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米酵菌酸中毒案5
王风2024-01-01 12:249,715

  第二十五章

   

   

   

  从医院离开,正好去庞晓贺之前兼职的配货公司。

  于宁一联系了超姐,他们要去同23号和庞晓贺、尤昌英在一起上班的同事聊聊。超姐很配合,约定两人这日傍晚过去,抽他们上班前的时间谈话,就不会影响接下来的工作。

   

  从医院到配货公司不算远,只有几公里,陶景在车上时就提到了王招娣的事:“王招娣才十七岁,第一次来S城,人生地不熟,她手里只有几十块钱,根本不够吃几顿饭,我就转了五百块给她,但她应该也坚持不了多久,最好是帮她介绍工作,她能自己挣钱活下去。”

   

  于宁一不由说:“你居然没有每月月光,还有钱转给王招娣?”

   

  陶景知道她师父不时就要犯贱,哼道:“五百块还是有的。于哥,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给她介绍个她可以做的工作?”

   

  于宁一说:“她只是初中学历,能做的工作也只是服务员这一类不需要太高专业技能的,待遇怕是不高。”

   

  陶景说:“能让她先在城里谋生就行,主要是她一个小姑娘,需要保障安全不被欺负。”

   

  于宁一想了想,道:“好的,我去给她联系联系。她还能住庞晓贺租的那个房子吗?如果要住那里,就需要给她介绍距离她住处比较近的工作,如果不住那里,选择范围就更宽,她可以在工作地周围租个房子住。”

   

  陶景说:“那我问问她。”

   

  陶景于是又在微信里给王招娣发信息,说她师父可以给她介绍工作,让她先做着,之后有更好的选择,她就再换工作,便在这些信息里夹杂着问她之后要住哪里?是否还能住庞晓贺租的房子。

   

  王招娣现在处境不太好,庞家父母当着她面、背着她面地说她克夫,庞晓贺才刚带她来S城,她就害得庞晓贺病得住院,现在还昏迷不醒,庞父庞母的意思是让她和庞晓贺分开,把之前给的彩礼钱还给庞家,现在庞晓贺身边也不需要她了,但庞家也不是完全不管她,姐姐明天就回老家县城,会把她带回去。

   

  王招娣没有其他人可以倾诉,便把这种情况告诉了陶景。

   

  陶景听得发愁,说:“那你是想回老家,还是想留在S城工作?”

   

  王招娣说:“回去了,我爸还是会让我继续相亲,找别人家要彩礼,我觉得在城里找个工作更好。”

   

  陶景说:“的确是的,在城里更容易挣钱。那你之后住哪里?我师父就给你介绍你住处附近的工作。”

   

  王招娣说:“我还不清楚。”

   

  陶景说:“要不,你还是再和庞家谈谈吧,说说你想要留在城里,自己养活自己的想法。”

   

  王招娣说:“他们根本不听我的意见。”

   

  于宁一在旁边听到两人的语音,对陶景建议道:“庞晓贺的姐姐比他爸妈要好不少,你让她找庞晓贺的姐姐吧。”

   

  陶景于是把于宁一的意思转告了王招娣,王招娣在陶景不断鼓励下,说会去找庞姐姐说说。

   

  陶景说完,又对于宁一道:“她这个样子可太难了。”

   

  于宁一说:“只是因为她还没有踏出第一步而已,只要她走出来了,就会发现不是那么难。”

   

  陶景想想,认为于宁一所说很有道理。

   

  23日晚上,和庞晓贺、尤昌英一起工作的还有四人,于宁一和陶景在菜市场的一处漏风的办公室里见到了她们,这四位都是阿姨,大家都对庞晓贺及尤昌英出事表示同情和悲痛。

  “哪想到吃坏了肚子就死了呢。”

  “晓贺还那么年轻,比我儿子还小,居然就出这种事。”

  “我们看晓贺年纪轻,偶尔也会带些吃的给他。他比较腼腆,不爱说话,我们这些阿姨逗他比较多,他就不太和我们在一起聊天,他和老尤关系最好。”

  “老尤很少带吃的来,那天他骑电瓶车过来,的确带了一份炒粉,说那炒粉在他住的那个附近,每天买的人很多,还要排队,他专门排队买的,带来吃,给晓贺吃得最多。”

   

  于宁一听出其中奇怪之处,问:“你们难道都没吃那个炒米粉?”

