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衣店盏灯一夜,清晨的风中透着昨夜那绵绵细雨后的水雾。
安东这条繁华的商业街还没到喧嚣的时间,只有几处铺面正在洒扫准备营业,偶有报童扯着嗓子的叫卖声。
成衣店掌柜,裁缝大师傅、跑街、账房、伙计等二十余口人,塞满了客室。
听杜文阅讲了一夜成衣店如何拓展经营,未来三年如何发展,如何提升服务,重塑百年老字号的威望等。
大家虽然读书不多,都很务实,七嘴八舌说着顾虑和难处,十分激烈。
“咱们这店荒了快二十年,负债累累,沉疴已久,都说,先治病再强身,东家急不得呀!”
“庄子里日夜赶工,开业时候的订单还没利索呢,现在雨衣的订单又堆起。”
“现在账面的看得过去,那是因为不管旧账,但是东家要还旧账,咱们这账面可就拿不出手。”
“这店以往风光,还能赊账进货,如今上下游的关系连根针都不愿赊给我们。”
“安东成衣店也有几家,咱们现在算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能做收摊的生意就不错。”
“东家年轻,有想法,有魄力,咱们跟着有盼头,只是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烫了嘴是小,烫了心,可就要遭罪。”
杜文阅起身,站在客室的窗户边吹了许久的凉风,她必须足够的清醒,才能让别人信服她所行之路。
改革的第一步,就是不计得失,全力以赴,这话说得容易,付诸行动却是难上加难。
临深站在杜文阅身后,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杜文阅回头,伸手拍了拍临深的额头,微笑着问:
“一夜没睡,累了?”
临深摇摇头,低声说:“睡了三天,现在一点都不困。”
杜文阅轻轻点头:“我只是感觉,你不开心。”
临深转头,看了眼屋里你一言我一语激烈讨论的众人,不满道:
“东家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那儿那么多废话。就是东家对他们太好,他们蹬鼻子上脸,真好意思在你面前伸他们那舌头。”
杜文阅像个乖巧的姐姐,耐心的给临深讲解:
“生意,本身就是从满足需求中牟利的行当。
他们将现状和想法告诉我,我才能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按照我的想法走,最终实现我所期望的结果。”
老孙头悄悄推门进屋,站在屋子里的孙礼见状,正要出声,被他用了个噤声的手势制止,然后挥挥手,示意不用管他。
杜文阅坐回主位,临深沉着声音,中气十足地对屋内众人说:
“大家安静!”
十分有效,屋里瞬间安静下来,众人在各自的座位坐下,规矩的等待杜文阅发言。
“各位说的难处,我都知道,还有我不知道的吗?谁说说新鲜的?”
听了杜文阅的发问,在座的众人不明何意,面面相觑。
“那我说点新鲜的,安东建了自己的发电厂;
安东现在除了戏院还有电影院,可以放映无声电影;
听说,丹麦来的女教士创办了基督教幼稚园;
大家都知道的振兴公司,开了长途客运线路,可以到凤城、庄河等地。”杜文阅边说边殷切的注视着大家。
“东家,什么意思?”
“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东家,难道你意思是,你说这些人,能借钱给我们?”
孙礼站起身,皱着眉,不客气道:“别打岔,听东家说。”
“各位说的难处、困境、顾虑我都明白,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回到过去,让一切都不发生。
因为现在大环境没有给我们”慢慢的”机会。
我们正逢百年甚至千年未遇的大变革,只有破旧立新,敢为人先,才能抢占先机、求得生存。
你们都是成衣店的旧人,或者旧人之后,对成衣店感情特殊,我非常珍惜,所以,我把我看到的想到的,分享给你们。
只要各位放下顾虑,我相信,成衣店一定会在这次变革中焕发青春。”杜文阅说得恳切动情。
杜文阅说完,孙礼站起身,对大家说:
“东家说得对,没有锄头,你还不种地了?没有锅,你还不做饭了?只要,我们团结拧成一股绳,咱都能过。
只是,东家说的这个变革,我不知道你们听明白没,我是听明白了。我们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做生意了,从前生意做得也不好,就没必要总是老思想去胡思乱想。
现在东家给我们想到新的出路,我们只管听东家的话,东家指哪儿我们去哪儿,东家说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生意肯定会比过去的好,大家过的也会越来越好!”
大家纷纷点头认同。
“要不是东家认下咱们,咱们还在庄子里呢,现在还是听东家的,准没错!”
“对,对,要不是东家,现在这成衣店还是个荒店呢!”
“东家眼界和我们能一样吗,糊涂!”
杜文阅抬手,示意让大家安静,然后将新的经营方式更细致的传达给大家:
“第一,多种模式并存经营:直营模式、直管(托管)模式、入会模式。
第二,百年老字号多形态经营:老字号店、中心店、胡同店(也可以不开店以家为店)。
第三,全渠道布局经营:以画报形式向商场、门店、会所展示供货。
孙礼统筹,每条线择一专人负责,这样目标清晰,打法明确,模式落地。
今年逆市觅商机,将是百年成衣店最大的转机。”
杜文阅说完,孙礼率先起身鼓掌,众人也跟着鼓掌。
老孙头微笑着点头,悄悄走出房间。
多日未见的日头终于露了脸,像一颗大柿子吊在当空,照得人间一片暖意。
商业街比往日行人更多,喧嚣声一片,都想让这久违的暖阳赶走身上的潮气。
雨水久了,求的不过是晴朗的一日。
商业街人声鼎沸,成衣店如常营业。
这一夜,人人眼下都浮了青黑的眼袋,嘴角却是真切的笑意,干劲更足。
那是对明天热切的期盼,对未来殷切的憧憬。
杜文阅的真诚和信任,让成衣店每个人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
老孙头站在成衣店大门口,见杜文阅出来,深深的躬身行礼,叫了声:
“东家。”
杜文阅扶起老孙头,柔和道:“孙爷爷,我怎么担得起您这样大礼?”
老孙头起身,慈祥的看着杜文阅,道:
“通过昨夜,您算是真正让他们信服,您的声望很快会传回杜宅。商办堂也会知道你破旧立新的三条经营方式。”
杜文阅低声问:“孙爷爷不觉得我冒进?”
老孙头摇头,对杜文阅再次躬身:“吾愿追随东家。”
杜文阅眼中含泪,点点头:“谢谢!”
老孙头见到孙礼,招招手示意让他等等,对杜文阅说:
“我这孙儿,你重用他,我更要给你把好关。我这就去与他说道说道。”
老孙头进了成衣店向孙礼走去。
杜文阅终于喘口长气,回头问身后的临深:
“新的经营方式你觉得如何?”
临深点头道:“东家想的,自然全是好的。”
杜文阅伸个懒腰,感慨着:“临深真好!”
临深站在杜文阅身后,双颊微红,心口起伏的厉害。
正说着,周全不知何时来到杜文阅身边,笑得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对杜文阅小声说:
“杜小姐,我们班主有事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