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神秘人」,居然就是毕因生物的总经理毕总!
敖总见施墨白一脸震惊的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毕总特意让我保密,说要给你一个惊喜。看这架势,施总,您应该是惊喜到了?”
施墨白这才努力调动吓僵的肌肉,生生扯出个笑容来。
心里却想——惊喜?惊吓还差不多!
数月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次在「佰奥方程」的圆桌论坛,施墨白临时顶替康凯上台,不幸撞上艾总和毕总两位大佬在台上斗法。
无能的主持人把她推到风口浪尖,她只好吐露了几句大实话,踩碎了行业奄奄一息的颜面,不但成了众矢之的,还导致她被康凯踢去了投后部。
她原以为这事早已翻篇,却万万没料到余波未平。
难道说毕总一直旧怨萦绕,特意远渡重洋来找她算账?
施墨白不由颤颤地瞥向远处的鱼尾狮雕像,再次确认自己真的是在法治严明的新加坡,而不是缅甸。
毕总却笑容和煦,主动握手:“施总,好久不见。上次在圆桌论坛,你的发言很有趣。”
施墨白硬着头皮回应:“毕总,那次我口无遮拦,如有冒犯,还请您海涵。”
毕总摆摆手:“没关系。「佰奥方程」向来爱搞事情,总喜欢把死对头凑一块儿。其实你的发言反而点醒了我,毕因生物当年赶上了时代红利,是国内第一批成功从biotech转型pharma的企业,却也吃了后劲不足的亏。”
他顿了顿:“施总,你应该也有所耳闻,毕因内部研发断档,一直无法推出新产品喂给庞大的销售团队,股价也一路下滑。所以,我想找一些创新的biotech向他们学习。”
施墨白不知说什么好,僵着身子,嗯嗯点头。
寒暄过后,三人落座,点了些精致的茶点,开始进入正题。
敖总带着几分歉意先开口了。
“施总,我先得说声抱歉。李助汇报了调研结果,虽然我们内部很看好非策生物,可惜暂停对外投资了。我很遗憾,舍不得就这么放弃你们,正好和毕总聊起这事,他很感兴趣,这才有了今天的会面。”
毕总点点头:“敖总跟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二十年前毕因生物的首款药物就是在傲仁做的,我相信敖总的判断,同时也在内部做了些侧面研究,觉得咱们可以聊聊。”
还没等施墨白接话,敖总先客气道:“老兄一句话的事!你可不止是我的大客户,当年咱哥俩一路风雨闯过来,没有你,也没有我们傲仁的今天。”
施墨白这才从他们的对话中拼凑出前因后果。
她回想起李助曾带她在傲仁医药的展区参观,展板上列举的客户里,毕因生物可是排在头位,两家领导的关系自然应该很好。
所以此时毕总出现,倒也不算完全意外。
唉,她早该猜到这个神秘人是谁才对……
毕总看向施墨白:“施总,就请你再介绍一下非策目前的情况吧?”
“好的。”施墨白定了定神,摒弃脑海里纷杂的思绪,将早已准备好的PPT打印件递给毕总和敖总,开始进行介绍。
毕总边听边提问。
他的问题更偏向临床推进计划和适应症拓展策略,凭借多年经验,现场快速测算了管线空间,与施墨白给出的数据基本一致。
遂满意地说:“施总,你果然如敖总所说,做事很务实。不像某些卖方报告,动辄拍出三五倍于真实情况的天文数字。”
施墨白笑了笑:“应该的,自欺欺人没有意义。”
敖总补充道:“非策是个好公司,KTL技术很有前景。只是眼下出于种种原因,老股东要求回购,公司才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资金缺口。”
毕总沉吟片刻,说:“我大致了解了。施总,冒昧问一句,你和景总具体是什么关系?”
施墨白没料到毕总居然还挺八卦,不过她可不怕,坦然道:“我们是情侣关系,也是工作上最默契的搭档。有关经营的一切事项,由我做主;有关研发的一切,景总做主。双方完全信任并认可对方的决定。”
毕总再次确认:“所以景总作为董事长,不会否定你的决定?”