  其中一个阿姨说:“老尤这个人,很斤斤计较,不要想占他一点便宜。平常我们吃的,没少给他,但他很少给别人。只是他比较看重晓贺,所以给晓贺吃的多。”

   

  另外的阿姨也附和,说老尤这人不坏,做事麻利,也肯出力气帮忙,但是,他的钱和他的物,可千万别打主意,那比他的命还重要,平常他有吃的喝的,也只肯给晓贺一些,其他人想也别想。

   

  于宁一和陶景听得很是诧异,陶景一边用录音笔录音,又在笔电上打字记下来,心情十分怪异。

   

  等把阿姨们送走后,陶景才说:“尤昌英这个做法,倒是救了他的其他同事。”

  于宁一说:“要是他真的把那么一大份炒粉分给所有同事吃了,每个人中毒剂量较小,说不得也都不太严重。这就是有因有果。”

  陶景叹息一声。

  于宁一又说:“不过,也可能每个人都中毒很严重,这么多人一下子中毒,就会很快发现是吃的炒米粉的问题,24号上午就能追踪到炒米粉摊子,他们24号中午就不会再去卖炒粉,赵家母女就不会死了。”

  陶景皱了眉,说:“现在做这些设想,除了更难受,也没别的用处了。”

  于宁一闭了嘴。

   

  **

   

  两人从这个郊区蔬菜批发市场离开,天色已晚,因为晚上不必加其他班,于宁一说请陶景去吃晚饭,吃完饭再回家,问陶景想吃什么?

   

  陶景苦笑说:“我是不想吃任何米面发酵食品了,河粉、米粉、凉皮、银耳汤等等,都不想吃。”

  于宁一说:“那去吃烤肉?”

  陶景心说这可真费时间,她本来想着去吃个面就行,不过想想,去吃烤肉也挺好,便答应了。

  本来以为就在路上随便找家店吃,结果,于宁一开车从城西北到了南边,路上花了一个多小时,非要去吃特定的一家烤肉,等坐在店里,陶景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拿着菜单,陶景看着上面的标价,又叹息了一声,只想起身就走,有这个饭钱,不如就给王招娣,估计够她过半个月了。不过她也不好意思辜负于宁一的好意,明明是请她吃饭,她还要对于宁一吃高级餐厅进行道德审判,那她脑子岂不是坏了。

   

  陶景说:“只有碳水和甜食可以安慰我。”于是点了一个牛肉饭,还要高热量榴莲饼和冰激凌。

   

  于宁一说:“你不是天天叫着减肥,怎么这时候又不减了?”

  陶景说:“要是真减肥,我晚上也不该来吃烤肉,我应该点个白水菜凑合一顿。”

   

  于宁一说:“你要是真想减肥,就不要去想减肥这两个字。”

  陶景说:“那我应该想什么?”

  于宁一说:“想健康清淡的饮食习惯,以及想运动健身。”

  陶景说:“那不是和想减肥一样吗?”

  于宁一说:“差别应该不小。你一直想减肥这个词语,就会巩固减肥是个贬义词、自己是在受苦的意识,而一直想应该吃哪些健康的食物,想要怎么运动健身,就会不断加深这方面的意识,会形成正向思维。”

  陶景听后,觉得还蛮有道理,不过于宁一又说:“但你本身又不胖,你还想怎么减?”

  陶景说:“很害怕一旦放纵,就没法控制了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用在保持身材和健康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于宁一说:“还挺有道理。”

  陶景叹道:“那是啊。”

   

  第二天,于宁一就为王招娣安排好了工作,是在距离她和庞晓贺住处不远的一家商超里做售货员,这家商超不大不小,是本地的连锁超市,正规且有保障,只是待遇不特别高,但也不太低,够她生活还能存下来一点,要是她之后有其他想法,就可以换个工作。

   

  王招娣自己也不排斥,在第三天就去上班了。

  她本来还要再去看庞晓贺,但庞父庞母认为她不旺庞晓贺,所以不让她去医院,她便只得不去,又有庞姐姐在中间说项,让她依然住在庞晓贺的住处。

   

