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陇西之要,在于西域(四)
黯夜听雨2025-07-02 21:424,004

“只不过可惜的是,因为这一件事情,孝武帝时期最为无能的外戚将领――李广利就登上来了战场!

  而这样子带来的则是数千士卒和数万的六郡良家子弟和精壮子弟战死在了西域诸国的境内之中。

  而孝武帝也是因此被人所诟病,毕竟身为一代帝王,却如此让自己的夫人的败家子去统领兵马。

  你以为这是霍去病吗?”男子对着何霖摇了摇头!

  “族兄,你觉得任何人都是霍去病吗?

  我们这三大家族延续了无数年,族中可是出现了几个可以比拟霍去病的人?”何霖看着男子问了这一个问题!

  听到何霖的这一句话之后,男子不由的笑了一下。

  “利川,你觉得族中没有人可以到达霍去病的程度?”男子看着何霖,眼中闪过了一丝似笑非笑的神色!

  “族兄,你觉得有何人能够和霍去病相比较?

  要知道,霍去病可是没有经过几年的教导就可以有那种水平的天才?”何霖看了一眼男子。

  男子看了一眼何霖之后,不由的摇了摇头。

  “利川,你从小到大是由谁教导你的兵法韬略的?”

  “族兄是说兄长?”何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恍然的亮光。

  “不错,正是你的兄长,如今的兵家宗主和武安君何霖的兄长――何引!”男子颇为肯定的点了点头!

  “对了,我的确是想了起来,兄长似乎从小到大没有任何一个人教导过他。”何霖对此表示了肯定。

  “你知道的话就不用说了,你兄长牧筠的事情是一个没有人愿意提及的。

  毕竟,他可是……”男子也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毕竟,所有知道何引事情的人,都不会把他的事情说出去!

  何霖看了一眼男子之后,点了点头,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天子已经喜欢大宛的马,听到这消息,心里面不由十分的高兴,因为可以引进大宛的优良战马来改良国内的战马血统,以更好的征伐匈奴人!

  因此孝武帝特地的派遣了当时有名的壮士车令等拿着千金和由金制造金马,到大宛国去请求大宛王交换贰师城的好马。

  只不过由于张骞开拓西域诸国的功劳和后来往返的商人以及使臣已经给西域的诸国带去了大量的大汉的东西。

  而位在西域诸国的大宛国内自然也有很多大汉国内的东西,大宛王在与国内的大臣相互商议之后说:“汉朝离我们远,而经过盐泽来我国屡有死亡、若从北边来又有匈奴侵扰,从南边来又缺少水草,而且往往没有城镇,饮食很缺乏。

  汉朝使者每批几百人前来,又常常因为缺乏食物,死去的使者会超过一半,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怎能派大军前来呢?

  他们对我们无可奈何,况且贰师的马是大宛的宝马,我们不能轻易的送出去!”

  于是大宛王面对车令等人带来的金马和千金的器物依旧不肯将贰师城中的宝马给汉朝使者。

  于是汉朝使者车令等人不由发怒,并且扬言要砸碎金马离去。

  大宛贵族官员发怒说:“汉朝使者太轻视我们!”

  他们就遣送汉朝使者离开,并命令东边的郁成国阻击并杀死汉朝使者,抢去他们的财物。”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孝武帝不由的异常震怒,而在这个时候诸位曾出使大宛的人,如姚定汉等人向孝武帝进言说“大宛兵弱,若真能率领不足三千汉朝大军,用强弓劲弩射击他们,就可以全部俘获他们的军队,打败大宛。”

  也正是因为孝武帝曾经派浞野侯赵破奴率军攻打楼兰,赵破奴亲自率领七百骑兵抢先攻到楼兰,俘虏楼兰王,所以孝武帝从内心之中就认为姚定汉说的对。

  再加上这个时候孝武帝想使他的宠姬李夫人家有人能够得以军功封侯,所以天子就任命李夫人之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调发属国的六千骑兵,以及各郡国的不规少年几万人,前去讨伐大宛。

