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炮兵那股子震天动地的威风,装甲部队现在简直穷得掉渣。
眼下能开动的铁家伙,基本都是从前跟小鬼子干仗时缴获的破烂——日式九五式、九七式,能跑能打的没几辆,剩下的全是修了又修、焊了又焊的“铁棺材”。
宁远手里其实攥着真家伙——那种仿照T34造的铁疙瘩,发动机一响,地面都颤。可他死活不往外拿。早亮出来?那帮小鬼子肯定连夜研究反制办法。等将来杀进倭四时,突然把这玩意儿甩出去,才叫一记闷棍!到时候他们连T34的装甲都打不穿,才是真正的绝杀!
大军南下,头一个拦路虎,就是遍布险山恶水间的鬼子碉堡和永久工事。
要是带个三五十号人偷袭,倒好办——往山沟里一钻,鬼子连根毛都摸不着。可现在是十万大军压境,哪能绕着走?每个据点都得啃,每条路都得清干净。
行军不是逛街,走一路,就得稳一路。后路要是留着烂摊子,回头鬼子抄你屁股,那乐子就大了。
十万人的队伍,不可能挤在一条道上走。至少得分成三路,齐头并进。
这样一来,注定要撞上鬼子的铁乌龟壳。
这场仗,急不得,轻装?门儿都没有!
打一处,就得占一处。稳住,再往前推。
宁远的司令部跟在中路后头,一步不离。
中路由李云龙带队,五万人马,硬骨头全归他。他不光得扫平路上的碉堡,还得随时支援左右两翼。
温冠玉是宁远的表弟,以前是哈城的头儿,但打仗这事儿,真不是亲戚就能撑场子。李云龙打过多少仗,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这火候,温冠玉差远了。
所以,主力还是李云龙扛着。
左路三万人,温冠玉带;右路三万人,杨勇领。
魏和尚的装甲团,柱子的炮兵营,各抽一半兵力分到左右两翼压阵。
但真正的杀器,全藏在中路。
鬼子那些要塞,八成都挤在黑龙江的东北角上。
黑省中西部早让护国军拿下了,想往南,就得从东边这条窄道挤过去。
这些鬼子工事,本来是防苏联人挖的,如今倒成了他们的护身符。
宁远其实可以卡死东边的补给线,饿死这帮缩头乌龟。
可时间不等人啊。
谁知道这些地窖里囤了多少粮食弹药?三年五年的储备都有可能!
哪怕只有一年的,他也等不起。
侦察兵早就摸清了每个碉堡的坐标,像钉子一样扎在地图上。
接着,王炮的重炮群轰隆隆推上来。
鬼子的工事?混凝土浇的,厚达半米?屁用没有!
150毫米重炮一轮齐射,钢筋水泥跟酥饼似的,哗啦一下就塌。
有的直接把人埋里头,连喊都来不及喊。
就算有漏网之鱼,也被炸得七荤八素,脑袋撞墙,腿断胳膊残,爬都爬不动。
大部分碉堡就一个机枪窝,蹲俩鬼子看门。
大一点的,底下挖个地道,能塞个小队人,算是“地下小窝”。
王炮一发炮弹砸烂顶盖,地道口立马被碎石堵死。
这时候,侦察兵就来了兴致。
抱几捆干柴,泼点水,点着,再拿扇子拼命往洞里煽烟。
浓烟滚滚,像蒸笼一样闷下去。
地道里头鬼子哪受得了?咳嗽、打喷嚏、眼睛火烧火燎,憋得脸发紫。
想逃?门儿都没有!洞口早被石块封死,挖都挖不开。
最后,全给熏得跟腊肉似的,软趴趴躺成一片。
侦察兵管这活儿叫:“地窖烧烤”。
虽然不能吃,但看着鬼子在里面乱窜、抽搐、翻白眼,比过年还带劲。
后来宁远听说了,皱了眉。
拿烟闷死人?那得多痛苦啊。
他二话没说,直接从后方调来一批“昭和灭敌剂”——就是那种能瞬间让人窒息的毒气弹。
不是为了报复。
是为了让死亡,快一点。熏?哪有直接烧来得痛快!
大部队赶路,拖不起时间,烟熏火燎太慢了,不如一火球砸过去,啥问题都解决。
还能少让小鬼子多挨点罪——嘿,咱这心肠,真不是吹。
自从喷火器拉到前线,部队推进速度简直像开了挂。炮弹刚炸完,人就冲上去,连喘口气的工夫都省了。那些所谓“永备工事”,在火焰面前跟纸糊的一样,全被王炮一个个点名报销。
现在,终于到了正主儿面前——东宁要塞。
宁远选的是鬼子最庞大的这个要塞群。
东宁要塞不是单个据点,而是一整条山里的钢筋铁骨。从北边的绥阳镇到南边的甘河子,连绵几十里,全都是挖进山肚子的暗堡、地道、火力点。勋山、朝日山、丹鹿山、409高地、麻达山、三角山、阎王殿、北天山……数都数不完,每一个占地都超过四万平方米。
南边挨着珲春要塞,北边连着绥阳河要塞,三者像是用钢筋水泥焊在了一起,根本分不开。
宁远早前去海参崴路过这儿,当时就头皮发麻。现在要亲手炸它,心口还是咯噔一下。
满眼全是山,山里头还被掏成了蜂窝。300毫米的大炮轰上去,连个坑都留不全,打在山脊上跟挠痒痒似的。
没办法了——只能咱自己上。
“柱子!把老子那门大家伙给我拖上来!”
“司令,哪一門?”
“460的!”
“是!”
柱子眼睛都亮了,腿都打颤。
这玩意儿,全国就三门。他当了十年炮兵头儿,从来没摸过。当年造出来,就司令亲手试过两发。
那两炮的动静,他这辈子忘不掉。
炮弹飞出去十几里,地皮都颤三颤。远处腾起的烟柱,像山崩地裂。他站在营地上,脚底发麻,耳膜嗡嗡响,以为地震了。
炮弹有两种:穿甲的1460公斤,高爆的1360公斤。
他去现场看过弹坑——跟个小院子似的,深两米多,边缘焦得像烤糊的锅底。光看一眼,心跳就飙到嗓子眼。
司令这是要一炮把整座山给掀翻啊!
这门巨炮,重一百五十吨。没十台全地形装甲车一起拉,连动都动不了。
它底下有二十个轮子,配的是特制的拖车。好在东北天干地燥,雨少,不然遇上南方梅雨天,这铁疙瘩能原地锈死,半步也挪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