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茶楼,是赵晓一手打造出来的,负责收集各种情报,下边的人如蜘蛛网般盘踞在京城的各个角落,所以有人兜兜转转给虞长莺递消息的时候,这个信息很快就传到了赵生耳朵里,而赵生第一时间就告诉了白鹭。
虽然因为赵晓离京,一景茶楼的很多事情都搁置,但日常的运作却从未停歇,而且在赵生的监督下甚至还有些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等白鹭带着虞长莺走进一景茶楼的时候,大厅里坐着的客人都好奇张望了一眼,结果还没看清就被跑堂的小二给阻挡了视线,各种问安伺候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等想起来的时候,虞长莺早已不见踪影。
一景茶楼的后院有好几个小小的院落,隐蔽的同时也很清幽,厢房自带茶室,非常适合久坐闲聊,而且环境十分舒适。
当初托人送信的时候,卫予之就已经决定好见面的地方,所以在虞长莺进门的时候,他起身拱手行了个礼。
“在下卫予之,见过楚王妃!”
“卫公子不必多礼,请坐!”反客为主的虞长莺挥手示意,同时让白鹭侯在了门外,而彩雀跟进来之后便接手了泡茶送水的工作。
卫予之坐下后打量了虞长莺一眼,见对方年纪不大却内敛沉稳的样子,不由得收敛了些眼中幽幽窥探的视线。
“一直听闻王爷身边有位能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虞长莺笑望了卫予之一眼,看起来对他颇有兴趣。
“王妃谬赞了,能为王爷办事是在下的福分。”这样的夸赞听得多了,卫予之倒是不以为意,只是有些好奇对方从哪听来的这些事情,又或者只是礼貌恭维?
“如此本王妃就有些好奇了,既然卫公子是帮着王爷办事的,怎么突然想到要来见本王妃?”而且还是用这样的方式,明显就是想要避人耳目,若非如此,虞长莺也不会好奇的答应见面,毕竟卫予之这人,她上辈子可是熟悉的很。
上辈子楚王戎祁因为斩杀倭国三王子东腾越而被贬边关后,身为军师的卫予之并没有同行,而是被留在了盛京城中,在借着秦添联系戎祁合作之前,虞长莺一直以为卫予之是戎祁留在京中暗线,结果到死才发现,是戎祁舍了卫予之。
想想也是,如果不是打算舍掉,为什么要把人留在京城?而她后边又哪来的机会趁虚而入,取代卫予之给戎祁出谋划策成为不活先生。
虞长莺不知道上辈子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让戎祁把卫予之留在京城,而这辈子戎祁没有被贬边关,那卫予之也就没有了被舍弃京城一说,但对方却悄然找上了自己,这让虞长莺有些好奇这其中是否有些关联。
本来只是好奇的随口一问,但在看清卫予之眼中一闪而过的幽光后,虞长莺脸上的玩味也跟着收敛,眼中带了一抹审视的光。
“是在下唐突了。”卫予之低声行礼,抬头的时候望了一眼旁边伺候的彩雀。
顺着卫予之的视线望了彩雀一眼,虞长莺眉梢微挑的抿了抿嘴,然后挥手示意。
“王妃?!”看到虞长莺动作的彩雀很是诧异,犹豫不决的喊了一声。
“去门口候着,有事我会叫你。”虞长莺淡淡的望了彩雀一眼,后者听得一愣,然后望了卫予之一眼,低头垂眸的应了一声是。
“王妃待身边的人倒是极好。”卫予之并未错过虞长莺刚才和彩雀说话时的自称,只有有些探究的望了她一眼。
“本王妃以为,王爷待身边的人也是极好。”所以上辈子你为什么会被留在京城?而这辈子你又为什么找上门?虞长莺似笑非笑的望着卫予之。
茶室内的两个人,安静的坐在自己位置上,一时之间谁都没有再开口,直到旁边炉子上的茶水煮沸发出声响,卫予之这才伸出手。
“北地一事,多谢王妃出手,救民于水火。”卫予之一边说,一边给虞长莺添了些茶水。
“本王妃什么都没做,可当不得卫公子一声谢。”虞长莺笑了笑,知道了逍遥侯府和楚王府达成合作,逍遥侯和楚王已有默契的事情,并没有瞒着眼前这位。
“王妃说的是,北地的事情为长远计,而京城这边却有些迫在眉睫。”卫予之从善如流的转移话题,而虞长莺捧着茶杯就口,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王爷自幼在军营长大,是武将出身,后在外征战十年有余,如今朝堂之上能说得上话的人屈指可数,实乃不利。”卫予之说完之后望了虞长莺一眼。
“那还真是遗憾。”虞长莺不置可否的回应,让卫予之听得眉头一皱。
他以为虞长莺既然能够帮着戎祁说服逍遥侯卷入这朝堂之争,应该有足够的敏锐判断现在的局势,而他虽然说得隐晦,但对方不应该听不懂才是,除非……。
“王妃就不担心吗?”卫予之皱眉,觉得戎祁一片真心怕不是照了沟渠。
“担心什么?”虞长莺不以为然的反问。
“王爷如今刚刚回朝,正是举步维艰的时候,王妃就不担心王爷势单力薄遭人算计而没有还手之力吗?”卫予之沉下脸来望着虞长莺。
“所以呢?本王妃一介女流能为王爷做什么?”虞长莺心中好笑,却还是表情认真的望着卫予之问道。
“……!”看虞长莺这么认真的追问,卫予之犹疑的没有开口,觉得事情与他想的不甚相同,甚至有些不确定是不是应该再说下去。
“卫公子有话不妨直说,若是真的为王爷好,本王妃只当全力配合,毕竟夫妻一体,本王妃自然是希望王爷好的。”见卫予之突然沉默,虞长莺适时的鼓励道。
“王爷在朝中势单力薄,正是需要拉拢朝中官员支持的时候,不如晋王就要与丞相府大小姐完婚,届时朝中势力定然会趁势分割,留给王爷的选择也就不多了。”卫予之没有明说,虞长莺却听出了一个大概。
晋王靠联姻来巩固朝廷中的势力,一如上辈子那般,而现在卫予之提出了同样的建议,可这样的事情他没有去找戎祁,偏偏找上了自己,为什么?
