  陆蘩先是客气地向李氏微微颔首示意,随后轻声吩咐红枣将带来的礼物放置于四方桌之上。

  见此情形,李氏脸上瞬间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忙不迭地伸出手招呼着陆蘩,嘴里还不停地说着:

  “快请坐,快请坐!”

  紧接着,她转过头去,对着站在一旁伺候的婆子急切地吩咐道:

  “快去,赶紧给贵客沏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好茶来!”

  陆蘩微微颔首,优雅地在椅子上落座。

  不一会儿,那婆子便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杯茶走了过来,恭恭敬敬地递到了陆蘩面前。

  陆蘩轻轻伸手接过茶杯,可当她的目光落在手中这只茶杯时,不禁皱了皱眉。只见那茶杯不仅看上去十分陈旧,杯壁上还有着深深浅浅的陈黄色茶渍,显然是许久未曾清洗过的模样。

  于是,她只是略微碰了一下杯沿,便又将茶杯放回了桌上。然后抬起头,望向对面坐着的李氏,关切地问道:

  “近来您的身体状况可好?”

  李氏虽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家中婆子时常外出办事,所以对于陆蘩归来之事,她也是有所耳闻的。

  只不过,她原以为陆蘩此番回来后,未必会前来探望自己,却没料到陆蘩竟如此之早便登门造访了。

  此刻面对陆蘩,她心中五味杂陈,一时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

  但有一点她心里很明白,其实她一直都是盼望着能与陆蘩相见的。

  李氏轻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唉,人一旦上了年纪,这身子骨啊,也就一天不如一天喽。对了,你……你可有见到你的父亲?”

  自从得知陆二郎尚在人世之后,她们祖孙俩之间也已经把话都说开了。

  因此,如今的李氏再提起此事,倒也不再像从前那般遮遮掩掩了。

  陆蘩抬眼迎向李氏那满含期待的目光,嘴角微微上扬,反问道:

  “难道他就没有给您这位母亲捎带些什么礼物吗?”

  问话过后,陆蘩不禁暗自懊恼自己怎么会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这不是明摆着的废话!

  如果真有什么东西即将到来,以李氏那谨小慎微的性子,又怎会如此淡定地发问?

  想到这儿,陆蘩不由得轻轻摇了摇头,紧接着继续说道:

  “他如今在京城可是混得风生水起!

  不仅身居高位,享受着丰厚的俸禄,而且家中还有位温柔贤惠的妻子,膝下子女也是既乖巧又孝顺。

  如果你俩想去京城开开眼界、享享福,等我这次回去的时候倒是可以顺道把你们捎上。”

  李氏和陆大郎听闻此言,迅速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他们都清楚地看到了彼此内心深处对于前往京城的渴望与向往。

  只见李氏双手紧紧地握住椅子的扶手,身体微微前倾,急切地问道:

  “你当真愿意带我们一同前去吗?”

  陆蘩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地回答道:

  “没错,我的确有意带你们前往京城。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咱们之间现如今已经没什么瓜葛了。

  即便你们去到了京城,对于我以及我的家人而言,也不会产生丝毫影响。

  所以,到时候可别指望我会给你们提供过多的帮助或者照顾。”

  一直沉默不语的陆大郎这时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插嘴问道:

  “那你究竟打算何时动身前往京城?”

  此时此刻,他满心满眼想的都是赶紧离开这个穷乡僻壤的山沟沟,早日过上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生活,一秒钟都不愿意再耽搁下去了。

  陆蘩稍稍思索了片刻,然后不紧不慢地回应道:

  “嗯……大概要等到今年秋季的乡试结束之后。

  这段时间我还需要专心备考,实在抽不出太多精力来安排行程。”

  陆大郎和李氏神情专注地记下了这个重要的时间点,并纷纷点头,表示一定会跟随陆蘩一同离开此地,然后等待着陆蘩带领他们踏上前往京城的征程。

  陆蘩见自己该说的话都说完了,便缓缓站起身来,微微欠身向众人辞别后转身离去。

  其实,来到这里并非她内心真正所愿,只不过是为了做戏给那些好奇的村民们看看罢了。

  如今目的已然达成,而且她感觉自己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也足够久了,于是决定动身前往下一个需要拜访的地方。