  陶景和于宁一之后都很忙碌,而正如于宁一之前推测那般,查到食物中毒案的源头是在那家炒面炒米粉店,但这才是真正扯皮的开始。

  之前他们调查食物中毒的源头在哪里,工作算是比较单纯清楚的,查出来在哪里之后,要做的事才更多。

   

  先是G省去查了米粉生产厂家,但他们没有查出生产厂家有什么问题,也抽检了产品,没有检出米酵菌酸,所以生产厂家认为是炒粉流动摊自己储存不当导致了食品变质。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而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水、土壤,甚至房间里的地面墙壁可能都有,而炒米粉流动摊的卢家夫妇处理食材的地方在一楼,所处环境周围又灰尘较重,除此,他们是流动摊子,在各大路口炒粉,路口灰尘也重,导致米粉被灰尘里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的可能性更大。

  米粉生产厂家不可能自己承认卖出的米粉存在问题,而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不管是疾控还是食药检,在卢家剩下的米粉里都没有检出米酵菌酸,从卢家采的其他样本里,也没有检出,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之前的米粉是变质的带有米酵菌酸。

  到现在为止,最重要的证据是赵家母女和尤昌英的呕吐物里有米粉检出米酵菌酸,而这些米粉是卢家卖出的。

   

  而和赵家母女以及尤昌英、庞晓贺一样吃过卢家流动摊上炒米粉的人,陆陆续续又有11人被报道中毒,这11人,都是23号傍晚或24号中午在炒米粉摊子上购买炒米粉吃的人。

  这些人都是住在那一片区的人,不同的人病情严重程度不同。

  通过分析,这些中毒的患者中,最早发病的人比庞晓贺发病还早,是23号晚上八点多。患者因为买了太多种类食物,没吃太多炒米粉,只夹了两筷子,吃后她因为觉得不舒服,马上就去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催吐并进行对症治疗了,但她并未检查到底是什么食物中毒,在病情好转后就回家了。她自诉本猜测是吃的东西太杂,所以才出现问题,后来看到新闻,才意识到可能是自己吃的米粉有问题,所以食物中毒,所幸她吃得少,算是捡回一条命。但那些她没有吃完的米粉,已经被她扔进了垃圾桶,而垃圾桶每天都有保洁处理,要找回那些米粉不可能了。

  除了这名幸运患者外,其他患者都是24号中午购买的炒粉,他们的发病时间最早的是24号傍晚,最晚的是26号下午。这些患者,病情较轻的自行忍耐或者去买药了,病情较重的则住了院,但因这个季节米酵菌酸中毒实在罕见,普通医院根本没能为这些患者确诊,是26号晚上开始,这次米酵菌酸中毒案被大力宣传,这些患者才陆续自行报告,或者被公安机关通过卢正浩的收银记录联系上,被统一安排在S大附属医院诊疗,后面这11名患者未再出现死亡。但是,即使卫健委安排了最好的专家团队来为庞晓贺治疗,他在昏迷七天之后,依然病世了。

  庞晓贺的亲人和王招娣自然伤心欲绝,但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还得活下去。

   

  **

   

  于宁一盯着电脑里满屏都是字的疫情报告发呆,陶景把一杯外卖咖啡放到他的办公桌上,撑着身体瞄了几眼报告,这个报告里部分内容是她写的,不过经过于宁一整合和修改后,已经面目全非,陶景完全认不出哪些是自己写的了。

   

  于宁一看了看她,说:“你的汇报结束了?”

   

  单位每年都会做前一年的疫情分析并汇报,陶景被安排分析食物中毒,这个是最重的一个活,因为每年食物中毒疫情都不少。

  虽然是让陶景分析数据和做汇报,但并不是她自己做完所有事,于宁一作为她的老师,也为她提供了不少帮助和指导。

  最近在处理米酵菌酸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要做这个汇报,陶景只觉更累,好在是汇报完了。

  她长出口气,说:“刚刚汇报完,你应该也去听的,而且领导还提了不少问题,你没去帮忙回答,我可太紧张了,生怕回答出错。”

   

  于宁一说:“我本来要去听,但等我想起来该你汇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太久了,我想着你已经汇报完了,就没去。”

  陶景哼道:“你找借口!”

  于宁一说:“那怎么办?要不你再去汇报一次,我坐在下面听?”

