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米酵菌酸中毒案1
王风2024-01-01 10:147,250

  第二十一章

   

   

   

  春节放假八天,但科室里需要排班值班,每人值班一天,孟主任则要值班两天。

  陶景要回老家过年,孟主任便把她的值班时间排在了初八。

  陶景对着值班表问于宁一:“师父,我是第一次值春节班,不知道要做什么?”

  于宁一说:“如果没事,你就什么也不用做,如果出了事,你就联系我或者领导,你一个人也做不了什么。”

  陶景受教,赶紧记下来,又问:“到时候给你打电话,你会接吗?”

  于宁一说:“会接。你怎么会认为我不接?”

  陶景尴尬地说:“过春节耶,肯定和家人在一起,还接到同事的工作电话,不会觉得我烦吗?”

   

  于宁一认真地打量了陶景几眼,陶景问:“你这么看我干什么?”

  于宁一说:“你可真是个敞亮人,什么话都讲。即使我烦,你让我怎么回答你,说,陶景,你可真烦人,过春节还给我打电话?这样是不是太得罪人了。”

  陶景哈哈笑,说:“那你就直接这样说啊,难道你还怕得罪我?我以为你谁都不怕得罪呢。”

  于宁一冷笑了一声,道:“得了,别贫嘴了。到时候就给我打电话。”

  陶景赶紧点头,道:“好的,我遇到事了就找你。”

  于宁一说:“不过一般是没什么事的,我之前春节值班,没遇到过什么疫情。”

   

  陶景回家玩了几天,但不太好玩。

  她才刚毕业上班,家里居然就开始催婚了,让陶景非常诧异,对父母说:“你们怎么会催婚呢?”

  父母则说:“你年纪又不小了,的确可以计划了嘛。”

  陶景道:“哦,好。”又想,结婚又不是上学,还可以计划的吗?难道不看缘分。

  她又发微信问顾炜衡,家里有催他吗?

  顾炜衡陪家人出门旅行了,但居然及时回了她,问:“难道你家里催你找男朋友?你年纪又不大。”

  陶景说:“对啊!我以为我爸妈是比较开明的父母呢,没想到也会催。”

  顾炜衡说:“应该是担心你吧。”

  陶景问:“那你家呢?”

  顾炜衡说:“我爸妈问了一下,我说工作太忙了,而且工作地都还没确定,也不方便找女朋友。”

  陶景疑惑:“你不是在上海上班吗?”

  顾炜衡说:“但是我在S城出差后,觉得S城挺好的,想换工作。”

  陶景“哦”了一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毕竟是别人的人生大事,她不方便发表意见。

   

  等回单位值班了,陶景担心会遇到什么疫情要去处理,她可没法独当一面,但真的平静地过了一整天,她又觉得无聊了。

   

  春节假之后的几天,大家都还处在假期综合征状态,身心疲惫、无精打采、无心工作,陶景盯着电脑里的数据,速度缓慢地做成PPT,几周后她要去做去年的全市食物中毒汇报,这是于宁一安排给她的工作。

   

  于宁一从她的身边走过,看了一眼她的电脑屏幕,说:“我看你在这一张上停留了十几分钟了,你是在干活还是在发呆啊?”

   

  陶景仰头看他,说:“很明显,是在发呆。”

   

  于宁一失笑,说:“那就休息一阵吧,这个报告不是下下周的吗?”

  陶景点头,对于宁一讨好地甜笑,说:“我想着早做完,你还可以帮我改一改。”

  于宁一说:“那你赶紧做吧。”

   

  陶景道:“每年最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食物中毒,真是不能小看。”

  于宁一说:“那你别乱吃东西,病从口入。”

  陶景道:“不过死的人倒不多,大多数人可以救过来。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好了,只要不是特别严重又拖延就医,一般还是死不了的。”

  于宁一吐槽道:“那你也不要以身犯险,别总叫外卖。”

  陶景说:“于哥,你要求太高了。”又问,“我们元宵节准备去看灯会,你要不要去?”

   

  于宁一问:“你们是哪些人?”

  陶景道:“约了顾炜衡,还有小梁。”

  于宁一表情怪怪的:“你们三个?”

  陶景说:“对啊。我介绍了顾炜衡和小梁认识。他俩还蛮聊得来。”

  于宁一想到曾经和顾炜衡谈话,顾炜衡明明对陶景有意思,陶景还介绍他认识其他女生,他不由费解,陶景的脑子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于宁一说:“怎么想到介绍他俩认识?”