施墨白说:“是的。”
毕总点点头:“那就好。施总,你对非策的未来有什么想法?”
施墨白说:“我希望找道合适的投资方,帮我们提前垫付杉瓴的回购款。作为条件,我们可以接收相对较低估值的融资。目前虽也有一些机构表示兴趣,但要不就是条款太苛刻,要不就是估值压得太低,实在难以接受。”
毕总微微一笑:“我倒有一个新提议。”
施墨白不由屏住了呼吸。这几天所有的大费周章,都是为了他接下来的那一句话。
她尽量镇定地说:“您说。”
毕总平静道:“我想收购非策。”
“什么?!”施墨白瞬间瞳孔地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毕总淡然一笑,并不意外于她的意外。
他继续道:“你没有听错,我想收购非策生物,按你们现在能拿到TS(投资意向书)的最高估值,一分钱也不用打折。”
敖总还在一旁笑眯眯地补充。
“施总,这笔交易下来,您和景总的身家瞬间就能有九位数,一把实现财富自由。怎么样,我说过吧,这趟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刹那间,施墨白整个人僵住,震惊得无法动弹。
她浑身的血液开始逆流,心脏“咚咚咚”狂跳,脑中的多巴胺霎时如核弹般炸裂开来。
她死也没想到,幸福居然会来得这么迅猛。
几天前,她和景非渊还为了省钱合租在郊区的老旧出租屋,水管里流着来源不明的黑水,客厅一半堆放着实验耗材,甚至连一件新家具都没舍得买。
这趟出差,她几乎全程都是靠积分兑换的酒店和机票,就是为了省钱。
……而现在,他们一下子就能有上亿身家了?
这人生反转得也太快了!
毕总还在继续阐述方案,细数现金与换股比例等具体数额,似乎此前已经演算过很多次,一切都极有把握。
可施墨白的脑袋却一直嗡嗡的,半晌回不过神来。
梦中都不敢奢望的事情,居然真的发生了,她恨不得立刻尖叫着答应下来,多迟疑一秒都是对钱的不尊重。
她拼命掐着掌心,指尖几乎嵌入肉里,强迫自己从极具冲击力的狂喜中挽救回那一丝丝的理智。
然而,在震耳欲聋的狂喜背后,心底却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嘶吼——
非策绝对不能被收购。
这倒并非是因为实操层面行不通。
景非渊是公司董事长及第一大股东,可控股份超65%,对非策有很强的控制力;即便收购会引发控股权变更,触发股东协议里的回购条款,也不过就是换个由头掏钱给杉瓴,结果与眼下的回购局面大同小异。
至于股东的「优先购买权」(指现有股东可优先于毕因生物购买拟转让股份)也不会造成阻碍,因为杉瓴正忙着出清医药赛道,哪有心思再重新跳回这沟里?
所以理论上来说,这事儿能成。
只是施墨白心里非常清楚,景非渊绝对不会同意。
KTL-039是他为了纪念母亲而倾注心血的成果。这么多年,他没日没夜努力,终于即将柳暗花明,绝对不会只为了钱就轻易将一切放手。
而施墨白自己也同样不会同意。
倒不是因为她舍不得CEO这个虚荣的头衔,而是源于心中的一份执念。
这份执念,来自莫慧、来自施亦朝,亦是来自她自己,甚至部分来源于康凯。
这场无限游戏,她已经正式上桌,就坚决不会再轻易下去。
况且如果非策被收购,他们的员工又将何去何从?
