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一直进行到了下傍晚,到了晚上俞敬还专门找了戏班,在城中七八处地方唱戏。
搞得原本平静的海陵县热闹非常。
王大绶是个爱热闹的,见状直夸俞敬办事妥帖。
酒宴还未散去,但陈凡却不能再喝了,于是告了声罪,朝塾内自己的住处走去。
谁知还没走多远,他突然被人拦住,只听那人道:“哎唷,我的状元公,喝了这么多,怎么一个人走回来,也没个身边伺候的妥帖人。”
陈凡转头一看,却没想到说话之人竟是大嫂卢氏的母亲。
陈凡赶紧缓了缓,脸上堆起笑容道:“原来是姻伯母,失礼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卢母身边竟跟着一个十二三岁,穿着普通的小丫头,显然是个随身听用的小丫鬟。
在陈凡的印象里,卢家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因住得靠姜堰铺近些,以前都自诩比陈家更接近城里人。
亲家往来走动时,卢母经常在刘氏面前炫耀显摆吃用,好似姜堰铺就是京师,溱潼就是烟瘴之地似的。
卢母的话里带着亲昵的责怪,眼角细纹里却堆着精明的笑意。
陈凡余光瞥见远处戏台方向明灭的灯火,突然想起这位姻伯母最是爱凑热闹,此刻本该在戏台下坐着才是,却不知在半路堵着自己有什么事儿。
果然,卢母不是个能藏话的人,下一秒就对陈凡道:“状元郎,你年纪也不小了,伯母听说你好像跟勇平伯府的小姐准备定亲了,有没有这回事?”
陈凡看了她一眼,笑了笑道:“是!”
卢母连忙道:“嗨,当伯母的有件事要跟你说,别看你是个读书种子,家长里短的事情知道的可没有我们多,人家勇平伯府的千金多金贵,从小蜜罐子里泡大的,将来你们结了亲,若那大小姐耍小性子,可有你们男人家好受了。”
陈凡看了看她,淡淡道:“哦?”
卢母见陈凡没有反驳,便更来劲了:“要伯母说,你呀,身边还是要有个体贴的女人伺候!”
说到这,她朝黑影里招了招手:“青儿,你过来。”
转眼,从黑乎乎的角落里,钻出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娃来,那女孩长得还算清爽,可能是听了卢母的话后不好意思,此刻红着脸,低着头,不敢看向陈凡。
“这是我娘家大哥的孙女,在家里可勤快,什么事都能干,伯母也是为你着想,这不,来之前去了趟大哥家里,专门将青儿接了过来。你若是满意,就让她给你做个妾室,洒扫叠被,通房暖脚用。”
陈凡刚准备摇头拒绝,谁知卢母又道:“人家大小姐的脾气不好,你总得有个暖心的伺候,听伯母的话,不吃亏!”
陈凡笑了笑道:“伯母,我不准备纳妾,青儿妹子青春年少,还是等两年找个良人明媒正娶嫁了更好。”
陈凡这话说完,那个叫青儿的小姑娘头几乎垂到胸口了,黑暗中隐隐传来啜泣声。
卢母没想到自己费了半天口舌,陈凡竟然直接开口拒绝,甚至连考虑都没考虑。
卢母的脸色一僵,咽了半天口水这才重又笑了起来道:“状元郎到底是见过世面了,看不上我们家青儿这种小门小户出来的女子。”
陈凡终于皱了皱眉头道:“姻伯母,还有事吗?”
说到这,他已经重新迈开步子朝后面走去。
卢母见状,连忙瞪了一眼啜泣的青儿,低声骂道:“哭哭哭,就知道哭,刚刚脸都不抬,人家怎么看得上你?”
说罢,她迈着小脚,紧紧追着陈凡喊道:“状元公,等等老妇!”
这一路喊一路叫,惹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不一会儿,大嫂卢氏便听到消息,跟婆婆刘氏赶了出来。
大嫂见母亲在这么多人面前,狗皮膏药似的黏着陈凡,气得又急又怒,几乎不自觉的尖着嗓子道:“娘,你干什么?”
卢母见状,却仿佛见到了救星,一把拉过女儿:“哎呀,你快来帮我跟你小叔子说一说,娘想把你大舅家的青儿送给你小叔子当妾,你小叔子怕是生气了咧。”
卢氏闻言气得又羞又怒,今天这么多宾客,自己娘家上杆子给自己小叔子送妾,这叫她以后怎么在陈家待下去。
果然,听到这话,婆婆刘氏的脸顿时冷了下来。
卢氏带着哭腔道:“娘你能不能别在这时候生事,有什么话,你过会儿跟我说。”
卢母却不依不饶道:“我怎么叫生事呢。你看你家状元公,刚刚酒席上,还让个不相干的那个武家小子跟着他听使唤,既然他有能力,为什么不能帮帮他大嫂家?”
“好,小青他看不上,那你大哥呢?”
陈凡眼珠子都瞪出来了,大嫂的大哥?我特么……
“你大哥身子也不好,但脑子聪明,打小我看着就是吃公门饭的,你让你小叔子不纳青儿可以,但上任的时候把你大哥带上,让他当个吏员,将来捐个官,你娘这要求也不高吧?”
卢氏都被气哭了,抹着眼泪道:“娘,你这是要逼死我啊。”
卢母瞪着女儿道:“没用!这点小事你都不能办?”
说罢,又大声道:“二小,说什么我也是你长辈,怎么?发达了,中了状元了,就不认我这个姻亲家的伯母了?这点小事?难道你都不给办?”
恰好,这时武徽和余宝珊从陈准休息的房间里出来,看到了这一幕,武徽顿时怔红了脸,上前对陈凡道:“二小,我……”
陈凡见是他,摆了摆手道:“武大哥,下面的话你不必说。”
武徽闻言,只能讪讪站在一旁。
陈凡几步踏入堂中,对随后而来的余宝珊道:“刚刚听几个学生说,余大哥粥店的生意不是很好?”
余宝珊苦笑道:“刚开的店,还没有老客。”
陈凡笑了笑,叫马夔去取了笔墨来。
却见他在纸上写了三个字:“弓弓店!”
然后在下面题款到:“弘文五年钦赐状元及第陈凡题。”
说罢,假意“咦”了一声:“今日酒多了,竟写了个错字!”
余宝珊正奇怪呢,陈凡写了个“弓弓店”到底是什么意思,没想到竟然是“粥”字少了个米。
可陈凡却不以为意道:“宝珊哥,就这样吧,把这幅字找匠人刻成匾,挂在你们店门口。”
“错字便是错字,匾上无米,善良为米,想必你们生意一定会好起来的。”
听到这话,一旁的吴氏脑子转得最快,赶紧道:“余家兄弟,还不赶紧谢谢状元公,有了状元题写的错字匾,方圆百里的人估计都会来你这店里瞧瞧新鲜,你那粥店,要火啦!”
余宝珊这才恍然大悟,兴奋道:“谢谢状元公。”
陈凡看着二人道:“武大哥、余大哥,你们还是叫我二小吧!”
两人感动的热泪盈眶,连连点头。