  陶景说:“主要是我觉得顾炜衡在S城人面太窄了,除了公司那几个同事,都不认识其他人,这样不太好。小梁和他都是做码农的,有共同话题,还能互相帮助提高专业水平。而且顾炜衡说他想重新找个S城的工作,小梁对S城比较熟悉,可以帮他介绍。”

   

  于宁一心说陶景还真不错,很会为朋友考虑,不过不解:“顾炜衡不是就在S城上班吗?怎么还想找个这里的工作?”

  陶景道:“他现在只是因为项目在这里出差,等这个项目结束了还是要回去的,所以就想重新找一个。”

  于宁一很想问陶景知不知道顾炜衡的心意,他以前还以为陶景很快和顾炜衡变成男女朋友,没想到两人到现在都还是普通闺蜜,真是让人不理解。

  不过要是再多问,好像又不太恰当,他以前倒是问得出口的,但是被黎九章教育过后,他又觉得自己不该过多问自己女徒弟这类问题,因为太失礼了。

   

  **

   

  时间很快到了周末元宵节,小梁下午就到了陶景家里,两人颇有仪式感,准备了专门的汉服,还准备了搭配的龙宝宝手提灯笼,又叫上顾炜衡一起,去妆造店里做了古装发型妆造,可爱极了。

  顾炜衡本来没有为这个元宵节做准备,但看陶景和小梁这么郑重其事,于是也在妆造店里租了男装汉服穿上,这样正好和陶景小梁搭配,以免显得格格不入。

   

  三人在晚间到了古街元宵灯会,街道早就被装饰一新,各式花灯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让穿行其间的人如入幻境。

  三人边走边买小吃吃着,笑笑闹闹,好不惬意。

  陶景感叹:“这里氛围感可太足了。”

  顾炜衡早早学习了怎么拍照,一路给两个女孩子拍了几百张照片。

   

  正高兴着,小梁突然拉了拉陶景的衣袖,说:“小陶,你看,那个是不是你师父于老师?”

  陶景赶紧看过去,果真,只见于宁一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儿,正站在街边,小女孩儿倒是很开心,于宁一则一脸无动于衷。

   

  “咦,是他!”陶景跑过去,欢快地叫人,“嘿,于哥!你之前不是说不来嘛,怎么你也来了!”

   

  于宁一早就看到陶景了,不过没叫她,他回说:“带孩子来玩。”

  小梁和顾炜衡也过来了,小梁看着那个小朋友,连连惊呼,说:“于老师,这是你女儿吗?太可爱了!她是混血儿吗?”

  谁都看得出,于宁一抱着的小女孩儿是混血儿,因为她有着一头棕黄色的卷发,眼睛是浅蓝色,像画里的可爱小天使,这个小天使这时候穿着带绒边的汉服,头上梳着双髻。

   

  陶景赶紧拉了小梁一下,尴尬地介绍说:“于哥,这是小梁,小梁,这是我师父于哥,咳咳,他还没结婚。”

  小梁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了笑,说:“哦哦,现在不结婚也可以生孩子。”

  于宁一:“……”

   

  于宁一只好解释说:“这是我姐的孩子,叫Ally。”

  对面三个人于是略过于宁一和小Ally打招呼,小Ally眼睛长在了陶景手里的小龙灯上,又不说想要,陶景赶紧会意地献上自己手里的小灯笼,说:“Ally,你要不要,阿姨送你。”

  于宁一说:“你想做阿姨,你不是姐姐吗?还想自动长一辈?”

  陶景不理他,把自己手里的灯笼提杆放到小Ally小小的手里,小Ally这才笑着向她道谢:“谢谢姐姐。”

   

  “好可爱!不谢不谢!”陶景只觉自己要被小朋友可爱晕了,小梁又因自己手太慢,没能把自己的灯笼送给小Ally而懊悔,要把自己手里的灯笼也给小Ally时,小Ally已经因为手里提着一只而摇头不要更多了。

   

  陶景又问小Ally:“姐姐抱,好不好?”

  小Ally赶紧把脑袋埋在于宁一肩膀上躲起来,陶景:“……”

   

  接下来的行程,变成了五个人一起,陶景问于宁一:“只有你一个人带着Ally来吗?”