  目的是到贰师城取回良马,所以号称“贰师将军”。

  并且以赵始成当军正,原来的浩侯王恢当军队的向导,李哆当校尉掌握军中的事情。

  这一年是汉孝武帝太初元年,与此同时关东地区出现严重蝗灾,蝗虫飞到西边的敦煌。

  贰师将军的军队已经过了西部的盐泽,大军沿途所路过的小国都害怕,各自坚守城堡,不肯供给汉军食物,再加上汉军攻城又攻不下来。

  没有能够得到城池之中的钱粮为补给,所以最多只能够进攻一个城堡,如果几天内攻不下来就得离开那里。

  待到李广利率领的汉军到达郁成国之时,军中的士卒能够跟随在李广利等人身后的不过数千人,而且这些人马都饥饿疲劳。”

  “既然兵老师疲,就应该选择休养!

  然后劫掠西域诸国的羌人,补给自己,之后在寻机攻伐西域!”何霖对此点评了一下。

  男子看了一眼何霖,没有说话,因为何霖这一回的点评,明显没有认认真真的考虑。

  不然,知道情况的他,绝对不会这样说!

  “饥饿异常的汉军士卒在李广利的督促之下,攻打郁成国,而那些早就已经以逸待劳的郁成国士卒将数千人马杀的大败,这一战汉军被郁成国士卒杀伤的人很多。

  贰师将军与李哆、赵始成等商量,说:“我军如今到达郁尚且不能攻下来,何况到达其国王的都城呢?”

  于是三人就率领麾下的兵马退回大汉,往来经过二年。

  等他们退到敦煌时,军中所剩的士兵不过出发之事的十分之一二。

  他们派军中的使者向孝武帝报告说:“道路遥远,经常缺乏食物,而且士卒不怕打仗,只忧虑挨饿。

  人少,不足以攻取大宛,希望暂时收兵,将来多派军队再前去讨伐。”

  孝武帝听到军中斥候带来的消息之后,大怒,就派使者率领兵马把他们阻止在玉门关之外,并且来人通告军中说军队中有敢进入玉门关的就杀头。李广利和麾下的士卒面对孝武帝的雷霆之怒,不由的十分害怕,于是就留在敦煌。”

  “后太初二年夏天,孝武帝派遣攻伐匈奴的军队在匈奴人的围杀之中损失了浞野侯的军队一共二万多人。

  满朝的公卿和议事的官员都上书建议孝武帝希望孝武帝能够停止打大宛的军事行动,集中大汉的所有精锐士卒攻打匈奴人,以报大仇。

  可是孝武帝却是想到,‘大汉既然已经派遣了大量的兵马讨伐大宛国,而宛是小国,大汉却没能够将其攻伐下来,那么位于西域诸胡以西的大夏等国就会轻视汉朝,而大宛的良马也绝不会弄来,乌孙和轮台就会轻易地给汉朝使者增添烦扰,被外国人嘲笑。’

  于是孝武帝就严厉的惩治了说讨伐大宛尤为不利的邓光等人,并下发诏书赦免了大汉境内的囚徒和那些勇敢的犯了罪的士卒,向李广利等人增派了国内品行恶劣的少年和诸边地骑兵,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有六万士兵从大汉境内的各个郡县出发抵达敦煌在出发到西域,而这还不包括那些自带衣食随军参战的人。”

  “这些顺通众多的大汉士兵携带着十万头牛,三万多匹马,还有无数的驴、骆驼等牲畜。

  他们为了攻伐大宛国还带了很多粮草,而且他们手中的各种兵器都很齐备。

  当时全国为之骚动,各地的军队被抽调了不少的精锐。

  相传当时整个大汉境内奉命征伐大宛的校尉共有五十余人。

  大宛王城中没有水井,他们想要用水必须都要汲取城外流进城内的流水,李广利带领麾下的汉朝军队就派遣了熟悉水利的水工改变城中的水道,使大宛城内无水可用。

  为了能够更好的攻破大宛,竖立大汉在西域诸国的威严,孝武帝还特地增派了十八万甲兵,戍守在酒泉、张掖以北,并设置居延、休屠两个县以护卫酒泉。

  同时,孝武帝对大汉下发诏书调发全国七种犯罪之人以载运干粮供应李广利率军征伐西域的大宛,夺取大宛贰师城中的优良战马。

  为大军转运物资的人员在大汉的西北边郡络绎不绝,直到敦煌。

  孝武帝又任命两位熟悉马匹的人做执驱校尉,准备攻破大宛后在贰师城中选取它的良马。”