  陶景:“……”

   

  陶景转移话题问:“这个米酵菌酸食物中毒案的报告写完了?”

  于宁一说:“写是写了,但到底是米粉生产厂家的问题,还是卢家的问题,还稀里糊涂的呢。”

  陶景说:“那还能查清吗?”

  于宁一说:“应该是没法了。那些有毒的米粉都已经被吃掉了,也没其他证据链。”

  陶景说:“但是,S城最近天气这么冷,卢家的那个房子里也没有空调,食材即使变质,也不利于椰毒假单胞菌生长和产毒,再者,卢家的米粉是22号才收到货,就一天时间,发酵产生米酵菌酸的概率也低。反而是G省,去年是暖冬,我查了去年他们的天气,春节期间也是二十多度,正是椰毒假单胞菌的产毒适宜温度,如果厂家给卢家发的货是年前的存货,那那些货里有一部分变质产生米酵菌酸的概率就很大。除了厂家,他们寄物流,因为现在温度低,也没有放冰袋,也没有用冷藏车,物流车里很多东西在一起,温度高,也更适宜椰毒假单胞菌繁殖和产毒……”

  于宁一说:“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现在不管是厂家还是卢家,都查不到米酵菌酸了。”

  陶景说:“难道不能查厂家那边出货是出的哪些货吗?”

  于宁一说:“G省说他们是新鲜做新鲜发,低温条件下保质期15天。”

  陶景疑惑:“保质期可以达到15天?”

  于宁一说:“据说是可以达到30天,15天还是保守的时间。”

  陶景:“居然这么久?”

  于宁一说:“你要不要看G省发来的报告,说厂家使用臭氧水对米粉进行浸泡杀菌,再用真空包装,是很成熟的做法,能把保质期延长到30天。其他购买这家米粉的顾客并无投诉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认定厂家没有问题。”

  陶景皱眉说:“臭氧水浸泡?”

  于宁一说:“是的。臭氧会变成氧气,无残留,对食品来说很安全,是现在最常用的食品消毒产品。”

  陶景说:“那米粉还会好吃吗?会不会变得很粉?卢正浩说,正是因为这家的米粉很Q弹有嚼劲,才买的。”

  于宁一愣了一下,说:“这事还真说不清楚。因为我们又不能去G省的厂里看具体情况。”

  陶景无奈道:“那我们能做什么?”

  于宁一说:“我们只能提供我们能提供的。”

   

  陶景想了想,说:“要不再去卢家的铺面看看?”

  于宁一说:“还能看什么?”

  陶景说:“我想到一件事。”

  于宁一:“什么事?”

  陶景说:“卢家之前过春节一直没有出摊,是23号傍晚才第一次出摊。但居然23号就有人食物中毒了,接下来24号中午的食物也让人食物中毒,但24号傍晚的却没有人食物中毒。”

  她倚在于宁一的办公桌前,伸手拿了他的鼠标,把报告调到公安机关调查出的部分。

   

  “于哥,你看,根据警方的调查,卢家摊子23号傍晚一共卖出19份炒面,2份炒粉,这2份炒粉,都造成了食物中毒。24号中午,一共卖出47份炒面,17份炒粉,有9份炒粉导致了食物中毒。24号下午及以后,再未造成食物中毒。”

   

  于宁一觉得陶景距离自己太近了,歪了歪脑袋看了一阵报告,说:“说明变质的导致食物中毒的米粉可能只有一包到两包。”

   

  陶景说:“对啊。那为什么这一包到两包变质的米粉怎么都集中在他们开张的23号到24号中午了?这不是说明卢家夫妇自己专门挑出来先做吗?两人是不是知道先做的这个是陈米粉呢?”

   

  于宁一吃惊地看着她,说:“对啊。怎么之前大家没去想这个问题?”

