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得益于此,我老秦人的势力以郭氏为借口开始插手到了光武经略关东的军事行动之中。
而光武也借助郭氏和我老秦人的势力,让他在统一战争初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光武翦除河北王郎割据势力的斗争中,尽面临“颍川从我者皆逝”的困境,光武依旧能够迅速的整顿河北一带的兵力使自己转败为胜,正是依靠河北集团的力量。
然而河北、南阳两大集团同属关东地主集团,虽然他们内部有所争斗,可是在光武麾下没有关西势力的时候,关东集团势大难制局面的出现对光武控制天下依然十分不利。
更何况关中一带虽然经历赤眉和绿林军的战火摧残,不过,前汉两百余年的时间,留给了关中和西北一带深厚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麾下仅仅只有关南阳和河北两大集团为支柱的光武显然缺乏在全国的代表性。
让他在派人率军欲要统一天下的时候,就遭遇到了阻拦。
这种缺失尤其是在光武派遣邓禹经略三辅之地以及光武想要消灭天水的隗嚣和巴蜀的公孙述两大割据势力时遭遇的困境显露无疑。”
“牧筠,隗嚣和公孙述应该是你们或者诸子百家的势力吧?
不然的话,天水的隗嚣和巴蜀之地的公孙述应该不会坚持那么久!”刘宽看向了何引。
因为刘宽听到何引说了这么多的话,并没有丝毫提到隗嚣和公孙述的背后势力,所以他发话了。
“隗嚣是秦国进行孝公变法之前的甘龙的后人。
而公孙述,战国名将的白起,被人称为公孙起,二位叔祖应该明白了吧?”何引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笑意。
“白起乃是秦国的宗室公族后人,莫非公孙述也是秦国的宗室公族后人?”
“正是如此,不然公孙述哪有那么容易的割据巴蜀?”何引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那公孙述为何会数次丢失统一中原的机会?”刘宽很是不解。
“那是因为,高祖和先祖订立的九次之约还没有结束。
我老秦人扶植隗嚣和公孙述的原因,不过是为了给光武增加统一的难度而已!
而且,我老秦人的血从来都不是冷的,他光武在想尽办法的削弱我老秦人的势力。
我老秦人不找一些机会,削弱他的势力?
难道我老秦人全是蠢才?”何引的话一出口,刘宽和张奂都能够感受到何引身上的杀机。
“若是我在光武的时期,我只能说,我何某人能够保证一件事情。
他麾下的战将不死掉一大半,想要一统天下?
根本就不可能!”何引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厉色。
“你如果那样做,不怕匈奴趁机入侵?”刘宽看着何引。
“我看过族中关于那时的事迹,我老秦人的势力已经和诸子百家达成了协议!”
“你们达成了什么协议?”刘宽和张奂都看向了何引。
“只要匈奴和羌人趁着中原大战的机会入侵我华夏大地,诸子百家和我老秦人联手驱逐外敌之后,进行攻伐!”何引看着二人道。
“只有这一些?”刘宽看着何引,明显不相信。
“另外的是光武大汉一统之后,十三州部的各个郡县的势力划分。”
“你们倒是能够做主?”刘宽看着何引,不由摇头。
“这个没有办法,毕竟那个时候真正能够主宰华夏命脉的是诸子百家和我老秦人的势力。”何引倒是直接承认了。
“那为何诸子百家和你们为何不争天下?”刘宽很是不明白!
“这是因为无论何家统一天下,都不会安稳的坐下去。
毕竟,始皇帝时期法家和我兵家对他们的伤害太大了!”
“所以为了平衡,任何一家都不敢争了?”
“是”刘宽和张奂一想,便明白了他们为何会这样做的原因。
“你继续说下去!”张奂看向了何引。
“为达到治下文武官吏以及麾下各种势力的政治的平衡、稳定,光武帝必须着手加强关中地主集团的影响,将他们培养成可以与以南阳集团和河北集团为支柱的关东地主集团鼎足而立的政治势力。
而在关中地主集团之中,三辅之地的豪门经绿林、赤眉军两次洗劫,元气大伤,大的势力仅西北和巴蜀而已。
其中,巴蜀之地公孙述割据称帝,已明确与光武及其势力为敌。
割据西北陇西一带的隗嚣数次派遣马援出使,探听巴蜀和光武的状况,窦融也一直使用长安政权纪年,显示出这两股势力都对自身未来的方向感到迷茫。
当然,窦融曾先后使用前汉平帝的“元始”、更始政权的“更始”和赤眉建世政权的“建世”为年号来纪年。
直至建武三年方采用“建武”纪年。
而正是因为这样,光武想要拉拢西北豪强的意图则是明确的。”
“以天水为中心的隗嚣集团是西北以至关中实力最强的地方势力,因为隗嚣当时广受三辅之地豪强支持,不但能节制河西窦融,还使公孙述受到孤立。
更由于隗嚣曾经在更始政权中有很高的威望,他完全有能力与光武麾下的关东地主集团达到平衡的状态。
因此光武帝首先选择了隗嚣作为争取的对象,以其为西州大将军,专制凉州、朔方事,更“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
然而光武帝不久便发现隗嚣“欲持两端,不愿天下统一”,于是他立刻将注意力转向了河西的窦融集团。
建武五年,“帝闻河西完富,地接陇、蜀,常欲招之以逼嚣、述,亦发使遗融书”,适逢窦融遣使洛阳,双方一拍即合,窦融集团遂成为光武集团在关中的代言人。
而在隗嚣、公孙述二人的势力被光武灭亡之后,天水和巴蜀地方豪门大都受到沉重打击,唯独亲于光武的河西窦融集团和天水集团中归汉较早的马氏依旧强大,他们自然就成为关中地主集团的代表,并承担起与关东地主相抗衡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