  “于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后来又一次奉命统领兵马出征西域的大宛国,这一次李广利统帅的士卒和前一次相比较的话,他这一次所率兵士很多。

  导致大军行进途中所到的沿途小国没有不迎接的,他们为了安全,纷纷拿出自己的食物供应汉朝军队。

  当大军到达仑头国时,仑头国不肯投降,李广利来人攻打了几天,血洗其全国。

  由仑头往西去,平安地到达大宛王城,这一次汉军士卒到达的足足有三万人马。

  宛军迎击汉军,汉军在各自校尉的带领之下列阵射箭打败了宛军,宛军退入城中依靠城墙守卫。

  贰师将军的大兵要攻打郁城,害怕大军滞留不进而让大宛越发做出诡诈之事,就先攻大宛城,断绝他的水源,改变水道,让大宛国已深感忧愁困危。

  汉军包围大宛城,攻打四十多天,外城被攻坏,俘虏了大宛贵人中的勇将煎靡。

  由此大宛人非的常恐惧汉军,他们都纷纷的跑进了城中。

  那些大宛国中的高级官员们私下里相互商议说:“汉朝之所以派遣大军攻打大宛,是因为大宛王毋寡藏匿良马在贰师城中不肯和大汉交易,将他们驱逐之后又让人杀了汉朝使者的缘故。

  如今要是我们杀死宛王毋寡并且向他们献出良马的话,汉朝军队大概就会解围而去,若是大汉的军队不肯解围而去的话,我等再拼力战斗而死,也不晚,你们觉得这样如何?”

  大宛高官们听到这句话之后,都认为此话极为正确,便共同举兵造反进攻并且杀死宛王毋寡,派遣使者拿着大宛王毋寡的人头去城外见贰师将军李广利。”

  “和李广利相商道:“汉军不要进攻我们,我们愿意把在贰师城中的良马全部交出,任凭你们挑选,并供应你们的饮食。

  如果你们不接受我们的要求,我们就把贰师城中的良马全杀死,而康居国的援兵也将到来。

  如果他们的军队赶到了,我们的军队在城里,康居的军队在城外,同你们作战。

  到时候,恐怕你们在内外夹击之下,伤亡也不会太少,万一其余诸国也起兵的话?

  所以我等希望天军能够仔细的考虑一下,何去何从?”

  而这个时侯康居国的的斥候也在暗中窥视汉军的情况,因为这个时候的汉军还强大,不敢轻易的发动进攻。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军中士卒还有三万余人,而且十分精锐。

  贰师将军李广利和赵始成、李哆军中的校尉等商议道:“听说大宛城里最近找来了汉人,这人熟悉打井技术,而且城中粮食还挺多。

  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杀罪魁祸首毋寡,并且得到贰师城中的良马。

  如今毋寡的人头已经到了我们的手中,要是我们不答应人家的解围撤兵的要求,那么他们就会坚决固守,而康居军队窥视我等麾下兵马,想要疲惫时再来救助大宛,那时不会将我军全部诛杀,也可定会导致伤亡惨重。

  我等不如同意他们的要求如何?

  毕竟,陛下派我等率军进攻大宛的主要目的还是大宛那些位于贰师城中的良马!”

  李广利的话,军官们都认为说得对,便答应了大宛的要求。

  大宛这才献出他们的良马,让李广利等人自己选择,而且拿出许多粮食供给汉军。

  汉军便在贰师城中的良马之中选取了他们的几十匹良马,以及中等以下的公马与母马三千多匹,李广利等人又立了大宛贵人中从前对待汉使很好的名叫昧蔡的为大宛王,同他们订立盟约而撤兵。”

继续阅读:第四百一十章 陇西之要,在于西域(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之天下布局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