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昔的死活并不会被人放在心上,尤其是他现在已经死了。
曹祜只是命梁习、鲁芝妥善处置太原乌桓事,便将之抛到了脑后。
腊月过了初日,曹祜的心有些着急起来。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今年一大家子都在邺城,他也想立刻回去,陪着曹操、丁氏他们,过个太平年。
不过曹祜还没启程,邺城便传来消息。
邺城之中,起了疫病,传播甚广。
曹祜的心立刻便揪了起来。
今年冬天确实太冷了。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折胶堕指,啼饥号寒。
大地仿佛被冰封住一般,天地间只剩下寒意。
已经很多年没有遇到这样冷的天气。
曹操的运气确实不好,今年称公,又是大旱,又是大寒,还有大疫,天灾仿佛没完没了。
曹祜若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也会怀疑这些天灾是不是曹操称王带来的。
曹操后期,为何人心如此的混乱,跟持续不断地灾情有着直接的联系。
大家就信这个。
此时的曹祜忍不住有些懊悔。
建安二十二年大疫,自己怎么将这个事给忘了。
历史上的建安二十二年,伴随着彻骨的风雪和征人残损的血肉,伤寒从淮南一路涌入河北,迅速变为大疫。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如图地狱。就连建安七子,也死了五人,可见其害。
这场瘟疫,几乎动摇了曹操的统治基础。
这两年诸事一直按照曹祜的计划有序地发展,让曹祜忽视了此事。毕竟历史上此次大疫最早出现在淮南军中,可今年并未爆发第三次濡须之战。
曹祜都以为这次疫情不会发生了。
可谁知历史的惯性竟然如此地强大。
曹祜知道,他得回去。
如果让疫病按照历史进程发展,那么整个建安二十二年,百姓都会处于疫病之中。人口锐减,国家动荡,十多年不能恢复元气。
统一就是一个笑话。
他必须得回去,领导这次的抗疫工作。
在帐中思索良久,曹祜叫来了丁尊、刘晔、裴潜三人。
三人到后,曹祜便向裴潜问道:“文行,各部的安置、供给如何?”
“明大将军,各军暂时临桑干河驻营,粮食、木柴等物品,供应还算充足。等到常山、中山的郡兵,以及匈奴人返回之后,代郡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这鬼天气,游击、骁骑二军,何时返回,我也不敢说,务必要保证好二部的供给,不可出现断粮、断柴问题。
天若是再冷下去,就得让他们进驻代县。”
“唯!”
没有哪个地方官想让非本地军队入城,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今日召集你们三人前来,是有一个事情宣布,我准备明日一早,动身返回邺城。”
众人听后,心中俱是一惊。
毕竟曹祜率大军在外,突然丢下军队回邺,大家第一反应就是邺城出事了,或者说曹操出事了。
刘晔赶忙说道:“大将军,如此匆忙,邺城可是有事?”
“诸位不必猜测,我直接告诉诸位。邺城生疫,情况比较恶劣,我得回去,主持防疫一事。”
听到生疫,众人更惊了。
后世的医疗条件下,疫病都能让人闻之色变,更何况这个时代。
“这件事情,只限于你们三个知道,对外的说法,则是因为我要回邺城陪魏王过正旦,所以不得不提前回去。”
曹祜说着,将虎符分作两半,一半给了丁尊,另一半给了刘晔。
“子敬,子扬,你二人主持军务,任何事情,皆要由你二人同意,方可实行。你二人要稳定好各部,莫要生乱;还要对边塞内外的胡人情报,做一个详细的探查,以备不时之需。
······
诸事便拜托了。”
“唯!”
二人接过虎符,只觉得有万钧之重。
“子敬,告诉鲁世英,让他看好匈奴人。若是匈奴人返回,让鲁世英便与之随同,那两千多匈奴兵,不要还给他们。
要把他们给牢牢控制住。
返回西河郡之后,让鲁世英暂时屯兵中阳乡。
要给匈奴找些事做,他可以隐晦地告诉去卑他们,匈奴南部的行径惹怒了我,朝廷不会管匈奴南部的死活。只要不是大张旗鼓地攻打匈奴南部,违反之前的约定,其他事情,朝廷都不会管。”
丁尊问道:“大将军,是要除掉匈奴南部?”
“怎么处置匈奴南部,我暂时还没想好。但是要告诉天下人,匈奴南部的所作所为,是不能被接受的。”
当天晚上,曹祜又先后接见了徐商、乐林,夏侯廉、王凌等军中将领和匈奴各部首领。
夏侯廉、王凌,资历都不差,曹祜担心自己走后,丁尊和刘晔压不住二人,只得一边叮嘱,一边施压。
夏侯廉听到军队要听从刘晔和丁尊的命令,颇为不满。
在他看来,他年长辈高,资历又深,是曹祜走后代行主帅权力的不二人选。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刘晔和丁尊给他发号施令。
曹祜思索之后,索性直接将夏侯廉扣在军中,将其带走,又命丁尊前去接管骁骑军。
而王凌则颇为聪明,他以中山郡离得较近为由,请求率部返回。
曹祜没有反对。
至于匈奴人,虽然各有心思,但暂时还没有人能将其聚拢在一起,倒没法成为大麻烦。
次日一早,曹祜启程返回邺城。
对于这场疫病,曹祜是忧心忡忡。
历史上对于这场疫病的记载,实在含糊,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根本是说不清。有说是重感冒;有说是出血热,因为王粲的病状“血瘀成斑”完全符合出血热的病状;但也有专家认为这更像鼠疫,因其从春延至冬,并无季节性。
最后这场疫病按照张仲景的说法,被统称为伤寒。
找不到原因,就没法针对性治疗。
曹祜最担心的,便是疫情已经大规模爆发,那是最坏的局面。
古往今来,哪怕是后世,对于疫病也是防大于治。真到了疫情的全面爆发期,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和组织能力,人力能做的,真的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