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女子学堂
虾羡鱼2025-07-28 18:512,142

  章淑芬提着裙摆追到廊下,见太后正捏着糖画逗孩子,鬓边金凤步摇都歪到了耳后。

  三更梆子响时,太后握着鎏金锄头的手微微发颤,凤仙花染的指甲沾了春泥。小皇帝龙袍下摆掖在腰间,正蹲在地头数南瓜花:"母后,这朵雄花该授粉了。"

  皇后捧着青瓷碗接露水,发间九尾凤钗缠着藤蔓:"臣妾昨夜梦见先帝,说御膳房新进的翡翠白菜不如咱们种的鲜嫩。"

  消息传得比柳絮还快,翌日早朝便有御史捧着蔫巴的油菜上奏。老丞相颤巍巍从袖中掏出个带虫眼的茄瓜:"老臣家中菜圃遭了蝗灾,求皇上赐个治虫良方。"

  待到槐花落满贡院时,许梓岳的策论在农耕篇洋洋洒洒写了十页。他腕间系着章淑芬求的平安符,墨迹混着艾草香:"臣尝于陇亩间见老农以草木灰治虫,其效甚于官仓陈药..."

  放榜那日,许大锤蹲在衙门口剥新蒜,听着报喜锣声由远及近。同僚打趣他"惧内",他嘿嘿笑着往怀里揣蒜瓣:"我家那口子今早宰了头乳猪,说要给岳儿补脑。"

  章淑芬提着杀猪刀倚在朱门边,见礼部尚书家的庶女又在巷口探头,刀背"哐当"砸在石狮子上:"老娘种的冬瓜能砸死野狗,某些人脸皮比冬瓜皮还厚!"

  苏翠娥抱着臭蛋在菜圃捉虫,听见动静笑得险些打翻箩筐。叶锦策举着狗娃摘槐花,玄色武靴陷在春泥里:"你淑芬姨的嗓门,比当年军营晨鼓还提神。"

  太后差人送来两筐御田胭脂米,笺上沾着新鲜粪肥味:"秋收比试,哀家的南瓜定能赛过你的朝天椒。"随附的绣囊里,装着欢欢抓周时攥着的翡翠小锄头。

  ……

  章淑芬抱着儿子臭蛋上门来了。这小家伙生下来就比他爹狗蛋小时候胖乎。

  现在更是饭量大,章淑芬亲自喂奶,奶水也足。

  她不用操心家务杂事,就专心伺候这个小祖宗,对她来说倒也不算难。

  臭蛋虽然比欢欢和小狗娃小了两个月,体重却已经超过了他们俩。

  把他往炕上一放,就跟个小胖猪崽子似的,还是个黢黑黢黑的小猪崽。

  许梓岳是隔代遗传了他那早逝奶奶的样貌,臭蛋小朋友也一样,只不过这黑皮肤是随了他亲爹狗蛋!

  黑到什么地步呢?就是屋里烛光稍微暗那么一点点,小家伙往暗处一躺,保准找不着人。

  欢欢已经半岁了,正趴在地上,对眼前这个黑胖的小弟弟充满了好奇,伸着小手就想上去戳戳。

  “欢欢,不能抠弟弟!”苏翠娥赶紧拦住女儿的小手,“咱们要爱护弟弟。”

  章淑芬在一旁摆摆手,浑不在意:“没事儿没事儿,姐,他自己都经常把自己抠得一道道的。臭小子皮实着呢!”

  她接着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问道:“姐,你给说说看,那些人到底是咋想的?”

  苏翠娥让丫环们仔细看着两个孩子,必须盯紧了,别让欢欢真把弟弟抠疼了。

  “在有些人眼里啊,庶出的女儿,就跟那低廉的物件儿差不多。”苏翠娥叹了口气,语气带着无奈,“而那些庶出的女孩儿们自己呢,也想抓住机会,选个看起来还不错的人家。”

  “她们是想为自己搏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命。”她理解那份挣扎求存的辛酸。

  章淑芬听了这番话,脸上的笑容淡了,也不再觉得好笑了,反而有些沉重:“这……这些官家的小姐,岂不是过得比咱们从前在乡下还惨?”

  苏翠娥摇摇头:“你是运气好,遇上了狗蛋,又跟着我们来了京城。但这不代表每个乡下的姑娘都幸运。”

  “童养媳,典妻,被卖做妾,卖身为奴,甚至被逼入娼门……这些糟心事儿,哪里都有,不分乡下城里。”

  章淑芬听得心里憋闷:“那……那可怎么办?凭啥女娃子就天生这么可怜!”

  “说起来,女娃子可怜的是更多些,”苏翠娥道,“但男娃也有被卖掉的。我们管不了那么宽,只能尽量去多帮一些能帮的人。我打算开女子学堂。”

  “每天教她们认一个时辰的字,其他时间就教各种能养活自己的本事。”

  “可以学点医术,认识草药,也可以学算账,学酿酒,学炒茶,等等。”苏翠娥眼神明亮,心里想做的事情很多。

  她有三个女儿,她比谁都更希望女子在这个世上能多几条活路,多几分立足的底气。

  为男人说话、替男人做主的人太多太多了,可真正为女人发声、替女人撑腰的声音,太小,太少了。

  老天爷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一定不是只让她做个享清福的国公夫人。

  “姐!”章淑芬听得热血沸腾,握紧了拳头,“我跟你干!反正我就跟着你后面干!”

  “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咱们姐俩就跟这世道拼了!”她知道自己本事不大,但胜在听话。

  听姐姐的话,听儿子狗蛋的话。

  至于男人的话?说得对就听,说得不对?那就不听!他们夫妻俩现在都听儿子狗蛋的,儿子最有本事。

  “好!”苏翠娥笑着握住她的手,“我们姐妹俩就一起做点事,也不枉费在这人世间走一回!”

  这些想法和计划,她都跟丈夫叶锦策商量过,也进宫禀明过太后娘娘。

  他们都十分赞同,让她放手去做。

  要人手?给!要银子?给!要地方?给!总之是倾尽全力地支持。

  “春希女子学堂”的匾额,由太后娘娘亲笔题写。

  在京城一口气就开了六家,风风火火地办了起来。

  苏翠娥不用亲自给孩子喂奶(因为被叶锦策偷偷断了奶),所以她每天都要花上四个时辰,扑在这些学堂的事情上。

  苏佩兰、苏蝉衣,还有大儿媳妇顾二喜,都被她安排在学堂里担任重要的管事职位。

  章淑芬就带着小儿子臭蛋,负责管理离家最近的那一个女子学堂。

  万事开头难,这第一步最难的,就是招生。

  普通百姓家,大多不愿意让闺女抛头露面来学堂;穷苦人家的女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在家里干活带弟弟妹妹,根本抽不出身。

  最后,只有一些商户人家和官员家里,把女儿送了过来。

  但他们送女儿来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攀上跟国公府的关系,讨个好,并不是真心实意地认可女子读书学本事这件事儿。

继续阅读:第155章 条件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迟来亲情比草贱,我改嫁了你哭啥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