  于宁一说:“是的。其他人都有事忙。”

  陶景心说元宵节晚上都不能休息,也太敬业了吧。

   

  等玩到九点,小朋友已经呵欠连天要睡觉了,本来准备去酒吧里坐坐,也因为带着小朋友不能去,于宁一说:“我先带孩子回去了,你们继续玩吧。”

  等于宁一带着小Ally离开,剩下三人也不想玩了,沿着街道往回走。

  陶景感叹说:“Ally太可爱了,于哥以前居然没给我看过照片,真是太见外了。”

  小梁也说:“顿时想生女儿了。”

  陶景说:“是啊,是啊。”

  顾炜衡像个摆件一样走在旁边,陶景略微不好意思,说:“你是不是觉得挺无聊啊?下次我和小梁出来玩,你不喜欢,就一定要直说,不用陪我们。”

  顾炜衡解释道:“没有无聊,挺有意思。你们聊吧,我听着就行。”

  陶景“哦”了一声,不知道他是在讲客套话,还是真就这么想。

   

  周一回到单位,陶景冲到于宁一位置前去,笑道:“于哥,你手机里有没有Ally的照片,再给我看看。”

  于宁一被她吓一跳,嫌弃道:“你干嘛?”

  陶景说:“上班好辛苦,必须要看看小可爱,才能提供足够力量。”

  于宁一道:“胡扯什么,这才刚上班呢,你还没开始干活。”

  陶景说:“走到单位来,就是工伤了。”

  于宁一:“……”

  陶景说:“快给我看两眼嘛。”

  于宁一:“你昨晚不是还拍了那么多合影?”

  陶景说:“但光线不好。”

  于宁一很无奈,打开手机,翻出Ally的照片,给陶景看。

  陶景连连惊叹,说:“这是怎么生的,怎么会这么可爱啊。”

  于宁一:“……”

  陶景又看到了和Ally在一起的其他人,其中有个大美女,金发蓝眼白肤,陶景疑惑问:“难道她是你姐姐?”

  陶景之前一直以为于宁一的姐姐是中国人,姐夫是外国人,这样一看,完全相反。

  于宁一说:“嗯,是的,不过我俩并没有血缘关系,她是我继母的女儿。”

  陶景八卦之魂燃烧起来了,问:“你继母是外国人?”

  于宁一说:“不是。她是中国人,就是S城人,她的前夫是德裔美国人,不过我姐才几岁时,她就和她前夫离婚了,她在美国待了一些年后,就回国创业,那时就把我姐带回国了,我姐从初中开始就是在国内上学,文化和生活习惯都是S城人的习惯。”

  陶景道:“哦哦。那你爸真厉害,先是和你妈妈结婚,你妈妈就挺牛的,然后又和你继母结婚,你继母也这么厉害。”

  于宁一很不屑地道:“我爸,他厉害?只是会吹嘘而已。”

  陶景没想到于宁一这么嫌弃他爸,不由尴尬,她是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陶景又说:“那肯定长得很好吧,不然你也太小看你妈和你继母了吧,而且你也遗传得不错。”

  于宁一冷哼了一声不想再谈,陶景说:“那我看看你爸的照片?”

  于宁一:“……”

  于宁一把她赶走了:“快去做工作,上周的数据还没整理好,倒有心思看别的。”

  陶景被打回现实,顿时苦着脸回到了工位上。

   

  她还没坐下多久,孟主任就从她的办公室过来,说:“刚刚接到电话,第九人民医院报了一例米酵菌酸中毒入院,患者前天入院后就昏迷不醒,今天才诊断出是米酵菌酸中毒。要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陶景正在处理去年全年的食物中毒数据,不由蹭地一下站起身来,惊问:“这么冷的天,也有米酵菌酸中毒?”

  米酵菌酸是由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毒素,椰毒假单胞菌最适生长温度是37摄氏度,生长繁殖后,要产米酵菌酸这种毒素,最适的产毒温度是26摄氏度,当产生了米酵菌酸,这种毒素耐热性很强,100摄氏度煮沸,甚至120摄氏度处理,都不能让它失去毒性,所以,要是食物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了,又产生了米酵菌酸这种毒素,即使之后这种食物被拿去加热料理,依然无法去除毒性,吃了依然会中毒。

  不过,现在是冬季,温度很低,按理说,椰毒假单胞菌根本不易生长,也不容易产毒,所以中毒事件也非常少。

  米酵菌酸中毒的高发季节是夏秋季,而容易造成米酵菌酸中毒的食物是发酵米面玉米面等及其制品,以及变质的木耳、银耳等等。

  于宁一说:“的确挺不寻常,最近气温还低,居然就有中毒。”

   

  孟主任说:“你俩去第九人民医院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是患者家里造成的中毒,还是怎么的。”

  陶景看着自己还在做的图表,想着只能先去医院再回来做了。

   

  于宁一问:“要联系检验科吗?”