   

  陶景说:“因为食物中毒集中在23号下午和24号中午买米粉的顾客里,其他时间段都没有人食物中毒,是昨天由公安那边统计给我们,我们才了解的,之前也不清楚这个情况。之前我们掌握的是大家发病的时间,有的患者自己都迷糊是哪顿吃的米粉了,还是警察查他们购买记录才明确时间点。”

   

  于宁一说:“对。而警察是把这个案子当食物中毒案处理,卢家又一直诉苦,警方没有专门审问他们是否故意用了陈米粉。”

   

  陶景说:“即使审问了,他们也可能撒谎。因为没有实物证据了。”

   

  于宁一说:“这样的话,得让警方再去着重询问他们是否有使用陈米粉的事。”

   

  陶景说:“不过我们可以再去卢家的那个铺面看看,因为即使是陈米粉,这么冷的天,椰毒假单胞菌也不会繁殖才对。”

   

  **

   

  于宁一去把这个分析出的情况报告给了孟主任,孟主任一听也认为很有道理,卢家夫妇之前肯定故意隐瞒了使用陈米粉的事。

   

  孟主任同意他们再去卢家的铺面看看,也联系了警方一起,因为卢家的铺面现在还被封着,需要警方去开门。

   

  孟主任带着于宁一和陶景到卢家租的房子时,派出所的民警已经在门口等他们了。

   

  民警开了卷帘门,大家又进房子进行了检查。

   

  卢家夫妇近期不会再回来了,所以店里短期内会变质的食物都被收走了。

   

  于宁一在房间里检查时,陶景在民警的陪同下去找周围的其他住户了解了卢家夫妇做流动摊的情况。

   

  卢家夫妇之前被警察带走的事在这个区域里已经人尽皆知了,大家也知道两人被带走的原因,他们卖的炒米粉导致十几人食物中毒,至今已经有四人死亡了。

  有人同情卢家夫妇,也有人不同情。

   

  陶景最开始询问的一名阿姨说:“两人一直做这种生意,以前也卖过凉皮凉面凉粉,也让人拉过肚子,找两人麻烦,他们之后就卖热食,卖炒饭炒面炒粉这些,他们生意做得久,会调味,去吃他们摊子上的东西的人还挺多的。我给他们算了下账,不加肉只有素菜的,他们就卖八块一份,加了肉的,要卖十块、十二块,一份怎么也能赚五块,一天卖两百份,就有一千块呢。”

  陶景心说这位阿姨可真会算账,把话题转到与疫情相关的上去,问:“他们会用过期的食材吗?”

  阿姨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他家吹得天花乱坠,说都是用的好材料。不过,前一天没有卖完的,我们也没见他家扔了啊,还不是第二天接着卖。”

  陶景又问了一些问题,阿姨的大意便是卢家这生意别看小,但很赚钱,既然赚钱了,那肯定有黑心的时候。

   

  陶景又问了附近其他居民,也有人说卢家好话的,例如的确看到卢家要洗菜,不是买来不洗就切,买的那个鲜米粉,也是要洗一下再装进桶里备用,前一天没用完的,他家不是有个冷柜嘛,也都会放进冷柜里,所以这次出食物安全问题,的确让人想不到。

   

  陶景想了想,问:“那春节期间,你们这里有停电吗?”

  住旁边的大叔说:“偶尔是要停电,但停得不多,春节期间,我也去走过亲戚,不敢肯定停没停电。”

   

  民警听出陶景调查的意思了,和她说:“如果卢家在春节前开封并洗了湿米粉装在桶里,又没卖完这些米粉,就把这些米粉放在冰柜里了,但春节期间停电,冰柜没有制冷,反而因为里面东西多,发酵产热,冰柜里温度升高,米粉就变质了,但卢家23号做生意,又把米粉洗洗,和新的米粉混在一起,再去卖了?”

   

  陶景说:“有这种可能性,您可真通透。”

   

  民警说:“这很简单。”

   

  陶景回到卢家租的房子里,于宁一正蹲在地上拍照,陶景走过去问:“于哥,你在拍什么?”

   

  于宁一说:“这才没几天,就有老鼠出没,我在架子上看到了老鼠屎,这个冰柜的电线应该也被老鼠咬断过,是重新接的线,线上用绝缘胶缠起来的。”

   

  陶景于是把自己之前的猜测提了,于宁一说:“我也觉得这个可能性很高,不仅如此,你去隔壁看看,这面墙很热。”

   

  卢家租的这个门面在转角处,陶景知道隔壁是一家餐厅,这家餐厅还不小,刚刚陶景还找餐厅老板了解了情况,餐厅老板说他对卢家的情况不了解。

  陶景又回到餐厅,径直往于宁一指的那面墙所在的地方找去。

  和卢家共用的那面墙在一间包间里,陶景一推开门,发现包间里是铁锅炖的灶台,是加碳的。

  老板跟过来解释说:“有客人预订了这个包间,让我们先给做上,他们来了就能吃。我们家的鸡都是土鸡,味道不错,现在时间不早了,你们也可以在这里吃了再回去。”

   

  陶景给那个铁锅炖灶台拍了照,又伸手去摸墙壁,发现墙壁果真是热的。

  陶景问:“老板,你家春节也营业吗?”

