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之事尘埃落定,柳如依便带着谢承安暂离京城,回了江南李府。摄政王府的威严与肃杀,终究不适合一个孩子完整的启蒙。她儿子的未来,不能只有谢云峥的兵戈铁马与她自己的商海浮沉,还需要有江南李家百年积淀的书香与风骨。
李家老宅坐落在烟雨巷深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温润,高大的院墙隔绝了市井的喧嚣。与摄政王府的轩昂不同,这里处处透着一股沉静内敛的雅致。谢承安初来乍到,对这园子里的一草一木、亭台楼阁都充满了好奇,暂时忘却了对读书的抵触。
李家老太爷,柳如依的舅公,是当世公认的大儒。他早已辞官归隐,但门生遍布天下,是士林中一言九鼎的人物。听闻柳如依要将外孙送来启蒙,老太爷自是欢喜,亲自将授课的书房设在了自己院中的“静思斋”。
第一日,静思斋内,檀香氤氲。
四岁的谢承安穿着一身天青色的儒衫,端坐在蒲团上,小脸绷得紧紧的,努力学着老太爷的样子,却怎么看都透着一股不耐烦。
李老太爷须发皆白,精神矍铄。他手持一卷竹简,声音平缓地开讲:“承安,今日我们先学《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此乃为人处世之根本……”
谢承安听得昏昏欲睡,一双乌黑的眼睛滴溜溜地转,一会儿看看窗外飞过的雀儿,一会儿又去数香炉里飘起的烟圈。
“承安。”李老太爷停了下来,目光温和却不失威严。
“外曾祖父。”谢承安立刻坐直了身子。
“老夫方才所讲,你可记下了?”
谢承安眨了眨眼,脆生生地问:“外曾祖父,学会了这个,能让瓦剌人不敢南下吗?”
李老太爷一怔,显然没料到他会问出这等问题。“这……《弟子规》教人修身,与军国大事并非一途。”
“那学会了这个,能让护国商会的船在南洋多赚些金子吗?”谢承安又问。
李老太爷彻底被问住了,他捻着胡须,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他教了一辈子书,从未遇到过如此实际的学生。在他看来,圣贤之道,是超脱于金戈与黄白之物之上的。
“既不能退敌,又不能赚钱,那承安为什么要学呢?”小家伙理直气壮地摊开手,“爹爹说,不做无用功。娘亲说,不做亏本买卖。”
站在一旁侍候的李府管家听得心惊肉跳,这小世子,当真是口无遮拦。
李老太爷的额角跳了跳,一股头疼的感觉涌了上来。他挥挥手,示意下人都退下,连同站在不远处抄手游廊下的柳如依,也收到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示意。
偌大的静思斋,只剩下祖孙二人。
“好。”李老太爷竟没有发怒,反而将竹简放在了一旁,“既然你觉得读书无用,那我们今日便不读了。你且告诉老夫,依你之见,何为有用?”
谢承安见不用念那些枯燥的文字,顿时来了精神。“爹爹的兵法有用,一战可定北境。娘亲的算盘有用,一算可知盈亏。皇上伯伯的玉玺有用,一盖便定人生死。这些都有用。”
“说得好。”李老太-爷点了点头,“兵法、算盘、玉玺,皆为利器。但手持利器之人,若无规矩,会如何?”
“会更厉害。”谢承安不假思索。
“错了。”李老太爷摇了摇头,他站起身,走到书斋中央挂着的一幅山水画前。“你来看这幅画。”
谢承安好奇地凑了过去。
“这画中山石巍峨,松柏苍劲。若画师心中没有丘壑,笔下没有章法,随意涂抹,还能成画吗?不过是一滩废墨。”老太爷指着画中一处留白,“兵法讲究虚实,算盘讲究进退,玉玺讲究制衡。这虚实、进退、制衡,便是规矩。《弟子规》便是教你为人处世最基本的规矩。”
谢承安似懂非懂,但他觉得外曾祖父讲的这个,比干巴巴的“圣人训”有趣多了。
“你方才问,学这些能否退敌。”李老太爷话锋一转,“老夫问你,两国交战,使节先行。若我朝使节不知礼数,在敌国君主面前失了仪态,会如何?”
“会被砍头。”
“不错。使节被斩,国威受损,士气低落,仗未打,已输三分。这便是‘礼’的作用。”
“你又问,学这些能否赚钱。老夫再问你,商贾往来,最终为何?”
谢承安想了想娘亲平日的教诲,答道:“诚信。”
“对。‘首孝悌,次谨信’,这‘信’字便是根本。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久。若柳家的掌柜个个言而无信,护国商会还能开遍大江南北吗?”
这一番话,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谢承安那颗被实用主义塞满的小脑袋。他第一次意识到,那些看似无用的条条框框,原来都与他最关心的兵法和生意息息相关。
“外曾祖父,我有点明白了。”
李老太爷见他眼中有了光,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这块璞玉,总算是找到了雕琢的门路。他重新拿起一旁的笔墨纸砚。“今日不背书,老夫教你写字。”
他提笔蘸墨,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了一个“安”字。笔走龙蛇,力透纸背,一个简单的字,却透着一股定鼎天下的气势。
“这是你的名字。安者,定也。上为宝盖,遮风避雨,是为家;下为女,安坐家中,是为定。家国安定,方有你谢承安。”
谢承安看着那个字,看得入了迷。他学着爹爹的样子,将双手背在身后,绕着书桌走了一圈,煞有介事地点评道:“这个捺,像我爹爹的枪。这个点,像我娘亲落下的棋子。有攻有守,攻守兼备。”
李老太爷闻言,捏着毛笔的手在空中一顿,脸上满是错愕。他教过的学生不知凡几,解字之人无数,或从结构,或从意象,却从未有人能从一个字里,看出兵法与棋局的影子。
他将笔递给谢承安:“你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