  孟主任说:“你们先去了解情况,要是事情很清楚,应该就不需要,要是需要采样,我就去找贾南。”

   

  于宁一拿到了第九人民医院联系人的电话,带着陶景一起过去了。

  到了医院,来和他们接洽的是医务科的同事,对方把二人带去了感染科,感染科的主任专门等着二人,见他们到来,便停下手里的工作,来为二人介绍了患者的情况。

   

  患者姓庞,庞晓贺,男,22岁,前天早上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急诊入院,后被转入感染科,但因为现在天气太冷,医生第一时间没有想到会是米酵菌酸中毒,没有去查米酵菌酸,所以没有第一时间确诊。患者转入感染科后就昏迷了,出现严重肝肾损伤进了ICU,到今天依然在昏迷。而确诊是米酵菌酸中毒,则是今天清晨的事,确诊后就马上上报了。

   

  于宁一和陶景去ICU外面看了一下患者,患者情况非常不乐观。

  因为S城没有条件食用太多野生菌,所以野生菌中毒致死在食物中毒致死里并不多见,但米酵菌酸中毒却是每年都有的,病死率也很高,基本上达到50%。

  于宁一和陶景都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心情沉重。

   

  两人再次回到主任办公室时,遇到了患者的父母和女朋友,患者昏迷,自是没法对本人进行流调,只能问问他的共同居住人。

  庞父庞母年纪并不大,但是因为风吹日晒比较显老,女朋友就更小了,陶景不知道她有没有成年。

   

  庞父庞母很是可怜,看到医生就哭了起来,哭诉他们只有这一个儿子,春节在家里就还好好的,哪想到一回到S城上班就生病住院了,现在还那么严重,他们都收到病危通知书了,要是儿子死了,他们可怎么活啊。

  两人痛哭不能自已,又诉说家贫没有钱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希望医院可以减免。

  科室主任要承担全科室的绩效压力,自然没法给减免,看向于宁一,询问他们单位可不可以给想想办法。

  陶景坐在旁边,拿着笔记本记录关键信息,心说这个主任怎么想的,他们单位怎么可能有经费给患者出治疗费,他们可比医院穷多了,而且都是财政拨款,专款专用。

  于宁一只好说他之后问问领导,看有没有什么社会救助经费能够用于救助这一家。

   

  见于宁一这样讲,庞父庞母这下便把期待的目光都放在了于宁一身上。

   

  庞晓贺的女朋友叫王招娣,陶景记下这个名字时,不由皱了下眉,心说这还是她第一次在现实里遇到叫“招娣”的女孩子,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

  王招娣才十七岁,矮小瘦弱,看着就可怜。她坐在那里,一直在默默垂泪,自从进入办公室,她一句话也没说,连她的个人信息,都是庞母告知的。

   

  医院庞晓贺的接诊医生和主治医生都已经问过庞晓贺病前几天的饮食情况了,科室主任打印出来递给于宁一,于宁一看后,又准备和三位患者家属确认一遍。

  庞父说:“我们是昨天才赶来的,不知道晓贺吃的什么,要问招娣。”

  他又叫王招娣:“招娣,你好好回答医生的话。”

  王招娣这才低低地回应了一声。

   

  庞晓贺和王招娣是去年初经过媒人介绍相亲认识。

  王招娣读完初中,无书可读,便被家里安排相亲赶紧结婚,她相了不少,最后和庞晓贺相上了,她本来是在家里帮着爷爷奶奶干农活,又照顾还在读书的妹妹弟弟,因为家里在春节前收了庞家的彩礼,所以庞家要求她随着庞晓贺到S城来,先照顾庞晓贺的生活起居,要是找得到工作再找工作,找不到那就算了,庞晓贺养着她就行。

  由此,庞晓贺初六回S城上班时,就带王招娣到S城了。

   

  这些是庞母讲的,王招娣只是不时点头表示认可而已。

   

  陶景疑问:“小王才十七岁,就能结婚?不是二十岁才到最低婚龄吗?”