   

  老板说:“怎么不营业,我家春节生意很好,从小年开始到元宵,包间都是预定满的。”

   

  陶景叹了一声,说:“那你家这样加热,隔壁不是都不用烧暖气了。”

   

  老板愣了一下,说:“暖和倒是暖和的。”

   

  跟来的民警也叹了口气,心说这下破案了。

   

  **

   

  陶景和于宁一一起去了看守所,和警察一起询问了卢家夫妇问题,已经到了这个关头,卢家夫妇自然没法再撒谎了,再撒谎,之后定罪只会更重。

   

  卢家夫妇承认他们的确在23号傍晚和24号中午时,使用了陈米粉,但以前从没有出过问题,哪想到这次会出问题。

   

  正如陶景推断的一般,卢家夫妇在春节前最后一次出摊时准备了过多湿米粉,这些湿米粉,他们是先用盆接水洗后才装进桶里,这一步骤,可以让米粉炒得更好吃。

  没有用完的湿米粉,他们就依然用桶装着,放在冷柜里,这么大冷的天,他们为了确保食物不变质,依然一直开着冷柜。

   

  哪想到,等他们过完春节再来开了店铺门,发现有老鼠咬断了冷柜电线,不过他们认为,冬天天气冷,冷柜没有制冷,也不影响什么。

   

  那个冷柜里,他们只放了米粉,待把米粉拿出来时,有一部分的确有些稀烂了,不能用了,但他们把稀烂的部分检出来扔掉,剩下的部分都是好的,他们确认了,既没有异味,也没影响口感,他们就把这一部分洗洗,带出去出摊了。

  23号,他们准备的配菜比较少,客人比较少,加上他们晚上还得回家准备第二天要卖的食材,就只在路口卖了一个多小时就回家了,第二天中午,他们把新的米粉和23号剩下的陈米粉混合在一起继续卖,卖完这一桶后,之后便都是新米粉。

   

  如此一来,赵家母女、尤昌英和庞晓贺等人食物中毒的原因便找到了。

   

  卢家夫妇所租门面的隔壁餐厅在春节期间一直开展铁锅炖业务,铁锅炖的灶台贴着墙,在房间里烧炭,导致墙壁被持续加热,卢家夫妇所租门面里便温度持续升高,加上房间里的冷柜电线被老鼠咬断,冷柜无法制冷,冷柜里温度过高,米粉里污染的椰毒假单胞菌不断大量繁殖,后又产毒,而卢家夫妇发现了这些米粉有部分坏了,一部分还能吃,便留下了还能吃的这部分,就是这一部分导致了客人食物中毒。

   

  这个调查报告先由陶景写好初稿,后又由于宁一修改,再由孟主任修改,最后提交给了政府,因这事影响极大,又过于离奇,被调查清楚后,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都得到了政府表彰。

   

  陶景看着表彰的文件,自己的名字就在受表彰的人员里面,她问于宁一:“师父,有这个表彰的话,我们会有奖金吗?”

   

  于宁一瞥了她一眼,失笑,说:“没有钱。”

   

  陶景有点失望地“哦”了一声,于宁一说:“不过,我可以请你吃饭。”

   

  陶景犹豫说:“我想周末去看看王招娣,你要不要去?”

   

  于宁一懂了她的意思,说:“好,那你看看想吃什么,我们就去吃。”

   

  陶景高兴地大声说:“谢谢于哥!”