  陆蘩带着红枣匆匆返回家中取了些东西,随后两人便马不停蹄地朝着陆族长家走去。

  此刻的陆族长家中,除了陆族长本人外,还有他的妻子以及儿媳妇周氏在家,其余人都各忙各的去了。

  当陆蘩和红枣抵达门口时,周氏听到敲门声前来开门。

  一见到陆蘩和红枣,周氏脸上立刻露出热情的笑容,赶忙将她们迎进屋内。

  刚刚迈进屋子,陆蘩便示意红枣将准备好的礼物递给周氏。红枣心领神会,因为她深知这些礼物都是秋娘精心分拣好的,并且秋娘早已详细地告知过她每一份礼物应该送给谁。

  只见红枣动作利落地从包裹中将礼物逐一取出,分别交到周氏手中,同时还不忘轻声细语地向周氏解释每份礼物的归属情况。

  而周氏则一边客气地说着感谢的话语,一边用心地记下每件礼物究竟属于何人。

  陆蘩与陆族长夫妻打招呼,陆族长的妻子知道两人有话说,她关心询问陆蘩一些关于她同她母亲秋娘的情况,她就同周氏离开堂屋,将接下来的时间交给陆蘩与陆族长。

  陆族长缓缓地将手中那根陪伴他多年的旱烟斗轻轻放置在了桌上,发出一声轻微的闷响。

  他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如炬般上下打量着眼前的陆蘩。

  时光荏苒,如今的陆蘩已然年满十八。

  她的面容姣好,宛如春日里盛开的桃花一般娇艳动人。

  细细看来,这副绝美的容颜竟巧妙地融合了其母亲秋娘以及父亲陆二郎夫妻二人所有好看之处。

  虽说此刻她身着朴素,仅着一身淡蓝色的粗布衣裳,然而这般简单的装扮却丝毫无法掩盖住她那与生俱来的美丽气质。

  毫不夸张地说,哪怕将她置于整个陆家村众多女子之中,她也无疑是其中最为出众、堪称数一数二的存在。

  至于陆蘩走出这片小天地后会是怎样一番光景,陆族长心里着实没底。

  身为长辈,那份关怀之心始终萦绕心头。

  于是,他斟酌再三,还是决定给予陆蘩一些善意的提醒。

  而聪慧过人的陆蘩瞬间便领悟到了陆族长的良苦用心,非但没有流露出丝毫不悦之色,反倒是一脸郑重其事地颔首,表示定会将这些提醒铭记于心。

  紧接着,陆蘩与陆族长自然而然地谈起了家中田地之事。

  回想起曾经,日子过得颇为艰辛,家中全赖佃租土地维持生计。

  可现如今,一切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过一家人齐心协力的努力打拼,如今他们早已不再需要依靠佃租他人的田地来度日,自家的生活也是越过越红火,与她当初重生之时相较,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这事其实早在来到这里之前,于京城之时,陆蘩便已同秋娘反复商议过多次,对于自家那几亩薄田如何处置,心中已然有了盘算。

  如今,站在陆族长面前,陆蘩一脸郑重地向其诉说着自己和母亲的决定:

  “族长啊,我家中那几亩田地,我们母女俩寻思着,还是交予族里用作籍田吧。

  日后也好用于祭祀祖先以及供养那些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的子弟们读书。

  您也知道,一个家族若想长久兴盛不衰,靠的便是源源不断的人才辈出。

  而我身为陆家一份子,所能为家族尽的绵薄之力,大概也就仅此而已了。”

  言罢,陆蘩伸手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恭恭敬敬地递到陆族长跟前,接着说道:

  “族长,这张银票您拿着,去给咱族里再多购置些田地回来。”

  陆族长赶忙双手接过那张银票,定睛一看,竟是一张面额高达五百两的巨额银票!他不禁有些惊讶地问道:

  “蘩儿丫头这么大一笔银子,全都用来买田吗?”