  庞母一副你不了解情况的语气,说:“我们是农村人,和你们城里人不一样。女孩子不上学了,又不结婚,那干什么呢。当然是要赶紧结婚的。我大女儿也是十六岁就许了人家。”

   

  陶景一脸惊疑,心说之前你们说庞晓贺是家里唯一的儿子,还以为是独子,没想到是有姐姐的。

  庞母又说:“我家已经给了八万八的彩礼了。两人再处一年,明年就可以办婚礼,当然,办证还是要等二十岁。”

   

  陶景去看王招娣,只见她的脑袋低得更厉害了,这次也没应声。

   

  于宁一把话题拉回来,问王招娣:“王招娣,庞晓贺所有吃的,都是你做的吗?”

  王招娣点头。

  单子上打出来的庞晓贺的一日三餐非常简单,于宁一把单子递给陶景再看看,陶景一看,也是在心里叹息一声。

   

  上面有庞晓贺从初六回S城后,每一顿吃的东西的明细,难为王招娣都记得,不过这么简单,应该也不会忘记。

  每天的早餐,馒头,咸菜;午餐是,白吉馍、咸菜、卤肉、白菜;晚餐是馒头或者就是面条,配菜是咸菜或者白菜。

  陶景认真读了一遍,王招娣点头说是,陶景又确认:“没有吃别的吗?”

  她认为一直这样吃,不营养不良才怪呢,再看王招娣,不就是一副风吹就倒的营养不良的样子嘛。

   

  王招娣小声说:“每天就是这些,第一天的馒头是家里带来的,后面的都是我做的,面粉也是家里带来的,馍都是家里带来的,还没吃完,肉也是家里带来的,还有一些……”

  庞母打断她的话,自己对陶景说:“家里都是吃这些,他们过来前,我们给他们准备了很多吃的,一时半会儿吃不完。是这些东西变质了吗?”

  于宁一解释说:“现在还说不清,我们还要去你们家里看看。”

  庞母又皱眉指责王招娣:“虽然带的就是这些菜,但你也做得太不上心了,怎么没有做饺子。”

  王招娣垂着头说:“晓贺哥说,等带来的馍吃完了,再做饺子。”

  庞母说:“虽然是他说的,那你也该做几顿饺子。”

  王招娣没吭声,于宁一见庞母又要训小姑娘,便说:“既然这样,我们去一下你们的住处看看,带一些他吃的东西回去检测,看看是哪样食物出了问题。”

  庞父庞母没有拒绝,虽然因为孩子在ICU里面,他们待在医院也看不到孩子,但他们依然留了一人在医院里,最后由庞母和王招娣一起带于宁一、陶景去他们租的房子。

   

  下楼去停车场时,陶景顺势走在王招娣的身边,轻轻搂了她一下,安慰道:“别多想了,从饮食上看,不至于是你做的饭菜的问题。”那些饭菜即使有问题,也是在他们老家时,就出问题了。这样看来,还的确应该确定到底是哪样食物被污染了,不然庞家其他人吃了,照样要出事。

   

  王招娣轻声说了“谢谢”,陶景问:“你和庞晓贺吃的不一样吗?”不然庞晓贺出事,王招娣居然没事。

  王招娣说:“我俩吃的一样,只是给晓贺哥的馍里夹了卤肉,我的没有,其他没差。”

  她意识到什么,便问:“是卤肉的问题吗?”

  陶景说:“卤肉一般不会有庞晓贺中毒的米酵菌酸。”这事的确挺奇怪的。

   

  陶景又去给于宁一讲了王招娣所说的情况,于宁一说:“我刚刚给孟姐发了信息,说要采样回去。他们反正还剩了不少食物,采样检测看看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就行。”

   

  **

   

  第九人民医院的这个院区就在城市较边缘的地方,王招娣他们住的房子,距离第九人民医院这个院区不远,只有五公里多。

  因为这里不堵车,红绿灯也少,于宁一开车,只几分钟就到了。

   

  这里是一片农民小产权房,修建得不差,房子楼层不高,只有七楼,只是房子密度较密,也没有专用的停车库,车都停在路边让剩下的行车道很窄,这让于宁一的车开到王招娣他们住处的楼下,费了些功夫。

  在路上时,陶景就问了王招娣这个房子的情况,他们租的是二室二厅的房子,七十多平,房租只要八百,且没有物业费。

   

  陶景十分感叹,顾炜衡租的那个房子,和这个房子面积相当,房租加上物业费等,可是要四千块。

   

  于宁一把车停好,几人下车后,就去了王招娣他们住的房子。

  

继续阅读:第二十二章 米酵菌酸中毒案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不一样的侦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