   

  **

   

  王招娣一月可以放假四天,她选在周六休假,陶景便和她约了这天见面。

   

  王招娣在S城人生地不熟,陶景要去找她,带她玩,她自是期待。

   

  上午,于宁一开了车先去陶景家接了她,然后再去王招娣的住处找她。

   

  这一次食物中毒事件的死者家里,都由政府给与了一些捐助,庞晓贺死后,他的父母也拿到了一笔钱,虽然这并不能抚慰他们的悲痛,但至少会让他们的生活好一些。

   

  因为庞晓贺已死,王招娣和他的婚约自是不作数了,王家必须把庞家给的彩礼钱尽数退还,不过王招娣本人并没有收彩礼,是她父亲收了彩礼,她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也没有钱,但王家虽是去找了她父亲要钱,但她父亲却用拖字诀,答应了要还却一直不还,所以王招娣就压力极大。

   

  王家希望王招娣能回老家去继续相亲,但王招娣不想回去,所以她现在正和家里闹矛盾。

   

  庞晓贺之前租房交了半年房租,庞晓贺死后,房东又不肯退还房租,所以王招娣就依然住在庞晓贺租的房子里,她打工挣了钱,就把房租转给庞晓贺的父亲算是给房租费。

   

  于宁一的车停在王招娣住的房子楼下时,王招娣已经站在单元楼外等着了。

   

  陶景高兴地招呼她上了车,两人便坐在后座上嘀嘀咕咕地小声讲话。

   

  王招娣说,她现在在超市鱼摊上做杀鱼工,比做售货员的工资高不少,除了三险,还能拿到四千多一个月。

   

  陶景吃惊,打量王招娣,王招娣瘦瘦小小的,居然做了杀鱼工。

  “你这么小,可以杀鱼吗?”

   

  王招娣笑起来,眼睛微微眯着,很是自豪的样子,说:“我可擅长杀鱼了,不仅是鱼,杀鸡,杀鸭,我都可以。”

   

  陶景说:“哇,你这么厉害。”

   

  王招娣道:“这又不难。我看了他们杀猪,我也能杀,还会剔骨的。这个不需要多大的力气,有巧劲就行了。我现在杀鱼杀得很好,主管都一直夸我。还有不少阿姨来买鱼,专程让我杀鱼,切成片,我比别人处理得干净,鱼也片得更好。”

   

  陶景说:“那真不错啊。”

   

  王招娣笑着说:“我先做着,等有一些钱了,我再去晓贺哥之前工作的家具厂学做家具。”

   

  她笑着,神色很温柔,带着怀念,想来她是想到了庞晓贺了。

   

  陶景问:“你喜欢做家具吗?”

   

  王招娣说:“晓贺哥刚住院的时候,我给家具厂打过电话,之后他们厂长又给我来过电话,说可以给我提供工作,只是我刚去,待遇会比较低,大概只有两三千,但我想着,这好歹是一门技术,比杀鱼要有前途一些,就给他们厂长说,我过一阵了再去。”

   

  陶景说:“你这个想法不错。”

   

  于宁一在一处购物商场里请了两个女孩子吃饭,饭后,陶景带着王招娣逛了商场,于宁一则坐在咖啡厅里看资料,等两个女孩子逛完街,又送两人回去。

   

  陶景对于宁一十分感激,周一到单位时,专程带了一份饼干去给他。

   

  于宁一把她递过来的纸袋接到手里,看了看里面,是熊猫造型的饼干,他捏了一块吃了,味道一般,不由问:“你在哪里买的?”

  陶景开怀笑道:“这是我自己做的!”

  于宁一:“……”

  本来想说“你下次换一家买,这个不好吃”,于宁一只得换了一句:“不错嘛,小陶,有前途。”

  陶景喜滋滋地说:“顾炜衡也说好吃。我还带了一些,拿去给孟姐。”

  于宁一很想慈爱地摸摸她的脑袋,控制住了手,说:“去吧,让孟姐也尝尝你的手艺。”

  “好!”陶景拿了一包去给孟主任,孟主任吃后说:“不错,这个很健康嘛。我喜欢这种不甜又糙的饼干。”

  陶景心花怒放,说:“我下次做了再给你一些。”

  孟主任说:“可以。这个也很扎实,出差的时候,吃了也很顶事。”

   

  陶景回到于宁一跟前去,把孟主任对她的表扬宣扬了一遍,于宁一哭笑不得,说:“我可知道那些平凡的孩子到底是怎么被捧杀的了。”

  陶景:“……”

   

  

继续阅读:第二十六章 蓝藻毒素中毒案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不一样的侦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