  陆蘩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应声道:

  “是的,族长。

  毕竟咱们陆家祖祖辈辈皆在此繁衍生息,世代以农耕为生,个个皆是种庄稼的行家里手。

  要论能带来稳定收益的营生,自然非田地莫属了。”

  陆族长听着陆蘩这番话语,又联想起她先前所讲的种种,刹那间恍然大悟,彻底明白了陆蘩此举背后的深意。

  诚然,眼下即刻拿这笔钱去购置田地,短期内或许难以见到明显的经济回报。

  然而,着眼长远来看,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田地必将成为家族持续发展壮大、子孙后代安居乐业的坚实根基。

  对于陆氏一族而言,这笔收入无疑相当可观,可以用来做许多有益于族人的事。

  如此一来,整个陆氏一族未来的日子必将越过越好。

  此时此刻,陆族长心中已然明了,这其实是陆蘩对昔日自己维护她和秋娘的一种报答。

  只见陆蘩一脸严肃地说道:

  “我知道了,日后我定会安排人手密切关注族里的田产,决不能让任何人有机会中饱私囊!”

  听到这番话,陆族长深知陆蘩绝非只是随口一说,这件事确实需要高度重视起来。

  于是,他暗自下定决心,待会议结束后便立刻去找族中的各位长老,共同商讨出一套适用于陆氏一族的全新规矩。

  商议完此事之后,陆蘩转头向陆族长询问起陆耀辉的情况。

  陆族长回应道:

  “你那堂兄昨日一大早就出门去了,说是先去拜见夫子,然后随同窗一同前往甘州。”

  他们是真的对陆蘩归来这件事毫不知情,如果早已知晓,他一定会让陆耀辉稍作等待,等陆蘩回来之后再行离开。

  陆蘩微笑着说道:

  “那我们改日再见吧。族长,我还需前去拜访村长和几位族老,就先向您告辞了。”

  陆族长心中清楚,陆蘩此番前来也是为了参加即将到来的秋闱,时间紧迫,不容耽搁。

  于是,他并未强留,而是放任陆蘩离去。

  在接下来的这一天里,陆蘩马不停蹄地先后拜访了村长和族中的三位德高望重的族老。

  忙碌完这些事情之后,第二天她便在家中休整歇息。

  与此同时,她还特意嘱咐贴身丫鬟红枣前往陆家大房传达口信,让他们抓紧时间收拾好行李,做好后日启程离开的准备。

  时光匆匆,转眼间便来到了陆蘩返回家乡的第三天。

  这一日,陆蘩早早地起身开始筹备祭祀事宜。

  想当年,陆族长曾经应允让她带着秋娘过继到其他人家,如今她既然已经成为别人家的后代,那么按照习俗和礼数,自然需要诚心诚意地祭拜这一家族人。

  当陆族长得知陆蘩要举行祭祀仪式时,他毫不犹豫地亲自赶来帮忙。

  凭借着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他耐心细致地指导着陆蘩,唯恐她因为年轻而疏忽了某些重要的礼节细节。

  祭祀活动被安排在了陆蘩回到家乡后的第五天举行,原本计划是第四天进行的,但由于陆族长表示这天他去询问仙人不太适宜,所以不得不推迟了一天。

  终于到了祭祀那天,整个仪式庄重而肃穆,人们怀着敬畏之心向神灵献上祭品,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

  祭祀结束后,陆蘩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任何事务需要处理,于是便决定离开这里。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就来到了再次离开陆家村的日子——九月十七。

  这一次,陆蘩的心境与上次截然不同,她的心中毫无半分不舍之情。

  曾经,或许她还对这片土地有着些许牵挂和眷恋,但如今看来,那些情感早已烟消云散,此地已再无值得她留恋之处。

  此次离开,队伍中多出了两辆马车,那是李氏和陆大郎这对母子乘坐的。

  陆族长带领着一众好奇想看热闹的村民们纷纷前来送行。

  陆蘩微笑着与他们一一告别,然后转身吩咐护卫赶快驾车启程。

  随着车轮滚动发出“嘎吱”声,车队缓缓地驶离了陆家村,渐行渐远,只留下身后那些翘首以盼的身影,直到最终消失在远方的道路尽头。

继续阅读:第441章 陆蘩寻找担保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小农女科举奋斗日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