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黄色仪仗在顾府门前停稳。
夜莫离玄衣玉带,身为太子,气度沉稳,踩着锦凳翻身而下。
他目光扫过顾娇娇泛红的眼角,又落在夜莫离紧攥着她的手上,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文道的事,我在路上已听闻。”
“有劳殿下挂心。”
顾娇娇敛衽行礼,声音稳得听不出波澜。
“文道性命无碍,只是腿伤难治。”
夜莫离颔首,目光落在她泛红的眼角,语气柔和了几分。
“我刚从边境赶回,你随我一同入宫见父皇。”
“你若累,先在马车上歇歇,文道的案子,有我为你撑着。”
“我随太子一同入宫。”
顾娇娇抬眸。
“文道的案子,需向陛下禀明始末。”
夜莫离指尖微紧,抬手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碎发。
“先回府跟老夫人说一声,我在街口等你。”
他语气不容置疑,却带着哄劝的意味。
“别让老人家再悬心。”
顾娇娇会意,快步回府。
老夫人正守在顾文道床前。
见她进来,立刻抓住她的手。
“太子殿下回来了?”
“嗯,我和太子要入宫面圣。”
顾娇娇替她理了理鬓发。
“祖母放心,文道的事有我和太子在,绝不会让沈家逍遥法外。”
“您好好守着他,我去去就回。”
老夫人虽不舍,却也知事态重大。
只反复叮嘱。
“万事小心,别硬撑。”
顾娇娇应下,转身快步离去。
街口的乌骓马旁,身为太子的夜莫离正站在马车边等她。
玄色铠甲上的霜气还未散尽。
见她过来,他伸手掀开轿帘。
掌心先探了探轿内温度,才扶她上车。
“垫了暖炉,坐这边。”
马车启动,平稳前行。
夜莫离取下自己的披风,裹在顾娇娇肩上。
披风还带着他身上的体温,暖得她鼻尖发酸。
“赈灾的贪腐案,我在边境时就让人查了。”
夜莫离突然开口,指尖摩挲着她手背上的薄茧。
那是她连日查案握笔磨出来的。
“关城门害死百姓的卷宗,还有涉案官员的供词,都被我一并带回来了。”
顾娇娇一怔。
“你早有准备?”
“你在京中查玉佩案,我在边境怎会安心。”
夜莫离低头,鼻尖蹭了蹭她的发顶。
声音带着几分暗爽的笑意。
“知道你不肯让我插手你的事,但我总得把后路给你铺好。”
他抬手,用指腹擦去她眼角未干的泪渍。
“之前让你独自应对沈家,是想让你立威,但不是让你硬扛。”
“往后有我在,再不会让你一个人面对这些烂摊子。”
顾娇娇心口一暖,反手握住他的手。
“沈策已答应带儿子自首,还会查韩芸汐的罪证。”
“韩芸汐那边,我也让人盯着了。”
夜莫离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太子的威严不自觉流露。
“她那别院藏着不少猫腻,连二皇子的人都去过几次。”
说话间,马车已到宫门前。
夜莫离先下车,再弯腰扶顾娇娇下来,动作自然亲昵。
引得守门侍卫悄悄侧目。
谁都知道这位铁血太子冷硬,竟也有这般柔情的时候。
“你先回东宫等候,我去见父皇。”
夜莫离替她理了理衣襟。
“若有人来找你,不必应酬,直接闭门不见。”
顾娇娇点头应下。
看着他大步走向乾清宫的背影,才转身朝东宫走去。
乾清宫内,皇上正对着赈灾的奏折发愁。
见夜莫离进来,立刻放下朱笔。
“你可算回来了。”
“儿臣夜莫离,参见父皇。”
夜莫离撩袍跪地,将一叠卷宗举过头顶,太子的仪态一丝不苟。
“这是赈灾贪腐案的全部证据,涉案官员共十七人,其中三人是二皇子亲信。”
太监将卷宗呈给皇上。
夜莫离继续道。
“边境军报显示,二皇子暗中与敌国商人往来。”
“这些贪腐的银两,有一部分流入了敌国。”
皇上翻卷宗的手猛地一顿。
脸色沉了下来。
“证据确凿?”
“臣的暗卫亲查,绝无虚言。”
夜莫离抬头,眼底是惯有的冷厉。
“还有关城门害死百姓一事,是二皇子授意知州所为,目的是嫁祸儿臣。”
皇上沉默良久。
指尖敲击着龙案。
“沈峒笙的事,你怎么看?”
提到沈峒笙,夜莫离的眼神瞬间变得阴狠。
连声音都冷了几分。
“那厮忘恩负义,靠着儿臣提拔才得以上位,却转头投靠二皇子。”
“还在灾区当众嘲讽儿臣这个‘靠父皇上位的太子’。”
他攥紧拳头,指节泛白。
“若不是顾忌天家颜面,我当场就想拧断他的脖子。”
“只是脏了我的手。”
“太子妃出手教训他,是儿臣授意的。”
夜莫离坦然承认。
“我知道他与韩芸汐勾结,本想留他一条命当人证。”
“没想到他最后死在韩芸汐手里。”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不屑。
“不过他那等背主求荣之辈,死不足惜。”
皇上看着他眼中不加掩饰的戾气,反而松了口气。
夜莫离虽狠,却从不会欺君,更不会因私废公,是合格的储君。
“你一路奔波,先回去歇息吧。”
皇上挥了挥手。
“这些事,朕自有处置。”
“儿臣遵旨。”
夜莫离躬身退下,太子的背影挺拔如松。
刚走出乾清宫,就迎面撞上了二皇子的亲信太监。
那太监眼神闪烁。
匆匆行了一礼就往里走。
夜莫离冷笑一声,转身回了东宫。
乾清宫内,皇上将卷宗扔在龙案上。
脸色铁青。
贴身公公小心翼翼地递上茶。
“陛下,您别气坏了身子。”
“二皇子殿下年轻,或许只是被人蒙蔽了。”
“蒙蔽?”
皇上冷哼一声,端起茶杯却没喝。
“他都敢私通敌国了,还叫被蒙蔽?”
公公不敢再说话,默默垂首站在一旁。
良久,皇上才叹了口气。
声音带着几分疲惫。
“你是不是也觉得,朕该立二皇子为储?”
公公身子一颤,连忙跪下。
“储君之事,自有陛下圣断,奴才不敢妄议。”
“朕知道你在想什么。”
皇上抬手揉了揉眉心。
“莫离仁厚,有治国之才,本是最好的君王人选。”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难以言说的无奈。
“可他如今膝下无子。”
“太医早就说了,他……不能生。”
公公猛地抬头。
眼中满是震惊——这事竟是真的?
“二皇子虽有野心,却终究是朕的儿子。”
皇上看着窗外的夜空。
“若莫离有后,朕绝不会让二皇子有可乘之机。”
“可如今……”
他没再说下去,只是重重叹了口气。
龙椅上的身影,在烛火下显得格外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