“那依照卫公子的意思,王爷如今能在朝中选择的还有哪些?”虞长莺收敛心神,面色平静的望着卫予之询问。
“朝中武将多以王爷为尊,文官又以丞相和尚书令为首,连内阁都成了摆设,所以……。”卫予之话语未尽,虞长莺听得一愣之后,突然就笑了起来。
“卫公子的意思,莫不是想让王爷拉拢尚书令?可尚书令早就是皇后的人,要想让尚书令变节可不容易。”虞长莺声音冷了几分,卫予之却没有在意。
“皇后之所以能够得到尚书令支持,无非是承诺了让尚书令嫡女吴清灵成为晋王侧妃,可经过年宴失仪之事,尚书令在皇后那里已经彻底失势,如今要想让皇后兑现承诺,便只能任凭皇后拿捏,如果这个时候有人伸出援手,让尚书令有更好的选择,相信对方也会考虑另择良木而栖。”
卫予之言之凿凿的样子,被虞长莺看在眼里几番打量,终于变成一抹淡笑浮现脸颊,却终究没有蔓延至眼睛。
“光是如此恐怕还不足以让尚书令动摇,若是许下日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位,又或者留下子嗣,是不是会更容易说服对方一些?”虞长莺嘴角笑着,眼神却慢慢变得危险,这让卫予之神色微动,皱着眉头没有及时回应。
茶室的气氛突然诡谲,卫予之自然是察觉出来了的,也明白虞长莺有生气的资格,只是……。
“王妃能够以大局为重,实乃王爷之幸。”卫予之拱手低头,一副恭敬感激的模样并没有安慰到虞长莺,反而让人嗤笑出声道。
“卫公子这话本王妃可不敢接,若真是王爷的幸事,估计卫公子也找不到本王妃跟前了吧?”要是戎祁同意这样的做法,卫予之又何须找她当说客?无非就是说不通戎祁,所以才想从她这里下手,让她说服戎祁纳侧妃?!他怎么敢?
“王妃何出此言?”卫予之皱眉,原以为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就算不为大局着想,只是为了长久利益,对方也不该反对才是。
毕竟日后王爷大业有成,身边也不可能只有一个女子,毕竟还要开枝散叶,若是从现在开始安排,日后就算王爷身边的人再多,也绝对争不过大方识大体的王妃不是?那些新进的人还能被她提前拿捏,有何不好?
“……!”虞长莺冷眼望着卫予之,拿起茶杯一饮而尽,这才堪堪压下胸口升腾的火气。
“在本王妃回答卫公子之前,本王妃有一事求解。”良久,虞长莺这才低声问了句。
“王妃请问!”无论何事,只要能让虞长莺站到自己这一边,说服王爷就不是问题,所以卫予之十分有耐心的做了个请的手势。
“昔日王爷在东海征战,京城谣传王爷凶多吉少,皇上为此匆匆定下婚期之事,卫公子可还记得?”虞长莺望着卫予之定睛打量,没有错过对方表情丝毫。
“记得!”心下虽然疑惑,卫予之却还是点了点头。
“若是当初逍遥侯府趁机退婚,或是本王妃为了躲避这桩可能守寡的婚事改嫁,你可会将事情及时的如实告知王爷?”
“王妃这是何意?”卫予之一脸莫名的望着虞长莺反问,眉头紧皱的似有探究,还有狐疑,甚至带了点莫名的不安。
虞长莺望着反问的卫予之看了许久,然后重重的呼出一口气。
没有及时回答,但她却已然知晓答案。
卫予之,不会如实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