即便短期能保证核心团队留任,但未来却必然面临极大变数。
如果某天毕总将他们全部边缘化甚至开除,她也丝毫奈何不了。
她曾经承诺过,会保护每一个员工。
她必须要做到。
毕总看出施墨白的犹疑,说:“施总,眼下你们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不接受收购,你们很可能会破产,公司最后落得一文不值,那就太可惜了。”
敖总也劝道:“施总,我作为旁观者说句公道话。毕总的诚意无人能及,给的报价已经是你们目前能拿到的最高价。我知道融资是您的首要目标,但思路不妨放宽一点,在医药行业,biotech被收购太正常了,就像我说过的,好公司总能找到自己的出路嘛。”
敖总边说边帮毕总把茶续上。
毕总指节扣桌示意谢谢,随后颇为大度地说:“不急,施总,你可以慢慢考虑,虽然这在我看来几乎没什么可考虑的。我下一个会议安排在五点,你在这之前给我答复就行。”
施墨白微笑着应了一声,心里却暗骂——现在都四点多了,这么重大的决策,只给自己不到一小时的考虑时间,当她是神仙吗!
只是现在谈判地位太过悬殊,就算她有万般不满,也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毕总已经转向敖总,聊起近期在新加坡生物园区与多家跨国药企亚洲总部的交流情况。
就仿佛,眼前这笔上亿的收购只是一笔轻描淡写的小买卖,结论也太过明显,根本不需耗费他过多精力。
施墨白忽略耳边的谈话声,尽可能专注思考起来。
平心而论,毕总的方案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堪称是完美的。
毕竟创业道路如此艰辛,碰巧遇着一个靠谱的大财主看得起你,谁不想尽早变现离开?
Biotech被收购,在医药行业也极为普遍,尤其是在海外成熟市场,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甚至大把已上市biotech也会被MNC收购后下市,所以毕总的提议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毕总的收购动机也非常合理。
毕因生物因为后续产品匮乏,近两年一直在全球寻觅潜力资产,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还有毕总提出的价格方案,几乎堪称无可挑剔,是施墨白手中最完美的选择。
可她心底总有一丝挥之不去的空落。
就像一副看似完美无暇的拼图,其中却缺失了重要的一块。
而她却始终找不到究竟缺了哪一块,只能相当被动地全盘接受。
正当她陷入沉思时,她反扣在桌上的手机震动了,三个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过来。
施墨白拿起手机一看——是郁杉打来电话。
这时候可不是闺蜜聊天的好时机。她深吸口气,挂断电话,重新将手机扣回桌上。
可只静了几秒,手机就再次孜孜不倦地震起来。
施墨白无奈,又挂断一次。
等手机第三次不依不饶地震动时,毕总开口了:“施总,没事,你先接电话吧。”
“……行。”施墨白拿起手机,起身走向卫生间。
短短一路,脑中千回百转。可刚走进空无一人的卫生间时,手机的震动却骤然停了。
她没有回拨过去,而是坐在化妆台前,习惯性地刷起了最新的行业新闻。
这一刷不要紧,竟然被她刷出来个重磅消息:时利医药正式公开了!
多家知名媒体发布特稿,铺天盖地地介绍这家横空出世的业界新星,无一不是用着夸张的词藻对时利医药进行全方位的吹捧。
施墨白忍着恶心一篇篇翻看,突然在一篇图文报道中发现一张照片——
她忽略站在C位的康凯,目光落在他身后一个虚焦的身影上,似乎觉得有些眼熟。
定睛细看,这人即是艾瑞制药董事长艾总的大公子,艾未然。
或许对旁人来说,艾未然出现在这则新闻中根本无关紧要,但对此刻的施墨白来说,却是一条惊天线索。
此前她获知的所有情报中都没包含这一条。毕竟艾未然刚回国不久,远不如他老爹艾总知名,所以业内认得他这张面孔的人并不多,包括已经打入时利医药内部的柳洱和张集沫。
但施墨白恰巧认得。
说起来,她还得感谢康凯曾经打发她去参加那场无聊的GSE大会。
艾未然也出席了那场会议,甚至还在会场帮施墨白捡起过因包袋断裂而掉落一地的鞋子,令她印象极为深刻。
她终于找到了看似完美拼图中那缺失的那一块……
这一刻,谈判的主动权,已悄然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