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把那些老旧的步枪,也利用起来。”赵刚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咱们仓库里,是不是还堆着不少膛线都快磨平了的汉阳造,还有一些缴获的杂牌枪?这些枪,因为精度太差,平时弟兄们都看不上。”
林峰立刻明白了什么,但没有出声,等着赵刚继续说下去。
“但是,”赵刚话锋一转,“如果我们把这些枪,请王铁柱他们修复一下,再给它配上一套全新的机械瞄具呢?”
李云龙愣了一下,随即一拍大腿:“你的意思是……把这些翻新过的破烂,也拿去分?”
“不,不是分。”赵刚摇了摇头,“是换。”
“换?”
“对,换!”赵刚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跟我们的友军换!一套崭新的,能大幅提升中远距离命中率的瞄具,哪怕是装在一支旧枪上,对其他装备更差的部队来说,是不是宝贝?”
整个房间里,只有赵刚不疾不徐的叙述声。
“我们不要他们的粮食,不要他们的大洋,也不要他们的武器。我们就跟他们换一样东西。”
赵刚看向林峰,一字一句地说道。
“硫磺,还有硝酸。”
林峰身体里仿佛有一道电流窜过。
这个想法……太绝了!
这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的最高境界!
用自己即将淘汰的技术产物(机械瞄具),去换取生产更高级别技术产物(无烟火药)所必需的,自己又极度稀缺的战略原材料!
这是一个完美的闭环!
李云龙也反应过来了,他张着嘴,半天没合上,指着赵刚,你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
“你个老赵……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这读书人的脑子,就是比咱们这些泥腿子会拐弯!”
他兴奋地在屋里来回踱步。
“对啊!老子怎么就没想到!咱们缺硝酸,别的部队也缺好枪啊!这买卖,干得过!绝对干得过!”
赵刚微笑着补充:“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原料问题,还能把新瞄具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哪个连队战功卓著,我们就奖励他几支‘新枪’的‘贸易权’,让他们自己去跟兄弟部队换东西。这样一来,既能调动积极性,又能解决实际困难。”
这个方案,比林峰单纯的技术性分配,和李云龙粗暴的平均主义,高了不止一个维度。
它把一个单纯的装备分配问题,变成了一个撬动资源、激励士气、团结友军的战略性举措。
“好!就这么办!”李云龙一锤定音,“这事,老赵你牵头,林峰你配合!”
林峰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站起身。
“我马上去仓库,统计所有可以修复的步枪数量和型号,再根据不同型号,让王铁柱那边调整瞄具的底座设计。”
他的行动力,永远比话语来得更快。
看着林峰大步流星离去的背影,李云龙嘿嘿直笑,他一把搂住赵刚的肩膀。
“老赵,你等着瞧吧,用不了多久,咱们独立团,就能拿子弹当饭吃了!”
赵刚推了推眼镜,只是平静地看着门口的方向。
山雨欲来。
他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那场注定到来的暴风雨,加固堤坝。
储存硝化棉的石室,原本是山体上一道天然的石缝,被工匠们拓宽加固而成。这里阴凉,干燥,是林峰一开始选定的最佳地点。
但现在,这个“最佳地点”出了问题。
“副连长,你快来看看!”老蔫的嗓子里带着一股压不住的焦急。
林峰放下手里的图纸,快步跟着老蔫走进石室。一股潮湿而微酸的霉味扑面而来。石室不大,靠墙码放着十几个半人高的陶土大缸,里面正是他们这段时间豁出命去搞出来的宝贝疙瘩,硝化棉。
林峰走到一个缸前,伸手进去抓了一把。
入手的感觉不对。
原本蓬松干燥的棉絮,现在却有些发黏,指尖能捻出细小的、硬邦邦的颗粒。有些棉絮甚至已经结成了一块一块的淡黄色饼状物。
林峰的动作停住了。
跟在后面的王铁柱也探头看了一眼,他不懂化学,但他看得懂林峰的表情。那是一种万丈高楼即将倾塌的惊悸。
“这……这是咋了?”王铁柱小心翼翼地问。
“受潮,分解了。”林峰把手里结块的硝化棉絮扔回缸里,他的话语很平静,但熟悉他的人都能听出那份平静下的怒火和后怕。
硝化棉,化学性质极不稳定。一旦受潮,就会缓慢分解,释放出热量和酸性气体,进一步加速分解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发展到最后,轻则这批火药彻底失效,变成一堆无用的垃圾;重则,积热到一定程度,它会自己把自己给点着!
自燃!
在这个堆满了硝酸、棉花和半成品火药的山谷里,自燃就等于通往地狱的单程票。
“我明明交代过,每天检查,保持干燥!”林峰的质问让在场的所有工匠都低下了头。
“我们……我们检查了。”一个年轻的工匠小声辩解,“每天都来看,可这山里头湿气太重,尤其是夜里,墙上都挂水珠子,防不住啊……”
林峰走到石壁前,用手背贴了一下。冰冷,潮湿,能感觉到一股阴冷的湿气正源源不断地从岩石里渗透出来。
他错了。
他低估了太行山脉深处的气候。他用后世仓库的标准来衡量这个简陋的石室,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这不是工匠们的错,是他的疏忽。
“都别杵着了!”林峰没有时间去追究责任,“把所有缸都搬出去,在外面通风的地方摊开!快!”
工匠们如梦初醒,立刻手忙脚乱地行动起来。一缸缸的硝化棉被小心翼翼地抬到山谷的空地上,用干净的油布铺开,在阳光下晾晒。
林峰站在那堆价值连城的“棉花”前,脑子飞速运转。
简单的晾晒只能解一时之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储存环境不改变,今天晒干,明天回潮,迟早要出大事。必须找到一个能长期、稳定、并且绝对干燥的储存方法。
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