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巧的是,鬼子那边终于反应过来了,派了部队来增援。
这回他们也学乖了,不再从鲁地绕远路,直接从关东调兵过来。
一听是要去名将森山川手下打仗,
那些鬼子一个个争先恐后,抢着报名,巴不得马上开拔。
可等到一打听对手是谁——叶林。
好家伙,当场就没人吭声了。
虽说鬼子国内不准媒体报这种败仗新闻,
但架不住天天打输啊,纸都包不住火了。
陆军的脸都快被羞成一张揉烂的旧报纸了。
实在没办法,只好用“战略转进”这种词糊弄老百姓。
军官阵亡了?对外只说“发生了一点小意外”。
可叶林那边压根不给他们留脸面。
就在几天前,他还大张旗鼓搞了个记者会,把北坪的一群记者请了过来。
会上不但热情招待,
还“贴心”地带大家参观了一下他们的地牢。
更绝的是,他特意安排人拍了两个俘虏的特写照给记者看。
照片上那两人白白胖胖,脸上连个红印都没有,一看就没受过苦。
倒是伏见言明义眼里含泪,估计是想家想得不行。
这一曝光,整个鬼子国炸了锅——
那两个人居然还活着?!
活生生的!
可这对鬼子来说反而是更大的打击:只要这两人没死,
就等于天天在告诉全国百姓——我们又输了。
其实天皇早就有心派人把人救回来,也是怕影响民心。
但现在倒好,人家直接把照片甩出来,打脸打得干脆利落。
要知道,他们最怕的就是失掉人心。
他们本就是靠盟友的支持撑着台面,
如今国内看到前线节节败退,能不气得跳脚吗?
于是这几天,森山川收到了一封来自天皇的信。
信封里什么都没写,只有一颗孤零零的子弹。
森山川一看就懂了:这颗子弹,要么打进叶林的脑袋,
要么就得打进自己的脑门。
没法子,他只能派竹下俊去执行一次侦察任务。
其实他心里压根不信竹下俊能救人成功,
但也万万没想到,这家伙败得这么快,简直是一触即溃。
不过也不是全没好消息。
那边的援军正在往胥王山靠近。
预计很快就能抵达山峰侧面,在那儿原地待命。
这次来的可是正经部队,带了重火力装备,
总算有机会对着胥王山上的守军来一轮实打实的炮击了。
一排排运兵车碾过焦黑的土地,正是上次清水规矩丧命的地方。
这支队伍根本不在乎会不会引起八路注意,
因为他们这次的目标很明确——胥王山。
卡车在荒地上停下,士兵陆续下车。
随后跟进的炮兵部队也开始减速,准备布防。
整支队伍保持着稳定的行进节奏,没有丝毫慌乱。
山上守军似乎毫无察觉,一点动静都没有。
他们运气不错,再往前推进一段,等抵达预定的两条分界线,
任务就算基本完成了。
鬼子开始分兵两路,悄悄绕向胥王山两侧山脊。
两边山上不是光溜溜的石头坡,而是长满了密林。
带队的鬼子队长忍不住低声夸了一句:
“这地形,真不错。”
旁边的副官也点头附和:
“看来这趟差事能顺利完成。”
砰!
“谁走火了?!”小队长立刻吼了一声。
话音未落,只见身边的副官整个人被一颗高速弹头掀飞出去,血雾四溅。
“糟了!中埋伏了!”
不知哪个胆小的甜军张嘴喊了一嗓子。
顿时全场气氛紧绷到极点。
鬼子士兵疯狂往树上、水沟、石头缝里瞅,
拼命找敌人的影子,可啥也没看见。
下一秒,又一发子弹破空而来,直接洞穿了一个鬼子的喉咙。
这下彻底炸了。
“开枪!给我打!!”
刹那间,无数子弹倾泻而出——
朝着树林扫射,往巨石后面狂喷火舌,
甚至还有人慌得朝天乱扫一通。
可敌人像幽灵一样,看不见,摸不着。
而在他们后方不远处的一片草甸上,
李赤水正带着一群新兵趴在地上,纹丝不动。
他们身上穿着叶旅长特制的新式伪装服——吉利服,
外层盖满了军用伪装网,上面厚厚地铺了一层枯叶。
别说鬼子发现不了,就算是兔子从旁边蹦过去,
也看不出这底下藏着一支活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